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比起勵志,更應看到底層逆襲的人生真相

2020-12-11 懶魚擺情感手記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這本書震撼了無數人。書的內容很簡單,可以看作是作者塔拉·韋斯特弗的自傳。

連比爾蓋茨都忍不住評價道:「這是一個驚人的、真正鼓舞人心的故事,每個人都會喜歡,它甚至比你聽說的還要好。

塔拉·韋斯特弗是一個十七歲前從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最後卻靠著自學取得了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塔拉來自一個極少有人能想像的家庭:不上學,不就醫,沒有出生記錄,也沒有醫療記錄。生活在巴克峰山腳下,除了家人,沒有人知道有塔拉這個人的存在。

十七歲之前,塔拉一直將學校視為禁區,因為她父親說,學校就是一個洗腦的地方,送子女上學便是將他們交給惡魔,而在此之前,塔拉將父親的話奉為圭臬。

十七歲之前,塔拉也沒有上過醫院,有病有傷,都是依靠著母親,因為她的父母將體會苦難看作是一種賜福。

童年一直生活在廢料廠的塔拉,遵守著父母的每一條「教義」:不去上學、不與人交際。

原生家庭的束縛,成長環境的艱難並沒能捆綁住塔拉,十七歲之後,塔拉完成了她人生中的逆襲,成為哈佛博士和比爾蓋茨的座上賓。

很多人看到塔拉這個故事都覺得特別勵志,但是塔拉除了勵志以外,更讓我們看到了生命的更多可能性和人生真相。

真相1:原生家庭是宿命,但不是宿敵(意識覺醒)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幸福的家庭,父母靠慈愛當家,孩子也是出於對父母的愛而順從大人。」而塔拉無疑是不幸的。有一個偏執的父親,曾無數次將塔拉推向那可以把人剪得稀碎的軋鋼剪刀下;有一個暴力的二哥肖恩,不高興就把塔拉的頭往馬桶裡塞;有一個冷漠的母親,對她一切苦難視而不見。

生在這樣的家庭,如果不是絕對順從,就會被折磨得體無完膚。十七歲之前的塔拉的確是對父母言聽計從,這樣的後果是,塔拉成了一個「垃圾堆」的孩子,整天髒兮兮的,不讀書,也沒有自己的思想,看到頭的未來就是像母親一樣,成為一名非法助產士。

不幸的原生家庭帶給塔拉的是視野的局限和意識的摧殘。《歡樂頌》樊勝美在劇中說過:原生家庭就是一個人的宿命。

原生家庭近幾年成為熱門話題,然而並不是它的正面性被人關注,而是其負面性不斷引起熱議。現在很多人空無本事,每天還坐吃等死,但最後卻把鍋甩給自己的原生家庭「都是因為出生不好,所以我才混成這樣的」。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

的確,原生家庭對一個人影響很大。就像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說的那樣:「原生家庭對家裡子女的影響越深刻,子女長大之後就越傾向於按照幼年時小小的世界觀來觀察和感受成年人的大世界。」

十七歲的塔拉就是一直用她父母的眼光在丈量著這個世界。但十七歲之後,憑藉著努力和意識覺醒的塔拉,告訴我們:原生家庭的命運也是可以被逆轉的。

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選擇用力活出自己的人生。童年的塔拉,沒有上過學,也沒有走出過大山,經歷過暴力,更不被允許與人交流,她在一個逼仄與專制的家庭長大,最終卻選擇飛向屬於自己的那座山——考劍橋,上哈佛,出書,發表演講,那些童年不被允許做的事情,她都做了一遍。

原生家庭不好只是弱者的藉口,真正的強者,即使出身不好,也會想辦法逆風翻盤。就像《風雨哈佛路》中的女主角,生在貧民窟 父母都是癮君子,但最後她還是用自己強大的意志力考上了哈佛,和塔拉一樣,用知識改變了命運。

所以,出身不好只是託辭,並非一個人的宿敵。只要你願意,你依舊可以拔掉你身上的鱗片癒合傷口,然後和其對抗到底。塔拉意識到了原生家庭的可抗性這一點,所以最後她成功了。

真相2:自救法則:不靠他人,唯有自救(認知突圍)

剛剛進入大學,塔拉不知道論文為何物,不明白教科書是用來讀的,不知道拿破崙是誰,錯認歐洲是一個國家。看到室友穿著吊帶背心,喝著咖啡,她完全不能接受,因為父親告訴她這是不道德的,她不收拾房間,也不打掃衛生,因為生長在廢料廠的她,以骯髒為自然。一道數學幾何別人輕而易舉就能解出來,她絞盡腦汁也做不出來。

在讀書這條路上哥哥泰勒給塔拉的幫助很多,是因為泰勒的出走上學,塔拉才決定也那樣做;塔拉不會解的題,泰勒也耐心指導她。泰勒引導著塔拉,讓塔拉知道,世界還有另一種模樣。泰勒是照進塔拉生命中的一束光。

當塔拉慢慢適應新生活過後,泰勒告訴塔拉:生活中的困難要學著自己解決,而不是想著依賴別人。那一刻,塔拉明白:生活中能救贖自己的只有自己。

為了改變現狀和別人的眼光,塔拉比以前更努力學習,成績越來越好,從一個差等生,到全優生,再到劍橋交換生,最後成為哈佛博士生。當塔拉成為別人眼中的成功者是,她突然明白,她早已經不再是需要從別人那裡找到答案的小孩了,而是學會了自己去尋求答案。

塔拉一路走來,她的第一關是要衝破原生家庭的桎梏,意識到自我的存在;而第二關就是要明白,要突破自我,自己救自己。所以她努力讀書,從垃圾堆走到劍橋,再到哈佛,那些以前不齒於告訴別人的曾經,她寫在了書裡。最後塔拉的人生,在自我的救贖中,與過去和解,與未來握手。

陳丹青發起過一個話題叫:自己救自己。他這樣解釋:什麼叫做救自己呢?就是忠實自己的感覺,認真做每一件事,不要煩,不要放棄,不要敷衍。哪怕寫文章時標點符號弄清楚,不要有錯別字——這就是我所謂的自己救自己。我們都得一步一步救自己

其實生活中,我們都得自己救自己。決定我們是誰的最強大因素來自我們的內心,直到我們相信自己,那時,我們穿什麼衣服已經無關緊要了。人生中,能遇到貴人實屬榮幸,但我們必須明白,大多數的苦痛,還需要我們自己去渡。人生的突圍,從意識到自己是自己的拯救者那刻開始的。

真相3:寒門再難出貴子,但教育依舊是最容易的路(行動破冰)

在這本書的結語中,塔拉這樣寫道:你可以用很多說法來稱呼這個自我:轉變,蛻變,虛偽,背叛。而我稱之為,教育。」

從垃圾堆到高學府,這一切的最終力量都要歸功於:教育。從十七歲通過自學考取楊百翰大學之後,塔拉每一次都在用教的力量書寫自己新的人生。2008年獲文學學士學位,隨後獲得蓋茨劍橋獎學金,2009年獲劍橋大學哲學碩士學位,2010年獲得獎學金赴哈佛大學訪學,2014年獲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還 被《時代周刊》評為「年度最具影響力人物」。

在接受福布斯雜誌訪談時,塔拉說:「教育意味著獲得不同的視角,理解不同的人、經歷和歷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讓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應該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視野的開闊。它不應該使你的偏見變得更頑固。如果人們受過教育,他們應該變得不那麼確定,而不是更確定。他們應該多聽,少說,對差異滿懷激情,熱愛那些不同於他們的想法。」

近幾年社會傳來這樣的聲音:寒門再難出貴子。因為他們覺得,寒門學子得到的資源有限,視野有限,所以鯉魚躍龍門的可能性有限,但塔拉證明了,寒門要想出人頭地,讀書依舊是比較容易的一條路,教育可以改變不堪的命運。

哲學家康德曾說過:「人只有通過教育才能成為人,人是教育的產物。」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塔拉找到了人生的答案:教育可以幫助一個人認識自我,打開自我的局限,發現生命中的更多可能性,去看更廣闊的世界,去聆聽更包容的聲音。

塔拉通過教育實現了自救,通過知識讓自己從原生家庭中脫離出來,她曾失敗過,她最後還是憑藉著她強大的意志力,打開了她生活中的更多可能性,成為更好的自己。

看塔拉的故事你能感受到痛,甚至是不解,但最終這一切都會化為震撼。塔拉或許只是千千萬萬不幸孩子的一個縮影,但這個縮影卻投射出更多可能性,塔拉現在用知識武裝自己,擺脫了過去,也贏得了更燦爛的未來。正如書中那句話:過去是幽靈,未來才是力量的所在。塔拉像一隻鳥,找到了屬於她的山,那些生在泥濘的人,在意識到這三個人生真相之後,也能掙脫出自己的囚牢,找到不一樣的自己。

相關焦點

  • 全球經典勵志圖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中文版譯名背後的故事
    一句話浮現了,似乎用在這裡正合適: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出自《聖經·詩篇》,這句話本身有雙重解釋,一種是「逃離」,一種是「找到新的信仰」。作者不正是逃離了故鄉的山峰,像飛鳥一樣去尋求教育,找到自己真正信仰的山林了嗎?
  • 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受教」更像一個抱拳的動作,生硬而有年代感。似乎中文裡,再也找不到同樣恰當有力的表達。在中文版之前,英文原版的《Educated》有一定知名度,已有很多譯名:《教育改變人生》《教育的力量》《知識改變命運》等等。這些譯名直白、約定俗成,將故事引向一個方向——成功。但若讀過此書,你會知道,這不是一部勵志成功學,作者最不想展露的一面恰恰是成功。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一個敢於挑戰命運的女孩書寫的傳奇人生
    文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一個敢於挑戰命運的女孩書寫的傳奇人生作者 娛樂小丑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貝多芬今年年初,一部由美國作家寫的勵志題材的小說《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風靡全美,該書上市首周便登頂《紐約時報》暢銷榜榜首的位置!而34歲的作者——美國作家、歷史學家塔拉·韋斯特弗名字也隨之家喻戶曉。她一度被《時代周刊》評為「年度影響力人物」,甚至連著名的比爾蓋茨也對她的作品讚譽有加!
  • 讀《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高豔妮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一書主要講述的是一個人如何通過塔拉自我學習後,提升自我,擺脫原始家庭錯得教育,宗教的束縛,精神折磨乃至暴力,最終成長為博士,非常的勵志,讀後才知道這居然是作者的回憶錄,講的是自己的經歷,難免會對作者的同情
  • 讀《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今年是考研之年,給自己訂個小的閱讀計劃——20本,一個月兩本的進度,差不多了 簡單介紹一下這本書:這是美國作者塔拉的一部處女作自傳,比爾·蓋茨年度推薦書目第一名故事講述了17歲前從未踏進過教室的大山女孩塔拉,如何憑藉個人奮鬥掙脫原生家庭的束縛,找尋自己的人生價值,並最終與自己和解實現自我救贖的過程 英文原版叫做《Educated》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推出有聲書:原生家庭等成為新關注點
    原標題:《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推出有聲書:原生家庭等成為新關注點9月5日,值第十八屆北京國際圖書節在京開幕,暢銷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有聲書獨家發布儀式也在14號館數字出版體驗區舉行。《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是美國歷史學者塔拉·韋斯特弗的自傳體處女作。
  • 《墊底辣妹》:比起勵志的故事,你更該看到普通人的底層逆襲之路
    《墊底辣妹》帶給我們的,絕不只有差生逆襲的勵志故事,還有一條普通人實現人生破局的路,你看到了嗎?一事無成的一年快要過去了,你年初立下的flag還剩幾個沒有倒下?但如果你只看到了電影的勵志故事,那真是太可惜了,比起沙耶加努力拼搏的精神,更值得我們學習的,是故事裡從底層逆襲的思維,當你掌握了這種思維,才能找到人生破局的路,成為下一個開掛的沙耶加。接下來我就給大家分析分析,沙耶加的故事,究竟能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有聲書上線啦!
    日前,全球現象級暢銷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有聲書獨家發布儀式在第十八屆北京國際圖書節上舉行。《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有聲書由資深演播藝術家閻萌萌演繹,新經典有聲團隊傾力打造,懶人聽書與新經典文化共同完成了本次紙聲聯動。
  • 比爾蓋茨推薦《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驚人的故事,真正鼓舞人心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是美國作者塔拉·韋斯特弗所寫。塔拉·韋斯特弗( Tara Westover),是美國歷史學家、作家。這本書在2018年出版以來,廣受好評,而且塔拉也是憑藉這本書被《時代周刊》評為「年度影響力人物」。
  • 河南汝州陳向敏《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
    如果你願意,如果你努力,沒有什麼不可以!」這,是我讀完《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後發出的由衷感嘆。《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是美國知名作家、歷史學家塔拉·韋斯特弗2018年出版的自傳體小說,講述了塔拉·韋斯特弗二十多年來的人生經歷。塔拉·韋斯特弗1986年出生於山野、生活在廢料場、17歲前從未上過學、2014年獲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現在是知名作家、歷史學家。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用教育掙脫無知牢籠,抽離原生「地獄」
    這本書叫《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乍一聽以為是個唯美勵志的故事,實際上卻是作者塔拉韋斯特弗本人的自傳。《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文學學士、劍橋大學哲學碩士、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這些都是塔拉·韋斯特弗的成就。看到這串閃亮的頭銜,你可能會以為又是一個"別人家的孩子",但讀罷此書,你會為她悲慘痛苦的成長經歷感到震驚和心痛。她的人生比每一個普通人都還要艱難,父親極端的宗教信仰讓她像鼴鼠一樣活著,還要忍受家庭暴力和來自親人的辱罵,出生在這樣的家庭,可謂糟糕之至。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開篇
    追求教育的塔拉·韋斯特弗(1)在哥哥泰勒的鼓勵下,努力自學考進大學(2)所有的常識都被顛覆,和大學裡的同學格格不入(3)獨立面對這一切,最終可以像個普通人一樣去生活3.一段話介紹教育為我們帶來的除了專業上的知識,更多的是教會我們如何去理解這個形色各異的世界,塔拉·韋斯特弗用她自身的經歷告訴我們,教育可以讓我們不再糾結過去,接受過去的一切不好和未來的一切不確定,《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這本書可以讓此刻處於低落狀態的你找到你想要的答案——如何獲得一個全新的自我。作者簡介塔拉·韋斯特弗,美國歷史學家、作家。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是一種飛越,更是一種救贖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作者【美】塔拉韋斯特弗 自傳體小說。塔拉是一個出生在愛達荷州的女孩。十七歲前,從未上過學。通過自學考取楊百翰大學,2008年獲文學學士學位。2009年獲劍橋大學哲學碩士學位。2010年獲得獎學金赴哈佛大學訪學。2014年獲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2018年出版這本處女作。
  • 《你當像飛鳥飛往你的山》:原生家庭,不一定是一個人的宿命
    一個偶然的機會,在書友們的在讀列表中,無意中邂逅了這本《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英文原名為《Educated》(教育)。遇見一本好書與邂逅一個喜歡的人一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這註定是一個傳奇人物,不同尋常的人生。《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的作者塔拉·維斯特弗,目前是美國年輕的歷史學家,作家。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畢業。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你要過怎樣的人生,只有你自己說了算
    「教育」正是這本書的英文名字,而「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是中文譯名。一直對這個譯名感到好奇,好奇的程度超越「為什麼一本新人處女作一上市就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累積80周高居第一」,或者為什麼比爾·蓋茨會說這本書「甚至比你聽說的還要好」。從13樓病房的窗戶望出去,正好有兩隻鴿子落在前方的一個屋頂上。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你要過怎樣的人生,只有你自己說了算
    「教育」正是這本書的英文名字,而「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是中文譯名。一直對這個譯名感到好奇,好奇的程度超越「為什麼一本新人處女作一上市就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累積80周高居第一」,或者為什麼比爾·蓋茨會說這本書「甚至比你聽說的還要好」。
  • 讀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聖經·詩篇 11.1》前段時間在微信讀書上看完了《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這本書的英文名《Educated:A Memoir》。如果你跟我一樣疑惑為什麼中文名和英文原版看起來完全不相關?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這本傳奇的自傳讓我讀懂了教育的本質
    她就是塔拉韋斯特弗 (Tara Westover),她把自己的求學經歷寫成了一本書,英文名叫《Educated》,中文譯作《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憑藉這本書,她被《時代周刊》評為2019年「年度影響力人物」。塔拉的經歷是傳奇的,因為就算一個出生在中產家庭的孩子,能取得如此高的學歷,已經足夠勵志了。
  • 逃離,或再生的探險——讀《你當像鳥 飛往你的山》
    所以,與其說《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是一本有關教育的勵志書,不如說它是一本有關女孩掙脫被灌輸的信仰,藉助教育實現自我蛻變的生命之書。塔拉說:「我曾怯懦、崩潰、自我懷疑,內心裡有什麼東西腐爛了,惡臭燻天。直到我逃離大山,打開另一個世界。那是教育給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無限可能。」這種蛻變,雖然堪稱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但過程卻相當慘烈,身體鮮血淋漓,心靈千瘡百孔。
  • 《你當像鳥飛向你的山》:除了你自己,誰也不能定義你!
    但讀完《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後,卻發現自己真的是個幸運兒。《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是美國作者塔拉·韋斯特弗所寫。塔拉·韋斯特弗( Tara Westover),美國歷史學家、作家。1986年生於愛達荷州的山區。十七歲前從未上過學。通過自學考取楊百翰大學,2008年獲文學學士學位。隨後獲得蓋茨劍橋獎學金,2009年獲劍橋大學哲學碩士學位。2010年獲得獎學金赴哈佛大學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