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龐大種類繁雜 快遞包裝垃圾何時不再「圍城」

2020-12-14 中國經濟網

數量龐大,種類繁雜,卻因其回收成本高,造成循環利用難

快遞包裝垃圾何時不再「圍城」?

「這幾天清理的垃圾箱中,快遞包裝垃圾開始慢慢減少,從雙11持續到現在不斷地在清理。」烏魯木齊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萬壽山街附近一居民小區的保潔員陳敏告訴記者,「包裝膠帶的黏性大,特別難清理,給我們工作增加了很多難度。」

近年來,我國快遞行業在電子商務帶動下呈現井噴式發展。快遞包裝垃圾量增大,回收循環利用成為難題。快遞業繁榮的背後,是大量快遞包裝垃圾帶來的環境汙染之痛。有機構預測,因包裹產生的包裝垃圾超百萬噸,將帶來嚴重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汙染。

快遞包裝垃圾增長

「從快遞站拿到自己的東西後,許多人到自家門樓梯下就把快遞拆了,順手將塑料包裝袋和塑料填充物扔進垃圾桶。」陳敏說,近幾年來,清理快遞包裝垃圾的量越來越大。

數據也印證了這一現實。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快遞業共消耗快遞運單逾500億個、編織袋約53億條、塑膠袋約245億個、封套57億個、包裝箱約143億個、膠帶約430億米,可以纏繞地球1077圈。今年的「雙11」,天貓物流訂單達12.92億元。據快遞業「十三五」時期發展指標,2020年我國的快遞量將達到700億件。

據了解,目前快遞使用的包裝主要以瓦楞紙箱、膠帶或塑膠袋為主,裡面填充了一些塑料薄膜、防震泡沫等填充物。「我買了一支毛筆,但外包裝特別大,包了好幾層,最裡面的是泡沫箱,拆都拆了半天。拆完,白色的泡沫飄得到處都是。」書法愛好者陳軍說。

在烏魯木齊新民路一小區的快遞寄收點,店主告訴記者,一些居民會把拆後的紙箱留下,但大都會破損,回收利用的價值不高。「少數比較完整的紙箱我們會留下,下次有人來寄快遞作為包裝,這樣二次利用的情況並不多。紙箱還好些,還可以當廢品回收,但塑料包裝袋、膠帶、填充物只能丟棄。」

「部分快遞運單黏性太強,和塑膠袋粘合在一起,很難分離,基本不能二次利用,所以只能被丟棄。」一位快遞收件員告訴記者,「回收再利用影響品質,而且提供新的包裝,對我們的業績沒啥影響。」

回收率低、循環利用難已成為快遞包裝綠色治理的難題,相關數據顯示,在我國特大城市中,快遞包裝垃圾增量已佔到生活垃圾增量的93%,部分大型城市也在85%~90%之間,而實際的回收率卻不足10%。目前,我國快遞包裝垃圾的總體回收率不足20%,其中紙盒回收率不到一半,塑膠袋和填充物等回收率幾乎為零。

回收價值不大

「不能回收利用主要是因為回收成本過高,不值得去花這些人力物力。」烏魯木齊一家快遞公司的負責人陳明說。

陳明告訴記者,目前快遞中紙箱類包裝佔四成多, 塑膠袋類包裝佔三成多,其餘的是編織袋、泡沫箱和文件袋等。使用最多的瓦楞紙箱大都是20公分以下的紙箱,屬於回收價值低的低估值垃圾。快遞產生的這些包裝箱、膠帶、填充物等流入城市垃圾循環系統後,紙箱需要打碎重製後才能再次利用,而塑膠袋及填充物,因無法循環利用,基本上都被填埋或焚燒處理。

我國《電子商務法》明確提出,快遞物流服務提供者應考慮環保問題,按照規定使用環保包裝材料,實現包裝材料的減量化和再利用。然而在現實中,大多數快遞企業不願推行。況且,相關管理辦法沒有強制性,快遞企業對於快遞包裝只負責採購和使用,並不對回收和再利用等後置環節承擔任何責任。

「快遞量大的一線城市寸土寸金,快遞包裝回收再利用耗時佔地,快遞企業不願意回收。」陳明表示,當前包裝廢棄物回收利用產業化、市場化運作尚未形成,在利益面前,依靠快遞行業力量推進回收體系建設難度較大。

記者還了解到,鑑於環保的壓力,今年多家快遞公司發起了紙箱回收活動,在全國部分驛站、快遞網點對快遞包裝進行分類回收、循環利用。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效果並不明顯。「消費者要麼在我們驛站當場把快遞拆掉,要麼回家拆後再送到回收站來。前者有隱私問題,後者給消費者多了一趟麻煩。」一家快遞驛站的負責人表示。

多方合力

記者了解到,目前快遞包裝回收雖然存在較大的問題,但已經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一些相關企業正在積極研發綠色包裝材料和包裝方式,例如「菜鳥」網絡的「綠色行動」,京東物流的「青流計劃」。同時,在包裝上也是儘可能地減少材料的使用,比如,給膠帶「瘦身」,縮減膠帶的寬度,還有推出可降解包裝袋等。

據了解,京東物流的青流箱、蘇寧物流的共享快遞盒,用可回收塑料箱代替紙箱,並用自帶鎖扣代替封箱膠帶。順豐推出了循環包裝箱,採用拉鏈代替封箱膠紙。百世快遞推廣環保PE袋,截至9月底已投入使用2000萬條環保PE袋,減少約30%塑料消耗。京東物流採用生鮮冷鏈箱代替傳統泡沫塑料箱,並完成包括冷鏈倉儲、冷鏈卡班、冷鏈城配、冷鏈整車在內的冷鏈體系搭建。

「快遞包裝的回收與消費者的習慣還有著很大的關係,當前最需要改變的就是消費者的綠色環保意識。」上述快遞驛站的負責人說。

據了解,為鼓勵消費者改變習慣,一些快遞企業也開始嘗試開展紙板箱回收利用活動,向參與活動的消費者發放購物券、提供優惠措施等。

業界已經在努力嘗試建立快遞包裝循環體系,但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是一個涉及諸多方面的工程,需要各部門聯手,特別應該由政府主管部門牽頭,聯合行業內主要平臺,積極推廣。在源頭上減量,杜絕快遞包裝過度問題,在消費者中建立起良好的環保習慣。可以採取電商、快遞和消費者分攤的付費方式,以對環保壓力做適當的補償。

吳鐸思

來源:工人日報

相關焦點

  • 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活垃圾 破解垃圾圍城 拒絕過度包裝
    北極星固廢網訊:破解垃圾圍城,尤其是生活垃圾的困擾,需要我們多些資源節約的精神,無疑治理商品包裝的亂象,也是治理的路子。當然,這需要全社會的重視,而不是一個地方就能解決的問題。破解「垃圾圍城」,還應提倡「簡約包裝」。有人就有生活垃圾。垃圾人人嫌,但垃圾又是一個城市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 當「快遞垃圾」遇上「垃圾分類」——西峰城區快遞包裝垃圾無家可...
    撕掉長長的膠帶,割開層層包裝,打開紙箱,剝離一堆泡沫板取出商品,然後將大堆的包裝物一併扔進垃圾桶,這是很多網購者們接收快遞的習慣性動作。龐大的快遞量帶來了快遞包裝垃圾的暴增。那麼,這些被丟棄的包裝物去了哪兒?當快遞包裝垃圾遇到垃圾分類,我們又該如何去做呢?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
  • 膠帶、泡沫、紙盒……當快遞包裝遇到垃圾分類,到底怎麼分?
    數量龐大的快遞垃圾如何進行有效處理?每年的「雙十一」都是網購的高峰期,最近,很多人都已經收到了自己訂購的商品,但隨之而來的還有成堆的包裝盒、塑膠袋。數量龐大的快遞垃圾如何進行有效處理呢?記者調查發現,其實很多人對快遞包裝如何進行垃圾分類並不清楚。
  • 雙11包裝盒塑膠袋快遞垃圾如何有效處理?快遞包裝應推廣重複使用
    雙11包裝盒塑膠袋快遞垃圾如何有效處理?數量龐大的快遞垃圾如何進行有效處理呢?記者調查發現,其實很多人對快遞包裝如何進行垃圾分類並不清楚。今年「雙十一」期間,在北京生活的小吳又開啟了買買買模式。在一陣消費狂歡之後,他家裡一下就積攢了幾十件快遞包裝,怎麼處理這些包裝讓小吳犯了難。
  • 垃圾分類|膠帶、泡沫、紙盒……當快遞包裝遇到垃圾分類,到底怎麼分?
    每年的「雙十一」 都是網購的高峰期 最近,很多人都已經收到了 自己訂購的商品 但隨之而來的 還有成堆的包裝盒、塑膠袋 數量龐大的快遞垃圾
  • 快遞包裝垃圾該如何處理
    眼下,網購已成為我們的重要生活方式,在急速增長的快遞業務背後,商家用於包裝網購商品的快遞盒一天比一天多,從而產生了大量的快遞垃圾。除了部分紙箱可作為廢紙回收,很多塑料、纖維料的快遞包裝袋及填充物往往使用一次後就被隨意丟棄。如何在享受網購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兼顧資源回收成為一個值得思考的社會問題。
  • 紙箱、膠帶汙染環境 快遞包裝何時才能「綠」起來?
    網購交易額放量增長帶來了快遞業繁榮發展,然而快遞數激增,過度包裝、違規包裝引發的汙染及危害愈發引人關注。調查發現,快遞垃圾主要包括包裹外的紙箱、膠帶紙,還有紙箱內作為填充物防震的海綿、塑料泡沫等。快遞垃圾量的日益增加已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影響。
  • 當「快遞垃圾」遇上「垃圾分類」
    撕掉長長的膠帶,割開層層包裝,打開紙箱,剝離一堆泡沫板取出商品,然後將大堆的包裝物一併扔進垃圾桶,這是很多網購者們接收快遞的習慣性動作。龐大的快遞量帶來了快遞包裝垃圾的暴增。那麼,這些被丟棄的包裝物去了哪兒?
  • 特大城市快遞包裝垃圾增量已佔生活垃圾增量93%
    原標題:在我國特大城市中,快遞包裝垃圾增量已佔到生活垃圾增量的93%——快遞包裹減負不能再拖了江蘇南京蘇寧雲倉物流基地的「共享快遞盒」。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隨著電商包裹在我國快遞配送中所佔比例越來越大,發展綠色快遞和綠色電商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
  • 膠帶、泡沫、紙盒……當快遞包裝遇到垃圾分類,你會如何處理?
    在一陣消費狂歡之後,他家裡一下就積攢了幾十件快遞包裝,怎麼處理這些包裝讓小吳犯了難。快遞包裝種類龐雜,應該怎麼處理?哪些包裝可以回收?記者在北京街頭隨機採訪了一些市民,發現大部分人對這個問題也都不甚了解。記者:您自己的快遞包裝是怎麼處理的?
  • 垃圾減量36計·調查報告|快遞紙箱加膠帶,外賣大盒套小盒,層層包裝...
    本報結合徵集「垃圾減量36計」金點子活動,今天推出專題調查報告,深究每一種垃圾桶的「減量之路」。提問題、找對策、集民智、尋前路,惟願留給子孫的不是垃圾圍城,而是綠水青山。最新數據顯示,去年11月上海日產幹垃圾量約13244噸,約佔垃圾總量的46%。而在之前上海舉行的包裝垃圾減量圓桌會議上,有數據顯示,幹垃圾中有約1/3是包裝垃圾。
  • 國中調:6成受訪市民月收快遞3件以上!快遞包裝垃圾成堆咋辦?
    來自國家統計局中山調查隊的一次快速調研顯示,6成受訪者月收快遞超過3件以上,隨之而來的是快遞包裝重複利用率低,包裝垃圾治理亟待推進。而今年「雙十一」的快遞量更是暴漲,78.3%的快遞收取量在3件以上,其中,25.1%在11件以上。同時隨之而來的是各住宅小區門口、保安室、豐巢外,快遞包裝堆積如山,出現「擺地攤」的情況,垃圾箱內的包裝盒子也滿溢出來。調查發現,快遞包裝材料五花八門,有紙箱、塑料編織袋、泡沫箱,填充物、膠帶更是無處不在,並有過度包裝現象。
  • 讓鋁箔餐盒「拯救」外賣包裝「垃圾圍城」
    6月初,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對垃圾分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培養垃圾分類的好習慣,為改善生活環境作努力,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作貢獻。隨後,上海作為垃圾分類政策的先行試點,7月1日起已全面開始實施,緊接著包括北京在內的46個重點城市也將全面實行垃圾分類。
  • 吉林小學生製作創意手工:快遞包裝不再是廢品
    小學生製作的作品石洪宇攝  中新網吉林11月25日電(石洪宇)垃圾分類、生態環保理念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孩子們的關注和支持。雙十一過後,吉林省吉林市的小學生們便利用快遞紙殼等舊物製作創意手工藝品,倡導並踐行低碳環保生活。
  • 快遞包裝垃圾「成災」 買買買狂歡後遇綠色難題
    推動包裝回收再利用難點多  「雙11」前一周,家住北京通州某小區的王筠就已經收到了數十個快遞包裹,家中也多了不少快遞包裝垃圾:紙盒、膠帶、塑膠袋、氣泡膜等。王筠先撕掉纏了好幾圈的膠帶,打開厚厚的紙盒後,去掉一張大大的氣泡膜,一番折騰之後才摸到那個幾釐米長的口紅。
  • 外賣、快遞包裝成垃圾新隱患 你都怎麼處理
    近年來,隨著電商、快遞、外賣等新興行業的發展,塑料餐盒、膠帶、包裝袋的消耗量迅速上升,也成為城市垃圾新隱患。那麼臨沂市快遞、外賣等行業塑料製品使用量和需求量情況如何?「以我們平邑縣為例,平邑美團外賣每日訂單量在2000份左右,餓了麼外賣訂單在1500份左右,包括其他商戶個人打包、配送等方式全縣每日外賣數量約5000份,每份訂單至少消耗1個塑膠袋及1個塑料餐盒。」平邑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環衛一體化辦公室主任亓君介紹,由於普通塑料回收利用效率低、垃圾分類不明確,造成許多垃圾回收站拒絕回收塑料垃圾。
  • 快遞包裝如何才能「綠」起來
    但隨之而來的是快遞過度包裝、循環利用率低等問題,有些包裝物甚至會產生大量汙染,給環境帶來巨大壓力和沉重負擔。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快遞如何「變綠」成為代表委員的熱議話題。記者了解到,一件快遞,一般會有運單、封套、紙箱、塑膠袋、編織袋、膠帶和緩衝物等7大類包裝。這些快遞垃圾該如何處理?綠色快遞何時才能實現?
  • 「雙11」過後,海量「快遞垃圾」去哪了
    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11月14日,郵政、快遞企業日投遞量達3.45億件,創行業日投遞量歷史新高;湖南省快遞行業協會預測,雙「11」期間,全省快遞包裹處理量將超過2億件。 購物狂歡之後,與數以億計的商品一同出現的,是數量龐大的膠帶、紙箱、泡沫緩衝材料、商品塑封等,海量快遞包裝「垃圾」去哪兒了?
  • 快遞包裝不易降解汙染環境 快遞垃圾處理成問題
    (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張建成 武志龍)網購已成為現代人不可或缺的消費方式,國家郵政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快遞業務量突破200億件,快遞行業在迅猛發展的同時,卻帶來了快遞包裝物料的極大消耗。而數以百億計算的快遞包裝垃圾,很可能會造成環境的汙染和資源的浪費。那麼,西安快遞行業一般使用的是什麼包裝材料?
  • ​不用的快遞包裝氣泡袋屬於什麼垃圾
    快遞垃圾怎麼分?快遞包裝中的氣泡膜都是其他垃圾!很近垃圾分類成了一個熱門詞,從國內上海首座城市試點成功之後,開始向全國推廣。6月1日,《蘇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同時,從事垃圾分類的專業機構——蘇州垃圾分類管理正式掛牌成立。那麼為什麼如此急切的實施垃圾分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