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生大逃亡」?暴行肆虐香港高校,情況到了危急的時候

2021-01-10 北京日報客戶端

提起大學校園,你想到的是什麼?朝氣蓬勃,和諧有序。

但如今的香港科技大學則是另一番景象——黑衣人流竄校園,威脅「抓到小粉紅就打」;打砸校園設施,美其名曰「裝修」;來自內地的學生或是被迫躲進宿舍,或是離開香港進入深圳……

一時間,讓人恍惚,這是頗有名氣的高等學府?更讓人氣憤,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日,港科大一位周姓學生在參加示威時墜落死亡。示威者自然第一時間將這歸咎於警方,大肆挑動社會對立。儘管警方已經給出相關證據,但你永遠無法叫醒一群裝睡的人。

6日,有人「私刑」港科大內地學生。

8日,港科大畢業典禮幾近失控,有內地教授亮出五星紅旗,其辦公室下午就遭打砸,大量內地學生開始「逃離」校園甚至香港。有學生坦言,從香港回到深圳,看到「中國邊檢」四個字的時候,心裡就會感覺非常非常的安全。

何其諷刺!今天的中國人行走世界時都充滿了底氣,但在香港——我們自己的國土上,卻得不到有效的安全保障。而這個安全空白不在別處,恰恰在本該和諧有序的大學校園。

再聯想前幾日香港立法會議員、屯門區議會議員參選人何君堯在進行正常街頭選舉宣傳時遭到襲擊,著實讓人不寒而慄。從現狀來看,香港局勢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新變化:暴力活動規模逐步變小,但惡劣程度不斷加劇。

止暴制亂、恢復秩序仍是香港社會最重要的任務。尤其是大學校園,怎能成為暴徒和暴行的保護傘?由於種種原因,香港高校和內地高校在理念和管理上存在區別。這些區別曾一度成為吸引內地學子的優勢因素,可誰能想到,如今竟成了傷害他們的「幫兇」。

就拿港科大來說,因為是開放性大學,所以暴徒暢行無阻;因為推崇自由,所以校長總是中立表態,暴徒可以堂而皇之在校園「播獨」,甚至警察也不得隨意進入。

對於香港高校的文化,我們保持尊重,但不能忘了,任何自由都有底線。這個底線,就是法律。「港獨」違反憲法和香港基本法,宣揚「港獨」觸犯了香港的有關法律,這些都屬於違法行為,並非受法律保護的言論自由,這些行為並不因為發生在校園就有了「擋箭牌」。至於欺凌甚至「私刑」內地學生的行為,更是赤裸裸的違法行為,我們堅決不能容忍。

香港教育病了,而且病的不輕。部分老師不像老師,誤人子弟;部分學生不像學生,目無法紀。照此下去,香港的這塊招牌註定要被砸了。

有觀察者說,香港大學之所以排名高,很大程度就是因為有大量內地的優秀學生前往就讀。確實,人才是支撐高校的核心因素。過去這些年,越來越多的高考狀元選擇香港高校。但可以想見,如今後者正親手斷了這條路,加上香港因風波而導致的整體衰落,這些學校的風光盡失恐怕只是時間問題。在這方面,臺灣高校已經淪為前車之鑑。

就在港科大群魔亂舞之時,澳門大學舉行了2019年名譽及更高學位頒獎典禮。儀式開始前,在場師生共同唱響國歌,現場莊嚴肅穆。兩相對比,引人無限感慨。

解決不了教育問題,香港難有寧日,但積弊已久,解決起來恐怕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龔自珍誓言拯救病梅:「縱之順之,毀其盆,悉埋於地,解其棕縛,以五年為期,必復之全之」。這或許對香港教育的撥亂反正,有著重要啟示。

來源:北京日報·長安觀察

流程編輯:孫昱傑

相關焦點

  • 香港8大高校研究生內地生錄取率10.5%
    昨日立法會上,港府透露2012/2013學年,香港8大高        近年來,香港和內地之間的教育方面的融合交流愈發頻繁
  • 香港高校2018招生起跑 內地高考生入讀香港高校攻略(下)
    來源:新華網最近,香港各大高校陸續發布了招生計劃。內地招生計劃、入學條件、學費和獎學金政策受到廣大內地高考生關注。怎樣才能入讀香港高校?學生應該做什麼準備?上一期介紹了四所香港高校的入讀攻略,本期將介紹另外四所香港高校入讀攻略。
  • 無法適應香港高校學習生活 內地尖子生鎩羽而歸
    由於香港時間和北京時間有時差,內地同學一般習慣夜裡12點左右睡覺,然而這個時候正是香港同學活動的時間,樓道裡的響動很大,走路聲、開關房門聲,說話聲,笑聲……要到凌晨兩三點才能安靜下來,因此把自己生物鐘調節好,或是增強抗幹擾能力也是融入香港大學生活的重要一步。
  • 香港高校2018招生起跑 內地高考生入讀香港高校攻略(上)
    最近,香港各大高校陸續發布了招生計劃。內地招生計劃、入學條件、學費和獎學金政策受到廣大內地高考生關注。怎樣才能入讀香港高校?學生應該做什麼準備?香港高校(拼版圖片)  據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臺消息,目前,在內地招生的香港高校有兩種招生方式:一種是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2所高校採用的統招方式
  • 2020高考內地生報考香港高校注意事項
    今年,香港有15所高校在內地招本科生,其中2所高校納入統招,13所高校屬於自主招生。那麼,香港高校在內地招生有什麼特點,內地考生報考香港高校要注意哪些問題?即將參加2020高考的考生請及時查看如下詳細內容!
  • 香港高校擴招內地生 解各校獎學金、培養方式
    近日,香港各高校陸續公布了內地招生計劃,相比往年提前了足有一個多月。隨著內地家長和考生對香港高校的了解逐漸深入,越來越多的考生在選擇高校志願時,將港校列入備選。  □整體情況  今年仍有12所香港高校面向內地招生,分別是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嶺南大學、香港教育學院、香港樹仁大學、香港公開大學、香港演藝學院、珠海學院,首次擴大到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同時,各省份不設名額上限。
  • 外媒:香港8高校疑違規收內地生 學歷或不被承認
    參考消息網11月8日報導 外媒稱,香港20所可頒授學位的高等院校中,原來只有12所具有取錄中國內地學生的資格,但恒生管理學院、明愛專上學院及港專學院等八所院校其實未獲中國教育部認證,卻在過去數年「偷偷」招收內地生。  據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網站11月5日報導,香港教育局傾向讓已來港的內地生繼續在港完成課程。
  • 1.62萬名香港學生在內地高校就讀,教育部稱將繼續增加內地招收港生...
    近日,教育部官網發布了一份《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1720號(教育類132號)提案答覆的函》,針對《關於支持香港學生到大灣區內地城市讀書的提案》進行答覆。
  • 1.62萬名香港學生在內地高校就讀,教育部稱將繼續增加內地招收港生院校
    近日,教育部官網發布了一份《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1720號(教育類132號)提案答覆的函》,針對《關於支持香港學生到大灣區內地城市讀書的提案》進行答覆。這份答覆指出,下一步,教育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加大對香港學生的招收培養工作力度,為香港青年在內地就學、就業、生活創造更多便利條件,增強他們在內地發展的安全感、歸屬感和獲得感。
  • 香港高中生申請內地大學比例創新高,TOP20高校全部為港生敞開大門
    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有3200多名香港學生申請了「內地高校免試招收港生計劃」,其中約一半學生獲得錄取。若按照前述披露的3993名香港文憑試考生報名申請到內地升讀大學,總申請人數比2019年增長13.7%,可推算2019年的申請人數約為3512人。這也意味著,近幾年香港文憑試考生申請內地高校的人數在穩步攀升。
  • 香港高校內地招生集體漲學費
    這已不是香港高校第一次提高內地生的學費,早在2010年,多所港校就已漲過一次學費。  據了解,在香港高校,一名學生一年的培養成本約是20萬港幣,除了學生所掏的學費,政府會根據高校招收的內地生和香港本地生名額,按不同標準補貼。目前所收的學費,仍遠低於實際成本。各港校招生負責人表示,此次學費上調後,今後幾年仍會根據經濟形勢繼續對學費進行調整。
  • 香港高校狂攬內地高分生 面試成為錄取重要環節
    香港理工大學      錄取規則:在應屆高考中取得所屬省市第一批重點高校分數線或以上,英文科成績優異,通過理大的入學面試。      獎學金:設有獎學金計劃,內地學生如高考成績優異,理大將在其本科課程學習時每年頒發獎學金港幣1.5萬元。
  • 補壹刀:「逃離」香港科技大學?3名內地生講述親身經歷
    今天的香港科技大學,在上演一場內地生的「逃離」?「今天簡直就是全校逃難日。」「黑衣人來襲,我科大已淪陷,警報輪響得和空襲一樣。」「科大本地畢業生閒庭信步,和父母愉快地拍畢業照;內地學生則驚恐地四處逃竄中。」今天的香港科技大學,在上演一場內地生的「逃離」?
  • 香港學生:「在內地讀書很充實!」 願意赴內地升學港生人數持續增長
    今年讀大三的黃諾晴告訴記者,在內地讀書期間曾到過北京、上海、西安、敦煌、青海、桂林等地考察學習,了解國情。  通過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生計劃入讀中山大學的黃諾晴認為,內地高校專業種類多,是吸引香港學生的原因之一,例如考古學就是香港高校沒有的。  免試招生計劃於2012年開始推行,內地高校依據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相當於內地高考)成績擇優錄取學生。
  • 內地學生香港校園受圍攻
    針對近期香港校園出現的暴力事件和欺凌行為,香港中聯辦11月10日發表致在港內地生的公開信。信中指出:請大家保持冷靜、注意安全、安心學業。△香港中聯辦教科部致在港內地生的公開信一段時間以來,曾令無數內地學子心之所向的香港校園暴力事件不斷,近日更有升級之勢。究竟發生了什麼?
  • 香港學生為何鍾情內地高校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今年既是李克強副總理2011年訪港時推出的「36條政策」之一——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試行辦法實施之年,也是香港回歸祖國15周年。最近,據教育部港澳臺事務辦公室透露:15年來,共有205所內地高校可接收香港學生,內地高校招收港生累計達62312名。其中,僅2011年在內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就讀的港生就達l1155人,而在香港高校就讀的內地學生約為16000人。
  • 香港高校相比內地高校學制有什麼不同
    一、進化史對比  香港教育進化  香港採用英國的教育體制,在早期的時候採用的本科三年制,在1995年之後因為三年制的本科時間很短,很多學生都覺得三年時間只能把專業課讀完根本不能拓展眼界學習其他課程(也可能是三年時間根本不夠玩),同時香港的就業壓力也在逐漸增。
  • 田學軍:香港學生報考內地高校熱情高漲
    內地與香港大中小學及幼兒園均有合作交流,港澳臺同胞可在內地參加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  記者:近年來,內地與香港在教育領域的交流合作正在深入紮實地積極推進,您能否介紹一下具體情況?  田學軍:香港回歸祖國以來,教育部在「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指導下,積極支持內地與香港教育機構、學校、教師及學生加強交流往來,深化合作,與香港特區政府有關部門共同推動兩地教育交流合作實現良性互動,得到眾多愛國愛港人士廣泛參與和支持。兩地教育交流合作已基本形成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從專項計劃到普遍參與、從日常參訪到務實合作、從政府主導到社會支持的教育交流合作格局。
  • 內地生在香港求學是怎樣的體驗?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今年2018年,距離香港高校第一次面向內地招生已經有二十年的時間了。這二十年間,許許多多內地學生通過高考途逕入讀香港高校,進入香港社會,享受香港較內地更加多元和國際化的教育、生活環境。這一年,香港大學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共12513份申請,為歷年最高。而同樣是這一年,遼寧省文科高考狀元劉丁寧在開學未滿兩個月時,毅然從香港大學文學院退學,返回家鄉本溪復讀,掀起了社會對中港兩地教育制度的大討論、引發了內地對「港校熱」的一輪反思。
  • 2017年90所內地高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
    央視記者在本次內地高等教育展上了解到,2017年將有90所內地高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在為期兩天的教育展上,90所參加免試收生計劃的內地高等院校通過展覽攤位和院校簡介會,向香港公眾介紹其院校及學科資訊、收生要求、名額及學習費用等。此外,國家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也在現場講解赴內地升學的收生程序及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