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兒子寫信問父親要生活費,朋友瞟了一眼來信:我要將女兒嫁他

2020-12-25 起叔讀史記

中國歷史上從來都不缺乏神童的存在,但是最終能夠成材的,無不是擁有超出常人的天賦能力的同時後天仍不斷努力學習進步著的人。有一句名言正是說「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可見天才也需要後天的培養才能將先天的天賦顯現出來。

晚清著學者黃雲鵠便有這樣一位天才兒子,實際上黃雲鵠本人也不差,身為北宋大文豪黃庭堅的後人,他的一身才華是得到了晚清文學界肯定的。黃雲鵠十分擅長於詩文創作,《雅州重建武侯祠記》、《遊周公山記》、《琴泉亭記》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佳作。

除此之外,他還是享譽一方的父母官。同治九年(1870年),黃雲鵠任雅州知府,他在繁忙的公務之餘還經常抽身給雅州府學諸生授課,因其不畏權貴,處事公正。善於傾聽民間百姓聲音。受到了百姓們的愛戴,甚至於給黃雲鵠起了一個「黃青天」的雅號。

黃雲鵠最高曾任巡道按察使,是清朝的二品大員。然而因為黃雲鵠性格太過於耿直,進京任職後屢遭排擠,後來黃雲鵠乾脆就辭官了,並於1891年開始雲遊四方。之後回到了故鄉湖北蘄春縣,開始一心研究學問。

黃雲鵠的經歷充滿了傳奇色彩,而說起他的兒子那就更不得了。或許很多人都曾聽過這個名字,他就是黃侃。黃侃出生於1886年,年僅10歲的時候便隨父至武昌,遊歷四方,縱覽諸子、史傳,能詩能文,自小便與人不同。

後來黃侃師從章太炎,在經學、文學、哲學各個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後來被尊稱為「國學大師」,稱他與章太炎為「乾嘉以來小學的集大成者」以及「傳統語言文字學的承前啟後人」。然而黃侃一向為人正派,從不趨炎附勢,最後並沒有向父親一樣走向官途。

這其中和父親黃雲鵠的言傳身教也有很大的關係,黃侃年僅六歲的時候便隨父親從京城回到了家鄉,當時的黃雲鵠已經辭去了曾經的高位,一心向學。而黃侃正是在這樣一個充滿書香氣息的環境中長大的。

黃侃小時候還發生過一次有趣的事情,當時黃雲鵠遠行去了,母親一個人帶著小黃侃生活。然而有一次黃雲鵠沒有及時寄錢回來,家中已經拮据生活了幾個月了。於是年僅7歲的小黃侃便代筆寫了一封信寄給父親。

黃侃沉思良久,把自己要說的話寫成了一首小詩,寄給了遠方的父親。這首小詩雖短當時卻言簡意賅,將家中的情況全都向黃雲鵠表述了清楚:「父作鹽梅令,家存淡泊風。調和天下計,杼軸任其空?」

當時擔任山西布政使的王鼎丞就在旁邊,他瞟了一眼便將這首短詩看完了。王鼎丞是黃雲鵠的好友,自然知道黃雲鵠有一個7歲大的兒子。一看落款處不正是他的兒子黃侃嗎?王鼎丞大為驚奇,七歲的小孩寫出了這樣的詩,豈不天才呼?

他想到自己有一個年若相仿的女兒名叫王採蘅,於是便向黃雲鵠提出希望能夠將自己女兒嫁給黃侃,兩人便又從好友結為了兒女親家的關係。

相關焦點

  • 7歲兒子寫信找父親要生活費,父親朋友看信後:我要將女兒許配他
    中國有句老話常說「三歲看到老」,意思是透過一個3歲兒童的行為舉止便可以感受到他以後是個怎樣的人,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他7歲便能寫詩向父親討要生活費,父親的朋友一看他的詩,立馬決定把女兒嫁給他,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後來如何呢?
  • 兒子寫信給父親要家用,父親朋友看後激動地說:我要跟你結為親家
    黃侃的學問高,但他的婚姻也常被人議論,黃侃於1886年4月出生在成都,從小就非常聰明,被稱作「神童」,他的父親黃雲鵠則是北宋著名文學家黃庭堅十七代世孫,在鹹豐三年癸丑科(1853年)中進士,曾是二品大員。
  • 父親找女兒要生活費,女兒只給一袋米打發,米吃完後父親傻了
    劉大爺已經68歲了,老伴很早就離開了他,他獨自一人將兩個兒女撫養長大,但是劉大爺重男輕女,特別溺愛兒子,卻對女兒不好。在女兒上初中的時候,劉大爺就讓女兒在家裡幫忙幹農活,在女兒大一點的時候,就讓她外出打工掙錢了,並將女兒所賺的錢都拿走了。
  • 女兒寫260封信給服刑父親 :8歲起寫信每周一封
    「爸爸,下周四我們就要考試,真的有些緊張,不過一想到小考之後,迎接我們的是豐富多彩的暑假,我真的太開心了,啊,希望我考好吧!」附帶一個笑臉的表情。「我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到了內蒙古,不僅不水土不服,反而食慾大增……」「……我下周要參加藝術大賽哦,為我加油吧!哦耶。」女兒念念的來信,總是活潑開朗中,又有一些俏皮的個性。
  • 父親監獄服刑 女兒8歲起寫信:每周一封 已寫260封
    「爸爸,下周四我們就要考試,真的有些緊張,不過一想到小考之後,迎接我們的是豐富多彩的暑假,我真的太開心了,啊,希望我考好吧!」附帶一個笑臉的表情。「我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到了內蒙古,不僅不水土不服,反而食慾大增……」「……我下周要參加藝術大賽哦,為我加油吧!哦耶。」女兒念念的來信,總是活潑開朗中,又有一些俏皮的個性。
  • 信陽男子販賣毒品獲刑 11歲兒子寫信欲替父親服刑
    近日,帶著一面紅彤彤的錦旗,懷揣著一封滾燙的感謝信,刑滿釋放人員李平(化名)在朋友的陪伴下開啟了到省信陽監獄的感恩之旅……「請監獄的領導、叔叔阿姨們讓我替我爸爸服刑,讓我爸爸回來照看一家人。要不然,奶奶的病也無法治療和照顧,姐姐和弟弟也無法上學,請監獄領導們一定幫忙,達成我的心願,讓我替爸爸吧。」2011年5月20日,省信陽監獄七監區收到淅川縣一小五年級二班陽陽(化名)的來信。11歲的陽陽父親李平犯罪入獄,母親改嫁,奶奶突患腦血栓,75歲的爺爺無力照顧家庭,陽陽姐弟三人面臨輟學。
  • 大學4年父子寫144封信 父親:寫家書可學會孝順
    圖為鄒服生和兒子鄒謹一起重溫當時的信件 記者胡琴沁 攝   自兒子鄒謹到上海體育學院讀大學的第一天起,鄒服生就知道,兒子4年後將成為一名體育新聞記者。   今年76歲的鄒服生曾是陝西省安康職業技術學院的中文系教授,在兒子將離家上大學前,他要求兒子每月要寫一兩封家書。鄒謹在大學4年間,與家中往來書信144封。
  • 音頻家書 | 父親一怒之下給領導寫信告兒子狀
    「這就是父親寫我的『人民來信』,我一直保存著。」繆榮株說著,將小紙片一張一張接好,一封完整的信呈現在眼前。信中這樣寫著:「袁書記:您好!我是繆榮株的爸爸,我因為氣到了極點,才寫這封信給您」……信的落款是繆裡昌。繆裡昌就是繆榮株的父親。信寫於1985年8月,是給當時的縣委書記袁平波寫的、反映兒子問題的人民來信,信中的主角就是繆榮株。
  • 父親的差別:我不吃省錢給我娃生活費;我兒子要在監獄裡過春節
    我發現家長都很喜歡抱怨自己的孩子這啊那的,他們其實有沒有想過,在抱怨小孩不爭氣,不夠優秀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自己是根啥蔥啊?有個親戚,最愛在外面說她兒子,不孝順,不爭氣。一邊說一邊抹眼淚。其實我每次都按捺著自己,我特別想說,活該!她的兒子小時候小偷小摸的時候,家長就不管,去做客拿了別人家的東西,還解釋說,小孩子嘛,翻一翻,看著喜歡就拿走了。
  • 女子嫁大14歲千萬家產丈夫,生活費每月兩千,還被公婆趕出家門
    近日,據相關媒體報導稱,現年37歲家住長沙的張瑛女士,在三年前經朋友介紹,認識了51歲的謝光耀,兩人之後後生下了一個女兒,不幸的是丈夫因為一場酒局,突發小腦梗塞,癱瘓在床。張瑛陪在身邊照料一段時間後才決定辦理結婚證。現在丈夫的身體已經好轉,逐漸康復,可是張瑛聲稱自己卻被婆家人趕出了家門。
  • 知青老邱_為了兒子,他想將自己「嫁」出去
    老邱是上海知青,在雲南種過六年地,又當了三十年的鄉郵員,五十五歲上退休回到上海。他的兒子小邱先回上海,開始住在姑姑家裡,老邱回來後,父子倆就借了一室戶老公房。老邱唯一的心病就是三十好幾的兒子找對象的事。小邱找對象,難就難在他的一條腿上。三歲那年,媽媽早上喊兒子起床要上幼兒園了,可兒子喊頭疼。
  • 婆婆天天給我做飯,每月問我要3千生活費,大姑:難道不該要嗎
    婆婆天天給我做飯,每月問我要3千生活費,大姑:難道不該要嗎我和我老公結婚三年了,我婆婆就一直在催我,讓我趕緊給她生個孩子,總是在我旁邊嘮叨,鄰居家誰誰,朋友家誰誰,孩子都上幼兒園了,人家跟你們年齡也差不多,你們倆怎麼就不抓緊生孩子呢,我感覺我婆婆也太著急了吧
  • 6歲兒子給爸爸寫信:我長大了 請在天堂看著我吧
    記者聯繫了視頻中的男孩和他的母親。原來在去年年末,孩子的父親因病突然離世。在父親去世的一百多個日子裡,六歲的孩子通過不斷給天堂裡父親寫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六歲娃的信刷爆朋友圈寫信的六歲男孩名字叫芋涵,目前還在上幼兒園。這封題為《寫給爸爸的信》只有100多字,寫在田字格中,孩子用鉛筆寫的,語言真摯,令人感動。
  • 老公看見別人帶著兒子玩,特意跟我說:下次不要再給我生女兒了
    老公看見別人帶著兒子玩,特意跟我說:下次不要再給我生女兒了!網友1:我一兒一女,說起來女兒從小到現在11歲我沒怎麼操心過,7個月開始睡整覺一歲開始自己吃飯,學習也還行,就是有點不太自覺。兒子嘛,現在一歲半,還要餵飯不說,吃飯也不香,昨晚哭唧唧到4.點多5點才睡,而且要抱著遊走,不然就哭,每天不是爬到我身上跳來跳去就是抓掐打咬扯頭髮。
  • 傾訴|一個自責的父親——女兒戀愛不順利 全是我的錯
    【傾訴人·事】田方,49歲,女兒小時候,他常駐外地工作,後來雖然回津,卻還是經常出差。今年,女兒已經25歲了,他幾乎缺席了她的成長,父女之間的關係也受到了影響。女兒從上大學到現在,正式交往過三個男朋友。但是,這三個男孩子對她都不是特別用心,女兒卻認為每個人都非常愛她,哪怕是其他女孩子眼中微不足道的好,在她這裡都會被無限放大。
  • 9歲高考,13歲大學畢業沒人要!父親:女兒毀了,我還能培養兒子
    面對眾人的羨慕,她開有培訓機構的父親張民弢,侃侃而談:女兒只上了一個月幼兒園,就再未到正軌學校參加過義務教育;跟著父母學習,4歲已經認識2000多個漢字;在家中私塾學習5年,拿到了高中畢業生同等學力證明,參加高考……「我計劃讓她20
  • 父親給兒子一個忠告:要娶,就娶朋友少的女人
    導語:孫先生的兒子已經27歲了,接近談婚論嫁的年齡了,兒子最近在相親找對象,孫先生這位老父親給了兒子一個忠告:要娶,就娶朋友少的女兒。來看看孫先生的說法。孫先生:我兒子現在已經開始談婚論嫁了,他在相親找對象。雖然說戀愛自由,但我還是想替我兒子把把關,我希望他能找到對的女孩子,能走一輩子,不要中途離婚。
  • 大學生狀告父親不支付生活費,結局有些意外,大學生該要生活費嗎
    18歲是成熟的標誌,也是成人的起點,如果到了這個年紀,父母不再為你承擔生活所需的費用,你是否能獨立生活,能否接受父母的這個安排呢?有人將父母告上了法庭。2017年7月,小王考上了大學,要求父親繼續支付撫養費每月2100元並支付其在大學期間所需住宿、交通等費用支出。王先生認為兒子已經成年,能夠獨立生活,拒絕支付。小王則認為父親每個月有7000元的收入,自己的這個要求不過分,於是,將父親告上了法庭。
  • 父親病逝,三兒子一個比一個「忙」,小女兒送終後,三兒子後悔了
    但是三個兒子,一斤在外成家立業了,而小女兒也在兩年前嫁到了外地,平常很少回來,只是逢年過節的時候偶爾回來看望父親而已,基本上只能在電話裡面了解父親的情況。女兒嫁出去,不能回家探望父親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但是三個兒子在縣城裡面住這裡,老家不是很遠,但是卻從來沒有回家看望過父親,其實老人家,一輩子生兒育女,就想等到自己晚年的時候,能夠有兒女陪在身邊,這是用多少錢都買不回來的。其實父親嘴上不說,但是心裡真的很渴望兒子們回家看看他。
  • 父親立遺囑,將北京兩套房產給兒子,女兒憤怒起訴,判決結果公布
    ​ 在我們的思想中,從來都是子承父業的,也就是說父母年邁,需要由兒子來贍養盡孝,父母的財產也是由兒子繼承的。女兒卻不相同,因為女兒要嫁出去,說難聽點就是別人家的人了,這樣父母的財產女兒是否有份?北京黃女士因為這樣的事情非常的氣憤,稱自己父母兩套房子全部給了哥哥,哥哥為了能夠繼承到全部遺產,還將奶奶起訴到了法院,要求按遺囑進行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