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米醫生 素問軒
大家好,我是米醫生
這兩天有個新聞讓人特別痛心——
湖南一女嬰在家人看護下,戴脖圈遊泳窒息身亡。
這個女嬰才剛剛滿月,家人就在家給她戴脖圈遊泳,直到女嬰父親回家時發現孩子臉色蒼白、不哭不動,家人這才覺察異常。。然而女嬰已經缺氧時間過長了。。
當然,每一位父母都不願意看到自家孩子出現意外,但沒有盡到保護義務的父母卻比比皆是......
2019年8月23日,四川宜賓一家嬰幼兒遊泳館發生幼兒溺水事故,2歲男童姚某某不幸溺亡
2018年5月17日,福建泉州7個多月大的寶寶在母嬰店遊泳出現意外,46秒後才被發現,寶寶嘴唇發紫,整個人失去意識!
2017年5月,山東招遠一名兩三歲大幼童不小心在遊泳池倒立溺水長達72秒,直至孩子奄奄一息,才被救出。
這樣的事情真的真的真的不想再看到了......作為一個母親,根本看不得這種事情。
嬰兒遊泳真的有益嗎?
自從水育早教概念開始興起,嬰兒遊泳就走紅了,越來越多的家長喜歡將小嬰兒送去遊泳。
隨後,一些商家就宣傳說嬰兒遊泳促進嬰兒腦、骨骼和肌肉的發育,激發嬰兒的早期潛能,提高嬰兒的智商、情商等等等等。
可是,大家想想,嬰兒遊泳也不過就是近些年才開始流行,以前的人一出生都不遊泳的呀。
其實,嬰兒遊泳並沒有商家宣傳的那麼「神奇」。
它就是一項普通的運動而已,跟長跑、快走這些運動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區別,都是通過有氧運動,達到增加肺活量、鍛鍊耐力、增強心肺功能、增強免疫力的目的。
至於促進大腦發育、感統發育等好處還有待考證,目前也並沒有專業數據證明有益。
現在家庭條件都相對好,爸媽都想給孩子最好的。但很容易就被育兒焦慮裹挾,不小心就交了「智商稅」。
嬰兒遊泳危險因素太多
現在外面很多嬰兒遊泳館,都會給寶寶脖子上套上浮力項圈,但是很多家長不知道脖圈遊泳圈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1、給寶寶經常使用脖圈,會大大增加寶寶脊椎的負擔,這對於寶寶脊椎發育是非常不利的。
2、脖圈如果過大,會使得寶寶有溺水的風險,容易從脖圈中滑落。
3、脖圈過緊,則會壓迫寶寶頸部血管和動脈,存在窒息的危險。
4、寶寶皮膚比較嬌嫩,脖圈摩擦頸部皮膚會有導致皮炎的風險。
那有人就會說,可以用腋下式和坐式的泳圈代替呀。
也並不安全!!!
腋下式和坐式的泳圈,由於嬰幼兒套身上重心會較高,可能發生泳圈翻覆,造成小孩溺水,前面已經有活生生的例子出現在身邊了。。
除了泳圈的安全,還有水質等問題。
儘管現在多數遊泳館採取的是一人一水一膜的方式,但水質是否過關,嬰幼兒用品、場館是否消毒,安全員是否具有資質都是需要家長審核的。
還有很多遊泳館的工作人員都不能一對一緊盯,所以家長的視線一刻都不能離開自己的孩子!!!
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遊泳
現在很多孩子一出生就是過敏性體質,差不多十個孩子中有一半甚至是一大半的過敏性體質。
一出生就是溼疹+過敏性鼻炎
那麼這一類孩子不適合遊泳,遊泳後誘發溼疹加重。
泳池的水偏鹼性,會「奪」走孩子皮膚油脂,導致皮膚發乾,所以遊泳後孩子的溼疹部位會更加癢得厲害,會想去抓。
此外,嬰兒遊泳也很容易引起尿道炎,如果是女嬰還要防範小兒陰道炎。
小兒遊泳館的水是一人一水一膜,但是像泳圈啊,小鴨子啊等玩具會混用,如果消毒不徹底很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不要覺得陰道炎是婦女才會感染的,我門診上就遇到一個三歲女寶遊泳後,家長發現孩子內褲上一直有黃綠色的分泌物,被診斷為小兒陰道炎。
小兒陰唇還沒有完全發育好,不能完全遮蔽陰道口,細菌和病原體就容易侵襲而發生感染。
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遊泳,也不是所有季節都適合遊泳。
夏天天熱就還好,像現在馬上就要立冬了,這個季節完全不建議帶小寶寶遊泳,很容易著涼感冒發燒的。
建議:立秋後的天氣明顯涼了,像小寶寶這種抵抗力較弱的就不適合再遊泳了。
適合自己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新手爸媽迷茫很正常
沒必要被育兒焦慮裹挾跟風
人云亦云~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