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您可以在手機國搜客戶端繼續瀏覽本文,並可以分享給你的好友。
核心提示:從2008年開始,河南省農村信用聯社就「地震」不斷,相繼出現多名聯社主任、理事長被查案件。除了省聯社,各地信用社也腐敗案頻發。其存在的管理體制混亂、對基層幹預過多、缺乏自身監管或成為「前腐後繼」的主要原因。
魯軼(資料圖)
中國搜索鄭州3月12日訊 3月11日晚7時許,河南省紀委網站發布消息,河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理事長、黨委書記魯軼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這是河南省聯社繼上一任理事長楊玲於2011年被查後,又一任「一把手」被查。
長期與金融打交道 已兩個月沒「新聞」
公開簡歷顯示,魯軼1960年7月出生,為河南省濮陽縣人。職業生涯基本上與「金融」打交道。
2000年之前,魯軼做過濮陽市郊插隊知青,之後擔任河南省財政廳科研室幹部、省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亞太財務會計諮詢公司總經理等職。2000年之後,相繼擔任河南省財政廳副廳長、河南省農信聯社主任。2011年6月,升任河南省農信聯社「一把手」,擔任理事長、黨委書記,官至正廳級。
中國搜索注意到,3月12日9時,河南省農信聯社官網「聯社領導」中魯軼的名字和簡介已經被刪去。有關魯軼的露面的消息也不多見。在河南省聯社官網上,魯軼最早的一篇新聞出現的2015年12月31日當晚,「帶隊看望慰問年終決算加班員工」。
另外,從2016年元旦節至今,河南省聯社的幾次重要會議中,均沒有魯軼的名字。1月7日,河南省聯社黨委組織機關全體工作人員近300人集中觀看了省委中心組集體學習(擴大)報告會實況。這次報告會邀請中央紀委案件審理室主任羅東川宣講,河南省委書記郭庚茂主持報告會並講話。按照常理,作為省聯社「一把手」的魯軼應該出席觀看,但卻「受省聯社黨委委託」,由省聯社黨委委員、紀委書記仲紀倫作動員講話。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講話中,仲紀倫要求「與會同志們結合系統內發生的一些黨員幹部違紀違法案例,反躬自省、引以為戒,認認真真、原原本本學習領會好郭庚茂書記講話精神和羅東川同志的輔導報告」。
其次,河南省聯社官網顯示,1月11日和2月29日,全省農商銀行組建工作匯報會和全省農信社2016年度黨風廉政建設會,兩次重要會議,同樣沒有魯軼名字。
河南聯社人事地震不斷 多位高管曾被查
中國搜索了解到,近年來,河南省曾發生數十起信用社貪腐大案,其中,河南省聯社就「地震」不斷,多任理事長和主任先後被查。最近的一次是在2015年7月,省聯社黨委委員、副主任楊清祿被查。
此外,2007年,時任河南省農信聯社主任(正廳級)的張鐵良被宣布「雙規」。很快,時任河南省聯社原副主任(副廳級)羅開明也被查。
《瞭望東方周刊》的一篇報導披露,兩人在工作中長期「不和」,「互相揭發」。後經查明,張鐵良在貸款審批等工作中,收受賄賂共計人民幣115.8萬元、美元4萬元。羅開明在擔任省聯社副主任等職務中,索取或收受他人財物共計158萬元人民幣,外加2萬美元和3萬歐元。同時,羅開明仍有736萬元人民幣不能說明合法來源。
2008年9月,羅開明被判有期徒刑16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100萬元。2009年4月,張鐵良被判刑12年,追繳違法所得財物40.88萬元。
張鐵良出事後,2007年8月,河南省將時任財政廳副廳長的張建剛調任河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主任、黨委副書記,接手張鐵良的工作。2010年7月,張建剛因突發心臟病猝死,終年51歲。
當時,除了張建剛外,河南省還把省財政廳常務副廳長楊玲調往省社聯任黨委書記、理事長。不曾想,3年之後,楊玲亦被「雙規」。
據《華夏時報》2011年報導,張建剛在河南省信用社系統口碑較好,被認為是一位懂業務實幹型幹部。《瞭望東方周刊》記者曾在採訪時得知,有人認為,「張建剛是被楊玲氣死的。」
之後,魯軼便接任張建剛任省聯社主任、黨委副書記,不久又接任楊玲,任省聯社理事長、黨委書記。
值得一提的是,張建剛、楊玲、魯軼三人均為省財政廳出調,在省聯社任主要領導,又均在任上「出事」,不是死亡就是被「雙規」。
管理體制混亂 腐敗案頻發?
中國搜索了解,不僅僅是多位省信用聯社領導「前腐後繼」,近年來,河南省各地信用社腐案頻發,涉案人員大小均有,涉案金額則從數十萬元到數千萬元不等。
2010年7月,商丘市梁園區謝集農村信用社主任李自忠通過違法違規手段,帳外吸收、放貸資金234筆,共計2942.67萬元,成為「驚天大案」。最終,因此一事,牽連數十人。包括商丘市農信辦主任等48人受到處分。
為啥會腐敗案群發、連發?根據多路媒體報導,或許與省聯社的管理體制有關。
河南省農信聯社官網簡介中顯示,河南省農信聯社目前由河南省政府管理,是河南省機構人員最多的垂直管理系統。全省共有142家縣級法人機構,其中31家農村商業銀行、111家縣級聯社,5264個營業網點,8萬多名幹部員工。
一位河南省聯社員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由於人員和會員居多,和五大國有銀行相比,大多接觸的是大眾群體而非中高端客戶,信貸規模也較大,「容易出事」。
據了解,在管理方式上,最早則是由人民公社管理,再到後來又相繼改為農業銀行、人民銀行和銀監局管理。「我們是沒娘的孩子」,河南省信用社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曾這樣說道。
據華夏時報報導,有不少省聯社內部人士認為,弊端主要出現在行政化色彩濃厚、對基層幹預過多,缺乏自身監督等方面。
按照相關張章程,省聯社及會員單位領導應有選舉產生,事實上一般多由政府直接任命。作為金融系統,有其自身特殊性,而不少領導幹部出自行政系統,如財政廳,「很多地方都是外行領導內行」。
對於下屬會員來說,省聯社扮演的更多的是一種服務。目前情況基本倒置。「省聯社對會員社和基層社從嚴控制,成了名副其實的領導者」。
「用強力的行政手腕統治信用社,自身沒有有效的監督,這就是省聯社多次出現貪腐案的根子,河南省聯社的問題不是孤立的。」一位農信聯社高管如是評價。
對此,中國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曾也有類似看法。
中國搜索查詢到,2009年4月,易綱在中國銀監會主管的期刊上曾發表過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由於省聯社職責邊界不清,在實際履職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履職不規範,甚至影響基層農村信用社經營自主權的問題,……逐步將履職重點由管理職能轉向服務職能。」(中國搜索 張恆)
相關閱讀
河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理事長、黨委書記魯軼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