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社工認為學生人際交往壓力日益增大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學生有焦慮主動找社工

  南方日報訊(記者/段思午)近年來,東莞發生多起學生墜樓事件,學生心理問題備受關注,今年開學典禮上,不少學校的第一課定位為「生命教育」。

  去年11月,東莞首批學校社工上崗。記者昨日獲悉,社工發現,學習壓力是造成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而人際交往壓力也有增加趨勢。幫助學生減壓是學校社工面臨的主要工作之一。

  近半諮詢與學習壓力有關

  湯慧慧和蒲敏妍是東莞實驗中學的社工。去年11月至今,她們共接待諮詢個案超過50起,其中近半與學習壓力有關,而且大部分是高三學生。

  高三女生小華各科成績都不錯,只有數學一直拖後腿,小華找到社工尋求幫助。社工經過了解,小華數學基礎不好,學習方法也欠妥,考試成績一直不理想。這種情況導致她對數學產生反感,更加不注重數學科目的複習,成績越發上不去,形成惡性循環。

  湯慧慧說,小華並非是單純的學習方法問題,本質上是由於學習缺乏成就感所致,是學習動機和學習意願的問題。因此也不是單純依靠家教補習能解決的。

  實驗中學政教處有關負責人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認為,儘管學校為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創造了不少條件,但高考形勢使得學生學習壓力仍然不小,並成為造成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

  學生人際交往壓力不小

  除了學習壓力外,人際交往壓力在學生生活中也佔據日益重要的位置。在湯慧慧和蒲敏妍的諮詢記錄中,因為人際交往問題尋求社工幫助的學生比例僅次於學習問題。

  湯慧慧就曾接待過這樣一名女生。小芳性格內向,同學之間打招呼她總不好意思開口,生怕別人不理自己。久而久之,有的同學認為小芳不合群,同學關係更淡了。湯慧慧知道這種情況後,在參與小芳班級主題班會活動時,就有意識地引導她與人溝通,第一步從主動和大家打招呼開始。現在,小芳的情況已經有所改善。

  蒲敏妍說,在中學階段的孩子比較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和看法,特別是一些自信心不高的同學,有時甚至會對周圍人無意的語言和行為幻想成對自己的評價,導致心理壓力增大。

  在一些比較好的學校,這種情況有時比較明顯。有些孩子是通過考試錄取的,但入校後發現周圍同學個個都很優秀,在成績方面趕不上時,就會把注意力轉移到穿著打扮等其他方面。這時候,他們更在乎別人的評價。

  「很多學生一來,第一句話就是『我怎麼辦?』這說明他們對改善自己的要求很迫切。」蒲敏妍說。

  許多家長關心的孩子早戀問題,反而不是學生諮詢的重點。但也有學校社工透露,據他了解,近年出現的學生墜樓事件中,情感問題是主要原因。

  社工助力學校教育

  「剛開始我也有牴觸情緒,學校工作已經很忙了,再來社工有什麼用。現在看起來,社工對疏導學生心理還是有很大幫助的。」實驗中學政教處負責人對學校社工的工作給予肯定。另一位政教處的領導笑著告訴記者:「我跟老師們說,你們不提高自身素質,做10年班主任可能還不如人家剛出校門的社工。」

  對於學校社工的工作和生活,實驗中學提供了不少便利,但同時也給社工們「加壓」。「我們向社工提供了全校學困生和老師發現心理上有問題傾向的學生名單,希望他們從更專業的角度幫助這些孩子。」

  有一個孩子在學校不太遵守紀律,經常遲到,級長多次教育效果都不明顯,希望社工能參與教育幫助。社工介入後發現,由於身份、年齡等多方面原因,孩子和級長溝通不暢。她們從這個孩子的朋友入手,讓朋輩成為改變他行為的主要力量。現在這個孩子上學已經不再遲到了。

  「現在走在校園裡,經常有同學說,社工姐姐,某某學習成績提高了,某某和同學和好了。聽到這些,我們很高興。」蒲敏妍說。政教處有關負責人也認為,學校社工年齡和學生接近,身份上更親近,在某種程度上比班主任更便於和學生溝通。

  潛伏問題不可忽視

  入校時間不長的學校社工在學生心理疏導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記者也注意到,在學校社工工作中也面臨一些問題。

  「現在主動來找我們的,都是自己實在憋不住了。」蒲敏妍說。由於學生對陌生人的信任程度有限,來找社工的大都是問題不太嚴重的,也不涉及過多隱私,因此幾個月來以日常諮詢為多,次數大都僅有一兩次,社工真正介入的個案極少。而大眾社工機構副總幹事餘欣告訴記者,按社工成熟地區來看,一般情況下,一間學校一年有百餘個個案很正常。這意味著,部分可能出現極端情況的孩子還沒有進入社工工作視野。由於學校社工入校時間不長,目前大都還停留在被動接受諮詢的階段,主動介入個案不多,有個別學校對社工認識不深,互動不足,這些都使得社工作用發揮不夠。

  同時社工與老師對於學生面臨問題的判斷也有差異。有社工表示,曾有老師轉來一名「問題學生」,社工經過問卷調查發現,這個孩子很聰明,成績也很優秀,只是不太勤奮。老師擔心他成績下滑,希望社工介入。

  對於這些問題,有專家表示,由於服務人群較大,學校社工在個案介入時難以挨個篩查,因此需要與學校有更多互動,共同幫助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文中所涉未成年人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人際交往、青春期教育、情緒管理……南源街社工服務站青少年服務...
    南源街社工服務站的青少年服務有多精彩?快跟小e去看看,最近南源街社工服務站舉辦的三個青少年系列小組!小組圍繞積極情緒的中心主題,讓參與青少年辨識積極及負面情緒,了解情緒和壓力的關係,學習情緒ABC理論,認識如何形成積極情緒的方法。社工引導參與青少年領悟並體驗科學調節負面情緒的方法,促使其更積極向上的面對壓力或困難。
  • 班主任對學生進行人際交往指導的現狀、問題與對策
    對學生進行人際交往指導價值的認識上,城區、郊區班主任之間存在顯著差異。與城區班主任相比,郊區班主任認為更需要對中小學生開展人際交往指導,更加認同對學生進行人際交往指導與教學同等重要這一觀點。  2.班主任對學生人際交往指導途徑與指導主體的認識  班主任認為影響學生人際交往的主要因素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家庭教育、同伴群體和學校教育。
  • 大學生人際交往現狀調查:"宿舍危機"成最大壓力
    北京市曾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根源做了3次較大規模的跟蹤調查,結果顯示,人際關係適應不良或交往不良成為誘發大學生心理問題的首因,佔40%以上,已經超過了擇業的壓力、學業的壓力以及與異性交往的壓力。   某大學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學院團委所做的調查顯示,大學生人際關係比較健康,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在問及「你與同學相處如何?」
  • 「把握異性交往,度過花季雨季」人際交往成長小組開組啦
    人際交往成長小組 2020.08.29 把握異性交往 守護花季雨季
  • 害怕壓力?心理學家新成果:如何看待壓力很重要,人際交往可減壓
    她在演講中提出了一個最新的研究成果,非常新穎的觀點,人際交往可以緩解人們的壓力,向人求助和幫助別人都能使人減壓,讓壓力得到釋放。遭受壓力的反應會變成像興奮、充滿鬥志一樣的狀態。 我們通常認為,壓力是一個人覺得自己無法應對環境要求時產生的負面感受和消極信念。
  • 調查顯示大學生最困擾宿舍人際交往問題
    「據我們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最困擾大學生的是宿舍人際交往問題。」中國政法大學心理諮詢中心主任劉希慶說。  一項調查顯示,人際交往、情緒壓力、學習三方面的問題在心理諮詢中居前三位  人際關係成為大學生首要壓力  「身為一名理科大三學生,最令我困擾的不是學業,不是考研,而是和自己宿舍同學的關係。
  • 東莞社工進駐校園服務師生 互動遊戲幫學生減壓
    東莞社工進駐校園服務師生 互動遊戲幫學生減壓 2015年12月09日 14:47   互動遊戲幫學生減壓  在塘廈第二小學,社工黃玉萍正在和學生們進行互動遊戲,幫學生們減壓。
  • 貴陽首個學校「社工站」掛牌 為學生提供心理諮詢等服務
    原來,這是貴陽南明啟明社會工作服務社在四方學校提供的學校社會工作綜合服務項目,也是貴陽第一個以專職駐校社工方式提供服務的項目。社工服務社通過向學校派駐校社工,為全校師生提供多樣化的社會工作專業服務、圖書閱讀、心理諮詢等服務。
  • 人際交往能力是個什麼東西?
    培養人際交往能力的重要性人際交往能力就是在一個團體、群體內的與他人和諧相處的能力,人是社會的人,很難想像,離開了社會,離開了與其他人的交往,一個人的生活將會怎樣?有人存在,必須與人交往。在學校,個體要與同學、教師、學校職工進行人際交往,如果不具備這方面的能力就不能有良好的同伴關係、師生關係,當出現問題時就容易陷入困境、走入極端,成為問題的漩渦,目前很多中學出現的眾多學生圍毆一個同學就是人際關係處理不當的典型例子。人際交往與我們密不可離,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貫穿生命的始終。
  • 廣州啟創:駐校社工防患未然
    在廣州市海珠區,作為區政府、廣州市民政局、團廣州市委的社會購買服務項目,啟創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在全區12所中學和1所小學設立了駐校社工服務站,社工周玉朵平時接觸過各種各樣的孩子。「有青春期困擾的,有存在升學壓力的、存在人際交往問題的,還有存在校園欺凌行為的,等等」。
  • 青春期學生壓力的調查分析及應對
    由於身體的快速發育、心理的驟變,讓進入青春期的學生不得不同時面對來自生理、心理、學業、人際、家庭、學校及社會環境的迅速變化帶來的種種不適和壓力。本篇論文試圖研究和探討的是除了眾所周知的學業壓力,青春期學生在人際相處方面、性發育及兩性情感、生活事件等方面到底在承受著怎樣的壓力,面對這些壓力,他們的內心感受是什麼?又是如何看待和應對的?
  • 人際交往障礙成大學生最常見心理問題
    他感覺,近年來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可能扭曲了很多大學生的心態。很多大學生和劉先生有相同的感受,調查中,57.4%的大學生表示最主要的壓力來自就業。同時,也有53.4%的大學生認為學習是最大的壓力。此外,也有一些大學生的壓力來自情感問題(27%)、人際關係(26.5%)、經濟緊張(14.4%)以及父母(8.6%)。
  • 語言溝通與人際交往
    經過我這一番既有定質、更有定量的勸說,肇事者終於拿出了40元,一場原本可能要動用警力的事件平息了,語言溝通藝術在此人際交往中發揮了關鍵的、無法替代的正向作用。  語言溝通藝術是學校教育改革和完善的重要指數  我們的學校教育,不論是高等教育還是基礎教育目前都存在著教書育人還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其中最大的弊端是,我們把孩子或學生只當作一個接受知識的吸收器、接受者,被動性、單一性、僵硬性成為了中國學校和中國學生的一個通病。
  • 案例 學校社工煉成記:沒有社工的學校是不完整的
    為此,「育才護林」學校社會工作項目試點創新工作機制,順利融入學校,有力促進了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初步形成了「一個中心、兩個平臺、三支隊伍、四條主線、五大工作方法」的珠海市學校社工服務模式。「一個中心」: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為中心;「兩個平臺」:社工服務平臺、交流學習平臺。
  • 人際交往能力怎麼提升
    人際交往能力怎麼提升從一般的角度講,在社交時應主要掌握以下心理原則:是互酬原則。人際交往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相互的,其行為有互酬性。人際交往的核心部分,一是合作,二是溝通。美國社會心理學愛舒爾茨認為,一般來講,人際關係有三種類型:其一是謙讓型。其特徵是「朝向他人」,無論遇見何人,總是想到「他喜歡我嗎?」。其二是進取型。其特徵是「對抗他人」,無論遇到何人,總是想知道該人力量的大小,或該人對自己有無用處。其三,是分離型。
  • 新媒體環境下人際交往危機的理論探源及對策
    新媒體帶來人們「技術聯繫」日益緊密、生活條件日益改善的同時,也使得人們的交往陷入危機之中。本文通過指出新媒體環境下人際交往危機的各種表現,得出結論:交往被異化了,進而揭示出當代人際交往危機的根源,並提出破解這種危機的對策。
  • 「案例分享」社工如何幫助老師眼中的「壞學生」成為一名好學生
    一、基本資料個人信息:小林,男,某小學四年級學生,來廈務工人員子女。個案來源:學校轉介給校內社工。過去經歷:小林曾接受過青少年心理輔導站諮詢,母親求助過學校心理老師。小林在學校經常上課不聽課、不寫作業、不參加考試,班主任對其存在刻板印象,認為他是「壞學生」,當小林與同學發生衝突時,便會嚴厲批評他,導致小林對他的班主任懷有敵視態度。4.家校情況每當小林與同學發生衝突時,其班主任將打架的現場拍視頻發到班級群裡,導致班級其他家長對小林的行為感到不滿,因此,班級家長還聯名要求小林退學。
  • 男性人際交往障礙症狀,人際交往障礙有這表現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當中,男性的交際能力相對都是比較強的,認為很少有男性會產生人際障礙,其實這種認知是錯誤的。對於男性而言,更容易產生人際交往障礙問題,產生人際交往障礙之後,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社交困難,會給生活學習等各個方面都造成一定的影響,甚至可能引發心理疾病。
  • 大學生人際交往言語不得體現狀分析
    筆者通過對北師大在校學生案例進行分析,對現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表達不得體現狀進行特徵分析和歸納,並探究其原因。[關鍵詞]人際交往;言語表達;得體 一、大學生人際交往言語不得體現狀特徵1.關鍵詞概念《現代漢語大詞典》將「得體」解釋為:「言語、行動等得當。」
  • 孩子在學校性格孤僻沒朋友怎麼辦?提升「人際交往能力」很重要
    老同學聽了葉女士的煩惱,跟葉女士分析道:「我看小明(葉女士的兒子)沒有朋友的原因是因為他人際交往能力比較欠缺聽了老同學的話,葉女士大吃一驚,沒有想到後果居然會這麼嚴重:「那要怎麼提升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呢?」「這就要看你們父母了!」老同學把方法給葉女士一一敘述後,葉女士覺得醍醐灌頂,回家以後頓時去找孩子開始了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