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隨著大慶市以色列奶牛牧場管理技術培訓班的開班,標誌著中以奶業技術合作項目正式啟動。
中以奶業技術合作項目是中國和以色列雙邊務實合作的重要內容之一,2018年11月15日,省政府、大慶市政府、以色列農業部三方在南京市正式籤署合作備忘錄,兩國農業部長現場見證。
本次培訓由大慶市畜牧獸醫局主辦,黑龍江省奶業協會承辦,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黑龍江團隊、東北農業大學、八一農墾大學、以色列阿菲金公司等協辦。
據市畜牧獸醫局負責人聶長清講,按照「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市場化運作」的原則,項目規劃利用3到5年時間,引入以色列奶牛生產技術、管理模式和社會化服務體系,打造1-3萬頭的奶牛集群養殖示範區,配套建設服務中心,提升大慶奶業綜合能力,使項目區奶牛平均單產達到10噸,項目區牧場數位化管理及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為全省乃至全國提供示範。按照項目建設內容,服務中心包含獸醫護理援助中心、信息數據處理中心、繁育中心、糞汙處理中心、技術培訓中心等8個子中心,為廣大奶農提供專業化服務。
市畜牧獸醫局奶辦主任關向暉介紹,中以奶業技術合作項目的實施,對提升大慶市奶業整體素質、實現奶業振興具有明顯現實意義。首先,項目建成後,通過提高牧場管理水平,泌乳牛年產量可由現在的7.5噸提升到10噸以上,年直接增收入5000元以上。其次,建成後的項目區內,通過以以色列牧場管理數據平臺為支撐,奶牛繁育改良、疫病防治、營養調配、糞汙處理等全部由專業化程度更高的社會化服務機構完成。公斤奶成本預計降低0.5元左右,也就是說每頭泌乳牛年降低成本5000元。還有,通過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支撐,能夠解決小牧場單打獨鬥難以解決的問題,一些小規模的已經停產的家庭牧場能夠重新進入奶產業,讓更多農戶能夠從奶牛養殖中受益。
項目建成後,通過實現節本增產提質增效,每頭泌乳牛年直接增收1萬元以上,項目區內3萬頭牛年增收2億元。
下一步,大慶市將推進項目深入實施。計劃建設1200頭的以色列示範牧場,作為以色列技術示範和培訓基地;打造牧場集群。在全市改造升級中小牧場、盤活空置牧場,新建規模化牧場,植入以色列先進技術和設備,建成年產量100萬噸的優質有機奶生產基地,生鮮乳品質達到歐盟標準;拓展銷售渠道。通過招商引資,現有加工企業擴增生產線,增加生鮮乳加工能力,為項目區未來增加的牛奶產量提供可靠的銷售出口;完善服務體系。在項目區建設服務中心,為中小牧場提供社會化服務,為全省提供示範。
責任編輯:李振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