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大草原上,兩個男孩迷路了。他們此時疲倦、饑渴、茫然不知所措。
遠處突然有一群狼嚎叫,在他們身後,一隻強壯的狼向他們撲來。
一個男孩是學校的優等生,智商高,老師們很喜歡他,認為他十分聰慧。他的父母一直很自豪,他自己也覺得自己是最聰明的孩子。另一個男孩成績沒那麼突出,智商很平常,老師對他的評價居中,有些人認為他很特別,有些人認為他很奇怪。
狼離他們越來越近,第一個男孩根據狼的大致速度、狼與他們之間的距離等,計算出狼將於數秒後追上他們。毫無疑問,這個男孩聰明絕頂!
男孩看了看他的同伴,讓他吃驚的是,他的同伴正迅速脫下徒步靴,換上跑鞋。
「你真蠢!」第一個男孩說道,「我們肯定跑不過那隻狼。」
「你說得對,」第二個男孩說,「我能跑過你就行。」
結果,第一個男孩被狼撕掉,當成晚餐。
第二個男孩逃脫了。
悲慘的故事背後,是關於智商與創造力的廝殺。
我們曾叮囑孩子,在學校裡努力學習,考100分。我們希望孩子考重點中學,考985,出國讀名校……
我們曾經認為我們的孩子不會是藝術家、音樂家和作家,我們不需要培養創造力……
但是,未來已經到來,人工智慧在未來十年內將帶來16萬億美元的全球GDP的增長。
貨車司機、駕駛員、銷售員、客服、血液科和放射科醫生以及所有具有固定流程化的工作,在未來的15年內,都將逐漸被人工智慧取代。
李開復在TED演講上談到,未來是人工智慧的世界,失業的浪潮會席捲全球,只有創造性工作是有保障的,因為人工智慧可以優化但不能創造。
李開復說,未來,只有具備創造力的孩子,才能成為社會的精英。
當你培養了一個高學歷,卻毫無創造力的孩子,在未來的失業風暴中,他仍然可能被撕得粉身碎骨。
心理學家認為,能產生新異、適宜、高質想法的孩子具有創造性思維,這正是是創造力的核心。
烏鴉喝水,諸葛亮的空城計,這些都是創造性思維的運用。
創造力能夠使我們改變現狀,走出困境,使我們的我國不斷向前。
但天才捕手憑空出現的,擁有拆給你造型思維的人也並沒有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創造力的花朵離不開辛勤汗水的澆灌。
即使是三位古典音樂偉人——巴赫、貝多芬、莫扎特, 他們的傳世傑作,也是建立在數百份失敗作品之上的。
你的孩子具有創造力嗎?
他是否具備如下的特徵:
1.努力嘗試別人認為不可能做到的事
2.喜歡探索,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好奇
3.質疑父母和老師制定的各種規範
4.有主見,堅持自己的立場
伴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他們的大腦也在飛速發育完善,因此,從小培養創造力至關重要。
教育心理學家建議:
讓孩子適當做些家務,刷碗、擦桌子這些,不怕孩子弄髒房間,弄溼衣褲,放手讓孩子在利索能力的範圍裡不斷嘗試練習,讓孩子養成樂觀積極、勤於思考的好習慣。
孩子進入幼兒園開始就不斷培養這些能力:自己想上廁所怎麼辦?怎麼稱呼老師?小朋友爭吵怎麼辦?老師上課時你在幹嗎?被人欺負了怎麼處理?克服恐慌心理,逐漸增長生活自理能力和學習能力,從而發展創造能力。
不要總是問孩子3+6等於幾?尋求標準答案本身意義不大。如果我們換種方式,嘗試問孩子,幾加幾等於9?有多少種可能的組合,加起來是一個固定的答案。起初,孩子可能只會想到整數,多嘗試幾次後,會擴展想到小數,如此,可以激發孩子非凡的思考力。
陪孩子一起閱讀,常問孩子一些開放性的問題,鼓勵孩子暢所欲言,既可以鍛鍊孩子的語言能力,也可以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不要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加以引導,提供方向。
很多家長在孩子六歲前就急於讓孩子學習繪畫技法,做各種臨摹,甚至以成年人的眼光去評判孩子的畫畫。這種做法,很容易毀掉一個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