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寫信給父親要家用,父親朋友看後激動地說:我要跟你結為親家

2020-12-13 文史控

在青春年少時,少女可能因為一件白襯衫就對少年心生好感,有時也許是少年的突然回眸、少年的開朗笑容等,而在父母之言的古代,父母也可能因為對方在某一方面表現突出,而定下兩家孩子的婚事。

黃侃與章太炎、劉師培皆是「國學大師」,黃侃也師從章太炎、劉師培兩人,精通春秋左氏學的家法,三人也被世人說成是3個瘋子,而黃侃的弟子也非常多,世人將其弟子稱為「黃門侍郎」。

在黃侃眾多弟子中,有三位弟子關係特殊,第一位是黃菊英,黃侃在武昌高師任教時接觸到了黃菊英,1923年黃菊英畢業,後與黃侃結了婚,在民國學界文壇名噪一時。第二位是黃侃的侄子黃焯,第三位是黃侃的女婿潘重規。

黃侃的學問高,但他的婚姻也常被人議論,黃侃於1886年4月出生在成都,從小就非常聰明,被稱作「神童」,他的父親黃雲鵠則是北宋著名文學家黃庭堅十七代世孫,在鹹豐三年癸丑科(1853年)中進士,曾是二品大員。

但因為不與當時的官場同流合汙,又得罪了權勢,因此官越做越小,後乾脆辭官回到了老家,潛心鑽研學問,是兩湖、江漢、經心三個書院的院長,也是晚清重臣張之洞的密友。

黃侃七歲時,黃雲鵠在外地教書,一次忘記匯款回家了,因此黃侃與母親在家差點揭不開鍋,於是黃侃便給父親寫了封信,他沒有直接向父親說要錢,而是寫到:「父作鹽梅令,家存淡泊風。調和天下計,杼軸任其空?」

黃雲鵠看信時,好友王鼎丞正在一旁,也一併看到了信的內容,大為吃驚,忙問是誰寫的,黃雲鵠也就告訴好友是自己七歲的兒子寫的,王鼎丞從心底佩服這個小孩,認為黃侃將來大有出息,便激動地對黃雲鵠說:我要跟你結為親家。

而黃侃小小年紀,不僅解決了生活費一事,還順便解決了自己的終身大事,這件事情就流傳下來了,但黃侃的一生卻不止這一段婚事,他一生結過九次婚。

1903年,黃侃18歲,已經大有名氣,和訂婚已久的王採蘅完成了婚事,第二年黃侃有了一個兒子,王採蘅是受過舊式教育的女子,認為婚後應該盡心照顧丈夫,料理家事等,而且黃侃本身有才華,王採蘅也非常仰慕自己的丈夫。

不過結婚十年後,黃侃與自己的老鄉黃紹蘭相戀了,黃紹蘭讀過書,思想上與王採蘅不太一樣,而且她還是章太炎唯一的女子,與黃侃師出同門,黃侃認為黃紹蘭更適合做自己的妻子,但黃侃並沒有和王採蘅離婚。

黃紹蘭並無意破壞別人的家庭,一再拒絕黃侃的追求,但黃侃追求黃紹蘭也是有一套,強追不舍,說盡花言巧語,因此黃紹蘭最終相信自己是黃侃的真愛,不僅答應了黃侃,還不顧父母阻擾讓黃侃用假名字與自己結婚,但就在黃紹蘭懷孕期間,黃侃又去追求其他女子了,黃紹蘭的結局並不是很好,黃侃也因此為世人所不齒。

但王採蘅是不知道丈夫的感情故事了,在1916年黃侃用假名字與黃紹蘭結婚時,她便因病去世了。

兒子寫信給父親要家用,父親朋友看後激動地說:我要跟你結為親家

相關焦點

  • 7歲兒子寫信找父親要生活費,父親朋友看信後:我要將女兒許配他
    中國有句老話常說「三歲看到老」,意思是透過一個3歲兒童的行為舉止便可以感受到他以後是個怎樣的人,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他7歲便能寫詩向父親討要生活費,父親的朋友一看他的詩,立馬決定把女兒嫁給他,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後來如何呢?
  • 兒子考上了南開,塵肺父親激動地哭了
    他說,僅2019年就住了11次院,一年裡有近200天都是在醫院裡度過的,有好幾次都是從鬼門關走了一遭,都是醫務人員把他從閻王爺那裡給救了回來,我不想死,一定要等到兒子考上大學,不然,死不瞑目!就在他滿懷希望衝刺高考之時,父親又一次病重入院,母親去了西安打工,姐姐遠在上海,父親住院期間,多虧了醫務人員,幾次把病重的父親搶救了過來。當父親甦醒後對兒子說,我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兒子你還沒考上大學,我的心願未了,閻王爺不收呢!」
  • 7歲兒子寫信問父親要生活費,朋友瞟了一眼來信:我要將女兒嫁他
    有一句名言正是說「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可見天才也需要後天的培養才能將先天的天賦顯現出來。晚清著學者黃雲鵠便有這樣一位天才兒子,實際上黃雲鵠本人也不差,身為北宋大文豪黃庭堅的後人,他的一身才華是得到了晚清文學界肯定的。
  • 劉少奇誕辰120周年,兒子劉源有話要對父親說
    父親跟我說:白色恐怖中,他「以中央委員指導順直省委(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察哈爾、熱河、綏遠、豫北、魯西和陝北等廣大地區黨組織)工作」,反對冒險又克服關門,提出要真正發動群眾、吸引群眾跟隨黨,必須要打抗日的旗幟。可當時的順直省委書記王藻文煽動鬧經濟糾紛,帶頭支持國民黨北伐佔領京津,導致多級組織爭執四起。父親嚴厲批評王藻文,制止混亂,力主「快刀斬亂麻」。
  • 父親節|我跟父親當紅軍
    可他走不多遠,趁著父親趕到前面去指揮隊伍,便又一蹦子直追而來,偷偷地跟在隊伍後面。父親再次發現兒子時,隊伍已走出幾十裡地,只好無可奈何地說:「小海,你給老子緊緊跟上,不準掉隊!」「黨代表,你快去指揮隊伍,我來照看小海。」紅軍戰士吳華江當著他的父親說。每在情況緊急時,這位比吳華奪年長兩歲的本家哥哥,就自報奮勇將他背在身上,急奔猛跑一陣子使他緊緊跟上隊伍。要不,父親又該打發他回家哩!
  • 父親用文言文給兒子寫信勵志
    日期:[2018年12月10日] -- 牡丹晚報 -- 版次:[A10] 父親用文言文給兒子寫信勵志 □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 趙亞雯   本學期期中考試過後,菏澤一位父親用文言文給上初三的兒子寫了一封信,引起眾人關注和稱讚。
  • 赫魯雪夫對劉少奇說:你兒子的女朋友寫信給我尋求支持
    他把自己的想法向中國駐蘇聯使館留學生管理處提出後,留學生管理處不同意,就給他做說服工作。但劉允若想不通,又給父親寫信,想從父親那裡得到支持。對這種遇到一些挫折就言退卻和變換的意念,劉少奇很不贊同。他回信說:你轉系的理由不充分,我支持留學生管理處的意見。劉允若思想仍轉不過彎,導致在一段時間裡情緒低落,學習成績下降。
  • 花地|月下,朋友播放了一段父親的鼾聲……
    父親是一個地道的農民,鼾聲也很大。記憶中父親就是幹農活回來,中午坐在板凳上打個盹,也是電閃雷鳴般的鼾聲,那鼾聲一陣接著一陣,仿佛是在盡情地釋放他勞累後留下的所有疲勞和壓力。特別是夜深人靜,家人睡後,除了微風輕輕地吹過,偶爾有一兩聲狗叫,這時候的大山裡萬籟無聲,父親雷鳴般的鼾聲時緩時急,持續的時間長,響徹整個屋子。我小時候常跟父親睡,也常會被父親的鼾聲吵醒。
  • 兒子動手打老子 父親報警要抓人
    大晚上,一位父親報警稱自己被兒子打了,希望民警把兩個兒子抓起來。兒子打老子,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報警人:「我的意思是兩個都把他抓了關著去,抓走了我比現在還要好過。」現場,打人的兒子不見蹤影,只看見四十多歲情緒激動的父親。民警:「是怎麼回事?」報警人:「我的鞋子溼了,我就將水鞋裡面的水倒了點在池子裡,我兒子就說我。」民警:「今晚是哪個打到你?」
  • 父親謝謝你!6月21日父親節前夕,他們有話要對自己的父親說
    「其實我也比較虧欠兒子,『六一』的時候就沒有陪孩子,我兒子說想要禮物,但是更想要爸爸陪伴,別的小朋友都有爸爸陪伴,對此我也感覺非常抱歉,在以後的日子裡,爸爸也希望可以多多地陪伴你。」雖然是兒子,但是盛士亮也是父親。他的兒子盛開還不到8歲,都說警察家的孩子比別家孩子成熟得早,盛士亮家的孩子更是比較體恤父母。
  • 自打兒子出生後,我經常問父親要錢,兒子真生病後,父親一分不給
    所以後來沒辦法,我將我女朋友懷孕的事情告訴了我的父親,而我父親知道後,我要我女朋友把這個小孩給打掉的時候,他特別生氣,他連忙拿著身邊的棍子抽了我幾下,隨後讓我拿著禮品以及金錢,去向女方家提親。等到我孩子出生之後,我還是一如既往的問我父親要錢,但我的父親他不給錢我,而我母親有一次跟我講:「孩子你自己已經是父親,你應該成熟一點,你自己也有能力去賺錢養家,不是父母親不給錢你是因為你真的該成長了。」
  • 讀卡夫卡《判決》,強勢的父親,懦弱的兒子,註定悲劇收場
    喬治快要和未婚妻結婚了,他寫信給自己幼時的朋友,通知他來參加婚禮,同時勸告他能夠回國來發展。寫好信後,他將自己的想法告訴給了自己的父親。結果,因為這封信,父子兩展開了爭執,矛盾一觸即發。父親一開始懷疑兒子根本沒有這個朋友,隨後又說自己很了解兒子的這個朋友。
  • 我的父親張治中
    當天, 周恩來去看望張治中, 說渡江準備已經完成, 隨著形勢的轉移, 仍有恢復和談的可能, 但說代表團回去後國民黨的特務是會不利於他們的, 甚至誠懇地說:「西安事變時, 我們已經對不起一位姓張的朋友 (指張學良) , 今天不能再對不起你了!」
  • 音頻家書 | 父親一怒之下給領導寫信告兒子狀
    信寫於1985年8月,是給當時的縣委書記袁平波寫的、反映兒子問題的人民來信,信中的主角就是繆榮株。而那時的繆榮株任泰縣港口鎮黨委書記。「一開始看到這封信時,我真的很不是滋味,很糾結,這世上哪有父親寫兒子人民來信的。」繆榮株說,信寫好後,父親也在猶豫要不要寄出去。恰巧,他回家時發現了這封信。他心裡也很委屈,但還是決定做爸爸和妹妹的思想工作,希望他們能夠理解自己的處境和不易。
  • 在金字塔給父親寫信的林清玄,有沒有你的影子?
    那是林清玄,在金字塔給父親寫的一封信。林清玄坐在埃及金字塔前面給爸爸寫信。他寫道:「爸爸:此時,你怎麼也不會想到我就在金字塔前面給你寫信。記得小時候,你曾說我到不了這麼遠的地方,還打過我,我是不止一次被你激怒的皮球,壓力越大,動力愈強……」
  • 跟孩子要怎麼講理?鍾南山說:我一旦犯錯,父親就只和我說一句話
    ,9歲的孩子因為懶散,說什麼都不肯上學,於是在公眾場合,媽媽給9歲兒子下跪,苦苦哀求兒子聽話去上學,但是兒子非但沒聽進去,還將母親下跪的場面拍下來,發到網上,還說今天心情真好。鍾南山說:我如果犯錯,父親只會跟我說一句話
  • 對話給父親寫信的麻醉醫生:我漸漸活成了父親的樣子
    2019年12月26日,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以中文形式在其官網上面發布了一篇中國學者的文章——《給父親的一封信》,這篇文章獲得了《柳葉刀》於2019年設立Wakley—Wu Lien The(威克利—伍連德)獎。該文講述了兩代中國醫生的行醫故事,作者滿懷深情地寫下了父親經歷的2次醫療糾紛和自己工作後經歷的2次有點類似的手術,感慨萬千。
  • 父親節:對爸爸說一聲「我愛你」(組圖)
    所以,我小時候都是他抱的,因為媽媽力氣小啊!奶奶說,小時候,因為媽媽上夜班,晚上總是爸爸帶我睡覺。我老是在半夜醒來,要吃奶,要去陽臺上看風景,要下樓玩。每天晚上都是爸爸給我衝的奶粉,半夜裡還要陪我玩。奶奶說,那時爸爸邊抱著我搖晃,還邊閉著眼睛睡覺呢!因為他實在是太困了!  爸爸愛講笑話,點子也多,所以我很喜歡跟他做遊戲。在我不開心的時候,他就會說:「我數三下,你肯定會笑!」
  • 父親,您是我偶像,您說我聽
    從小到大,甚至將來父親都是我唯一的偶像,被我模仿,被我追求,被我崇拜,您說的,我都聽!孩童時父親說:我盡情地陪你玩,陪你鬧,但是有些事情你必須聽話!事後,父親並沒有打罵我,他只是拉著我的手說:小子,我可以盡情地陪你玩,陪你鬧,陪你瘋,但在你沒有自我分析能力前,請謹記我的囑咐。至今我還記得父親那高舉的手掌和那憤怒中透露著失望的眼神,那是我第一次見到父親發怒要揍我的樣子,也是為第一次見到父親低頭彎腰的樣子。從那時候起,不管什麼事,我都緊緊牢記父親的囑咐!
  • 絕症父親寫信關愛兒子續:系網上在逃人員
    圖/記者張軼  11月22日,本報報導《絕症父親寫給兒子五封信,不讓父愛缺席》發出後,被多家媒體轉載,不少網友對陳衛民表示關注,不少讀者主動提出要奉獻自己的愛心。然而此時,陳衛民卻因涉嫌銷贓被公安機關抓捕。他還有另外一重身份:網上在逃人員。  「我向所有的熱心人,很真誠地說一聲,對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