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是一塊神奇的地方,往年,江蘇這邊總是每隔3、4年才有一場大雪。原本以為去年下過大雪之後,今年應該會平淡過節了,誰曾想,元旦和春節連下兩場大雪,突如其來的暴風雪也給城市的交通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影響,高速短暫封閉、高架封閉、連環追尾等等…
對我這樣的老司機來說,開雪地就跟玩似的,然而,我想說的是,途觀L PHEV經歷了這兩次暴雪+低溫,用Ta的行動證明了自己,究竟新能源車輛在這樣的低溫、雪地中表現如何呢,咱接著往下說。
我和途觀L PHEV
途觀L PHEV搭載了1.4TSI渦輪增壓發動機和電動機組成的插電式混動系統,發動機最大功率110千瓦(150馬力)、驅動電機最大功率為85千瓦(116馬力),車輛具備純電模式,搭載一臺容量為12.1kWh的電池組。意味著充滿電需要12°電左右,換來50公裡左右的純電續航。
途觀L PHEV有豪華版和旗艦版兩款車型,都不帶四驅系統,恰逢春節下雪,滿城冰封過的樣子,找到沒有被清理過的路面,就為了體驗車輛在冰雪路面的表現,而途觀L PHEV也用自己的行動進一步的證明了自己,即使是兩驅,依然可以很好地行駛在雪地之中。
之前發帖也提過,這車的油門很輕,輕點一下車輛就會動起來;而在這樣略有結冰的雪地上,油門稍微帶深一點,可以明顯的感覺到前輪在打滑之後便恢復正常,一路向前。
途觀L PHEV具有純電模式、混動模式和GTE模式,此外混動模式還分有混合動力模式,蓄電池維持模式和蓄電池充電模式。混合動力模式下,輕踩加速踏板,電力驅動,深踩時發動機會介入工作,但介入過程挺平和,不會有明顯的介入感。
選擇蓄電池維持模式時,發動機會介入工作,此時將儘量保護蓄電池電量不被消耗,主要靠發動機驅動車輛。該模式的主要使用場景是高速巡航行駛,當發動機保持一個較低能耗輸出時,儘量讓發動機工作,保留電量,而到達擁堵城市路況後,能夠有足夠的電量滿足車輛純電行駛的需求。
而在氣溫普遍在0°左右的低溫條件下,每次充滿電之後,純電的續航也從之前的47-50公裡降至43到46公裡(不開空調的情況下),實際使用下來也是能夠滿足兩天上下班使用後再進行充電;接下來,天氣開始回暖,期待純電續航能夠重回50公裡。
之前為了獲得更多的續航裡程,特意將大燈開關從AUTO移至OFF,結果開下來區別幾乎沒有,所以,現在大燈一直處於自動狀態。
這個春節,來自身邊親戚的問候大多是「為什麼你的車牌是綠色的?」「這車真是新能源的?」「你這車充滿了電可以跑多遠啊?」……諸如此類,PHEV滿足了他們很大的好奇心~[ZW(S1] 而且,我還不忘跟他們說買這車還能免購置稅呢,車價+保險就是全車價格,比起燃油車來省了一大筆的購置稅的錢。
其實不止於此,就拿離江蘇最近的上海來說,購買途觀L PHEV,還送綠色新能源滬牌(相當於白送10萬元的滬牌,而圈裡的李老師就在前一陣終於拍到了自己的滬牌,實屬不容易啊),不限行;同樣在其他有限行限號的城市,一般新能源車輛也是暢通無阻的。
除此以外,車輛尾部的430數字也吸引了一部分人的目光,在大家的印象中,大眾車尾的數字標識一般是280、330、380的,看到這個430,他們第一感覺就是我這車動力應該很強吧。
然而得知真相的他們(1.4T的發動機,我一般都是這麼說,不跟他們說驅動電機的事兒)往往也會大吃一驚,甚至躍躍欲試的想要體驗一番。
結果自然也是很好的,他們可以很好的體會到電機和發動機銜接時很和諧,平順融洽結合在一起為車輛提供動力——抖動,頓挫,這些是不存在的,讓你在平順的基礎上,體驗到新能源車輛別樣的駕駛樂趣。
超級大的全景天窗,給車內提供了很好的採光,尤其是在陰雨連綿、大雪紛飛的日子,開啟遮陽板之後,不會讓自己在車內覺得太過壓抑;而在冬季,如果有那麼一抹陽光灑下來,那也是一件極其幸福的事情。
途觀L PHEV的造型設計相比燃油版車型的變化不大,不過由於它在前包圍處的改變,讓它的前臉辨識度更高。
經歷了低溫、經歷了暴雪天氣,超過40公裡+的續航表現,讓我對駕駛途觀L PHEV更具有信心,之前對於東北小夥伴說的那些「謠言」也不再擔憂。
途觀L PHEV大眾式內飾
如果說途觀L PHEV有什麼槽點的話,內飾可以算上一點,內飾風格是個典型的「大眾」。作為老大眾車主,即使是閉著眼睛,都可以盲按這些功能按鍵;但也同樣得益於這樣的內飾設計,所以全家人對於Ta的操作一點都不陌生。
這個冬季裡最最最實用和大愛的功能,沒有之一——方向盤加熱,而且開啟座椅加熱/方向盤加熱的話,對於續航沒有絲毫的影響。
比較「平庸」的儀錶盤,顯示的內容比較豐富,如果可以搭配全液晶儀錶盤的話,我相信更多的人會為此埋單。
根據個人駕駛習慣,平均消耗量【傳統意義上的平均油耗】會顯示百公裡的電耗及油耗。
觸摸式的中控大屏,有4G網絡的存在,用於車載導航的在線使用和升級更新;此外,手機上可以下載【智隨導航版】App,連結車載網絡後進行一些其他操作。
互聯——智隨導航App
打開App,首頁會顯示常用的功能,而連結車載WIFI後,此時會提示是否綁定當前車機,確認連接後,右上角的車輛會從灰色變成白色【已連接】,同樣,屏幕中間的車輛也會從灰色顯示自己的實際車輛。
而車機的導航數據更新,可以通過中控屏的導航進行升級,同樣也可以通過這個App來進行更新。
另外,對於車機導航的目的地搜索不習慣的話,同樣可以使用這個App,進行【地址發送】,用手機搜索自己要去的地方,選定後點擊發送,車機在聯網的狀態下會收到該地址,並提示是否需要導航。
對於個別不想用CarPlay的人來說,這個車機互聯還是相當實用的,畢竟,原車導航還能在儀錶盤上進行顯示,讓自己的視線始終保持在前方,避免側目看大屏。
前排座椅都是電動調節,全車真皮座椅,而這種打孔式的座椅無疑讓內飾氛圍看起來更加高級。
後排座椅可以4/6比例放倒,可以手動調節靠背角度,對於拿取後備箱的物品也是相當方便。
享受雪·玩樂趣
玩雪,對於孩子來說,永遠是一件開心快樂的事情,而去年三八送給她的小雨鞋也派上了用場,這不,媳婦兒帶著孩子愉快的在雪地裡玩耍。同樣又是因為下雪的關係,高速短暫封閉,所以打算接著帶孩子去看書、做燈籠,享受光的空間。
由於生活與工作節奏的加快,大多數現代人正在逐漸減少固定的閱讀時間,或者說更加傾向基於電子屏幕的閱讀,如iPad、手機、平板、kindle等,作為教師的媳婦兒肯定不滿足於此,她對書店依然樂此不疲,這種信仰和追求希望能感染到小傢伙,引領著她走上學習的漫漫之路。
「光的空間」應該是完全複製上海的那一家。因為藝術和書籍都會帶給人類希望與感動,光是希望的象徵,所以這裡命名為「光的空間」,空間結合天窗、自然光、投影形成與藝術、閱讀、參觀者的有機對話。幾何漏光的使用令明亮的光斑隨著時間一點一點流逝而移動,身在其中便可獲得這份獨特的藝術體驗。
走進光的空間,先映入眼帘的是高高低低的木色書架。書架中間的方形鏤空讓人可以將通往深處的層層書架盡收眼底,來自遠方的光線與方格重複之美共同構造了一幅猶如幻鏡的場景。
「當你無意抬頭,瞥見最後一排書架那看書的人,你或許會有一種遙遠的相遇感。這個相聚是一種物理距離的相遇,更是一種精神世界的相遇:與書友相遇、與文化相遇、與藝術相遇、與美好相遇。」
這裡有書桌的地方,不是免費就座的,需要點一份小貴的飲品才有「資格」坐於此,不然,會有工作人員過來「請」你離開,選擇免費的區域。
當然了,帶孩子過來感受書香氛圍,同時又想帶著她一起做手工完成一個花燈,自然不會吝嗇這些小的費用,這不,媳婦兒已經開始帶著她做起了花燈。
大塊頭有大智慧·新能源有新收穫
豬年,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有著不同的意義,而我們,在豬年收穫了屬於自己的新能源汽車,同樣在年前最後幾天的時間裡,充電樁也安裝到位,終於告別了到處蹭電的日子。
2000公裡,我只加了兩箱油,一箱油260元左右,而目前的油表才到一半,除了長途,基本全是純電出行;往高裡說,低碳環保,從自己做起,往實際來說,就是自己的出行成本進一步的降低,這也是自己買新能源車的意義所在。
同樣,為了獲得更多的純電續航,我們也要學會【捨得】,有舍才有得,善用D和B擋模式,你會發現更多的駕駛樂趣。
駕駛途觀L PHEV,轉向的調校挺輕盈,原地轉向,移庫不會感到吃力,開起來後也不會感到它跟你較勁,車身能夠很好的隨著方向盤的指向去改變行駛的路線,所以開著挺輕鬆,整體的風格還是偏向於舒適和平穩…在這一點上,我覺得大眾做的還是挺好的,所以也就不用擔心以後女生開車會覺得方向重。
至於之前發帖有人回復吐槽途觀L PHEV在高速上表現一般,甚至加速無力,這其實也是無稽之談,畢竟,插電式混動和純電新能源的區別還是挺大的,除了驅動電機,高速上一般以發動機為主,1.4T的動力想要跑個120,130碼那也是輕輕鬆鬆的一件事,甚至激進一點開啟GTE模式,那麼,就跟刺激到了腎上腺素一樣,絲毫感覺不到你自己開的一個1.8噸的SUV!
聲明:本文由易車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易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