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減量36計·調查報告|快遞紙箱加膠帶,外賣大盒套小盒,層層包裝...

2020-12-09 新民晚報

圖說:薄薄的冬瓜片也被單獨包裝

申城垃圾分類正在積極推進,後端科學分類逐步深入人心,然而更關鍵的一步則是如何做到垃圾減量。

在新加坡,垃圾回收利用率高達61%,六成垃圾在送至焚燒填埋廠之前即「打道回府」。而上海每天產生約2.8萬噸垃圾,若要減輕處置壓力,源頭減量勢在必行。

要實現減量,每個垃圾桶都得「斤斤計較」。本報結合徵集「垃圾減量36計」金點子活動,今天推出專題調查報告,深究每一種垃圾桶的「減量之路」。提問題、找對策、集民智、尋前路,惟願留給子孫的不是垃圾圍城,而是綠水青山。

最新數據顯示,去年11月上海日產幹垃圾量約13244噸,約佔垃圾總量的46%。而在之前上海舉行的包裝垃圾減量圓桌會議上,有數據顯示,幹垃圾中有約1/3是包裝垃圾。若將這部分垃圾減量或循環利用、資源化利用,則將大大減輕末端處置的壓力。

幹垃圾桶中,究竟有多少「寶貴的資源」?花花綠綠的包裝是否必要?包裝簡約化,是否與傳統審美和觀念相悖?被人詬病的快遞和外賣垃圾,應由誰處置?……近日,記者前往申城的一些超市賣場、外賣快遞站點和居民小區,了解幹垃圾減量現狀。

圖說:紅酒包裝可謂奢華

圖說:茶葉精裝和平裝體積差很多

商品包裝層層疊疊

元旦前,上海三門路上的一間大賣場裡熙熙攘攘,在歡快的背景音樂中,很多人在挑選禮品或年貨。琳琅滿目的貨架上,各種品牌的酒包裝精美。有些白酒酒瓶外,用塑料、木質或玻璃盒子裝著,打開盒子,高高的底座佔去近一半空間,還墊著精美的綢緞,外面則附送亮閃閃的拎袋。而在紅酒貨架,一瓶瓶紅酒躺在奢華的人造革或真皮酒盒裡,酒盒上還配有很多金屬部件。「要買酒送人嗎?這款賣得很好,盒子是實木的,看上去有檔次,送人不丟臉。」營業員指著一款紅色禮盒,熱情地推銷著。

同樣層層疊疊的包裝,也出現在茶葉和保健品貨架上。比如一包淨含量標註為150克的龍井茶葉,外盒比一張報紙還大,真空錫紙、瓷罐、木盒、手提袋等包裝裡三層外三層,裡面茶葉才3兩。和同等重量的袋裝茶葉相比,「精裝」茶葉體積約達四倍之多。

而在淮海路一家進口超市裡,一盒盒預包裝的蔬果看上去新鮮可口。為了保鮮,一片薄薄的冬瓜用厚厚的塑封袋密封,兩個小小的菌菇用一個黑塑料盒裝著,外層還有薄膜包裹。水果店裡「赤膊」賣的檸檬、蜜柚等,在這裡每一隻都穿上了嚴嚴實實的「衣服」,精心打扮等待買主。

除了食品,商場裡的化妝品,也難逃「過度包裝」之嫌。有些奢華品牌的禮盒豔光四射,扎著漂亮的蝴蝶結,盒內的面霜體積卻很小。除了獨立紙盒包裝外,盒內多為散發著香氣的填充物、海綿或硬紙隔斷等。

「包裝那麼漂亮,拆開卻沒什麼用。想留著放零碎物品吧,有時候盒子和抽屜尺寸卻不匹配,只能扔掉。古人買櫝還珠,我有時候都想『買珠還櫝』了。」家住中原路的黃小姐抱怨說,朋友曾經送她一盒月餅,盒子設計成古代梳妝櫃的樣子,月餅裝在一層層小抽屜裡。可她已有梳妝檯了,月餅一吃完,這個佔地方的盒子自然就進了垃圾桶。

一個護手霜五層包裝

商品的原始包裝問題不少,但在如今「宅經濟」盛行的時代,減量要面臨的更大問題,來自於物流產生的「二次包裝」。

「每次在京東、網易嚴選等平臺上買東西,總覺得好好的快遞箱直接送進可回收物桶裡,有點可惜。」楊女士告訴記者,某些電商平臺的快遞箱很堅固,只用了一次就作為廢紙板「回爐再造」非常心痛,「希望下一次快遞小哥能把它們帶走,給下一位顧客重複使用。」

事實上,除了可回收的紙箱以外,快遞中更多的是用來保護商品的氣泡膜、膠帶、塑封袋,它們是真正的廢棄物。「一個護手霜,五層包裝!」鐵女士就在微信上吐槽說,在網上買了支小小的護手霜,收貨後整個商品被五層包裝緊緊包裹,拆起來麻煩,還產生了很多垃圾要處理。

在長寧某小區內,記者看到,垃圾站裡隨地可見被丟棄的快遞包裝。而在小區快遞站點外,居民拆完快遞後,大多順手將塑料包裝袋和填充物扔進垃圾桶。王女士說,去年「雙十一」「雙十二」期間,一個半月裡陸續收到二十多個快遞,堆積如山的快遞垃圾讓她犯了愁。「家裡大大小小的快遞紙箱、泡沫塑料箱、快遞袋、冰袋、填充氣囊、保溫棉等越來越多,如果不及時清理,客廳都快下不去腳了!」王女士說。

據預測,2019年快遞單量可能已突破600億件。大量快遞拆開後,留下一地包裝,紙箱還可回收,佔比分別達60%、18%和9%的塑料薄膜、填充料和透明膠帶卻「無處安放」。有些快遞箱上膠帶太多無法剝離,導致紙箱也沒法再循環利用。商家卻認為,物流過程中,快遞難免遭擠壓或拋擲,為了確保商品完整,只能層層打包,因為一旦破損,商家損失會比包裝費用大得多。

業內分析指出,過度包裝究其原因是商家和消費者有著「多層包裝才能保證產品的安全無損」的心理。目前來看,快遞公司、電商平臺對商家的包裝方式也很少有特定的要求。

一份外賣垃圾堆滿桶

除了快遞包裹,外賣餐盒過度化的現象也很普遍。外賣越來越「精細、精美」,但不少消費者並不買帳。

「外賣的過度包裝讓我每吃一口都有負罪感,這不是矯情,是真實感受。」在社交媒體,一些網友開始呼籲外賣減少過度包裝。「點一份炒飯,裡裡外外包了四層,吃完後餐盒加包裝幾乎堆滿一個垃圾桶。難道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嗎?」

記者在外賣平臺「餓了麼」上下了一份50元左右的燒烤,雖然餐具數量可選,但餐盒數量並不能控制。收到後,一份燒烤大袋套小袋、大盒裝小盒,再加上竹籤,一頓夜宵的垃圾就已填滿垃圾桶。在嘉定一小區內垃圾站裡,環衛工人告訴記者,每天的幹垃圾桶裡,外賣餐盒佔比非常高。

有業內分析指出,其實餐飲商家也希望減少外賣過度包裝,因為收取的餐盒費也是利潤的一部分,而且好的包裝確實能保證食物品質。此外,很多餐盒是經重新開模特殊定製的,不僅美觀、獨特,材質也好,食物在裡面不會變形或滲漏。

據悉,我國外賣行業中使用的一次性餐盒多為聚丙烯材質,這種材料具有極好的機械性能和熱性能,適合飯菜的包裝。但在實際使用中,這種餐盒因環保問題,回收率極低。

而對於部分適合回收的外賣餐盒,也存在問題。「從工藝角度來說,有些外賣餐盒其實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但沒清洗過的餐盒如何回收?誰來清洗?回收體系和流程如何建立?可能需要很多部門共同協商。」上海市包裝技術協會秘書長宋文仙說。

新民晚報記者 金旻矣 楊碩  【相關連結】

垃圾減量36計·調查報告|包裝減量瓶頸在哪兒?

垃圾減量36計·調查報告|循環產業鏈如何打通?

徵集「減量36計」

為推動垃圾分類工作再上新臺階,今年,本報將繼續舉行「垃圾減量36計」徵集活動,希望為垃圾「做減法」。無論是源頭減量,還是資源循環利用,只要您有妙招高見或有報導線索,就可來稿。

參與方式:關注新民晚報官方微信公眾號「金海岸」,在後臺留言,並留下您的聯繫方式。金點子一經選用,將刊發於新民晚報。參與者也將獲相應獎勵,一等獎將獲價值3000元的獎品,二等獎將獲價值2000元的獎品,三等獎將獲價值1000元的獎品。

相關焦點

  • 快遞紙箱加膠帶,外賣大盒套小盒,層層包裝怎麼「破」?
    本報結合徵集「垃圾減量36計」金點子活動,今天推出專題調查報告,深究每一種垃圾桶的「減量之路」。提問題、找對策、集民智、尋前路,惟願留給子孫的不是垃圾圍城,而是綠水青山。最新數據顯示,去年11月上海日產幹垃圾量約13244噸,約佔垃圾總量的46%。而在之前上海舉行的包裝垃圾減量圓桌會議上,有數據顯示,幹垃圾中有約1/3是包裝垃圾。
  • 快遞外賣垃圾成災,盒馬鮮生:我們不一樣!
    盒馬的荔枝跟所有超市和電商都不一樣,是500g的小包裝。供應商專門為我們打造了一套生產線,擁有循環水冷系統和自動包裝線。自動包裝線是5-10度的恆溫操作環境,會自動把荔枝分裝成500克一份的小包裝,再用全程0-4℃的冷鏈運輸運到上海等目的地。這樣一來,荔枝到了盒馬倉庫就不需要再進行分揀。不僅節省人工成本和時間,還大大降低了耗材的使用。紙箱、泡沫箱和膠帶的使用都會降到0。」
  • 膠帶瘦身紙箱減肥,武漢推動快遞包裝綠色轉型
    快遞箱的封口膠帶「瘦身」,鞋盒外不再套紙箱。這些小舉措,看起來不起眼,卻有益於環境保護。日前,武漢市快遞行業推出塑料汙染治理工作三年實施方案,推動快遞包裝的「綠色轉型」。圓通武漢轉運中心的環保快遞袋可實現重複使用。
  • 膠帶、泡沫、紙盒……當快遞包裝遇到垃圾分類,你會如何處理?
    很多人已經收到自己訂購的商品,但隨之而來的還有成堆的膠帶、泡沫、紙盒……這些快遞包裝你是如何處理的呢?首先呢,這樣的紙箱大家都知道應該是可以回收的,像這樣的泡沫塑料,在農村可能會扔得到處都是,但是塑料泡沫是可以回收的。這個外面的膜呢是PE(聚乙烯)的高壓膜,也是可以回收的。塑料膜的面積比較大,也是可以回收的。「雙十一」過後如果大家家裡面產生了這樣的廢品,我們可以把它放在可回收物的垃圾箱裡面。
  • 一個護手霜五層「衣」……包裝減量從何做起?循環產業可否打通?
    要實現減量,每個垃圾桶都得「斤斤計較」。新民晚報結合徵集「垃圾減量36計」金點子活動,今天推出專題調查報告,深究每一種垃圾桶的「減量之路」。提問題、找對策、集民智、尋前路,惟願留給子孫的不是垃圾圍城,而是綠水青山。
  • 膠帶、泡沫、紙盒……當快遞包裝遇到垃圾分類,到底怎麼分?
    數量龐大的快遞垃圾如何進行有效處理?每年的「雙十一」都是網購的高峰期,最近,很多人都已經收到了自己訂購的商品,但隨之而來的還有成堆的包裝盒、塑膠袋。數量龐大的快遞垃圾如何進行有效處理呢?記者調查發現,其實很多人對快遞包裝如何進行垃圾分類並不清楚。
  • 湖北郵政啟動快遞「綠色包裝工程」:快遞紙箱減重20% 封裝膠帶瘦身...
    湖北日報訊 (記者劉天縱、通訊員高健)10月9日是世界郵政日,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湖北省分公司宣布,將全面開展快遞「綠色包裝工程」,全省所有郵政網點從10月起,將採用更綠色環保的包裝,促進包裝減量、膠帶瘦身、循環回收。當日,在武漢上海路郵政支局綠色郵政展覽現場,記者看到了剛上市的新郵政快遞包裝箱。
  • 一個快遞盒引發的商機
    在上海,一個三口之家每天產生的垃圾量是3.6公斤,2200萬常駐人口的垃圾產生量已經遠遠超出了目前焚燒廠和填埋場的處理限值。2019年7月1日上海為實現垃圾減量,源頭分類回收利用,出臺強制垃圾分類政策,可謂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為。
  • 外賣、快遞包裝成垃圾新隱患 你都怎麼處理
    近年來,隨著電商、快遞、外賣等新興行業的發展,塑料餐盒、膠帶、包裝袋的消耗量迅速上升,也成為城市垃圾新隱患。那麼臨沂市快遞、外賣等行業塑料製品使用量和需求量情況如何?「我們店裡一天的訂單在30份左右,每一份外賣訂單都用1個大塑膠袋包裹,裡面再配上湯、飯、菜,這些都得分開裝盛,得用塑膠袋或塑料餐盒進行打包,有的湯水會外溢,還得湯盒上多加一層保鮮膜。點得越多,包裝也就越多,如此包裝確實浪費。」
  • 快遞紙箱背後的「垃圾戰事」
    11月22日,傍晚6點多,夜幕降臨,在一個住著900多人的小區內,3位中通小哥蹲在地上,忙著攬件包裝。地上,堆滿了將要發貨的快遞。雙11過後,「退貨大潮」開始了。這些被發回商家的快遞,大多用快遞公司的一次性塑膠袋包裹,纏以層層膠帶,少量用紙箱包裝,但外觀五花八門。
  • 快遞盒舊物改造攻略!先馬起來,備戰雙十一!
    而包裝垃圾的總體回收率不到20%,像快遞包裝中的填充物、膠帶等塑膠成分,回收率更近乎於零。當前,全行業正全力破解快遞包裹的「環保」困境,並在快遞包裝「瘦身」和材料循環利用方面取得初步成效。比如,菜鳥智慧物流推出的「拉鏈紙箱」。「拉鏈紙箱」沒有膠帶,獨特的拉鏈設計可實現三秒開箱,紙箱上的波浪雙面膠設計,使得「拉鏈紙箱」可耐受零下40度到零上80度溫域。
  • 紙箱、膠帶汙染環境 快遞包裝何時才能「綠」起來?
    網購交易額放量增長帶來了快遞業繁榮發展,然而快遞數激增,過度包裝、違規包裝引發的汙染及危害愈發引人關注。調查發現,快遞垃圾主要包括包裹外的紙箱、膠帶紙,還有紙箱內作為填充物防震的海綿、塑料泡沫等。快遞垃圾量的日益增加已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影響。
  • 快遞紙箱背後的「垃圾戰事」-虎嗅網
    這些被發回商家的快遞,大多用快遞公司的一次性塑膠袋包裹,纏以層層膠帶,少量用紙箱包裝,但外觀五花八門。然而,這場網購盛宴同時帶來的,還有海量包裝垃圾。近幾年來,不少電商和物流企業相繼啟動了快遞包裝回收計劃,意在鼓勵快遞包裝多次循環,但《IT時報》記者調查發現,這些回收計劃進展都不太順利。
  • 雙11臨近包裝箱快遞袋將泛濫 共享快遞盒引關注
    這些紙箱怎麼處理?大一些的,她會用來裝衣服和雜物,或寄東西用幾個,但絕大部分紙箱只是充當臨時垃圾箱。「好好的紙箱直接扔掉,太浪費了。小區門禁很嚴,收廢品的不能進,所以品相再好的紙箱也沒有回收再利用的渠道。希望以後電商平臺能開設包裝箱的回收系統。」小調查|八成市民選擇直接扔掉快遞包裝箱及附屬物張女士的苦惱也是許多「網購達人」的苦惱。那麼,生活中大家會如何處理它們呢?
  • 快遞膠帶包裝浪費 蘇寧物流推出「零膠紙箱」
    這款快遞紙箱純粹藉助物理力學原理,摒棄各種封箱膠帶,不僅做到了真正零膠帶汙染浪費,在用戶體驗上也可圈可點。"還是頭一回見到不用膠帶的快遞盒,拆快遞就像打開易拉罐一樣,秒開!"楊小姐興奮的說到。為此,經過大半年的研發,蘇寧物流行業首創的零膠紙箱正式問世。新款零膠紙箱在普通紙箱基礎之上,做了很多的升級。除了完全不使用膠帶之外,更實現了輕便的打開方式。關鍵之處是盒子兩端各設置了牢固的一次性"環保封箱扣",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商品的隱私與安全。不僅如此,封箱扣由環保材料製作,可以實現自然降解,商品取出後,快遞盒交由快遞員摺疊帶回快遞點,再循環入倉。
  • 記者調查:快遞包裝紙箱都去了哪兒?
    以前的網購快遞,大多用塑膠袋封裝。最近,越來越多的網絡商店為了避免貨物在運輸途中損壞,開始使用紙箱包裝。「雙十一」期間,隨著網購商品數量的劇增,耗費的包裝箱也越來越多。   據《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快遞業包裝物消耗了99.22億個包裝箱。今年11月12日,國家郵政局發布數據顯示,今年「雙十一」主要電商企業快遞訂單量達到3.5億,同比增長59%。
  • 雙十一快遞盒不要扔 DIY快遞盒可變身貓爬架
    11日當天,環保組織綠色和平、擺脫塑縛與中華環保聯合會聯合發布《中國快遞包裝廢棄物產生特徵與管理現狀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年人均快遞業務量從2000年的0.01件增長到2018年的36件;快遞包裝材料消耗量也從2000年的2萬噸增長到2018年的941萬噸,快遞紙箱類包裝廢棄物重複使用率不到5%。帶來龐大的資源負擔和環境壓力。
  • 快遞包裝垃圾「成災」 買買買狂歡後遇綠色難題
    根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2017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顯示,2016年全國快遞業務量達312.8億件,共消耗約32億條編織袋、約68億個塑膠袋、37億個包裝箱以及3.3億卷膠帶。光是一年消耗的快遞包裝盒所需的瓦楞紙箱原紙就多達4600萬噸,相當於消耗了7200萬棵樹。
  • 共享快遞盒找到行業痛點 但逆向物流和回收仍是大難題
    據36氪消息,共享快遞盒品牌「快遞寶」近日已完成1200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暫未公布。本輪融資完成後,快遞寶將進一步擴大包裝箱的生產規模,加速投放與合作的進度。根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2017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顯示,2016年全國快遞共消耗約32億條編織袋、147億個塑膠袋、37億個包裝箱以及3.3億卷膠帶,僅一年消耗的瓦楞紙箱原紙,就達4600萬噸,相當於7200萬棵樹。但據《人民日報》報導,目前我國快遞業中,紙板和塑料的實際回收率不到10%。
  • 盒去盒從?「雙11」快遞的包裝都去哪了
    從走出單元門到垃圾桶這一小段距離,路上有幾名大爺大媽會緊盯著她,有的甚至會一路小跑上前,「姑娘,你手裡拿的是不要的紙盒嗎?給我就行,扔了怪可惜的,我拿回家裝東西用。 」  昨天上午,記者在福臨苑小區門口看到,一名快遞員正在處理市民丟棄的快遞盒,他告訴記者,「這些都是今天的快遞,有的人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把箱子拆了,拿走裡面的貨物把包裝盒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