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健委專家:食品不會感染新冠病毒但可能被病毒汙染

2020-12-19 國際在線

6月23日下午,北京市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130場例行新聞發布會,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相關部門通報最新疫情以及防控舉措等情況,並答記者問。

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組專家、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微生物實驗室主任李鳳琴表示,新冠病毒是不會在食品之間傳播的,但食品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汙染

李鳳琴:有大量的科學數據表明,食品是不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但是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汙染。

食品被新冠病毒汙染的可能途徑主要有兩個:一是受到含有病毒的水、食品包裝材料的汙染;二是受到攜帶病毒的食品加工者的汙染,如果食品加工者沒有按照正確的生產操作規範來經營食品,通過病毒攜帶者或者病人的飛沫以及密切接觸等途徑,是可能汙染食品的表面的。因此,在食品的生產經營過程當中,應該嚴格按照良好的操作規範進行操作,做好食品加工環境,包括食品包裝材料的衛生消毒,嚴禁新型冠狀病毒攜帶者或者感染者經營食品,這些措施對於避免食品被新型冠狀病毒汙染是非常重要的。

(總臺央視記者 張偉澤 鄧煜洲)

相關焦點

  • ...冠病毒但可能被汙染,接觸了生肉和水產品雙手不要揉眼睛、摳鼻子
    本文轉自【北京頭條客戶端】;專家::包括海鮮在內的所有食物不會感染新冠病毒 但可能被汙染6月20日,第127場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召開。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微生物實驗部主任李鳳琴表示,世衛組織明確,呼吸道和飛沫傳播、密接傳播是新冠肺炎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目前國內外還沒有發現通過食物傳播新冠病毒的報導。包括海鮮在內的所有食物不會感染新冠病毒,但存在被汙染的可能。新冠病毒汙染了食品或食品包裝材料之後,其表面不能繁殖的。
  • 巴西現寵物狗感染新冠病毒病例 專家:不會傳播病毒
    中新網12月10日電 據南美僑報網報導,近日,巴西巴拉那州聯邦大學研究人員在庫裡提巴市的兩隻寵物狗的唾液中檢測出新冠病毒。對此,專家分析稱,儘管寵物狗的檢測結果呈陽性,但它們不會像人類那樣患上新冠肺炎疾病,也不會傳播這種疾病。
  • 食品周圍環境受新冠病毒汙染,能否確保食品安全?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研究員李寧食品在生產加工銷售的各個環節,如果周圍的環境被新冠病毒汙染,或者食品從業人員本身就是新冠病毒的感染者,都可能對食品造成汙染。為了避免和預防這種汙染,在疫情期間特別要強調食品從業人員一定要嚴格按照相關的規範和要求進行操作,一定要做好食品在生產加工銷售環境和設施的衛生消毒,食品從業人員還要加強自我的健康監測,一旦出現發熱、咳嗽、乏力等症狀時,要立刻離崗就診並報告,千萬不能帶病從業。近期,各地也都加強了食品等樣品中新冠病毒的監測。
  • 食品從業者是新冠病毒感染者食品上會附著病毒嗎?官方回應
    中新網7月10日電 食品周圍的環境如果受到新冠病毒的汙染或者食品從業人員本身就是新冠病毒的感染者,在食品上會附著有病毒嗎?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研究員李寧10日表示,如果食品從業人員本身就是新冠病毒的感染者,都可能對食品造成汙染。
  • 豬頭汙染肘子,新冠病毒冷鏈傳播咋防不勝防
    11月24日,兩大新冠感染源頭「案件告破」的新聞刷屏。其中,北美豬頭汙染了德國肘子的感染路徑最為匪夷所思,豬頭因為運送不穩的一個「貼地翻滾」,就讓撿拾的貨運司機「中招」。  近期,進口冷鏈食品核酸陽性檢出率明顯增高,波及省份增多,涉及產品範圍從海產品到畜禽肉類產品,進口物資被病毒汙染範圍從冷鏈食品擴展到貨櫃。  那麼,冷鏈要怎麼消毒才保險?檢測陽性的產品如果不慎流落市場會不會帶來公眾的感染風險?冷鏈食品到底能不能吃?
  • 食品被新冠病毒汙染的機率大嗎?怎麼處理才安全?
    食品被新冠病毒汙染的機率大嗎?怎麼處理才安全?綜合來看,食品被新冠病毒汙染的機率是非常小的。新冠病毒主要是經人的呼吸道、飛沫和人與人密切接觸傳播的,經消化道感染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到目前尚無新冠病毒經食物傳播的證據。到目前,全球確診報告的1000多萬病例,我們國家確診報告的8萬多病例也都沒有因進食食品而出現病例的報導。
  • 專家指出:流感和新冠病毒並發感染可能性不大
    外媒稱,巴塞隆納全球健康研究所日前發表了一份關於如何應對新冠病毒大流行背景下的流感疫情的指南。該研究所警告說,雖然流感和新冠病毒同時並發感染的可能性不大,但依然存在這種可能,而且可能增加併發症和死亡的風險。
  • 「進口」「冷凍食品」成新冠病毒關鍵詞?安全防護話你知
    自上述情況可見,檢出新冠病毒的無論厄瓜多凍白蝦還是巴西凍雞翅等進口冷凍食品,其來源大多為南美洲,專家指出,這與當地疫情嚴重、冷凍海鮮等食品加工過程較容易汙染有關。 江南大學教授、博導,食品安全與質量控制研究所所長姚衛蓉表示,在冷凍食品的包裝前後,只要食品加工環境、運輸、流通、銷售環境中存在新冠病毒,食品就有可能因為交叉汙染或二次汙染而被汙染上新冠病毒。
  • 中國疾控中心:魚類不會感染新冠病毒,迄今為止還沒有發現通過魚類...
    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針對不斷出現的「魚類感染新冠病毒」的說法,中國疾控中心專家再次表示,魚類不會感染新冠病毒,迄今為止還沒有發現通過魚類傳播給人類的傳染性疾病。專家介紹,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的三文魚等水產品檢測出新冠病毒,是因為這些水產品被新冠病毒汙染了而不是感染了。水產品在捕撈、宰殺、運輸、銷售、加工的各個環節,都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汙染,但新冠病毒不可能感染魚類。因為病毒感染宿主需要有細胞受體,魚的細胞沒有與人類細胞相同的受體。新冠病毒只會感染哺乳動物,其病理影響主要集中在肺部。魚沒有肺,因此不易感染新冠病毒。
  • 新冠病毒零下80℃仍不會被凍死
    新發地批發市場多人感染,說明加工流通環節出了問題,沒有消毒措施的批發市場加工環節,最容易發生聚集性傳播。很顯然,「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不會是新冠的源頭,因為在此之前,新冠已經在全球感染了7百多萬人。但是,目前有消息表明,新發地的感染主要跟海鮮有關,讓人不禁聯想到在武漢疫情爆發時,最早的患者也大多與華南海鮮市場有關。但是,華南海鮮市場也不太可能是新冠的源頭。
  • 歐美多國食品企業出現新冠病毒集體感染事件
    美國多家食品加工廠發現員工集體感染新冠病毒事件  從4月開始,美國多家食品加工廠紛紛曝出多起員工集體感染新冠病毒事件。  隨後,進入5月以後,泰森食品多地肉類加工廠相繼發現新冠病毒感染確診病例。5月初,泰森食品位於印第安納州洛根斯波特的一家豬肉加工廠將近900人、即大約40%員工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
  • 三文魚檢出新冠病毒,建議最近別吃冷鏈食品了
    最新數據顯示,當前智利新冠病毒累計確診人數為16萬人,並且每天基本保持5000+的增長速度。所以,的確存在智利這樣的疫區,在加工三文魚的時候,導致三文魚在加工環節被汙染上了新冠病毒,並通過全程冷鏈運輸的方式入境,最終造成輸入感染的可能性。
  • 進口凍蝦外包裝、貨櫃內壁檢出新冠病毒,冷凍食品還能放心食用嗎?
    冷凍生鮮食品 是否會傳染新冠病毒? 北京新發地市場突發疫情後,新冠病毒汙染食品或食品包裝,並在冷凍食品運輸過程中留存和傳播的問題引發了大家的高度關注。那麼,冷凍水產品和冷藏肉類食品是否可能傳播新冠病毒呢?
  • 學術頭條:水產品可能被新冠病毒汙染而不是感染,HIV治療迎來全新...
    吳尊友回應北京市政府新聞辦今日召開疫情防控第138場例行新聞發布會,對於有病人兩次核酸檢測陰性後確診的問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目前核酸檢測和抗體檢測是檢查身體兩個不同的成分,前者檢測病毒核酸,後者檢測抗體。檢測核酸是檢查鼻咽部是否存在病毒核酸成分。如查出陽性,就存在感染狀況。
  • 冷凍食品外包裝多次檢測出新冠病毒 專家:病毒易依附在光滑表面上
    近日,多地曝出在進口冷凍食品或包裝上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其中,至少5地檢出的陽性樣品,均是來自從厄瓜多的南美白蝦貨櫃內壁和外包裝;其餘地區檢出的陽性產品包括自巴西進口的凍雞翅等。8月17日,據媒體報導,對於冷凍食品頻頻檢測出新冠病毒,專家進行了解釋。專家表示,大多數病毒都耐冷不耐熱。以新冠病毒為例,研究表明在室溫下可能會生存3個小時左右。但在20攝氏度以下,存活時間可能高達一周,在零攝氏度以下,時間則為幾個月。
  • 冷鏈食品外包裝新冠病毒會不會傳染人?鍾南山:新冠病毒出現...
    鍾南山指出,國內疫情防控面臨兩大風險, 一是境外輸入,二是新冠病毒通過環境進行傳播。不得不說,當前境外輸入也是主要病毒來源之一,各國抗疫結果大不相同。泰國衛生部疾控部門負責人奧巴19日表示,當天泰國新增新冠肺炎感染者548例,其中516例與中部沙沒沙空府一海鮮市場有關。像美國,印度等國家疫情形勢依舊很嚴峻!
  • 《冷鏈食品生產經營新冠病毒防控技術指南》問答
    專家風險研判認為,從事冷鏈食品生產經營活動的人員一旦感染新冠病毒,並在感染後未及時調離工作崗位,繼續從事食品生產、裝卸、運輸、貯存及銷售等工作,病毒就有可能會通過感染者汙染食品及其包裝材料表面,並隨著冷鏈食品擴散,如果相關防控工作不到位,就存在導致相關的接觸者感染和病毒傳播的潛在風險。
  • 三文魚案板檢測出新冠病毒,生鮮食品能放心食用嗎?
    三文魚是否會感染新冠病毒?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在接受人民日報專訪時表示,三文魚案板查出病毒陽性不能說明太多問題。 病毒有可能來自於汙染,比如其它物品的汙染,包括工作人員或感染的人在案板前講話、交易時飛沫的噴出,都有可能造成案板汙染。 因此不能說三文魚就是傳播源頭,這方面沒有直接證據。 從病毒的組成結構來看,此次病毒不像北京兩個月以前出現病例的毒株,更像歐洲的。
  • 食材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怎麼辦?遵循這幾點避免交叉汙染
    近日,因在食材包裝中檢出新冠病毒呈陽性,多地疾控中心發布外出採購食材防護提示。那麼冷凍類食品還能不能吃?外出採購我們應該如何做好防護,避免交叉汙染?勿慌!新冠肺炎不通過消化道傳播新冠肺炎不是食源性的疾病,不是吃出來的,目前沒有任何科學證據表明新冠病毒是通過消化道傳播的。因此,消費者選購的水產、肉類等食品只要按照一般衛生操作規程做熟了吃,一些即食型蔬菜、水果洗乾淨再吃,就不會增加新冠病毒感染風險。
  • 海淘包裹也有被新冠病毒汙染的風險!還能放心海淘嗎?收到海外包裹...
    近日來,冷鏈環境中檢出新冠病毒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僅11月13日至16日4天時間,就有山東的泗水、濟南、梁山,以及陝西西安、河南鄭州、湖北武漢、福建泉州、甘肅蘭州、福建廈門等多地通報在冷鏈環境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那麼,海淘包裹是否也存在被病毒汙染的風險,應該如何預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