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歲老人,骨骼年齡只有60歲,長壽秘訣不是多走路,而是3件事

2021-02-23 專注養身智慧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字」,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本文轉載自網絡,內容未核實,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繫刪除。 

家住山西太原的一位長壽老人,今年已是112歲高齡了,但身體硬朗,精神狀態很好,一點沒有百歲老人的瘦弱,前來探望的縣領導,給老人送了很多大米、糧油,記者也給老人拍了照,同行的醫生帶老人去醫院做了體檢,體檢單出來之後,大家都特別驚訝,沒想到老人的骨密度有0.185SD,骨骼比60歲的人都好,看來,老人健康是有原因的,那麼為什麼老人家即便年齡大,身體還是這麼健康呢?他又有什麼長壽秘訣呢?

骨骼健康,人才能長壽

很多人只注重皮肉健康、血管健康,卻很容易忽視骨骼健康,這是因為很多皮肉上的痛連接的神經及肌肉比較多,一旦出問題,大腦能首先覺察到,人們也就能注意到,及時去檢查或者治療,但是骨骼不一樣,骨骼在人體內部很容易被忽視,但是作為人體支架的骨骼特別容易隨著年齡的增長出現鈣質流失的情況,一旦骨密度降低,就很容易發生骨折問題,影響人的健康就壽命。

長壽老人的秘訣不是多走路,而是這3件事

第一、補充氨酸骨密素

老人住在鄉下村子裡,村子在太行山山脈上,村裡很多年輕人都出去賺錢了,村子裡只剩下老人和孩子,很多老人就要經常山上山下地跑,一到下雨天,山路打滑,很多老人就容易摔倒骨折,這位老人家之前也曾經骨折過,去醫院檢查說是骨密度低,只有補充氨酸骨密素,促進骨細胞的生長和分裂,才能增加骨密度,防止骨質疏鬆,老人吃了很多年,之後就再也沒有骨折過。

第二、保持積極的心態

雖然老人家一直住在山上,交通不方便,物資也沒有那麼充足,孩子們也都不在身邊,但是老人家的心態很好,上山割草、摘果子樣樣都幹得了,閒著的時候就和村裡其他的老人下下棋、打打太極,日子過得平靜悠閒,老人喜歡笑,整天也樂呵呵的,所以,無憂無慮身體才會健健康康。

第三、喜歡曬太陽

老人家家裡人口少,只有他和小孫子,小孫子每天都要上學,孩子一走家就空了,所以老人家總是喜歡去村口和村裡其他的人一起曬太陽、聊天,到吃飯點就回家做飯,沒事就出來曬會太陽,事實上,曬太陽確實有利於骨骼對鈣質的吸收,有些人大量補鈣,骨密度還是低,其實是「曬」得不夠。

很多人看來,忽然覺得老人家的長壽秘訣看起來也是稀鬆平常,但是這些秘訣需要堅持,很多人堅持不下來,所以不得長壽,尤其是現在的人,生活壓力比較大,經常點外賣、熬夜、抑鬱,很多人根本沒有時間去調理自己的身體,也不關注身體狀況,又何談長壽呢?所以,向這位老人家學習堅持不懈的精神吧,你也能長壽

贊是一種鼓勵 分享傳遞快樂

沒看夠?更多點擊閱讀原文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107歲老人,骨骼年齡只有57歲,長壽秘訣不是多走路,而是這3件事
    四川宜賓的一位百歲老人,剛過了107歲生日,雖然看起來瘦弱,有點弱不禁風,但是走起路來也不拄拐,身子骨靈活得很,其他老人那種駝背和走路蹣跚的模樣在這位老人身上絲毫沒有出現。
  • 106歲老人,年輕像70歲,長壽秘訣不是多走路,而是這3件事
    山東菏澤有一位李爺爺,今年106歲了,在村裡沒有人不知道李爺爺的存在,除了村裡就連其他村也知道李爺爺的名號——長壽老人,李爺爺是村裡難得一見的長壽老人,很多人遇見李爺爺難免會問上一句長壽的秘訣,李爺爺總是呵呵一笑說到:「長壽哪有什麼秘訣,不過就是生活上的一些小事罷了」,別看李爺爺年紀大,身體卻格外硬朗,並不像其他老人一樣眼花駝背
  • 105歲老人,年輕像65歲,長壽秘訣不是多鍛鍊,而是這3件事
    山東棗莊的劉爺爺馬上要迎來自己的105歲生日,孩子們從外地提前請假回到家中給劉爺爺過壽。四世同堂,一個不大的院子瞬間被擠得滿滿的,門口也停滿了孩子們的車。鄰居們都表示,有這樣一個長壽老人,真是一家人的福分。
  • 百歲老人,胃部年齡僅50歲,長壽秘訣不是多運動,而是這3件事
    導語:長壽是人類所孜孜不倦追求的方向,俗話說,千金難買人長壽。根據我國社會研究的大數據調查數據顯示,我國人們的平均壽命是77歲,距離百歲尚有一段遙遠的距離。著名的胃病專家胡天一教授認為,一個人的胃部狀況有多差,這個就有多老。山東大學知名博導趙教授則表示,當胃部功能受到一些病變威脅時,不僅會影響胃部的功能運轉,更是會因此而導致食物的吸收運化速率受到影響和抑制。由此產生的一些疾病除了會困擾胃部健康之外,也會導致其他臟腑功能的減退和衰竭,所引發的後果是全身性的。
  • 113歲老人,年輕像80歲,長壽秘訣不是多鍛鍊,而是這3件事
    家住「牡丹之鄉」山東菏澤的趙爺爺今年113歲了,但整個人卻看起來不是那麼老,趙爺爺的身體也特別健康,整個人看起來狀態特別好,前兩天村裡組織體檢,趙爺爺也去體檢,檢查結果出來之後,醫生告訴趙爺爺,他的血管狀態特別好,甚至比大多數80來歲的人的血管狀態都要好,並且血壓、血糖和血脂都不高,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特別想知道趙爺爺為什麼能保持這麼健康
  • 108歲老人,骨骼僅58歲,長壽秘訣不是多運動,而是這3件事
    在廣西巴馬的一個小寨子裡,有一個108歲的阿公,雖然看起來骨瘦如柴但是身子骨卻很靈活,只有一點點彎腰,走路也不需要拄拐。記者們對於巴馬這裡的長壽老人並不好奇,但是骨骼這麼好還不拄拐的卻很少,骨科專家們給阿公測量了骨密素驚奇的發現骨密度0.2SD,說明骨骼很年輕和年輕人一樣。                                                                                            就一起玩來著。人物的形體美藉助於線條來體現。
  • 116歲老人,年輕像80歲,長壽秘訣不是多鍛鍊,而是這3件事
    家在「風箏之鄉」山東濰坊的張爺爺今年116歲了,十裡八村都知道張爺爺長壽,老人的名號,雖然張爺爺,年紀挺大,但看起來卻並不是特別顯老,整個人的精神狀態很好,身體也很健康。
  • 112歲老人暢談長壽秘訣,不吃補品,不去醫院,但這幾件事要做好
    導語: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定數的,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長壽,但是真正能長壽的人其實並不多,看到一百多歲長壽的老人時,我們更多的是羨慕,與其羨慕他人長壽,不如了解一下他人是如何長壽的,同樣生活在同一片天空,為什麼有的人可以長壽,有的人卻英年早逝呢?
  • 112歲日本老人獲得世界第一長壽稱號,長壽秘訣只有一個字
    話說,在人均壽命極長的日本,經常會出現年齡過百的長壽老人,但年齡能超過110歲的人仍屬鳳毛麟角。 據Yahoo新聞2月13日報導,近日一位名為渡邉智哲(わたなべ ちてつ)的日本高齡老人被認定為是世界上現存的壽命最長的男子,如今他剛剛度過了112歲的生日。
  • 103歲老人,從未被骨質疏鬆纏身,秘訣不是喝骨湯,而是堅持這4事
    其實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夠學到老人的3件事,很多情況下,骨量並不會丟的那麼快,更不會對身體造成更大的影響了。不過在講如何讓骨量保持平穩的3件事之前,大家還是要首先了解其中的一些常識,以免走一些彎路。  1、骨量指單位體積內骨組織含量,與骨骼強度密切相關,是反映骨骼是否健康的指標。骨質疏鬆症就是一種因骨量低下導致骨脆性增加,以發生骨折為特徵的全身性疾病。骨質疏鬆症屬於退化性疾病,隨著年齡增長,患病風險增加。  2、大約在30歲之後,人體內骨量就開始下降。骨量下降代表著:骨骼強度降低,骨脆性增加,容易發生骨折。
  • 馬來西亞112歲華裔老人逝世 長壽秘訣:簡單飲食
    馬來西亞112歲華裔老人逝世 長壽秘訣:簡單飲食
  • 112名長壽老人研究發現:他們的養生秘訣,不是飲食,而是靠三點
    長壽,一直人類的終極夢想。只有活得時間越長,才能看更多的風景,享受更大的人生樂趣。但世事是難料,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人的生命往往在一瞬間因為疾病等消失殆盡。為了減少疾病的出現,人們開始養生。但即便如此,還是有人長壽,有人短命,為了找出原因,我們對112名長壽老人做了研究。最後發現,他們的養生秘訣,不是飲食,而是靠三點。第一點、保持樂觀,不鑽牛角尖生活不如意十有八九,很多人面對挫折困難,常常感到消沉悲觀,想問題鑽進死胡同,最後問題不僅沒解決,心裡還增加了負擔。
  • 多走路可以長壽?過了45歲,做好3件事,要比運動更重要!
    這幾年來,很多專家有說明了各種走路的好處,近幾年走路也是成為了大家養生的一個重要方式。專家說只要堅持平均每天走路1小時,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是地,走路的好處非常對。但是也有人不相信,不相信步行能使人更長壽。步行跟長壽有關係嗎?
  • 98歲老人血管僅60歲,她的秘訣不是多吃素,而是常做這3件事
    廣西桂林的陳奶奶今年98歲高齡了,但她不單單頭腦清楚、吐字清晰,還能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飯,是鄉親們都羨慕的「長壽之人」。陳奶奶吃飯不怎麼忌口,雖然平時都以素食為主,但也會隔三差五吃點肉,身子骨別提多硬朗了。
  • 109歲的老人,骨骼年齡僅僅60歲,他「養骨」的秘訣曝光!
    現在的年輕人,大多飲食作息不規律,熬夜缺乏鍛鍊,不注重健康養生,以至於年紀輕輕就得了老年病,比如26歲的小趙,在辦公室坐了3年多,平時很少運動,喜歡吃肉不愛喝水,常常依靠牛奶、水果補充水分,在一次體檢中他被告知骨質疏鬆,他都慌了,30歲不到,正值壯年,這種疾病的概率應該非常低才對。
  • 88歲老人,宮頸僅40歲,沒有HPV,秘訣不是多睡,而是這3件事
    隨著女性年齡的增長,子宮各項功能開始衰退,由此導致出現宮頸病變的機率更大。而HPV病毒則是導致宮頸病變的重要因素之一,正是受此因素影響,才導致宮頸病變的發生率近些年來呈現明顯的抬升態勢,並且還會引發嚴重的宮頸癌出現。雖然年齡因素在宮頸病變發生過程中起到一定的加速作用,但是依然有很多女性儘管人已高齡,子宮狀況卻依然非常健康。
  • 69歲老人,皮膚僅30歲,沒有色斑,秘訣不是防曬,而是3件事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機能在逐漸下降,人體就會出現黑色素沉澱的情況,表現在皮膚的表面,就是出現一個個的斑塊。另外,上了歲數的女性,其體內的激素分泌狀況失衡,在雌激素分泌紊亂的情況下,酪氨酸激酶活性相應增強,也就給色斑形成和積聚提供了更多機遇。
  • 多走路就可以長壽?醫生:過了45歲,做好這3事,或比運動更重要
    導語:可是現在醫療水平的提升,大家生活條件的上升,壽命也是越來越長,在以前的時候,以前說人到六十古來稀,而現在活到八九十歲已經非常常見了,如果自己再愛惜點自己的身體,也再注意養生,成為百歲老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有人說經常走路可以讓自己越來越長壽,這句話有科學依據嗎?
  • 走路快慢決定壽命?坦白說:50歲後,想長壽,3件事比運動更重要
    國外有研究顯示,一個人步行速度每增加0.1米,死亡率每秒就會降低10%左右,比如,80歲左右的婦女步行速度如果超過1.4米,則10年的存活率可達90%以上。老年人行走速度尤其慢,僅0.4米/秒,10年存活率僅30%。成人行走速度相對較快,基本能達到1.3米每秒,隨著年齡增長,身體的各種功能逐漸減弱。
  • 105歲老人,喝酒抽菸不愛運動,長壽秘訣,勤做3件事,少做1件事
    生活中不乏長壽的老人,但是到老能夠健康的長壽是很困難的,有些老人隨著衰老,會誘發各種疾病,身體抵抗力下降,身體的關節,骨頭,視力,聽覺,反應力,記憶力等等都在降低,從而對生活質量有所影響。但是有那麼一位老人,是我旅遊期間認識的,是當地有名的長壽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