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的法律後果

2020-10-04 福建禁毒

涉毒行為「行刑交錯」的認定與處罰

在我國現有的禁毒法律體系當中,吸毒行為並不構成犯罪,而是歸於行政違法行為,由治安管理處罰法作為處罰依據。如果吸毒者被認定為吸毒成癮,那麼還應當接受法定的戒毒措施,這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和《戒毒條例》來具體規定的。在實踐中,吸毒者往往還可能是毒品犯罪的犯罪人,對於其犯罪行為,應當根據刑法和相關的司法解釋來認定和處罰。那麼在「吸毒處罰、成癮處遇、毒品犯罪」之間,應當如何準確適用法律,既保證法律的有效施行,又保障吸毒人員的合法權益,就成為了需要釐清的重要問題。

吸毒行為處罰與戒毒措施

吸毒行為的處罰依據是治安管理處罰法第72條,「吸食、注射毒品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二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這一規定將吸毒行為確定為行政違法行為,也就是說,只要有吸毒行為,就應當受到行政處罰。吸毒人員還可能會沾染癮癖,處理吸毒行為的公安機關,可以在符合法定條件的前提下,對吸毒人員進行成癮檢測,從而確定其是否成癮。根據《吸毒成癮認定辦法》第7條的規定,有吸毒行為的吸毒人員,滿足「經血液、尿液和唾液等人體生物樣本檢測證明其體內含有毒品成分;有證據證明其有使用毒品行為;有戒斷症狀或者有證據證明吸毒史,包括曾經因使用毒品被公安機關查處、曾經進行自願戒毒、人體毛髮樣品檢測出毒品成分等情形」之一的,公安機關認定其吸毒成癮。根據《吸毒成癮認定辦法》第8條的規定,公安機關可以對「吸毒成癮嚴重」作出認定。根據《戒毒條例》第13條和25條的規定,吸毒成癮人員需要接受社區戒毒。吸毒成癮嚴重人員應當接受強制隔離戒毒措施。在這些因為吸毒成癮而引起的措施當中,強制隔離戒毒是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理措施,但由於其觸發的條件是「成癮」,屬於教育矯正措施,因此不與行政拘留產生衝突,因吸毒而被行政拘留的期限,並不與因認定吸毒成癮嚴重而採取的強制隔離戒毒期限折抵。也就是說,即便在處罰吸毒行為的行政拘留期間已經認定吸毒成癮嚴重而要採取強制隔離戒毒,也應當在行政拘留執行完畢之後再執行強制隔離戒毒措施。

吸毒行為處罰與刑事處罰

一般來說,吸毒行為的處罰容易與吸毒成癮的行政處理產生競合,但如前所述,這一情形界限清晰,基本沒有法律適用上的問題。而如果吸毒人員涉嫌刑事犯罪,那麼很可能引發行政處罰與刑事處罰的期限競合。這一情形主要產生在吸毒人員在被決定行政拘留之後又發現其有刑事犯罪的嫌疑,需要採取刑事拘留、逮捕等羈押性措施之時。在實踐中,以販養吸的零包販毒活動相當普遍,行為人既是吸毒者,又是販毒者。由於我國刑法對販賣毒品採取了「零容忍」的態度,販賣毒品無論數量多少,都應當定罪處罰。因此對這一類行為人,就可能既要追究吸毒的行政責任,也要追究販毒的刑事責任。如果行為人先被發現了吸毒行為,被決定予以行政拘留進行處罰,但在執行過程當中又被發現了有刑事犯罪的嫌疑,要採取刑事拘留措施,此時應當如何處理?對這一情形,法律並沒有明確規定,但是依照法理來判斷,刑事責任強度應當是遠大於行政處罰的,一般在二者競合的情形下,應當優先解決刑事責任。此時的行政拘留應當暫停執行,但並不折抵刑事拘留或者逮捕等羈押性的措施,因為行政拘留是對行為人吸毒行為的處罰,而刑事拘留或逮捕等羈押性措施則是偵查措施,旨在查明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在偵查終結、移送起訴並經過審判程序,需要對犯罪行為進行追究時,則應當視刑罰的種類和形式確定行政拘留的執行時限。如果對行為人判處管制、適用緩刑等不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罰,在判決確定時,應當執行剩餘的行政拘留期限,而如果對行為人判處拘役、有期徒刑等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罰,則應當在判決執行完畢後執行剩餘的行政拘留期限。此時還涉及一個重要問題,即行政處罰的執行時效如何確定,假設行為人因販賣毒品罪被判處較長時限的刑罰,同時因為吸毒被處以行政拘留,那麼在行為人刑罰執行完畢後,是否還需要執行行政拘留?理論上看,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刑法等部門法都只規定了追究或追訴時效,沒有規定執行時效,那麼也就意味著,只要確定了處罰,無論期限間隔多久,都應當執行相應的處罰,但是在實踐當中,這還應當結合行為人執行行政處罰的必要性、刑罰矯正教育的效果等,以綜合考察是否應當繼續執行。

戒毒措施與刑事處罰

戒毒措施是為了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員而設立的行政處理措施,從性質上看,戒毒措施並不是行政處罰,所以戒毒措施可以與行政拘留措施、刑事處罰並處。由於戒毒措施也有限制人身自由的屬性,所以其與刑事處罰的競合仍舊需要具體分析。在戒毒措施當中,限制自由的包括社區戒毒和強制隔離戒毒,前者的限制程度較低,因此《戒毒條例》第24條規定,「社區戒毒人員被依法收監執行刑罰、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社區戒毒終止。社區戒毒人員被依法拘留、逮捕的,社區戒毒中止,由羈押場所給予必要的戒毒治療,釋放後繼續接受社區戒毒」。可見,從立法意圖看來,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對社區戒毒的影響應當區分措施的屬性,如果措施屬於刑罰或者時限較長的行政處理措施,那麼吸收社區戒毒,導致社區戒毒終止;而如果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是暫時性的偵查措施,則社區戒毒不終止,只是暫停下來,等待措施的解除。

在實踐中,這將導致行為人被採取措施的頻繁變更,可能不利於社區戒毒的效果,例如行為人在被決定社區戒毒之後,又因為毒品犯罪被羈押,此時社區戒毒應當中止,如果對行為人變更強制措施了,例如其被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那麼社區戒毒應當恢復,但在取保候審期間,其犯罪行為被起訴和審判,判決收監執行刑罰,社區戒毒需要終止,如果收監執行拘役,那麼最短一個月就可以出獄,這個期限比刑事拘留的最長期限還要短,但依然也不再執行社區戒毒措施了。因此,二者如何銜接,還有待考量。對採取強制隔離戒毒措施的人員,《戒毒條例》第36條規定,「強制隔離戒毒人員被依法收監執行刑罰、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或者被依法拘留、逮捕的,由監管場所、羈押場所給予必要的戒毒治療,強制隔離戒毒的時間連續計算;刑罰執行完畢時、解除強制性教育措施時或者釋放時強制隔離戒毒尚未期滿的,繼續執行強制隔離戒毒」。這一條實際上是將刑罰、強制性行政處遇以及臨時性的羈押都用來折抵強制隔離戒毒期限,而不再併合執行,因為這些措施的強度與強制隔離戒毒並沒有太大的區別,為了保障行為人的權利,自然不能併合執行,而由於這些強制性措施並沒有戒除毒癮的措施,因此要求「由監管場所、羈押場所給予必要的戒毒治療」。與此同時,立法者也考慮到強制隔離戒毒的期限大於刑罰或強制性教育措施情況,所以規定「刑罰執行完畢時、解除強制性教育措施時或者釋放時強制隔離戒毒尚未期滿的,強制隔離戒毒應當繼續執行」,以此在公民權利和執法權威之間保持了適當的平衡。

(來源:中國禁毒報,作者: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副教授 包 涵)

相關焦點

  • 吸毒會帶來什麼法律後果?
    吸毒會帶來什麼法律後果?那麼在「吸毒處罰、成癮處遇、毒品犯罪」之間,應當如何準確適用法律,既保證法律的有效施行,又保障吸毒人員的合法權益,就成為了需要釐清的重要問題。這一規定將吸毒行為確定為行政違法行為,也就是說,只要有吸毒行為,就應當受到行政處罰。吸毒人員還可能會沾染癮癖,處理吸毒行為的公安機關,可以在符合法定條件的前提下,對吸毒人員進行成癮檢測,從而確定其是否成癮。
  • 【禁毒知識】 吸毒會帶來什麼法律後果?
    來源:中國禁毒報涉毒行為「行刑交錯」的認定與處罰在我國現有的禁毒法律體系當中那麼在「吸毒處罰、成癮處遇、毒品犯罪」之間,應當如何準確適用法律,既保證法律的有效施行,又保障吸毒人員的合法權益,就成為了需要釐清的重要問題。吸毒行為處罰與戒毒措施吸毒行為的處罰依據是治安管理處罰法第72條,「吸食、注射毒品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二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 吸毒、販毒、收容他人吸毒有什麼後果?由律師為你解答
    吸毒、販毒、收容他人吸毒有什麼後果?由律師為你解答 珠海禁毒 珠海禁毒微信號 zhjindu 功能介紹 [禁毒品、除毒害、斷毒源,保珠海藍天淨土!] 服務人民群眾,開展禁毒宣傳,通報毒情形勢,謝謝您關注珠海禁毒。
  • 吸毒人員吞食異物逃避法律制裁?想多了!!
    吸毒人員吞食異物逃避法律制裁一些吸毒者為了躲避法律制裁,更是挖空心思別出心裁。近日,鄧州市公安局西關派出所抓獲一名為躲避法律制裁而吞食金屬異物的吸毒人員。民警發現該男子言語行為異於常人,表現出吸毒後的跡象,民警當即將該男子傳喚至執法辦案區接受調查。經審訊,杭某主動交代了吸食毒品海洛因的違法事實,隨後對其進行檢測,結果呈陽性。其中杭某交代吸毒問題時毫不避諱,有恃無恐的態度引起了民警的懷疑。於是民警將杭某送醫院詳細檢查,果然在杭某身體內發現疑似為金屬的異物。
  • 車內吸毒更安全?抓
    車內吸毒更安全?抓!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在車內吸毒吸毒者不但受到行政處罰組織者將可能面臨容留他人吸食毒品罪的刑事處罰男子容留他人吸毒被逮捕;(四)容留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五)以牟利為目的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六)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造成嚴重後果的;(七)其他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
  • 中緬邊境雲南德宏州將公職人員吸毒納入法律制裁範圍
    中緬邊境雲南德宏州將公職人員吸毒納入法律制裁範圍 2016-05-10 22:04:40責任編輯:   中新社芒市5月10日電 (崔汶)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10日召開《德宏州禁毒條例》頒布實施新聞發布會,新修訂的《德宏州禁毒條例》將新型毒品、加工食用毒品原植物、國家公職人員吸毒等社會新問題納入了法律法規制裁範圍
  • 男子吸毒致幻到派出所舉報他人吸毒
    近日,洪湖市峰口鎮一男子因吸毒產生幻覺氣衝衝地到峰口派出所舉報他人吸毒衝動的他都忘了9月17日,犯罪嫌疑人李某已移交浙江溫州警方,等待他的必將是法律的嚴懲。對李某提供的線索,警方正在核查處理中。因吸毒而產生幻覺的後果不可預測輕則鬧出一些奇葩的事重會影響社會治安危害公眾安全真實案例
  • 吸毒男被責令社區戒毒仍不思悔改,違反規定再遭處罰
    然而,皮某在社區戒毒期間,一直逃避管理,違反已籤訂的社區戒毒協議,拒絕社區義工的教育勸說和幫助,對公安機關的定期檢測與臨抽檢極度不配合,社區戒毒仿佛成了皮某逃避法律責任的一堵「擋風牆」。特別是今年 7月以來,皮某不經報告,不打招呼,私自駕車,前往廣州等地,對義工的反覆教育、公安機關要求其返回吉水的信息置之不理,責令社區戒毒儼然成為「一紙空文」。
  • 租賃場所容留吸毒,會觸犯刑法嗎?
    但是,出租房屋從事違反犯罪活動卻是法律所不允許的,而且也會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然而,實際上很多違法犯罪分子都會租賃特定場所來從事相應的犯罪活動。一些涉毒犯罪分子就經常會利用一些不為人所知的場所來進行涉毒犯罪活動,其中典型的行為如製造毒品、銷售毒品或者容留吸毒等犯罪行為。涉毒犯罪所懲罰的很多涉毒的犯罪行為中,就包括了容留他人吸毒一項。
  • 後果取向法律解釋的運用及其方法
    內容提要:後果取向的法律解釋作為一種要素存在於法律適用的推理結構中,它把對裁判的影響或後果預測納入法律含義的輻射範圍,目標是要探明經得起某種後果評價的法律意旨。司法裁判及其推理對後果取向法律解釋的運用確有值得認真對待的肯定理由。
  • 德陽一男子容留他人吸毒 結果遭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還被罰款
    那麼,不製毒不販毒也沒有提供毒品給他人,只是陪朋友在自己家裡吸毒這也犯法嗎?答案是,YES!!!德陽一男子「重視朋友間情誼」竟容留朋友在自己家中吸毒,最終害了別人更害了自己。【新聞連結】法律科普:容留他人吸毒罪《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條
  • 44歲日本男星涉毒被捕後初審並道歉,此前稱工作壓力大才吸毒
    隨即,東京地檢便正式對伊勢谷友介提起訴訟,追究其法律責任。伊勢谷友吸毒醜聞事件一出,就引來了眾多網友的圍觀評論,大家紛紛表示不可思議,這麼優秀的演員怎麼會去沾惹上了吸毒的罪行。隨著外界負面輿論的發酵,伊勢谷友介的優質男形象也頻臨破碎。
  • 無效民事行為的法律後果探析
    換言之,所有基於當事人意思表示而發生的追求特定法律結果的行為,都是民事法律行為,它包括了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和生效的民事法律行為。與民事法律行為相對的是事實行為,事實行為的特徵是既無意思要素,又無法律上的目的,如侵權行為,行為人在實施行為的過程中並不含有主動設定某種權利義務關係的意思,侵權行為的法律後果是一種排除當事人意思的直接責任。
  • 吉水一吸毒男子被責令社區戒毒仍不思悔改,違反規定再遭處罰
    然而,皮某在社區戒毒期間,一直逃避管理,違反已籤訂的社區戒毒協議,拒絕社區義工的教育勸說和幫助,對公安機關的定期檢測與臨抽檢極度不配合,社區戒毒仿佛成了皮某逃避法律責任的一堵「擋風牆」。禁毒知識連結《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第三十五條規定:接受社區戒毒人員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自覺履行社區戒毒協議,並根據公安機關要求,定期接受檢測。
  • 民辦學校瑕疵設立的法律後果
    學校設立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還有可能在設立過程中存在法律瑕疵,相應會產生不同的法律後果。民辦學校設立行為的法律後果,包括以下三種情形:01民辦學校設立完成後,符合法律規定要求,獲得辦學許可證,被依法核准登記,獲得法人資格。
  • 遺棄嬰兒的法律後果
    俗話說得好,虎毒不食子,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但是生活中也會有個別父母,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將孩子丟棄,比如孩子有先天性疾病沒錢救治,比如在學校偷吃禁果不敢上家人知道等等情況,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孩子是無辜的,生命是不可逆的,對孩子來說都是不公平的,今天小編就從法律角度給大家說說遺棄嬰兒的法律後果
  • 謝和弦吸毒遭老婆舉報什麼情況 謝和弦出了什麼事
    謝和弦吸毒遭老婆舉報什麼情況 謝和弦出了什麼事  謝和弦,中國臺灣歌手,並沒有很大的知名度,近日,謝和弦因為吸毒被捕一事引起了不少網友的熱議,不少網友也紛紛認識了謝和弦,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吧。
  • 陳羽凡被認定吸毒成癮社區戒毒3年,吸毒成癮的三大特徵全都具備
    歌手陳羽凡吸毒被捕的消息,讓大眾再次把目光放在了明星吸毒這件事上。近幾年,已經有十幾位明星因為吸毒被捕,從此事業也一蹶不振。在陳羽凡因為吸毒被捕十天之後,最新消息,陳羽凡被認定為吸毒成癮,吸毒成癮的三大特徵全都具備,被警方責令社區戒毒三年。
  • 法官枉法裁判的認定標準及法律後果
    ,立案標準是什麼,有哪些法律後果,今天小編具體給大家說說。首先明確一點就是法官枉法裁判是法律所不允許的,是要受到嚴厲處罰的,甚至是要坐牢的,我國刑法專門規定的有這個罪名,枉法裁判罪,所以後果非常嚴重,那麼什麼情況下才構成枉法裁判罪呢,法官枉法裁判該如何認定,有什麼法律後果,小編接著給大家說。
  • 無權處分訂立的合同的法律後果是什麼,無權處分有哪些後果?
    那麼無權處分訂立的合同的法律後果是什麼,無權處分有哪些後果?網友諮詢:無權處分訂立的合同的法律後果是什麼,無權處分有哪些後果?遠聞(上海)律師事務所胡恆星律師解答:無權處分人訂立合同的法律後果是:根據法律規定,實踐中應將無權處分合同效力與無權處分行為效力作區分處理;無權處分行為發生後,是否事後追認及是否構成善意取得均僅對無權處分行為效力產生影響,而對無權處分合同效力不具影響,無權處分合同應為合法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