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禪解》:心經中蘊藏的大智慧

2021-01-14 手機鳳凰網

摘自:淨慧法師 著 《心經禪解》 文化藝術出版社 2010年2月

閱讀提示「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是《心經》的總綱,也是佛法的總綱。佛法沒有叫我們做什麼別的事情,就只要求做這一點點事情。但是,往往這一點點事做一輩子也做不好。

第二講 照見五蘊皆空 超越自我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這是《心經》的第一段,也是《心經》的總綱、提綱。這一段文字,是我們修行的大法門,總的綱領。《心經》的核心內容,就在這一句當中,就在這一段經文上。這一段經文,開宗明義就是三種般若具足,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都在這一段話中完整地體現出來。這段話的語言文字就是「文字般若」;這段話具體內容的落實,就是「觀照般若」;由觀照而達到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證「實相般若」。這段話全是功夫的話,全是見地的話,既有見地又有功夫。

所以,我們修行的人要很好地體會這段話的內容。這段經文對於指導修行、生活,排除各種違緣障礙,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觀自在菩薩」是能修能證的人;「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是所修所證的法。這段話,每一個字都非常地重要,我們在體會的時候,在念誦的時候,千萬不能輕輕地划過,要深入地去體會這段話的三個意思。「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是一個意思,「照見五蘊皆空」是一個意思,「度一切苦厄」是一個意思。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就是般若見,是見地。「照見五蘊皆空」,是功夫。「度一切苦厄」,就是結果。深般若就是甚深般若,甚深智慧,大智慧。深般若不是拿來談論的,是要具體地去行,去實踐,也就是要孜孜不倦地按照般若的要求,住在般若的境界當中。

「照見五蘊皆空」,一切的力量都在這句話上。「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這五件事聚合在一起就是我們的生命體,就是我們生活的現實。凡夫有染汙的五蘊,聖賢有清淨的五蘊。我們的生命是什麼呢?就是色、受、想、行、識。色是指的色法,指物質世界;受、想、行、識是心法,指精神世界。一個色字把地、水、火、風四種基本元素所構成的物質世界,人體眼、耳、鼻、舌、身等感覺器官,色、聲、香、味、觸、法等感覺對象,全部包羅無遺。山河大地、草木叢林,一切有生命的,無生命的,都在一個「色」字當中。色,是指物質世界;受、想、行是心理活動,屬於心所;識,則是我們精神的主體,認識的主體,就是我們的心,屬於心王。「照見」就是用深般若的力量,觀照的力量,突破這五蘊的障礙。「空」有突破、超越、轉變的意思,不是要消滅五蘊,而是要突破五蘊的障礙。因為即使開了悟,成了佛還有五蘊,只是超越了,突破了。突破了什麼東西呢?突破了迷惑。「空」在這個地方就是突破的意思,超越的意思。超越了迷失的境界,進入到覺悟的境界,所以能夠度一切苦厄。「一切苦厄」,不是指某一個苦厄。一切苦厄度盡,就是二障——煩惱障、所知障斷盡,二執——人我執、法我執破盡,證得大涅槃,那才可以稱得上是度盡一切苦厄,徹底地超越了。

「照見五蘊皆空」這個功夫,從現在開始,我們要一點一滴地去做,一直做到成佛,金剛後心那一刻,徹底地轉變,那才算是度盡一切苦厄了。我們在念誦這段經文的時候,要全身心地去體會它,把整個生命都融入到超越的境界當中,我們的功夫就能夠逐步地相應。

這裡的「觀自在菩薩」既是觀世音菩薩,也可以指所有修深般若,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的人。修這種菩薩道的人,都是觀自在。觀自在就是觀世音,是觀世音另外的一種翻譯,是「觀世音而得自在」的省略。觀世音觀的是什麼呢?觀察世間一切呼喊救苦救難的聲音。在我們這個世界,有無數的人在呼喊觀世音菩薩。呼喊觀世音菩薩做什麼呢?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時時刻刻為我們苦難的眾生作舟航,作導師,作梯子,作橋梁。作得徹底了,圓滿了,也就得了大自在。換句話來說,只有達到觀自在,才能觀世音而救世間的一切苦難。我們學佛的人,都要發菩提心、大悲心、平等心,那就是觀世音菩薩的精神。觀世音菩薩能夠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就是因為觀世音菩薩發了大菩提心,要救度一切眾生。觀世音菩薩是我們學佛法,修佛道的榜樣。

我們不要坐著等觀世音菩薩來救度苦難,要自己行動起來,自己解決自己的痛苦,這就是我們修行的必要性。菩薩能幫助我們,但不能解決我們所有的問題,只有自己行動起來,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

自己的問題是什麼呢?五蘊不空。五蘊不空就有煩惱。我們坐在這裡,五蘊空不了,熱起來怕熱,冷起來怕冷,肚子餓了想吃,吃飽了又難受。這些僅僅是一點小的痛苦,那些更深層的痛苦,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就更苦不堪言。民間有句俗話叫「人人有本難念的經」,那本經是什麼經呢?用苦水寫成的經。所以,我們都要學觀自在菩薩,照破五蘊,度盡一切苦厄。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就是修持圓滿,成就了一切智慧功德的那一時刻。這個「時」是動態的,是進行式,而不是終止式,永遠在往前走。所以,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這個時沒有停止的時候,這個時是與時俱進的時。因為修菩薩道,是「虛空有盡,我願無窮」,能夠發起這樣的大心來,五蘊不空而自空。為什麼呢?你不超越煩惱的境界,不超越迷失的境界,要發起這個心,要做這麼偉大的事業,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要發大心,立大志,行大行,就得大果。「照見」就是觀照,「五蘊」就是剛才講到的色、受、想、行、識。

我們要特別用心地去理解這個「空」字,要很好地體會。空是突破、超越、發展、轉變的意思,而不是空無的空,不是消滅一個東西,而是不斷地超越。這個「空」字可以說是妙義無窮。學佛法,能夠把這個「空」字搞明白,就能行菩薩道。搞不明白,你永遠發不起心來,永遠是消極的,永遠是看到一切東西都討厭。

這個「空」與儒家經典《易經》的「易」有相仿佛的地方。「易」者生生不息,「空」亦如是。假設一切都不空,這個世界滿滿當當的,這個禪堂裡一點縫隙都沒有,我們還怎麼進得來呢?所以,要很好地理解這個「空」。不超越就不能進步,就不能發展;不超越迷惑就開不了悟,不突破迷惑就成不了佛。

「照見五蘊皆空」,不是空一蘊、兩蘊,而是五蘊全部都要超越。「蘊」有聚合、集聚的意思,也就是說,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永遠是不可分離的,只有物質和精神處在一個和諧的,相互依存的狀態之下,萬事萬物的生存和發展才有可能。「蘊」字還有遮蔽的意思。由於有蘊,本有的智慧光明顯現不出來,只有徹底地超越,才能度盡一切苦厄。

佛菩薩和歷代祖師講了許多的道理,有許多的書。現在還在無休止地出書,喋喋不休地講話,講什麼呢,就講這四句話:「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就這一件事。把這個道理弄明白了,朝如是,夕如是地做下去,一切苦厄自然得度。一切苦厄度盡,就是涅槃境界。涅槃者,煩惱永熄,一切煩惱之火熄滅了,我們這顆心不會再像在滾油中熬煎一樣。我們這顆心在沒有開悟之前,在迷惑當中,就像在滾油中煎熬,所以叫熱惱。煩惱是熱惱,煩字有個火的部首,惱字有個心的部首,火在燒心,多麼痛苦啊。希望我們每一位,在讀這本《心經》的時候,對每一個字都不要放過,深刻地去體會。

記住這件事:色、受、想、行、識五蘊就是我們生命的全部內容,我們生活的全部內容,修行就是要從這個地方下手。

相關焦點

  • 喜歡念《心經》的人,是大福報大智慧之人!
    《心經》的主要內容,屬於佛陀加持的經典,因為是佛入於甚深光明定中,加持觀世音菩薩而宣說了此經。《心經》的全稱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般若波羅蜜多」,為梵文音譯,翻譯成中文,就是「智慧到彼岸」的意思。其中的「般若」,勉強可以翻譯為「智慧」。之所以沒有在經文中直譯為智慧,而仍保留梵音「般若」,是因為「智慧」二字只能詮釋出般若的一部分意義,卻不能代表「般若」的全部深遠妙義。
  • 怎樣才算是讀懂心經?——《心經》與生活禪(上)
    《心經》就是講的大智慧。二,破執著。《心經》要我們徹底地把我執、法執破除乾淨,連破除乾淨的這種意念也不要存在。三,到彼岸。破除了執著才能到彼岸,但是也不要有到彼岸的心,因為《心經》告訴我們,無智亦無得。四,大自在。在大智慧的指引下,究竟涅槃,圓滿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一切都在般若空慧的指引下,來落實這些修行的理念。
  • 常誦心經的好處 心經的正確念誦方法
    常誦心經的好處:  增長大智慧,福報,能去除貪、嗔、痴。小學生至大學生常誦增長記憶力,學業、事業、婚姻順利、心想事成,功德無量。
  • 《心經》白話譯文(餘秋雨版)
    按照佛學的傳統說法,《心經》是我們覺悟的指南,是利益眾生的法寶。 《心經》可分為七個部分,分別是:總綱分,色空分,本體分,妙用分,果德分,證知分,秘密分。《心經》餘秋雨先生白話譯文 :能夠自在地進行觀察的菩薩(觀世音菩薩),在深度修行中以最高智慧(般若)獲得觀照,發現世間種種蘊集(五蘊)都虛空無常。一切痛苦和災厄都可以度過。 舍利子啊,物質形態種種顯示的「色」,全都等於「空」。
  • 《心經》與生活禪
    既然是講《心經》,請大家一起來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三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佛陀以大智慧,引導我們到達覺悟的彼岸、涅槃的彼岸,這就是《心經》的要義。這個題目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心經》說什麼?第二部分:禪在哪裡?
  • 心經生命大智慧2-提升靈性的路上,現實榜樣能提供無窮的力量
    導讀:心經所揭示的生命大智慧奧義和實踐方法有很多種,其中之一就是【榜樣的無窮力量】;榜樣的力量其實就是事實的力量,真相的力量,智慧的力量;身心康樂的徵途中,參照榜樣,進行實證實踐的力量是無窮的。【心經】作為大眾熟悉的重要佛教經典之一,其中生命奧義的批示和探索方法,有很多。
  • 廣為人知的《心經》為何少有人了解真義?學者:具大智慧才能讀懂
    (圖片來自 IC photo)真知堂國學館:《心經》又稱《般若心經》全稱《摩訶波若波羅密多心經》,是佛教般若部的核心經典,因為其地位殊勝,相當於釋迦牟尼佛的心臟,故稱《心經》,唐玄奘法師譯本最為廣泛流行。和大多數朋友一樣,筆者最早接觸的也是《心經》。說實話,開始讀了那麼多年,也沒有看懂它到底說什麼。哪怕背得滾瓜爛熟,亦不知所云。
  • 常誦心經的好處
    常誦心經的好處:  增長大智慧,福報,能去除貪、嗔、痴。
  • 心經賞析:佛教心經
    師兄在堅持的修行心經的時候,就是能夠知道其中講解了哪些道理,這樣我們也可以體會到很好修行佛教心經的好處有什麼,但有些師兄是剛剛開始修行心經,所以還不是非常的了解念誦心經的好處有什麼,那麼接下來,師兄就是可以跟我去簡單的了解!
  • 《心經》學習資料
    《心經》簡介2.《心經》全文3.《心經》(全文注音)4.《心經》白話文:5.《心經》佛教紀實影片 《心經》具稱《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略稱般若心經、心經。是佛經中字數最少的一部經典著作,因其字數最少、含義最深、傳奇最多、影響最大,它和《金剛經》一樣,在社會上廣泛流傳,影響極大。古往今來無數藝術家都傾注極大精力和虔誠之心,把《心經》創作成為異彩紛呈的藝術品。這部經在佛教三藏中的地位殊勝,就相當於釋迦牟尼佛的心臟一樣。收於大正藏第八冊。心(梵hrdaya ),指心臟,含有精要、心髓等意。
  • 《金剛經》解釋:讀金剛經和心經的好處
    讀誦金剛經和心經可以幫助我們清理內心深處的陰鬱和雜念,也可以讓我們懂得修行心靈的方法和作用,而且無論是讀誦金剛經還是心經都是能夠對我們的人生有很大的益處,但是,讀誦金剛經和讀誦心經的好處是不一樣的。那麼讀誦金剛經和心經的好處是什麼呢?
  • 《心經》之中這一句話,多讀多受益
    《心經》全稱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它是大乘佛法教的總綱,其內容簡潔概要。全經雖然只有短短260字,但是《心經》言簡義豐, 詞寡旨深。《心經》將九部般若經濃縮概括,反覆誦讀《心經》可了解般若經類的基本精神,了解佛教的空性價值觀。
  • 《心經》:心經9遍念誦
    心經是現在很多的人都會去修行念誦的一本經書,而且有些師兄在修行的過程中,會選擇每天念誦九遍,那麼師兄知道心經9遍念誦的方法是什麼嗎?只有正確的念誦,師兄才能夠知道念心經的作用,和心經中有什麼含義。念心經的方法:1:念誦萬遍心經念誦的次數越多越好,最好是萬遍以上。必須每天念誦,念誦時間可在晚上睡覺之前。個人早晚活動的最佳搭配是:清早鍛鍊身體,晚間念誦心經。如果每天念十遍,連續念誦三年可達萬遍。
  • 心經:心經如何修持
    印光大師也說:佛法的所有功德都是依靠恭敬心而獲得的;其次,是對眾生要有大悲心(如果自己的悲心還不足夠,就要經常依靠《入菩薩行論》等一些能令自相續生起菩提心的論典,以培養自相續中的悲心與菩提心);其三就是空性正見。修持《心經》的法器,就是要具備上述三個條件。
  • 《心經》到底有多厲害?能量超乎你的想像
    《心經》,全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大乘佛教中空和般若思想的經典,也是一部文字最短少,卻詮理最深奧微妙的經典,在社會上廣泛流傳,影響極大。弘一法師評價說:「《心經》雖僅二百餘字,但攝全部佛法。」那麼,《心經》到底有多厲害?又厲害在哪裡呢?
  • 心經解釋:心經21遍跟讀
    有些師兄在修行心經的時候,是會去跟讀心經,因為這樣師兄誦讀心經的效果也會非常的好,而且師兄每天是能夠體會到心經21遍跟讀的好處是什麼,這樣對感悟心經中的含義是會有很大的幫助,下面我們就去了解跟讀心經的好處是什麼吧!跟讀21遍心經的好處:一、可以開啟大腦。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題解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為唐朝炫裝法師所翻譯。唐玄奘,就是人人知道的《西遊記》中的唐生,號三藏。十歲失怙,所以到洛陽淨士寺投靠他的哥哥,長捷法師。因為長期居住在佛寺中,聽長捷法師弘經布教,對佛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在淨士寺立志出家,法名玄奘。
  • 《心經》:心經咒語的作用有哪些
    《心經》是佛法經論中一部文字簡短精煉、含義深厚的一部經典。自古以來,這部經書一直在佛法界中廣泛流傳。現在很多人都在念心經,念誦心經沒有時間限制,晚上讀心經也是可以的。而且《心經》只用了260個字就包含了大般若經的精華,可謂是字字珠璣。
  • 《心經》教您怎麼念,及常誦心經的好處功德無邊,轉者增福!
    :  增長大智慧,福報,能去除貪、嗔、痴。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是佛教大乘教典中,一部文字最短少,詮理最深奧微妙的經典。僅以二百六十個字,濃縮了六百卷大般若經的要義,攝盡了釋遵二十二年般若談的精華,即闡明宇宙人生緣起性空的原理,同時顯示般若真空妙理的體用與功能:實是般若的核心,佛法的心要!
  • 心經解釋:心經是什麼意思
    心經的內容是對空的多角度做出的解釋,也是一部引導我們能夠多角度思考問題的佛學經典,而且心經的思想也是對般若的智慧做出的解答,同時心經還是般若智慧精華的集合體,如果我們領悟了心經,就可以理解大部分佛學。即無上的菩提果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