多走路就可以長壽?醫生:過了45歲,做好這3事,或比運動更重要

2020-12-17 大輝醫生談

導語:可是現在醫療水平的提升,大家生活條件的上升,壽命也是越來越長,在以前的時候,以前說人到六十古來稀,而現在活到八九十歲已經非常常見了,如果自己再愛惜點自己的身體,也再注意養生,成為百歲老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有人說經常走路可以讓自己越來越長壽,這句話有科學依據嗎?

為什麼說多走路可以讓人長壽呢?聽聽專家怎麼說

曾經有相關的研究表示,如果每周堅持走7個小時的路,也就是說每天60分鐘就會讓自己心腦血管的風險降低30%,如果每天走路多增加1000步,那麼死亡率會降低15%,而每天走4400步的人比每天走2700步的人風險降低40%,保證每天750步的運動量,可以讓自己的身體更健康,當身體健康了,那麼人也就長壽了,所以還是有科學依據的。

雖然走路會讓人長壽,但是也要注意三個方式方法,才會更有利於健康

1、速度適當

對於中老年人來說,走路不要過快,儘量選擇慢速或者是中速的,步行慢速是每分鐘60~70步,中速是每分鐘80~90步,尤其是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走路越慢越好,如果走路太快會加速心跳,可能會導致自己出現呼吸困難。

2、注意時間

每天走路半個小時,可以幫助消耗脂肪,降低體內的膽固醇,也可以幫助穩固自己的體重,當自己的體重下降5千克,血壓也會下降10個點,但是所有的事情都講究持之以恆,每周走路的次數要在5天以上,而且不要在飯後馬上運動,會增加腸胃的負擔。

3、注意姿態

如果只是懶懶散散的走路並不會起到很好的效果,在走路的時候要抬頭挺胸,讓自己的肩膀處於放鬆的狀態,說說寶石就是做的夾角,然後讓雙手握拳,手臂自然擺動,把心率控制在每分鐘100次左右就很好了。

多走路就可以長壽?醫生:過了45歲,做好這3事,或比運動更重要

1、多喝水

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體內的代謝速度就會變慢,就會讓非常多的脂肪和膽固醇停留在自己的血管當中,就比較容易出現血管變窄,血管堵塞的情況,所以在45歲之後要多喝水稀釋自己的血液,保證血液的正常運行。

2、經常泡腳

這是國人傳統的養生方式,因為腳底的穴位和經絡非常多,經常的泡腳會讓自己的身體得到很好的放鬆,也可以讓其他的器官更好的運行,每天保持泡腳,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但是對於血壓和血糖比較高的人就不要跑很長時間了,每天10分鐘就可以了。

3、保持心情愉悅

平時經常生病的人壽命會比較短,因為體內的壓力比較大,肝臟受損比較嚴重,所以要保持非常樂觀的心情,不僅會讓疾病遠離自己,也會讓體內分泌出非常多有利於健康的激素,所以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了。

結語:其實年齡越大越怕死,因為好不容易到了享受生活的時候,如果突然離開,那麼真的是太可惜了,如果想要延長自己的生命,那麼就要有健康飲食習慣,同時也要經常的進行運動,保持好的心情,畢竟大風大浪都經過了,不能跌在小門檻上了。

相關焦點

  • 多走路可以長壽?過了45歲,做好3件事,要比運動更重要!
    這幾年來,很多專家有說明了各種走路的好處,近幾年走路也是成為了大家養生的一個重要方式。專家說只要堅持平均每天走路1小時,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是地,走路的好處非常對。但是也有人不相信,不相信步行能使人更長壽。步行跟長壽有關係嗎?
  • 多走路就能長壽?專家提醒:過了45歲,這幾件事比走路更重要
    這是因為:1.步行能有效預防骨質疏鬆,提高關節柔韌性。2.步行可以使人放鬆,保持頭腦清醒3.步行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肺活量4.步行可以鍛鍊筋骨,疏通血瘀脈5.步行可以增強血管的彈性,提高身體的抵抗力。
  • 多走路可以「長壽」?人到中年,做好3件事或比多運動多喝水有用
    導語:很多人一旦步入老年身體狀態就會變得更差,這是因為我們身體的免疫力下降了,新陳代謝速度也在減弱,身體器官慢慢的衰竭,吸收營養的能力變差,所以才導致了身體更弱。但是各位朋友過了45歲以後,想要身體更好,可不僅只依靠鍛鍊。現在很多人都有飯後散步的習慣,尤其是那些老人家吃完飯以後就喜歡到處走一走,還有人說飯後走一走,活到99。不過醫生要提醒各位在走路的時候要把握節奏,不要走得太快。另外,走路的時間也不宜過長,通常走半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了。
  • 多運動能長壽?人過了50歲,做好這5件事,或許比運動更重要
    多運動能長壽?人過了50歲,做好這5件事,或許比運動更重要不管你正處於生命的哪一個階段,都應該定期運動。但是運動也不是萬能的,運動可以增強自身抵抗力、可以讓身體各個器官維持在相對年輕的狀態,可以延長壽命,但它不是決定以上幾點的唯一要素。
  • 走路快慢決定壽命?坦白說:50歲後,想長壽,3件事比運動更重要
    就步行運動而言,4個「坑」別跳!步行停下來休息有人認為,走路鍛鍊很簡單,上廁所時走幾步,下樓梯時走幾步,即使走路鍛鍊,也比久坐好一點,但實際上,不連續走路效果並不明顯。步行時不要匆匆忙忙,急停時會損傷韌帶引起拉傷,每天只是濺水,最好提前做好熱身準備。盲目求快的速度有人認為,步行強度越大,效果越好,走路時,運動量大,一般是指速度快,但速度過快也會損傷關節,而快步走運動並不適合所有人,例如下肢關節病明顯,血管阻塞,患有慢性病者,最好選擇慢走。
  • 走路快慢決定壽命?坦白說:50歲後,想長壽,三件事比運動更重要
    對於老年人每天堅持步行有助於血液循環,較少的血液堵塞可以降低死亡率,每天堅持走路8000步,可以有效降低患老年痴呆風險。外國有研究表明,一個人走路速度每增加0.1米,每秒死亡風險就會下降10%左右,比如說80歲左右的女性走路的速度如果是大於1.4米,10年生存率可以達到90%以上。走路特別慢,只有0.4米每秒的老年人,10年生存率只有30%。
  • 想長壽多走路?專家提醒:50歲以後,這幾件事比運動更重要
    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老一輩的人常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這句話道出了走路對長壽的積極影響。曾經也有調查研究稱:對於老年人來說,每天堅持步行,有助於血液循環,可減少血液堵塞,降低死亡率。
  • 走路快慢決定壽命?提醒:50歲後,想長壽,3件事比運動更重要
    這才是最好的方法。這樣的人很難交到朋友。沒有社會保障卡的退休人員、80歲以上退休人員的親屬以及居住在國外的人員可以通過原有渠道領取臨時養老金據當地社保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誰見過用鑷子捏著還錢的!3.前幾天。但是葉子表面的光滑度和開花的形狀是特別的。腸胃蠕動。給自己帶來更多的金錢收入。根據相關研究發現,走路的快慢與身體健康有關,可以從速度上預測壽命的長短。很簡單玩。是養生中藥材之一。
  • 106歲老人,年輕像70歲,長壽秘訣不是多走路,而是這3件事
    山東菏澤有一位李爺爺,今年106歲了,在村裡沒有人不知道李爺爺的存在,除了村裡就連其他村也知道李爺爺的名號——長壽老人,李爺爺是村裡難得一見的長壽老人,很多人遇見李爺爺難免會問上一句長壽的秘訣,李爺爺總是呵呵一笑說到:「長壽哪有什麼秘訣,不過就是生活上的一些小事罷了」,別看李爺爺年紀大,身體卻格外硬朗,並不像其他老人一樣眼花駝背
  • 走路讓50歲的人更健康?醫生科普:中老年人做這3件事身體更好
    不過如果僅僅是慢走的話,走路的速度過於緩慢,又沒法達到真正鍛鍊身體的目的。因此60歲的人走路速度可能還達不到鍛鍊身體的速度標準,所以客觀來說,走路是不一定能鍛鍊身體的。這也就意味著,一個60歲的人,如果採取不正確的走路方式,那他也不一定能變得健康。
  • 107歲老人,骨骼年齡只有57歲,長壽秘訣不是多走路,而是這3件事
    四川宜賓的一位百歲老人,剛過了107歲生日,雖然看起來瘦弱,有點弱不禁風,但是走起路來也不拄拐,身子骨靈活得很,其他老人那種駝背和走路蹣跚的模樣在這位老人身上絲毫沒有出現。
  • 女人年過45歲,養血管等於養命,多吃這3物、少做2件事,促進長壽
    人在過了中年之後,血管易變得更加脆弱,如果出現問題就會導致血液流通不暢或發生局部血管破裂出血的情況,這顯然是對健康長壽不利的。血液對於男性非常重要而對女性則更甚,女性的養生一向以氣血為重,因此女性在年過45歲後對於血管的保養也就是在養血,在保證了周身血液充足的情況下各器官的功能才能相對活躍,從而促進長壽。多吃這3物、少做2件事,保養你的血管,讓你更加長壽。
  • 走路定能鍛鍊身體?醫生提醒:人過了50,常做3件事會更健康!
    一、走路走對了好處多,能讓身體更健康1、預防骨質疏鬆,提高骨密度隨著年紀的不斷增大,老人們的骨密度會下降,從而出現骨質疏鬆的情況。而走路走對了能適當給予骨頭壓力,從而讓骨密度提高。2、提高呼吸能力老人們隨著運動的減少,心肺能力和呼吸能力會下降很多。而慢走形式的運動卻可以鍛鍊心肺和呼吸系統,提高老人們的肺活量。
  • 70歲後就不適合運動了?經常運動,反而不利於長壽?聽聽醫生咋說
    生命在於運動,越動也是越健康。這就說明了運動的重要性,有的人也會問,那麼70歲的人還適合運動嗎?老話說得好:活動活動,活著就要動。美國著名的運動醫學家詹姆斯·菲克斯在50歲時就在一次超負荷的跑步中猝死,反例證明中老年人運動過度也有害身心健康。70歲後就不適合運動了?經常運動,反而不利於長壽?
  • 116歲老人,年輕像80歲,長壽秘訣不是多鍛鍊,而是這3件事
    前兩天縣裡的領導來村裡看望老人同行的醫生,帶張爺爺做了體檢,體檢結果,出來之後,大家發現張爺爺的血管狀態特別好,比大多數80歲的人血管狀態都好,不少人追著問,張爺爺到底有什麼長壽秘訣?怎樣做才能讓身體這麼健康?
  • 113歲老人,年輕像80歲,長壽秘訣不是多鍛鍊,而是這3件事
    家住「牡丹之鄉」山東菏澤的趙爺爺今年113歲了,但整個人卻看起來不是那麼老,趙爺爺的身體也特別健康,整個人看起來狀態特別好,前兩天村裡組織體檢,趙爺爺也去體檢,檢查結果出來之後,醫生告訴趙爺爺,他的血管狀態特別好,甚至比大多數80來歲的人的血管狀態都要好,並且血壓、血糖和血脂都不高,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特別想知道趙爺爺為什麼能保持這麼健康
  • 112歲老人,骨骼年齡只有60歲,長壽秘訣不是多走路,而是3件事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字」,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 多走路能防病、增壽嗎?提醒:掌握走路的訣竅,才容易走出健康來
    隨著現在人們對身體的重視,人們的養生意識也在逐漸升高,有很多人養生其實不是為了長壽,而是為了「少生病」。而在人們過了50歲之後,最應該預防的疾病就是心腦血管疾病。有人說走路能預防心血管疾病,是真的嗎?是真的,走路一直都是人們認為的健康運動,而世界衛生組織也說步行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走路無疑是最適合中老年人的運動,步行屬於比較舒緩的運動,對中老年人來說沒有危害,並且當人們步行的時候身體中的血液循環會加快,同時還能促進脂肪的消耗,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概率。走路真的可以促進長壽嗎?
  • 女性過45歲,若沒進「更年期」,記得躲開這3件事,或會平穩度過
    一般情況下更年期是會維持5~10年,其實45歲之後不管是否有絕經或者是更年期的到來,我們都應該做好下面這些事情,或許可以幫助我們避免和緩解早日結束更年期,也有助於我們健康長壽。女性過45歲,若沒進「更年期」,記得這3件事,或能夠平穩的度過1、高膽固醇如果你平時膽固醇攝入過多時,就會影響我們正常的血液循環,甚至還會出現血管堵塞的情況,嚴重的甚至會危及我們的生命安危,而我們比較常見的含有膽固醇超標的食物有蛋黃以及動物內臟等等,所以在進入45歲之後一定要減少這些食物的攝入,這樣才能有效的幫助我們避免膽固醇進入體內,不僅有助於我們的身體健康
  • 70歲後每天走多少步有利於長壽?專家發現:1種走路方式或能長壽
    因此運動是老年人想要長壽的好辦法,但不是什麼運動老年人都適合的,否則會引起身體受傷。那麼走路就在眾多運動中脫穎而出,運動強度低不說帶來的好處還很多。6000步對於老年人來說有些強人所難了,這麼多步數可能會加重老年人的關節損傷,因此70歲的老年人可以根據這個步數來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