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陳慶華 著 《男人書》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9年8月 出版
閱讀提示:周恩來總理早在1963年就明確指示:「要在女孩子首次來月經,男孩子首次發生遺精之前,把科學的性知識教給他們。」對於性教育陣地,如果科學與道德不去佔領,必然會被愚昧與淫穢佔領。因此,性教育既是知識的教育,更是人格的教育,身心健康的教育,是現代文明人必須接受的教育。【閱讀《男人書》連載】
孩子們長大了,開始對異性產生好奇、傾慕與追求。男孩非常想接近女孩,當然女孩也想接近男孩,但有人有時候會覺得害羞。他們會覺得有一種難以遏制的欲望,所以常常躁動不安,想入非非。這種欲望之強烈在受到性刺激以後更為明顯,以致有學者稱此期為「暴風驟雨期」。
這個時期中,在與異性的交往上會出現許多矛盾。
一方面他們知道現在是求學階段,不應該過早地戀愛,而另一方面因性器官的成熟使他們有性的需求。這就使他們不知所措,當理智與需求交鋒時往往會非常痛苦。
此外,他們既想去接近異性、吸引異性並開始注重自己的容貌與裝束,又為某些自身的條件不佳而自卑不已。如覺得自己個子不高、陰莖短小、經濟窘迫、容貌醜陋等。有時就連臉上過多的青春痘都覺得非常煩惱,常常會懷揣著一面小鏡子,沒事時就取出來照一照,然後用手去擠一擠。殊不知這樣越擠越多,而且還會引起皮膚感染。
青春期僅僅因生理變化就會產生許多疑問與困惑,然而卻求知無門。去問父母?父母往往不予回答;去問老師?一方面羞於啟齒,另一方面又怕老師責怪不好好上課,只想歪門邪道。於是他們常從不正常渠道去獲取「性的知識」,而這些內容又往往是謬誤的、不健康的。如在地攤上買的色情光碟,會使觀看者誤入歧途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尤其是這些涉世不深的青少年。
《少年維特之煩惱》書中所述的應該是男孩們都可能遇到的。隨著時代在發展,青春期的煩惱必將更多。比如網絡所帶來的喜與憂。在青春期可能不少人都會迷戀上網,玩遊戲、聊天交友或瀏覽色情網站等。一旦成癮則可能拋棄學業與正常生活,而戒除網癮甚至比戒毒還難!
乍看這個標題,您一定很吃驚,甚至要竭力反對。其實,這還是保守一點的寫法,如果寫得更坦率一點,應該去除掉那個「大」字,寫著「男人都好色」。而且,不僅男人如此,女人也如此。
「好色」本身並沒有錯。
早在兩千多年前,孟子說過:「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
食指飲食,色指男女之情,性指人的本性。也就是說:進食與情慾是人的基本特性。
人,也是生物。任何生物都要遵循「保存自己、繁衍種族」的規則。要「保存自己」就必須攝取營養,對人而言就是飲食。要「繁衍種族」就必須通過男女之情進而交合,使人類一代一代地存在下去。
相關連載
相關書摘
風韻:一種隨交合而消失的性魅力(組圖)
揭秘:印度高僧享用的性奴聖女[組圖]
性專家認為:愛情的產生有五個條件 現代愛情被誇張了
兩性親密時 八個身體敏感部位如何傳達性信號?
情趣店老闆談「七年之癢」 原因在於夫妻「性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