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不好意思」當口頭禪,臺灣人為啥愛講客氣?

2020-12-17 人民日報海外網

禮貌、客氣、文明、人情味,這些是很多人對臺灣人的先期想像和第一印象。雖然實際存在一定個體差異和水平落差,大體是不錯的。已經被視作比較客氣的人,我卻常常面對臺灣人一迭聲的謝謝,生出不勝隆重之感。臺灣人為何如此謙恭多禮?溫文爾雅的範兒緣何而來?

臺灣計程車司機友善的服務讓人難忘。(圖片來自網絡)

時常可感的禮貌衝擊波

聽到道謝最密集的一次是乘坐計程車(臺灣對計程車的稱呼),司機在我下車時竟然說了6聲謝謝。某次去吳寶春麵包店買人氣首選酒釀桂圓分享包,結帳時聽到了4次謝謝。連暫時沒有顧客上前的另一位收銀小妹,也應和式地對我說謝謝。

臺灣服務行業的文明語彙十分豐富,除了「謝謝」之外,「幫忙」體也讓人難忘。有時是餐廳服務員的「幫你加點水好嗎」「幫你收掉這個可以嗎」,有時是超市店員的「要不要幫忙介紹」「可以幫忙介紹一下哦」。如果說這裡的幫助對象都是自己,聽上去或許還有點受人之惠的人情負擔,下面這種就更妙了。

在臺北101地下美食廣場買牛角包,店員邊遞出口味手冊邊對客人說,這是我們所有的口味,你幫我們看下哦。在路邊小店吃飯,有店員也會在遞來一次性勾選菜單時說,你幫我填下這個。明明是自己請對方提供服務,服務人員真誠熱情的表達卻好像在請客人幫個忙,我也就滿心歡喜卻之不恭了。

《奇葩說》第三季冠軍黃執中來自臺灣,他在陳述觀點有時會來一句「……給您參考」,辯風儒雅,風度翩然。看節目時,我對這四個字印象深刻。後來到了臺灣,發現服務行業人士也會這麼說。比如超市店員笑臉迎人,「歡迎試吃看看喏,參考一下」「這個不錯哦,給您參考」。語氣平和謙虛,不會給人強行推銷勸人消費的壓迫感。

《新周刊》2012年第375期全本報導臺灣,圖為雜誌封面。(圖片來自網絡)

「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剛開放時,臺灣對於大多數大陸人而言還是想像中的彼岸,但文明友善的好評開始影響人心。2012年,《新周刊》封面故事題為《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時至今日,一提起臺灣,人們還是會想到這個金句。

就連臺灣人也會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不是有人說,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嘛。」藉由兩岸媒體的傳播,臺灣民眾經常會在跟大陸人聊天時,自得地來這麼一句。我到臺東縣池上鄉看雲門舞集演出,在奶茶店排隊時,身後中年女士主動開口,你從大陸來的啊?來自臺北的她為我介紹池上美食,還熱情指點方向。臨別時她忽然說,「怎麼樣,臺灣人很友好吧?」

看那掩飾不住的自豪勁,像等著被人誇的小孩。臺灣人早已把外來的評價內化,並形成關於自身文明形象的集體認同,倒不是說他們由此有意以模範生的形象示人,確實原本如此,只是聽人一誇,一面深感受用,一面自我督促,更加注意細節而已。

打個庸俗的比方,好孩子是誇出來的。臺灣社會已經表現較佳,再經由外界一誇,長期在正向評價激勵下,更有了向好的動力。

李開復在臺灣大學畢業典禮上致辭。(圖片來自網絡)

人情味也是臺灣競爭力

浸潤在臺灣社會相對友善的空氣裡,初遊者會有如沐春風之感,從而對臺灣好感十足,這種印象再經由傳播,形成大陸人對臺灣的整體觀感和預期,也許會流於粗淺,但大抵也是事實。

2017年,李開復受邀在臺灣大學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講。「在臺灣社會擔心臺灣競爭力的時候,其實我認為只要走上街頭小巷,感受一下周圍的人情味,體驗一下世界頂尖的服務業,會發現這就是臺灣的核心競爭力。」

至於這種核心競爭力是如何養成的,主流的看法是中華文化的優良傳統在臺灣得到了較好的延續和傳承,中華民族美好的習性得以完好留存。兩岸文藝界有不少人持此觀點。

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注重道德教化,強調環境、師友、父母對個體人格養成的影響,並將個人通過學習和實踐來提升道德修養擺在重要位置。溫柔敦厚、溫良恭儉讓,這些美德在傳統中國備受推崇,也是我們如今在說起臺灣時,對大多數民眾的普遍印象。

「生活須知」趣味Line貼圖一覽。(圖片來自網絡)

推廣文明禮儀已有時日

臺灣對文明禮儀的推廣淵源有自。1934年,蔣介石在南昌發起新生活運動,提出要以孔孟的「四維」(禮義廉恥)、「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為道德標準,統一人們的思想。1968年,臺灣以發布「生活須知」的方式號召民眾,力圖使其生活「在固有文化四維八德之薰陶下,走向現代化與合理化」。

「生活須知」中提到:注意禮讓,不要忘記說個「請」字。接受任何人的幫忙服務時,不要忘記說聲「謝謝」。自覺不周到處,應該說聲「對不起」。當時在臺灣街頭,還能見到負責推廣該指南的宣傳員。通過學校和社會教育系統,相關內容對學生言行規範產生較大影響。昔日普及率頗高的「生活須知」手冊,如今又被做成通訊軟體Line的貼圖,飽含創意兼具復古意趣,仍具有一定生命力。

許多臺灣校園將「禮義廉恥」作為校訓並題寫匾額,並將禮貌教育從小融入教育體系之中,民眾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社會上禮貌用語此起彼伏也就不難理解。

中華文化的確長期滋潤臺灣,並在潛移默化中形塑民眾品格,但這並不是全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外的孔子像。(圖片來自網絡)

受多重文化影響的產物

BBC在2018年底發表題為《臺灣:一個隨時、不停道歉的島嶼》的文章,認為「不好意思」是可在各種情況下使用的萬能詞,能讓人藉以窺見臺灣社會的禮貌文化。文中引用臺灣師範大學榮休社會語言學教授的話說,獨特的道歉文化是推崇禮貌修辭的臺灣所獨有的。

有臺灣學者認為,「不好意思」主要是數千年儒家和諧思想的產物,也深受日本「sumimasen」(譯作「對不起」)道歉文化的影響。

然而,「不好意思」遠不止用於道歉,它更像是社交潤滑劑,可以用來表達打擾了、詢問、對不起等含義,有時甚至近似「謝謝」的意思。比如在外用餐時,店員會跟你說「sumimasen」,有人收到禮物時也會有同樣的回應。

不過要說起人情味和文明素養,其實不只在臺灣,大陸一些城市表現也相當不錯,廈門尤其突出,而其間現代西方文明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19世紀中葉,廈門作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迎來了大量西方人登陸,西方文明也開始深度影響這座小島,其中便包括規則意識和禮儀文化。待人和氣,彬彬有禮,也成為中西交融的鷺島社會風尚。臺灣同樣受西方文化影響,並追求生活方式的現代化,同時注重人我界限和社會禮儀,以此作為文明的象徵。

臺灣人的禮貌文化引發關注與討論。(圖片來自網絡)

臺灣人客氣之中見性格

俗話說,禮多人不怪。但太客氣會讓人覺得生分見外,謙辭敬語說得太多也十分繁瑣,而不假思索脫口而出一長串感謝又顯得有點敷衍,倒不如直來直往讓人自在暢快。

《英國人的言行潛規則》一書中談到,禮貌在定義上是一定程度的做作與虛偽,但英式禮節似乎是一種完全的形式主義,更多是一種對規則的遵守,而不是出於真正的關心或感激。我們並不是天生的社交動物,我們需要這些規則保護自己。

從言辭迂迴婉轉務求禮數周全的英國人反觀臺灣民眾,有觀察者認為,臺灣人在說「不好意思」時又急又快,反映出害羞的心理,而經常性地使用這四個字,也有種迴避衝突的考量。媒體人竇文濤對臺灣朋友的評價是,「陪著小心在與你相處,客套很多,可能引起人不滿的信息都被小心地規避著」。

我所接觸的臺灣朋友確實含而不露,對某人某事有意見,大多不愛明說,不願正面起衝突,表面上還是客客氣氣的。有人說這是虛偽做作,這樣做人未免也太累。但退一步想想,如果不是笑裡藏刀,又不對人存什麼壞心思,泛泛之交釋放些善意,交換點好感,總比劍拔弩張強。

更何況,有人說客套是留給外人的,等到彼此熟識,人物關係進階發展,或許拘謹小心能少上幾分,真性情也會水落石出。(文/東籬舊友)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關注「港臺腔」微信公號,瀏覽更多臺港澳快訊與深度解讀。

相關焦點

  • 把「不好意思」當口頭禪 臺灣人為啥愛講客氣?
    禮貌、客氣、文明、人情味,這些是很多人對臺灣人的先期想像和第一印象。
  • "臺灣人口頭禪"遭惡搞 外國人學中文笑翻網友
    人民網6月9日電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一段「臺灣人的口頭禪」影片近日在網絡瘋傳,已有1.4萬多人次點閱,作者Jesus拍片想表達,臺灣人不管碰到什麼事,似乎都有固定口頭禪,包括「不好意思」、「真的假的」、「你好機車」、「屁」等,網友看了大笑。
  • 我跟你講吼…臺灣人都有哪些口頭禪
    臺灣人的口頭禪臺灣插畫家人二在臉書「人2 x People2」上傳了一張圖片,圖中寫滿臺灣人的口頭禪,包括:「好哦」、「不好意思」、「啊不然勒」、「屁啦」、「你知道嗎」等等。相比字正腔圓的普通話,臺灣人的口音和口頭禪都很有意思,給人嗲嗲的、萌萌的趕腳。
  • 這次,耐克真的 「 不客氣了 」
    「 不好意思,哪裡哪裡。」孩子考出好成績,面對誇獎時要學會謙虛地說:不好意思,哪裡哪裡 。成年人做出好成績,被人誇獎時也要違心地說:不好意思,哪裡哪裡。長久以來,謙遜似乎都是我們生而為人必須具備的 「 基本的善良 」 。
  • 四川人為啥愛說「老子」? 老子是什麼意思?
    四川人為啥愛說「老子」? 老子是什麼意思?時間:2016-05-01 18:44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四川人為啥愛說老子? 老子是什麼意思? 有句俗語說:四川老子云南媽,貴州兒子背鹽巴。可見四川人動輒稱老子,名聲在外。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從口頭禪到淘寶客服
    我叫遊舒晴,來自臺灣政治大學,我的實習單位是和訊網  北京的風俗民情和臺灣迥然不同,不知道是北方人的豪爽大氣和南方人的溫柔小意不同,還是兒化音和臺灣腔隔著直飛三個半小時的距離,總之這裡和家裡幾乎完全不一樣,光看服務業就一葉知秋,下面就從口頭禪開始、來談談這幾周的觀察。
  • 臺灣NIKE不客氣、Timberland踢不爛、農夫山泉進宮
    NIKE「不客氣了」中國人從小就被教育要禮貌謙遜不要驕傲自滿即便是取得了好成績當別人送來誇讚時也自然的回覆「還好還好」、「一般一般」臺灣NIKE這次偏不一句「不客氣了」點燃NIKE「just do it」的品牌精神
  • 你的口頭禪暗示了什麼?
    每個人都會有一句放在嘴邊的口頭禪,有可能是學來的,也有可能是自己原創的。但你知道嗎?口頭禪的形成和性格有關,也和所處環境以及接觸人群有關。又為什麼人一旦有了這個習慣,就像上癮一樣,往往脫口而出,不能自制呢?不同的口頭禪,也能展示不同的個性。
  • 你不必對我講客氣
    在許多場合,不客氣方顯真誠。哪天你我成了朋友,請你不必對我講客氣。 客氣到底是件好事還是壞事,其實很難說清楚。
  • 日本人的五大口頭禪,你會幾句呢?
    我們中國人在講漢語的時候,經常會有一些口頭禪,而這些口頭用語基本上書本上是沒有的,而在口語中卻頻頻使用。譬如「嗯嗯」,「哦哦」,「嗯呢」,「是嗎」等等。那嗎在日語中,日本人平時的口語中又有哪些口頭禪呢?
  • 一個真正厲害的人,很少會說「不好意思」,也很少會不好意思
    不好意思,我沒聽清楚,你能再說一遍嗎?不好意思,這個我不會。不好意思,有點事耽誤了,拖到這會才回覆你。……你有感受到嗎?假如這些「不好意思」是從別人嘴裡說出來的,你聽見後的第一感覺是對方很有禮貌?還是即便對方給你說了「不好意思」,表達了歉意,你心裡還是會認為對方不靠譜。所以,常把「不好意思」掛在嘴邊的人。
  • 「他媽的」是口頭禪 臺灣8旬翁判無罪
    中國臺灣網11月26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8旬翁和房東鬧翻,雙方爭執時憤而脫口而出「他媽的」,房東氣得提告。法官認定這是宣洩情緒的口頭禪,非公然侮辱,判無罪。  法官認為,「他媽的」是臺灣社會長久以來的俚語,代表社會深層文化,起源是傳統父權社會將女性視為男性附庸,遇到對於他人或時事不滿,罵「他媽的」是為了表彰自己擁有支配權力。
  • 「不客氣」的另類表達,據說95%的人搞錯了
    別見外,不客氣(一般用在熟人之間,表示別和我見外,類似於我們經常說的「區區小事,不足掛齒」)。除了表示不用謝外。還有其字面意思,即別提了。——Thank you very much.非常感謝您!——Don't mention it.不客氣啦!另類表達(一):No worries!
  • 原來中國人天天掛在嘴邊的口頭禪,美國人也愛說
    在中文裡,我們愛用「隨便」、「無所謂」這樣的口頭禪,英文其實也不例外。今天,主播 Jenny 和Spencer 和我們聊一聊這些詞的英文怎麼說!日復一日都是「無所謂」、「我隨便」這樣的答案,要是有個替我們決定的人就好了……It&39;s 也可以省略掉,變成更加口語化的 up to you,以下幾種表達也是很好的選擇:I&39;m not picky.
  • 日本人最常說的口頭禪,看看你都聽過嗎?
    口頭禪意指一個人習慣在有意或無意間時常講的說話語句。口頭禪可算是一個人的其中一個標誌,同時也影響其他人對他的形象與觀感。
  • 不客氣的英語 你還在說 You are welcome 嗎?
    Anytime 別客氣,隨時樂意幫忙。  Anytime 是較為口語的用法,這個詞的本意是「任何時候,無論何時」。當別人說「謝謝」的時候,你說 anytime就表示「別客氣,(無論何時都)願為您效勞」的意思。和I’m happy to do it 的意思接近,表示樂意做這件事。
  • 吳宇森批華語片:不客氣的講,還沒一部真大片
    前日,康復回歸的吳宇森接受了媒體的採訪,對病情作出說明,並痛批了當下的華語片:「不客氣地講,我覺得現在為止我們還沒有一部真正的華語大片」。吳宇森在中國臺灣及美國經過幾個月的治療和休養,現在身體基本恢復健康,他回憶道:「在發現有這個症狀的時候,我不想引起太多的猜想,也免除親戚朋友的顧慮,所以就沒向外面公布。再次謝謝所有網友和影迷對我的關懷,我現在復原得很好。」
  • 情感學家:日常交友中,時不時把感謝當口頭禪是什麼樣的人?
    文/情叫獸一日一講,最簡單的文字詮釋深刻情感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和哲學家威廉詹姆斯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人性當中,最深切的心理動機,其實是被人賞識的渴望我們今天主要講其中的一種,那就是針對時不時把感謝這個詞當成口頭禪的人,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性格?或者說這是什麼樣的人值不值得深交?第一,自我修養的品質說話是一門藝術,禍從口出,福也從口出,語言的魅力不言而喻。真正的高情商歸根結底其實就是一句話,「好好說話」。
  • 海南人的方言口頭禪你知道多少?
    相信每個地方都有自己專屬的口頭禪,那海南人的口頭禪你知道嗎?接下來,小編給大家介紹海南人的口頭禪。1.雞雜不要誤會,表面上它是吃的,但是它是音譯過來的。當你看到一個很拽很拽的人,你就可以說這個人很假精。或者可以這麼說「有什麼好假精的」,意思就是「有什麼了不起的」。4.哦耐形容難受的意思。在海南很熱,經常出汗,身上總感覺黏乎乎的,不舒服,你就可以說「哦耐喲「。
  • 9大地道英語口頭禪,拿走拿走別客氣!
    在日常對話裡,可能每個人都有自己說話固定的口頭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