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脊索動物門、哺乳綱下的一類動物,它是哺乳動物中唯一能真正飛翔的獸類,從外表看起來,蝙蝠就像長了翅膀的老鼠。一直以來,蝙蝠祖先是誰?蝙蝠到底是由什麼進化而來的呢?都是古生物學家非常感興趣的問題,研究這個問題,也是在研究地球生物的大進化歷史。
首先,蝙蝠不是老鼠進化來的,也不是翼龍進化來的。翼龍,這名字聽起來很像恐龍裡的一種,但人家只是跟恐龍同時代生活而已;不過翼龍是第一種可以飛的脊椎動物,和蝙蝠一樣體上有毛,有和鳥類相似的生活習性。
根據考古資料可知,目前發現的最早的蝙蝠化石已有5000萬年歷史,名曰「食指伊神蝠」,是在美國發現的,它跟現代蝙蝠有點不一樣,它翅膀偏窄短,又能飛又能滑翔,而且後肢很有力量,可以攀援樹枝,不像現代蝙蝠那樣無力。
在2006年的時候,考古學家在蒙古寧城發現了一個哺乳類動物的化石,據推測,這個動物是生活在距今1.25億年前,也可能會更早一些。1.25億年前是什麼概念?那時候恐龍還在地球上稱霸呢。
在1.25億年前這個哺乳動物就已經有了滑翔的能力,也具備了現代蝙蝠所擁有的一切特徵,科學家將其命名為「遠古翔獸」。這個化石的發現,認為他有可能是蝙蝠的祖先,這些遠古翔獸在1.25億年前就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
這種新發現的「遠古翔獸」,體長在12到14公分之間,它的體重很輕,大約只有70克,靠食用小昆蟲為生。蝙蝠的早期祖先伊神蝠,當年也是專門吃飛蟲,吃的種類還比較豐富。
就其外觀而言,「遠古翔獸」具有松鼠和蝙蝠的特徵,全身覆有毛髮,它的四肢之間有翼膜,它們可以可以在樹叢之間滑翔,甚至躲過了恐龍滅絕時期。古生物學家認為,在遠古翔獸出現之前,大型哺乳動物早都消亡了,但是顯然遠「遠古翔獸」存活了下來。
不過由於「遠古翔獸」早已經滅絕,目前只發現了一塊化石,無法提供更多的證據。還有,就是蝙蝠和「遠古翔獸」之間出現的斷層太多,因此蝙蝠的先祖依舊還是難以斷定。到底蝙蝠的先祖是誰,還得繼續研究!
難道蝙蝠不是恐龍滅絕後的新生代出現的,它的祖先曾經和恐龍一起生活在地球上嗎?遠古翔獸的研究結果出來後,蝙蝠與它之間是否具備血緣關係就成了古生物學家感興趣的最新問題。
如果遠古翔獸真屬於蝙蝠的遠古祖先,那蝙蝠的演化歷史可就太長了,人類在它面前只能甘拜下風。只是截至目前,由於兩者之間的歷史斷層比較多,學界還沒有將遠古翔獸定義為蝙蝠的祖先,主要還是以伊神蝠類為問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