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允兒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總有一些人,看起來比誰都努力,但總是墊底。而有一些人,看起來毫不費力,卻永遠站在第一的位子。你的孩子是這樣嗎?從早到晚都在學習,卻還是在期末考試裡拿不到好成績,不僅孩子焦慮,家長也著急。
我有一個朋友考研考了三次,每次備考都很認真,每天把自己關在家裡,朝六晚十的學習,在考研的補習班都投入近了六七萬,但到現在為止都沒有上考研的基礎線。而他身邊的人,看起來也不怎麼努力,考研一次就過,當上了985學校的研究生。朋友對我哭訴:「為什麼我比他們都努力,卻得不到應有的成績?」
我告訴他,其實是他的學習方法有問題,許多學生都是這樣,把埋頭苦讀當做一項任務,不知道學習是為了什麼,只是不斷地在重複學習的動作。誤認為自己學得很紮實,但實際上根本沒有掌握學習的內容,這種情況著實讓人感到頭疼。
一、這三種孩子努力了還是「記不住」重點?
有的孩子對學習投入了百分百的精力,卻還是沒辦法記住重點,他們學習只浮於表面,且常常陷入過於依賴筆記的學習誤區。自負的孩子認為只要記住課本內容就等同於掌握知識;不愛思考的孩子愛偷懶,把死記硬背當做學習的唯一途徑;沒有正確認識自己的孩子不自知,不知道自己真正適合的學習方法是什麼。
這三種孩子不會科學用腦,勤於消耗自己的體力,最終兩邊不討好,失了芝麻,又丟了西瓜。學習需要大腦的事情,不是坐在那裡,就有回報的。那麼這樣的學習方式對孩子們又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二、學習很刻苦,卻總是拿不到高分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1. 打擊自信心
成績下發後,老師難免將孩子們的成績進行比較並反饋給家長,而家長們在私下也會討論孩子的成績。家長有時會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此時,孩子原本就沒有得到理想的成績,又感受到來自父母方面的失望情緒,會對自我產生懷疑,從而自信心下降。
2. 容易鑽牛角尖
孩子堅信自己的學習方法是正確的,一直以來的努力沒有取得對應的成果,孩子容易鑽牛角尖,給自己下達更艱巨的指令,加長自己的學習時間,有的孩子甚至廢寢忘食,對身體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傷害。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容易培養出「一根筋」的性格,做事不懂轉彎,只堅信自己的想法,這樣的孩子進入社會生活也尤其困難。
3. 造成自我意識的缺失
許多孩子麻痺了自己的感受,產生了「只要讀書就好,我自己的感受不重要」的想法。疲倦,睏倦,無聊,沮喪,這些都不重要,只要我獲得良好的成績,只要父母的眼中沒有失望,我就能永遠學習,這也是造成一系列問題的原因。
家長總是恨鐵不成鋼,殊不知孩子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IQ天生就高的孩子其實佔少數,其實我們只要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平凡的孩子也能輕鬆地變成學霸。那麼,這些方法又是什麼呢?
三、做到這些「平凡」的孩子也能逆襲成「學霸」
前央視主持人樊登在接受採訪時就提到他的「學霸」經歷,樊登在上課時總是看起來很悠閒,不怎麼記筆記,課後同學們也沒看到他有在認真複習,但他的考試成績卻總是很好,甚至名列前茅。班級同學因此對他議論紛紛。
樊登對此有自己的說法:每個人學習的方法不同,自己只是找到了合適的學習方法。
1. 靈活背誦是關鍵
許多學生在學習時喜歡死記硬背,或者說,喜歡做筆記。這樣的方法實際上是學生滿足自己的一種方式,看著滿滿當當的筆記,會有一種成就感,營造出自己已經掌握課本內容的假象。做筆記其實相當於對知識點進行抄寫,只能鞏固對知識的記憶,樂於做筆記的學生往往需要對自己寫下的內容進行數遍的回顧才能實現「抹不去的記憶」。
這樣的方式既浪費時間又沒有效率,而成績好的學生通常都會將記憶內容理解下來,在大腦中構成知識體系,系統地將知識點進行梳理,以便更好的記憶,這樣的「梳理記憶」法能讓孩子真正地學懂,靈活記憶且靈活運用知識。
2. 拒絕題海戰術
你的孩子還在家裡不斷地刷題嗎?樊登從小學開始,就不使用題海戰術了,在做題時,他專門將自己不會做的題目挑出來做,這樣既能提高學習的效率還能節約學習時間。
許多孩子做題時總愛挑自己擅長的題目進行解答,對錯題只進行答案修正而沒有深入琢磨,做題其實是為了發現問題,每道題都有相對應的知識點,只有孩子真正了解自己的薄弱點,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習成績。
3. 上課時集中注意力
據調查顯示,大部分的「學霸」都在上課時保持著百分百的注意力,在上課時,老師會對課本中的內容進行精講細講,並傳授自己解題的思維方式,因此上課的45分鐘時間,是學生們學習中最重要的時間。如果家長從小培養孩子的專注能力,就能對孩子的學習生活起到不小的推進作用。
結語
教育是一項體力活,更是一項腦力活。學習刻苦努力的孩子值得鼓勵,但如果已經付出了足夠的努力,還是得不到想要的成績,家長就要注意讓孩子多投入時間和精力在學習方法上,研究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你的孩子有什麼特別的學習方法嗎?歡迎在評論區和大家一起討論分享。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小允兒媽媽,是一名2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了點讚 + 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