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臺灣大學畢業演講:臺灣的核心競爭力是人情味

2020-12-17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綜合】臺灣大學6月4日舉行畢業演講,邀請創新工場創辦人暨執行長、創新工場人工智慧工程院院長李開復,以「金字塔‧魔法棒‧愛心─進擊的AI時代」為題,發表演說。

李開復表示,AI(人工智慧)在未來十年,能在任何任務導向的客觀領域超越人類,將取代人類 50%左右的工作。

不過,他也表示,AI雖能在許多分析型工作擊敗人類,但人類的獨特之處在於有愛的能力,相信未來會創造出許多新的人情味服務業工作。

圖片來源:臺媒

他認為,「人情味就是臺灣的核心競爭力」:臺灣的美食保留了大陸各地美食的原汁原味,臺灣的北京菜比北京好吃,臺灣的閩南菜比福建好吃,臺灣的四川牛肉麵比四川好吃。臺灣服務業的從業者是最認真,最有人情味的。「我的朋友韓寒幾年前來臺灣,親身體驗了臺灣計程車司機和眼鏡行服務的誠信、專業、友善、可愛、認真,寫了一篇著名的文章『太平洋的風』。我另一位大陸朋友封新城說:『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在臺灣社會擔心臺灣競爭力的時候,其實我認為只要走上街頭小巷,感受一下周圍的人情味,體驗一下世界頂尖的服務業,會發現這就是臺灣的核心競爭力。」

李開復表示自己被臺灣志工的人情味所打動:「我相信臺灣的志工精神,可以感染世界,可以讓更多人找到AI無法取代的服務業工作。這不但能帶給人美自我實現的自豪感和滿足感。更重要的是,這會讓我們的地球充滿愛與歡樂。」

圖片來源:臺媒

以下為李開復演講全文:

還記得 34 年前,我跟各位一樣坐在大學畢業典禮臺下。當年的我,大學四年,找到了我的兩個最愛。第一個最愛是我的初戀,也是我的畢生摯愛,我的妻子。

而今天,不是來講我的初戀,而是來講我另外一個大學期間的最愛:人工智慧,就是現在最火的 AI。我最近找到我大學畢業時,申請博士作文。我把它PO上了我的FB:「AI 是對人類學習過程的闡釋,對人類思維過程的量化,對人類行為的澄清,以及對人類智力的理解。AI 是人類認識並理解自己的最後一步,我希望加入到這個一個全新但是最能改變世界的科學。」

畢業那天之後的 34 年,我在 AI 科研、開發、投資方面不斷耕耘。今天,我很有把握地告訴大家:未來 10 年的 AI 革命比工業革命規模更大,而且來得更迅速猛烈。有什麼證據呢? 最近最大的科技新聞就是 AlphaGo 打敗人類最頂尖的棋手柯潔。棋聖聶衛平點評:AlphaGo 可以說是 20 段,人類要打贏AlphaGo 唯一的希望就是拔掉電源。

AlphaGo 只是一個例子,在過去的兩年,AI 在人臉辨認、語音辨認都超越了人類。 我們投資的一家 AI 貸款公司,每筆貸款只 8秒鐘,比人花8個小時還要精確。這家公司今年將會發放 3000 萬筆貸款,幾乎超越了所有的銀行。

如果把這些技術和成果往後延伸,我們可以很確定地預測:未來十年,AI 能在任何任務導向的客觀領域超越人類。AI 將取代人類 50%左右的工作。AI 會取代工廠的工人、建築工人、操作員、分析師、會計師,司機、助理、中介等,甚至部分醫師、律師及老師的專業工作。

在這十年,我們將進入一個富足的豐產時代,因為 AI 作為我們的工具,將為我們創造巨大的價值,幫助我們降低甚至消除貧窮和飢餓。我們每個人也將獲得更多的時間,來做我們愛做的事。

在這十年,我們將進入一個焦慮的迷惘時代,因為 AI 將取代人類一半的工作,許多人會因為失業,失去原本從工作中獲得自我實現的成就感,而變得憂鬱和迷茫。接著,我想跟各位分享有關人工智慧未來的三個想像圖:金字塔,魔法棒,和愛心。

首先來想像一個金字塔。

隨著 AI 到來,職場的金字塔結構將會重組。金字塔頂端的人叫做創新者。AI 優化某一個領域的精確度,遠超人類,但是 AI 是不會創新的。每個理工科系畢業的學生,你們的機會在於創新和發明前所未有的技術。

這不只是為了避免被 AI 取代,也是作為頂尖學府畢業生的責任和機遇。那些資工系畢業的學生,請不要認為自己必須去面試所有半導體公司,挑個最高薪的工作,請慎重考慮去世界最頂尖學府深造或最頂尖科研公司從事科研。那些醫學院畢業的同學,請不要只追逐高薪的醫師工作,請考慮做醫學研究工作。因為你有機會延長人類的壽命和生活質量,這是 AI 做不了的。

這點是我和哈佛癌症醫學院的院長交流時達成的共識。對於這些有創新能力的同學,我想分享一個我當年讀博士時,我的系主任對我的期望:
「在你的博士論文領域,成為世界第一人。」因為他的期望,我放棄了兩個簡單的課題,最後才做出了世界第一套不指定語者的語音辨認。

相關焦點

  • 把「不好意思」當口頭禪 臺灣人為啥愛講客氣?
    禮貌、客氣、文明、人情味,這些是很多人對臺灣人的先期想像和第一印象。
  • 把「不好意思」當口頭禪,臺灣人為啥愛講客氣?
    禮貌、客氣、文明、人情味,這些是很多人對臺灣人的先期想像和第一印象。雖然實際存在一定個體差異和水平落差,大體是不錯的。已經被視作比較客氣的人,我卻常常面對臺灣人一迭聲的謝謝,生出不勝隆重之感。臺灣人為何如此謙恭多禮?溫文爾雅的範兒緣何而來?臺灣計程車司機友善的服務讓人難忘。
  • 專訪臺灣PunApp主編鄭國威:李開復談話在臺灣掀起一波漣漪
    -你看過李開復的談話嗎?他針對臺灣創業環境的談話,對於臺灣來說有什麼樣的影響?其實像李開復一樣類似的建議之前有人提過,但是因為李開復是一個很不同的角色,尤其是他現在還罹患癌症,所以他的話在臺灣的創業領域掀起了另外一波漣漪。
  • 臺灣石門,是臺灣最北、人情味最濃的地方
    臺灣的最北,有不一樣風景可以眺望。臺灣石門,在臺灣最北的地方,下面小編就向你介紹一下有著不一樣風土人情的石門。傍晚六點半,火紅的落日,照常從臺灣最北端——富貴角尖岬,以一眨眼的工夫,溶入墨藍色臺灣海峽。石門,是臺灣本島最北的一鄉。呼嘯來去的臺2線濱海公路,是石門鄉主要的出入幹道。
  • 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小衡演講
    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小衡演講 2015年07月07日 11:5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   中國臺灣網7月7日貴州訊 6月27日下午,一場圍繞新常態新機遇下,兩岸如何抓住機遇,開創綠色產業合作新前景的主題論壇,在貴陽國際生態會議中心舞陽河廳舉行。
  • 李開復:別當聽話小孩 該出手時就出手
    知名科技人、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昨天回到臺灣與當地大學生開展對話,他勉勵青年把握大學畢業後十年的黃金時期,奉勸青年「別當聽話的小孩
  • 馬英九演講談臺灣學生英語能力比大陸差:原因是不夠用功
    來源:澎湃新聞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6月11日參加臺灣世新大學畢典,並發表演講。
  • 臺媒刊在陸臺生文章:臺灣,別只剩下「濃濃人情味」
    隨著兩岸交流日益頻繁,前往臺灣旅遊的大陸遊客也逐漸增多。他們回來之後對臺灣的評價通常都有一句「人情味」。這也是不少臺灣人和臺媒引以為傲的競爭優勢。臺灣《聯合報》5月23日報導認為,臺灣餐飲業,就是靠人、情、味攻陷大陸人的味蕾。報導稱,調查發現,臺灣餐飲的優勢在於有人味、服務有如朋友般的對待、餐點新鮮具驚喜感。但除此之外,臺灣就沒有其它值得稱道的地方嗎?
  • 調查顯示:臺灣大學生自認競爭力不如大陸學生
    新華網臺北8月14日電(記者衛鐵民陳鍵興)臺灣高校錄取率近九成,大學生素質不但引發教育專家感慨,大學生自己都覺得很遜,並自認競爭力不如大陸大學生。  臺灣1111人力銀行14日公布的調查顯示,臺灣的在校生(包括高中職、大學、研究所),有91%覺得島內大學生素質低;且七成九的在校生認為,臺灣的大學生比不上大陸的大學生。
  • 「不專心」是臺灣書店的核心競爭力
    自品牌-碰碰會(第8期)小記撰文=彭浪攝影=米茶、曉陽、張鴻部分圖片來自網絡8.23,米茶老師在楊梅竹斜街「書的設計店」做了一次關於臺灣小書店的碰碰會,主題叫作:「不專心」賣書的臺灣書店。米茶老師拿到手裡即驚為天人,珍藏十多年至今。感嘆於一家書店何以能對閱讀有如此深刻的理解,對書店的可能性有如此豐富的想像,同時還有高度的執行力,由此,他開啟了對誠品書店、對臺灣書店和文創業的搜集、觀察和研究,並最終孕育出屬於自己的「自品牌小學堂」。
  • 大前研一與李開復
    幾乎是同一時間,大前研一和李開復都來到臺北。  大前研一被英國「金融時報」譽為「亞洲唯一」的企管大師,李開復是Google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兩個人在各自專業領域都有著全球舉足輕重的地位,兩人都選擇了最傳統也最有效的方式—演講,來和讀者溝通。
  • 李開復提醒青年創業要把格局放大 別當「聽話」小孩
    3月16日,李開復應中天青年論壇邀請,在臺大集思會議中心與主持人陳文茜對談《人生變奏曲》》(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知名科技人、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昨天回到臺灣與當地大學生開展對話,他勉勵青年把握大學畢業後十年的黃金時期
  • 到臺灣後被禁入境,大陸遊客拿下口罩痛斥:臺灣還有人情味嗎
    到臺灣後被禁入境,大陸遊客拿下口罩痛斥:臺灣還有人情味嗎大陸新型肺炎疫情持續擴散,臺灣當局全面禁止大陸人士入境。在無預警宣布的情況下,這其中臺灣機場的地勤人員首先受到衝擊與傷害,既要為受影響遊客辦理轉機,還要面臨投訴和謾罵的局面。
  • 馬英九在臺灣大學演講 被問「中華民國」首都在哪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8日返回母校臺灣大學參加活動,在與學生問答時,一位韓國學生提問,「中華民國」的「首都」在哪裡?馬英九直接回答「這裡(Here)」,並解釋稱,首都就是中央政府的所在地,1949年之前是南京,而現在的「中央政府」在臺北,所以自然就是臺北。
  • 【臺灣大學】臺灣最好的大學在哪裡?
    中國臺灣地區哪所大學綜合實力最強,辦學水平最高?    誰是2017年中國臺灣最佳大學?    中國臺灣哪所大學的國際影響力最大?     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2017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最新發布2017中國各地區大學綜合競爭力排行榜中臺灣大學、臺灣清華大學和臺灣成功大學等雄居2017中國臺灣最佳大學排行榜前3甲。
  • 走進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臺灣大學(英語: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NTU),簡稱臺大,前身為日據時期之臺北帝國大學,是一所創立於臺灣地區的全科性公立綜合大學
  • 一場演講能讓臺灣變天?張安樂大學演講被綠營大做文章
    臺灣知名統派人士、「統促黨」總裁張安樂,昨日應邀到高雄中山大學演講,引起軒然大波。綠營大做文章,綠媒大勢炒作,爭議仍在延燒。與此同時,另一名當事人——邀請張安樂前往演講的高雄中山大學西灣學院專任助理教授陳世嶽,也在臉書上發文說明。陳世嶽稱,他開設「當代臺灣政治發展」這門課的目的,是邀請臺灣新興政黨來演講,彼此互相之間政見南轅北轍,可培養學生了解新政治現象、反思能力。
  • 東吳大學演講 馬英九:臺灣"獨立"不可行 也不必要
    東吳大學邀請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以「臺灣的兩岸關係與國際關係」演講。圖/東吳大學提供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7月2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7月19日起舉辦的「東吳大學溪城講堂」邀請大陸等21所學校近200名學生參與暑期研習,26日邀請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以「臺灣的兩岸關係與國際關係」演講,馬英九強調,臺灣「獨立」不可行,也不必要,而兩岸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希望同學們未來能成為兩岸和平交流的使者,推進兩岸關係的發展。
  • 臺灣名校介紹系列之銘傳大學
    全臺高教評鑑第五名(北臺灣綜合大學第一),教育部「繁星計劃」核心院校,臺灣首所免除大學校務評鑑的大學,並連續七年入選「大學教育卓越計劃」(類似大陸211工程)及「大學中程發展計劃獎助」重點建設院校 ,獎助金額超過五億元。2016年,該校與東吳、淡江、輔仁等創校超過50年的私立頂尖大學組成「優久大學聯盟」前身,學生可申請聯盟內交換,修讀雙學位或輔系。
  • 【臺灣來信】我在臺灣大學開學第一課
    一次意外的機會,來到臺灣做交換生。和大陸的大學一樣,新生開學第一課往往要參加開學教育,不過在臺灣的大學,開學教育有個聽起來高大上的名字——新生學涯成功體驗營。如果要說三位的演講有什麼共同之處,大概可以總結為三個詞:英語、「國考」、考證。這倒是出乎我的意料,印象中的臺灣大學教育一直被大陸的老師拿來作為典範,讚揚他們踏實的學術風格和與歐美接軌的教育方法——臨行前導師還囑咐我多選些研究方法上的課程,彌補下大陸學校的教育漏洞——沒有想到這裡的開學第一課上,三位成功系友的演講關鍵詞竟然如同大陸一樣落了俗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