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裸子植物到被子植物
ヽ(≧Д≦)ノ我們知道,地球上的植物大約是從菌藻植物時代到蕨類植物時代,再到裸子植物時代、被子植物時代,經歷了35億年左右的時間,才逐步發展至今天的多樣性豐富的植物界。簡單的單細胞原核生物,真核的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植物演化的總規律可以概括為:從簡單到複雜、從水生到陸生。當然,在大的總趨勢下,也存在著某些植物種在特殊環境的作用下向著特殊方向演化的現象。
-
專家發現1.25億年前的隱翅蟲 恐龍時代已有蘑菇
蘑菇化石特別罕有,目前發現的世界上最古老的蘑菇化石大約距今1億年前左右。近期,中科院南京地質與古生物研究所的專家發現了兩個距今1.25億年的隱翅蟲的新屬新種,它們都屬於巨須隱翅蟲。因為巨須隱翅蟲只吃「蘑菇」,專家推斷,早在1.25億年前就已經有了蘑菇,這可能把蘑菇的歷史向前推進了2500萬年。該成果近期在線發表在著名昆蟲學雜誌Systematic Entomology上。
-
遼西化石為被子植物起源提供新證據
化石概貌被子植物起源及歷史是植物學家長期以來致力攻克的植物學難題。關於這個問題現代植物學家提出過各種不同的假說,我國遼西義縣組的被子植物化石曾為檢驗這些假說提供了重要的證據。近日,《地質學報》(英文版)發表了南京地質古生物所研究員王鑫和海南科技職業大學教授韓剛團隊題為《中國早白堊世被子植物的新果序》的論文。柳條溝始果作為早白堊世義縣組被子植物家族的最新成員,為相關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證據。始果的標本來自內蒙古寧城縣大雙廟鎮柳條溝的義縣組地層。
-
【科普】達爾文與他最討厭的東西-被子植物的起源?
研究者們找到了大量起源於白堊紀的被子植物化石。這也暗示著,在那個恐龍依舊統治的時期裡,突然間出現了大量的被子植物。而該事件發生的原因不明,也就是目前我們所說的討厭之謎。再次使用分子鐘理論(這裡還是不用記),無油樟的起源時間約兩億年前的三疊紀,確實,這就說明了被子植物不是憑空出現的,他們的祖先在三疊紀就已經出現了。但是,無油樟又被稱為達爾文最討厭的植物....
-
距今1.25億年;高7毫米、寬7毫米;花蕊、花柱、花被片俱全
個子雖小,花蕊、花柱、花被片俱全,被認為是迄今最早的典型花。這朵花距今1.25億年,高7毫米,寬7毫米,2009年,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鑫和瀋陽地調中心研究員鄭少林發現了它的化石,並且給它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迪拉麗花。麗花是它的屬名,迪拉是它的種名。
-
變果:早期被子植物多變而有趣的新成員
被子植物起源及其早期演化是植物學家長期以來致力攻克的植物學難題。
-
推翻達爾文進化論!南極發現6億年前的小人化石,和人類有關聯?
文/仗劍走天涯推翻達爾文進化論!南極發現6億年前的小人化石,和人類有關聯嗎?人類的起源是一個謎題。雖然達爾文的進化論可以解決大部分人類對於自身起源問題的疑惑,可是很顯然,如果人類的起源僅僅只是以達爾文的進化論的話,可能就會非常的不專業了。
-
海南科技職業大學教授及合作團隊揭示被子植物起源新證據
海南日報海口11月26日訊(記者陳蔚林 實習生王夢洋)被子植物起源及歷史是植物學家長期以來致力攻克的植物學難題。近日,海南科技職業大學(以下簡稱海科職大)教授韓剛與南京地質古生物所研究院王鑫組成的研究團隊,在學術期刊《地質學報》(英文版)發表了題為《中國早白堊世被子植物的新果序》的論文,揭示了被子植物起源的新證據。據介紹,本次研究的始果標本來自內蒙古自治區寧城縣大雙廟鎮柳條溝的義縣組地層,因此被命名為柳條溝始果。
-
科研人員在白堊紀緬甸琥珀中發現有花植物昆蟲傳粉證據
中新網南京11月12日電 (楊顏慈)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12日發布消息,該所科研人員在白堊紀中期(約1億年前)緬甸琥珀中,發現了真雙子葉植物經花蚤科甲蟲進行傳粉的直接證據,為目前已知最早的被子植物蟲媒傳粉提供了直接證據。
-
人類的起源真相是什麼?專家發現2.9億年前的腳印,是否有聯繫?
人類的起源真相是什麼?科學家發現2.9億年前的腳印,是否有聯繫?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我們可以知道人類是由古猿類進化而成的產物。我們現代人和猿類其實是有著共同的祖先,人類之所以可以能夠行走,是因為經歷了多年的演變。
-
花朵其實是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神秘琥珀化石證實科學猜想
他們在一塊1500萬年前的多美尼加琥珀中發現了一種奇特的花朵化石——五數丁氏花。化石清晰地呈現出該花是一個縱向壓縮的枝,為花朵演化提供了重要證據。花朵其實是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花朵之所以具有觀賞價值,主要由於婀娜多姿、顏色豔麗的花瓣。花瓣也成為區分不同花朵的顯著特徵之一。
-
苔蘚植物與被子植物一樣進化嗎?
細菌活了數十億年,今天還是細菌;而大熊貓在這數十億年中,一步步獲得了細胞核、細胞器、然後細胞又湊在一起形成多細胞群體、接著又產生了口、肛門、胚層、器官……所以你還能看得出來大熊貓是一堆細菌嗎?它的變化已經大到面目全非了!雖然大熊貓也和今天的細菌一樣,都是數十億年前的細菌變來的。
-
種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區別,科普一下
種子植物最古老的種子植物化石發現於3億多年前(泥盆紀)的巖石中。根據種子外面是否有子房壁(果皮)包被,可分為兩大類:裸子植物,現存700多種;被子植物,出現於1.3億年前,現20多萬種。他們生於陰溼的地方,遍布世界各地。
-
考古家發現1.25億年前的化石,或許能找到答案
根據考古資料可知,目前發現的最早的蝙蝠化石已有5000萬年歷史,名曰「食指伊神蝠」,是在美國發現的,它跟現代蝙蝠有點不一樣,它翅膀偏窄短,又能飛又能滑翔,而且後肢很有力量,可以攀援樹枝,不像現代蝙蝠那樣無力。
-
系統樹長分支與被子植物演化的關係
該論文的研究工作十分有趣:如果說人類的分化歷史是「走出非洲」,那麼被子植物的分化歷史則是「走出熱帶」。研究團隊基於來自435個科的1207個物種樣品構建的系統發育樹,整合了近248,606個物種的地理分布信息,探究系統樹支長分布的規律。這一系列有趣的發現,基於兩個常見的問題。
-
藉助植物資料庫模擬技術復活最古老的花
被子植物也就是「有花植物」或「顯花植物」,因為不同於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在形態上具有孢子葉球的花。藉助植物資料庫模擬技術復活最古老的花 它們是目前植物界最大和最高級的一類,佔了地球上所有植物的90%。科學家認為,它們都起源於一種生活在1億4千萬年前的古老植物。
-
人類起源問題最大的騙局,存在100多年,3億年前我們真是一條魚?
人類的起源是眾多科學家研究多年都未得出結論的難題。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一書中提到生物進化論這一觀點再次得到證實。他在《人類起源與性的選擇》指出,人類與現在猩猩和猴子擁有同一祖先,人類的祖先就是古代類人猿。
-
美國出土2億年前化石,考古發現人類足跡,古猿進化論或被推翻?
人類到底起源何處?這恐怕是近百年來科學界一直都致力解答的謎團,按照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來講,人類的先祖是古猿,古猿當中的一支南方古猿為了適應環境的變遷,開始站立行走,並使用工具,最終形成了人類.不過古猿進化為猿人的中間的過渡生物並沒有被發現,這讓古猿進化一直都受到質疑,古猿進化成為人類,不過只有5000萬年,人類的歷史更是只是短短數萬年,而地球誕生了40多億年,這幾十年億年當中,地球又產生了什麼樣的生命呢?
-
所有的花都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嗎?
花朵被稱為:植物給予人類最美好的禮物,它們在承擔著繁衍重任的同時,還能夠給人類帶來豐富的感官享受和無窮的藝術靈感。花朵是被子植物(被子植物門植物,又稱有花植物或開花植物)的繁殖器官,其在植物界中的進化可以說是最高級、種類最多、分布最廣的類群,現今,約有35萬種。它的生物學功能是結合雄性精細胞與雌性卵細胞以產生種子。這一進程始於傳粉,受精,然後形成種子並加以傳播。簡單地說,對於高等植物,種子便是它們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