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兩條「最窄非機動車道」 寬度不足30釐米 市民騎車到此必練...

2020-12-22 中國網新聞中心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帥實習生吳彥爽文圖

  「二三十釐米寬的非機動車道,我們天天騎車練平衡!」10月24日上午,鄭州市民陳先生向大河報反映,他家附近的桐柏北路上,非機動車道是越走越窄,最窄處僅有二三十釐米寬,以致他們每天要麼在機動車道上與公交車練超車,要麼就躲著路上候車市民練平衡。他覺得,如今他們都已熟練掌握超車技術和平衡技巧,想問問這樣的非機動車道還要持續多久?

  兩條最窄非機動車道最窄僅有一腳寬

  10月24日上午,記者騎電動車趕到了鄭州市桐柏北路與金水西路交叉口。記者沿桐柏北路道路東側非機動到由南向

  北行駛僅20多米,便看到非機動車道開始「收縮」,直至前方路邊公交站前,原本兩米多寬的非機動車道瞬間收縮成一條不足30釐米寬的窄道。

  記者看到該非機動車道後方駛來電動車見到道路變窄後,便立即駛入旁邊的人行道上。同時,另一側的機動車道上,有很多騎行市民好像是知道該段非機動車道的情況,直接駛入機動車道。

  隨後,記者繼續向北到達陳先生所反映的桐柏北路與西十里舖路交叉口向南約50米路西處。此處的非機動車道與之前記者在桐柏路東側看到的非機動車道情況一樣,同樣是兩米多寬的非機動車道在公交站前就瞬間收縮至20多釐米寬。騎電動車的市民也是遠遠看到後,就直接從小路口拐進機動車道與即將進站停靠的公交車搶道而行。採訪中,記者用腳丈量了一下此處最窄的非機動車道,下方鋪設的瀝青路面約是一隻腳的寬度。

  記者前後體驗的這兩條非機動車道,寬度均不足30釐米,被市民稱為鄭州的兩條「最窄非機動車道」。

  倆車道尚未移交市政管養何人設計無人知曉

  為了解桐柏北路兩側非機動車道變窄的具體情況。上午10時許,記者趕到鄭州市市政工程管理處。據該處一工作人員說,桐柏路是他們負責日常管養,但桐柏北路改造工程和設計單位並不是他們。從現場圖片來看,公交站前的非機動車道突然變窄,應該是規劃和設計上出現問題。

  同時,該工作人員現場核實後表示,兩個公交站是公交公司的公交港灣。目前,兩個公交港灣施工紅線內的區域,包括變窄的非機動車道,均未移交他們市政部門負責管養,他們也無法及時作出處置,但他們會積極與公交公司聯繫。

  此外,採訪中,記者還曾致電諮詢鄭州市城鄉建設局、鄭州市建設投資總公司等相關部門,但得到的回覆是該段桐柏路均不是他們設計施工。

  市民建議將旁邊公交站與BRT站合併

  採訪中,大河報記者隨機採訪了多位市民。多數市民對於非機動車道突然變窄表示不解,認為這樣的道路存在安全隱患。還有市民建議,能否將兩處公交站與旁邊不遠處的BRT公交站合併。

  「騎電動車的人已經騎到這裡,不可能退回去,等公交車的人要是避讓不及,很可能就會磕碰在一起。」受訪市民李女士說,如果只是將公交站牌向後遷移,非機動車道是可以恢復原本的寬度,但上下公交車的市民還是會影響非機動車道通行。她覺得最好的辦法,是將公交站與旁邊不遠處的BRT站合併在一起,這樣電動車有非機動車道可走,候車市民也能在BRT站內安全候車,道路擁堵也能改善。

  記者就此事致電鄭州市公交總公司。據該公司一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後表示,桐柏北路上的兩個公交站是原先的老公交站。桐柏北路道路提升工程完工後,原先的老公交站被保留下來,他們只是使用,也不知道是誰施工設計的。至於市民的建議,他會向領導匯報,並聯繫業務部門進行研究。

相關焦點

  • 鄭州:道路內停車位「佔道」,非機動車道被擠壓不足30釐米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彭飛 攝影 吳國強 實習生 陳浩 馬騰嬌 近日,市民反映鄭州不少背街支路上設置的路內停車位,讓本來就不寬的道路顯得更狹窄,甚至,非機動車道成為一條「夾縫」,一定程度上造成「機非混行」,有時電動車要和公交車「搶道」。
  • 西安最窄人行道:最寬處20多釐米,最窄處不足10釐米
    西安最窄人行道:最寬處20多釐米,最窄處不足10釐米 這段人行道最寬處僅有20多釐米。西安晚報 圖一邊是單位圍牆,一邊不斷有汽車疾馳而過,留給人行道的寬度僅有20多釐米寬,正常人走上去如同走雜技一般,這處被網友稱為「西安最窄人行道」就在西影路附近。日前,有網友和西安市民向媒體反映,這處人行道長期被佔用,導致「人車搶道」現象非常嚴重,給周邊群眾出行帶來很大不便。
  • 重慶現最窄人行道:不足10釐米寬 行人只能側身過
    讀者所稱的最窄人行道,有不少市民通行。重慶晚報訊 近日,有讀者發微博稱,重慶現最窄人行道,寬度不足10釐米,行人只能側身走過,還附上了相關圖片,並調侃這樣窄的人行道讓胖子情何以堪。昨日中午12時許,重慶晚報記者來到菜園壩火車站,在外灘摩配商城門口找到了「最窄人行道」,該路段在長濱路往菜園壩轉盤方向。該人行道十幾米長,約有10釐米寬。人行道外側是馬路,內側的上方則是外灘摩配商城的平臺。重慶晚報記者將問題反映給重慶市政設施管理局。一名姓陸的工作人員回復稱,他們是維護設施部門,很多年前接過來的時候就是這樣子。
  • 連雲港解放東路捷安快客車站附近非機動車道常被佔用
    近日,家住解放東路附近的市民張女士致電本報熱線,反映解放東路捷安快客車站附近的非機動車道經常被機動車佔據,導致非機動車被迫「借道」機動車道,不僅給騎車的市民添「堵」,也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隱患。根據市民反映,昨天上午,記者來到市區解放東路捷安快客車站附近進行查看,在現場記者發現,張女士反映的地點,位於市區解放東路南側的捷安快客站大門以東路段, 這一帶遍布門面房,開設有飯店、超市、理髮店等多家商鋪,而在這些商鋪門口的非機動車道上停了多輛私家車。記者發現,解放東路中間被防護欄隔開,南北兩側各有兩條機動車道和一條非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的寬度不到2米。
  • 成都現最窄自行車道 市民調侃:放不下42碼的腳
    「瓶頸」處,實線與人行道的距離不足 20釐米。  來信摘錄  華西都市報:  你好,我是家住成都市下同仁路附近的居民,我每天上下班都會從中同仁路經過。中同仁路和槐樹街交匯路口的非機動車道很窄,最窄的地方大概不足20釐米。
  • 世界「最窄」的河流,平均寬度10cm,大魚:遊泳也要排隊
    很多我們國內的遊客,也會在假期的時候,來到長江或黃河邊上,看看孕育出中華文明的兩條著名河流。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在我們國內,有一條十分非常奇特的河流。這條河的河床平均只有10多釐米寬,而最窄部分只有幾釐米,小孩子一步就能跨過去,今天講的就是世界「最窄」的河流,平均寬度10cm,遊客:以為是水溝呢!
  • 成都一自行車道被指太窄:放不下42碼的腳(圖)
    「瓶頸」處,實線與人行道的距離不足 20釐米。  來信摘錄  華西都市報:  你好,我是家住成都市下同仁路附近的居民,我每天上下班都會從中同仁路經過。中同仁路和槐樹街交匯路口的非機動車道很窄,最窄的地方大概不足20釐米。
  • 網傳地鐵1號線閘機有點窄 其實有55釐米和90釐米兩種寬度
    市民卡、公交卡和未來的地鐵儲值卡能不能互通,市民們很關心。昨天新消息傳來:新卡種目前正面向社會徵集設計方案,很快就要問世了。  新卡種分為通用卡、長者卡和學生卡  徵集設計方案顯示,這套新卡種,分為通用卡、長者卡和學生卡3種。其中的通用卡,就是可以反覆充值使用的儲值卡。
  • 鄭州一平坦路面「長」出幾十釐米高臺
    「每天騎車從這兒經過,看著平坦的路面,突然長出個高臺,感覺它有些『故意』擋道的意味。」9月9日,鄭州市民劉先生反映稱,在中原區冉屯路與太白路交叉口附近,冉屯路寬闊非機動車道裡,該處高臺「倔強」存在多日,夜晚行經此處,稍微不留意,極有可能撞上面。
  • 內蒙古的這條被稱為是世界上最窄的河流,深度和寬度只有幾十釐米
    該河流被稱為世界上最窄的河流不是沒有道理的,首先它的名字就有寓意,因為位於內蒙古,耗來這個詞是蒙古語漢語意思就是嗓子眼。該河流的長度雖然有17公裡,已經不算短了,但是它的河寬和水深都很感人,僅有十多釐米的寬度甚至放一本書或是一根筷子就能在該河流上架起一座橋,所以也有很多當地人稱其為書橋河以及筷子河。大家關注的還有一個就是該河流的深度,這條世界上最窄的河流深度也很淺,深度僅為二三十釐米。
  • 鄭州一平坦路面「長」出幾十釐米高臺,圖啥?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郭致遠 「每天騎車從這兒經過,看著平坦的路面,突然長出個高臺,感覺它有些『故意』擋道的意味。」9月9日,鄭州市民劉先生反映稱,在中原區冉屯路與太白路交叉口附近,冉屯路寬闊非機動車道裡,該處高臺「倔強」存在多日,夜晚行經此處,稍微不留意,極有可能撞上面。
  • 濟南:風景如畫的旅遊路竟然沒自行車道 騎車過隧道只能推著走
    根據市民反映,記者來到了旅遊路等道路進行了實地探訪,發現和最窄人行道一樣,有些地方不光自行車道被佔用,有些路段甚至還沒有自行車道,市民騎車時不得不和機動車攪合到一起,險象環生。記者注意到,開元隧道的入口處有行人允許通行的標識,「雖然沒有自行車的標識,但只要沒有禁止標識,就說明隧道是允許行人及非機動車通行的。」邢先生告訴記者。隧道內有寬約2米的「慢行一體」道路,但是「慢行一體化」道路與機動車道有30釐米左右的高度差,加上隧道整體呈彎道形狀,非機動車騎行中很容易掉到機動車道上。交警曾建議,非機動車進入隧道後最好推行,以免摔傷。
  • 歐洲「最窄」的街道,兩個紅綠燈道路僅60釐米寬,胖子無法通行
    說到歐洲很多人會想到浪漫之都巴黎,還有挪威森林等等……但是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一個特別的街道,這條街道到底有多特別呢?這裡堪稱是歐洲"最窄"的街道,下面就一起來看一看吧。 不過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歐洲的街道就是非常窄的,甚至是歐洲最窄的街道。據悉這條街道就是布拉格的維娜納街道,是捷克首都的一條街道,在當地是十分有名的,不過這條街道出名的理由可不是因為繁華,而是因為這裡足夠窄,條街道寬度大概也就60釐米長左右,長度不足十米,是一條特別狹窄的羊腸小道。
  • 為什麼突然想起要糾正市民普遍騎車不戴頭盔的壞習慣?
    網絡配圖我生活的城市,市民騎車出行通常是不戴頭盔的。不過,也有必須要戴的,比如我的女兒,高中學生,學校要求學生騎車入校必須要戴頭盔。儘管如此,我還是能在校門口經常發現,很多學生,都是到了校門口才戴上頭盔,之前,一直將頭盔放在前邊的車筐裡。他們並不喜歡戴頭盔,雖然它有助於安全,就像他們偏喜歡擋風被一樣,儘管它有害於安全。這是一種很不好的習慣。不喜歡戴頭盔,首先在於它是程序上的小麻煩,其次在於它有經濟上的小成本。
  • 鄭州兩條公交延至經開區十七大街
    動向:經開區十七大街公交場站啟用,兩條線路延長至此    11月13日上午9時30分許,鄭州市經開區十七大街公交場站啟用儀式暨線路開通儀式正式舉行。    在線路開通儀式現場,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獲悉,鄭州市189路原公交線路是從東建材開往經開區經南六路經開第十五大街,292路原公交線路是從隴海路紫荊山路開往經開第八大街公交站。
  • 竹香路南側人行道過窄、人車混行,市民@相關部門儘快改造
    原標題:竹香路南側人行道過窄、人車混行,市民@相關部門儘快改造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15日訊 (深圳特區報記者 王小虎)「竹香一路人行系統存在安全隱患,居民出行提心弔膽,懇請相關部門協調解決。」
  • 槓鈴練什麼肌肉的呢槓鈴鍛鍊方法盤點大全
    發達大胸肌的主要方法是槓鈴臥推舉,其它練法是輔助性的。因為所練肌肉的體積與所舉的重量成正比。而臥推槓鈴的重量相對來說比啞鈴要大得多若用大重量啞鈴做臥推舉或「飛鳥」,那是很困難的。正常情況下,若臥推舉重量達60公斤,每組做8一10次,則胸圍可練到95釐米。用100公斤練,則胸圍會超過100釐米,達120釐米。
  • 中國真正的「一線城市」,只有長度,幾乎沒有寬度,窄到讓人壓抑
    在陝西有這麼一個城市,人家的市區都是一塊的,他的市區是一條的,只有長度,幾乎沒有寬度,窄到讓人壓抑,這就是延安市。延安位於陝西省北部,地處黃河中遊,黃土高原的中南地區,有「塞上咽喉」「軍事重鎮」之稱,被譽為「三秦鎖鑰,五路襟喉」。
  • 騎車女子被大風吹來的鍋蓋砸中,致鼻梁骨折
    來源:【揚子晚報網】揚子晚報網4月28日訊(通訊員 珠珠 記者 陳詠)26日下午,高郵市公安局珠湖派出所接到市民報警,該市人民公園北門附近,一名女子面部受傷,鼻子裡不停地流血。「惹事」的是個老大爺,目前還在現場,希望民警趕緊到現場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