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是2019年重慶高考成績放榜的日子,重慶南開中學高三(3)班的劉昶取得了714分的好成績。其中,語文130,數學149,英語149,綜合286,以優異的成績進入清華計算機系。
"考完之後自己估了一下分,這個結果在我的預料之中,所以沒有特別驚喜。"
媽媽給劉昶打電話時,他表現得很淡定,因為對成績不是很擔心,高考成績公布時,他還在重慶圖書館看英語書。
這樣優秀的成績對於劉昶來說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從小學開始,他的成績就一直名列前茅。高中時手握各種競賽獎;初二時,託福就考了114分。在同學和老師的眼中,是一名妥妥的學霸。
在劉昶看來,能夠順利高考成功,這三點一直支撐著他向前走去。
一、 別讓補習班成為依賴和藉口
劉昶說:"不要讓補習班成為上課不聽講的藉口,我上課一般都是隨著老師的教學思路轉,這樣可以保證注意力高度集中。"
直到現在,仍然有大部分同學做著相反的事情。面臨高考,很多高三學生免不了去上課外輔導班,然而,有些同學甚至把上輔導班當作一種依賴;回到課堂,就不再聽老師講課,反而還會拿出補習班老師的作業來寫。
最後,不僅沒收穫好成績,還讓自己精疲力竭,得不償失。
在劉昶的學習生涯中,幾乎沒上過補習班,尤其到了高三,時間緊,任務重,他選擇全身心的投入課堂,跟隨老師的腳步,記錄老師講的重點和自己存疑的點,下課後再思考或者是請教老師。
漸漸地,劉昶發現自己可以學得很好,更不會把心思放在找補習班上,學習能力逐步提高。
二、 錯題本、易錯本不可或缺
劉昶說:"錯題本是很多學霸都在使用的秘籍,用來記錄錯題;我除了錯題本,還有一個本子,那就是易錯點本。"
劉昶是一個理科生,他的易錯題本上主要針對的是一些理科學科,將自己覺得易錯的和重要的知識點進行精簡集納。高三"三點一線"的生活中,難免有同學會抱怨每天都是做不完的試卷和作業、看不完的書,哪裡有時間去整理。
那麼,最重要的是劉昶他會專門安排時間去歸納、整理易錯點,每天晚上都會留出20-30分鐘總結當日的錯題、難點;其次,在錯題本上他會注重習題的排版羅列,這避免了視覺疲倦,而在易錯題上會注重相應錯題對應相關知識點的總結。
這樣以來,劉昶考前複習不用再看以前的卷子和教材,認真看完這兩個本子遠遠要有效得多,甚至這兩個本子上還出現過壓軸題。
三、好習慣+好狀態+好心態=好成績
能夠如此順利地進入高考考場,並信心滿滿走出教室。劉昶說,自已一直以來堅持的習慣和良好的狀態,以及最後考前的心態調試才是自己在高考中發揮正常水平的中流砥柱。
從小學一直堅持練習鋼琴的習慣練就沉穩的性格,才能如此坦然面對高考;良好的學習狀態贏得學習效率;沉穩走到最後才是最終的勝利。
1、 每天練習半小時鋼琴
學習之餘,劉昶喜歡彈鋼琴。從小就一直喜歡,久而久之,慢慢成為了生活習慣。到了中學時,學習開始變得緊張和忙碌,但是,彈鋼琴這個習慣一直堅持著。
到了高三最忙的時候,彈鋼琴對於他來說依然是必不可少的。每天中午睡覺起來,會堅持彈半個小時;感到學習壓力大時,也會彈上一會兒;做題累時,也是他最好的選擇……
於他而言,彈鋼琴不僅僅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种放松,一種解壓方式。
2、從不熬夜,最晚不超過12點睡
劉昶從小到大,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上課從不打瞌睡、從不走神。
其實,這樣的好狀態源於他良好的睡眠時間。劉昶爸爸總是對他說:"哪個時間該幹什麼事,就一定要認真完成。"於是他從不熬夜,最晚睡覺的時間從不會超過凌晨12點,就算是到了高三,也依然按時作息。因為,他始終明白:休息好了,才有精力學習。
3、最後一刻仍要保持沉穩
因為練習鋼琴的原因,劉昶的性格也變得比較沉穩。他的時間觀念比較強,做事深思熟慮,不太喜歡大起大落的感覺,對事物的變化極其敏感。
劉昶說,自己在學習狀態上也有不穩定的時候。在摸考最差時,還考過年級50名,這對於一個尖子生而言,是很明顯的失誤;然而,很快他就找出原因,衝了上來,並始終穩在年級前10。
到了高考前一天,他依然沒有放鬆自己,因為他說:穩!就一定要穩到最後!
看過這個不上補習,不熬夜,還依然每天彈鋼琴的少年,是不是覺得學習其實並不是一件難事兒?其實,有時候不是自己不夠聰明,不夠有天賦,而是自己不願去嘗試,去努力,去爭取。相信,總會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的那一天。
更多高分學習方法,歡迎關注後閱讀更多:
北京理科狀元,人大附劉智昕:記筆記不是記了就行,怎麼記很關鍵
她課後只用30%的時間學習,卻被13所美國高校錄取,只因做到了3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