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排衣架,一桌衣飾……上百件被閒置的美麗衣裙在愛美愛時尚的女性手中流轉,尋找第二個主人。
7月14日下午,二十多位廣州女士相約在流花中心心田莊園的小房間進行二手衣互贈和時尚搭配分享。三個小時裡,她們帶著在衣櫃遭「冷落」的新衣裙尋找新主人,同時也在別人閒置的衣裙中尋找自己的心中好。
「大家提到閒置衣服,想到的可能就是送進回收箱或捐給公益組織,卻忽略女生衣裙怎麼辦。」參與互贈活動的飛姐說,二手衣互贈代替部分購買,就很時尚也很環保了。
「看到自己有上百件沒剪吊牌的衣裙」
在心田莊園的小房間裡,二十多位女士都是來自專門提供二手衣互贈平臺的發光公社群體,其中不少人已經在線上贈出了100多件閒置衣物。
「但我還是希望更多人了解閒置衣服再利用這個方法,因此希望有更多線下活動。」發光公社的發起人江江也來到了現場。
幾年前,江江還是北京一家企業公關的高管,同時也是個愛美愛時尚的女性。「可有一天,我找衣服,打開衣櫃,看到的是上百件沒剪吊牌的衣服。」一次偶然的經歷,江江被自己閒置的衣服驚到,「現在很多快時尚衣裙顏值高、更新快、性價比高,出現了很多高街快消品牌。女孩的衣櫃有多少衣服你想也想不到。」
與此同時,江江也開始了對閒置衣服的考究。「這種『買買買』真的理性嗎,也環保嗎?」她翻尋了很多服裝產業的相關知識發現,「不是的,大家買得輕率,把覺得好看的衣服都買了,不適合自己時便閒置得草率,其實是一種過度消費,對社會或大自然都是一種壓力。」
「我想做點對的事情。」江江想到了閒置衣服搭配,將二手衣再利用,在親朋好友的疑惑或白眼中要來了閒置衣服。「剛送來的衣服亂糟糟的,可一洗完,就『活』了,仿佛有了新的生命。那時我還在網上做了定期更新,如何搭配閒置衣服。」江江的搭配攻略就這樣火了,她以搭配二手衣出名,幾千款二手衣造型引得不少人慕名加好友,詢問衣服的來源,搭配經驗。
「大概是2016年,我開始了搭建二手衣互贈的平臺,天南海北的朋友互相交換自己的閒置衣服,取名發光公社,是覺得每個人在每一件事都能發光,去讓這個世界更美好。」江江說,這是個互贈衣服的自建社區,因此不買賣二手,也不有條件交換;只無償出贈和免費領取。
「最開心是閒置的衣服在別人身上美美的」
「在當下快時尚的時代,很多女生想買好看的衣服,覺得買了可能穿上了就好看了,買了很多,不買好像對不起自己,於是衣服超載。」江江說,現在也有很多閒置衣服的處理方式,像公益捐贈或回收箱,「可是這些都不太適合女性服飾這一範疇,以公益捐贈為例,很多是需要男性的短袖或厚棉衣。」
「實際上,女性服裝是閒置的大部分。」江江表示,發光公社在北京、杭州、南京、成都等地都開展過線下的二手衣互贈活動,「活動有時就是幾百人參加,然後上千件衣服,有人的還拿著箱子裝衣服過來。」
「這些閒置的服飾並不是說舊了或不好看了,而只是恰好不適合自己的搭配,對別人來說卻是不錯的搭配。」在當天的活動,一位專業形象設計師用了將近一個小時時間分享了每個人不同的穿衣搭配。場下的人興奮地上到講臺做模特,而設計師邊拿衣服搭配邊說道,「像戲劇型女生就適合版型直線的,古典型人就適合高貴典雅類的服裝……」
璿璿是發光公社和二手衣互贈的「老人」,這天則是衝著設計師的分享專程從成都過來參加活動。她說,自己就領到不少很棒的閒置衣物,「穿別人的二手衣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奇怪,反而感覺很親切。」
而家在廣州的飛姐一年多來已經贈出了100多件衣櫃中「冷落」的衣物,有著不少感動的瞬間。「一開始我是觀望的,我不知道這些衣服真的會有人要嗎。」她回憶說道,二手衣互贈後需要給反饋,而第一個給反饋自己的是成都的女孩,「她穿上去很漂亮,當時很開心也很有成就感,接著這樣的時刻越來越多,我和那個成都的女孩還成了好朋友。」
今天,飛姐也領到了一件自己心水的漂亮衣服。在她看來,彼此曾經喜歡的衣服再次發光,這是閒置衣服的最好安排。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蘇贊、盧夢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