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明明學習很刻苦,卻總是拿不到高分?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2020-12-13 小允兒的媽媽

文 | 小允兒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總有一些人,看起來比誰都努力,但總是墊底。而有一些人,看起來毫不費力,卻永遠站在第一的位子。你的孩子是這樣嗎?從早到晚都在學習,卻還是在期末考試裡拿不到好成績,不僅孩子焦慮,家長也著急。

我有一個朋友考研考了三次,每次備考都很認真,每天把自己關在家裡,朝六晚十的學習,在考研的補習班都投入近了六七萬,但到現在為止都沒有上考研的基礎線。而他身邊的人,看起來也不怎麼努力,考研一次就過,當上了985學校的研究生。朋友對我哭訴:「為什麼我比他們都努力,卻得不到應有的成績?」

我告訴他,其實是他的學習方法有問題,許多學生都是這樣,把埋頭苦讀當做一項任務,不知道學習是為了什麼,只是不斷地在重複學習的動作。誤認為自己學得很紮實,但實際上根本沒有掌握學習的內容,這種情況著實讓人感到頭疼。

一、這三種孩子努力了還是「記不住」重點?

有的孩子對學習投入了百分百的精力,卻還是沒辦法記住重點,他們學習只浮於表面,且常常陷入過於依賴筆記的學習誤區。自負的孩子認為只要記住課本內容就等同於掌握知識;不愛思考的孩子愛偷懶,把死記硬背當做學習的唯一途徑;沒有正確認識自己的孩子不自知,不知道自己真正適合的學習方法是什麼。

這三種孩子不會科學用腦,勤於消耗自己的體力,最終兩邊不討好,失了芝麻,又丟了西瓜。學習需要大腦的事情,不是坐在那裡,就有回報的。那麼這樣的學習方式對孩子們又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二、學習很刻苦,卻總是拿不到高分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1. 打擊自信心

成績下發後,老師難免將孩子們的成績進行比較並反饋給家長,而家長們在私下也會討論孩子的成績。家長有時會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此時,孩子原本就沒有得到理想的成績,又感受到來自父母方面的失望情緒,會對自我產生懷疑,從而自信心下降。

2. 容易鑽牛角尖

孩子堅信自己的學習方法是正確的,一直以來的努力沒有取得對應的成果,孩子容易鑽牛角尖,給自己下達更艱巨的指令,加長自己的學習時間,有的孩子甚至廢寢忘食,對身體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傷害。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容易培養出「一根筋」的性格,做事不懂轉彎,只堅信自己的想法,這樣的孩子進入社會生活也尤其困難。

3. 造成自我意識的缺失

許多孩子麻痺了自己的感受,產生了「只要讀書就好,我自己的感受不重要」的想法。疲倦,睏倦,無聊,沮喪,這些都不重要,只要我獲得良好的成績,只要父母的眼中沒有失望,我就能永遠學習,這也是造成一系列問題的原因。

家長總是恨鐵不成鋼,殊不知孩子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IQ天生就高的孩子其實佔少數,其實我們只要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平凡的孩子也能輕鬆地變成學霸。那麼,這些方法又是什麼呢?

三、做到這些「平凡」的孩子也能逆襲成「學霸」

前央視主持人樊登在接受採訪時就提到他的「學霸」經歷,樊登在上課時總是看起來很悠閒,不怎麼記筆記,課後同學們也沒看到他有在認真複習,但他的考試成績卻總是很好,甚至名列前茅。班級同學因此對他議論紛紛。

樊登對此有自己的說法:每個人學習的方法不同,自己只是找到了合適的學習方法。

1. 靈活背誦是關鍵

許多學生在學習時喜歡死記硬背,或者說,喜歡做筆記。這樣的方法實際上是學生滿足自己的一種方式,看著滿滿當當的筆記,會有一種成就感,營造出自己已經掌握課本內容的假象。做筆記其實相當於對知識點進行抄寫,只能鞏固對知識的記憶,樂於做筆記的學生往往需要對自己寫下的內容進行數遍的回顧才能實現「抹不去的記憶」。

這樣的方式既浪費時間又沒有效率,而成績好的學生通常都會將記憶內容理解下來,在大腦中構成知識體系,系統地將知識點進行梳理,以便更好的記憶,這樣的「梳理記憶」法能讓孩子真正地學懂,靈活記憶且靈活運用知識。

2. 拒絕題海戰術

你的孩子還在家裡不斷地刷題嗎?樊登從小學開始,就不使用題海戰術了,在做題時,他專門將自己不會做的題目挑出來做,這樣既能提高學習的效率還能節約學習時間。

許多孩子做題時總愛挑自己擅長的題目進行解答,對錯題只進行答案修正而沒有深入琢磨,做題其實是為了發現問題,每道題都有相對應的知識點,只有孩子真正了解自己的薄弱點,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習成績。

3. 上課時集中注意力

據調查顯示,大部分的「學霸」都在上課時保持著百分百的注意力,在上課時,老師會對課本中的內容進行精講細講,並傳授自己解題的思維方式,因此上課的45分鐘時間,是學生們學習中最重要的時間。如果家長從小培養孩子的專注能力,就能對孩子的學習生活起到不小的推進作用。

結語

教育是一項體力活,更是一項腦力活。學習刻苦努力的孩子值得鼓勵,但如果已經付出了足夠的努力,還是得不到想要的成績,家長就要注意讓孩子多投入時間和精力在學習方法上,研究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你的孩子有什麼特別的學習方法嗎?歡迎在評論區和大家一起討論分享。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小允兒媽媽,是一名2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了點讚 + 轉發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一些看似不努力的學生,照樣考高分?背後的原因值得學習
    作為家長孩子的學習成績自然是最關心的事情了,為了讓孩子學習好,有的家長甚至放棄工作在家「陪讀」,同樣孩子也很努力每天回到家就學習,但是到頭來總有些孩子的學習成績還是不如別人。都說努力就會有好結果,為什麼有的孩子明明很用功,還是考不好呢?
  • 為何外婆辛苦帶大外孫,孩子卻更喜歡奶奶?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
    導讀:為何外婆辛苦帶大外孫,孩子卻更喜歡奶奶?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何外婆辛苦帶大外孫,孩子卻更喜歡奶奶?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你為什麼必須刻苦學習
    學習之累,其實更是一種心理上的負擔。譬如,你刻苦學習,你總是考前幾名,你的心血換來了成績,於是課業對你而言就不是負擔。很多孩子累的是什麼呢?累的是刻苦學習了,名次和分數的進步,卻總是難以立竿見影。就像行進在茫茫沙漠上,不知道綠蔭清泉在何處,時間長了,內心的勇氣就洩了,就覺得累了。
  • 聰明孩子父母大多高齡?背後的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當了媽媽之後,與孩子有關的都非常感興趣,就連綜藝節目也不例外。之前韓國某電視就做過一檔名為《英才發掘團》的節目,介紹韓國各地的英才,個人認為可以列為父母必看節目。因為節目中透露的教育內涵,值得父母深思。
  • 生二胎,低收入人群成主流,背後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背後原因真的是值得我們思考的。而生一個孩子就只有一份希望,二胎開放後,生兩個孩子,多個孩子希望也是翻倍的。雖然他們也知道,兩個孩子不一定就一定能夠夢想成真。他們也想過,即便是兩個孩子都沒有成才,最起碼,兩個孩子在農村,或者在各個地方,也都可以彼此作伴,不那麼勢單力薄。他們更多的是希望兩個孩子互幫互助,彼此陪伴。
  • 和外國孩子相比,中國的孩子為何活得這麼累?原因值得所有人深思
    看似一句調侃的話,卻道出了中國孩子的辛苦,上小學的時候,為了考個好的初中,拼命補課;上中學的時候,為了考個好的高中,拼命補課;到了高中了,為了衝個好的大學,又拼命補課,這就是孩子們學生時代的生活,除了學習、考高分、上名校,幾乎就沒有其他事了。而上完學,馬上步入社會,就又得被逼著好好工作,掙錢養家。有時候,我們不得不感嘆,和外國孩子相比,中國的孩子怎麼就這麼累?
  • 日本孩子獨自上學,中國卻要接送,背後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對於父母而言,沒有什麼是比孩子更重要的,所以無論是誰,都希望多掙一些錢,讓子女過上幸福生活,可溫室裡的花朵,是經不起風吹雨打的。去過日本的夥伴或許都會發現一種現象,那裡哪怕幼兒園的孩子都是獨自上學,可國內就算是初中生,都依然要父母接送,其實背後的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 孩子愛頂嘴不服管教,背後的原因值得每位家長深思
    吃不吃蔬菜,能不能出去玩,什麼時候做作業,什麼時候玩遊戲……你說一句,他總有十句回應,明明是孩子犯了錯,你好心給他指出來,希望他能吸取教訓,結果每一件小事都容易引起一次親子戰爭。一方面,我們希望孩子可以虛心地接受批評,這樣他才有進步的可能。而另一方面,我們越是給孩子指出錯誤,他就越是牴觸、生氣,甚至頂嘴,真是一句話都說不得。孩子愛頂嘴不服管教,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關鍵得先了解下這背後的深層次原因。
  • 精心培養的4歲「神童」,才入園就被勸退,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
    導讀:精心培養的4歲「神童」,才入園就被勸退,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精心培養的4歲「神童」,才入園就被勸退,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你為什麼必須刻苦學習(十七)
    觀點提示:你刻苦學習,成績好,順利升入重點初中、高中、大學,其實就是為家長掙錢——因為你為家長省了成千上萬的跑腿費、請客費、擇校費。  孩子,你為什麼必須刻苦學習(十七)  孩子,今天想告訴你的是:這是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你刻苦學習的遠大目標無論多麼輝煌,但就眼前看,你的每一滴汗水、每一份付出、每一個高分,都與金錢有聯繫。
  • 5歲孩子心裡「長草」,不想上幼兒園,背後的原因值得家長們深思
    5歲孩子心裡「長草」,坐不穩板凳,不想上幼兒園,背後的原因值得家長們深思! 曉曉5歲了,媽媽送她去幼兒園。可是,老師發覺,曉曉一點都坐不穩,總是嚷著要回家。跟其他小孩子不一樣的是,曉曉想回家的理由是,她想看電視!
  • 成績好的孩子,除了讀書刻苦,還有「五個」習慣,值得家長們收藏
    同一個班級裡,有的孩子成績常常名列前茅,而有的孩子的成績卻總是難以提高,是什麼原因呢?首先是父母的影響,如果父母重視自己孩子的教育,就會很關心自己孩子的成績,及時幫助他們,這類家庭的孩子成績往往提高得很快,也能保持穩定。其次是讀書的積極性,讀書主動積極的人,學習效果非常好,學習需要大人施壓的人,學習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差。
  • 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
    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看一看,這值得我們深思的背後原因。二戰後,英美兩國迅速崛起,英語也就隨著兩國的發展而被傳播到越來越多的地方。英美兩國迅速侵佔大量的領土,將英語的影響力擴大,因此英語就慢慢地成為通用性語言。英語是一種海洋文明,與歐洲大陸的文明相去甚遠,如果沒有大航海,一直到邱吉爾時期,他們還在學校裡啃著無味的拉丁文法。
  • 明明很努力,為什麼距離目標總是差一點,專家分析背後的心理原因
    很多人覺得文字太多,沒耐心看完,那麼我最開始來說一說,怎樣才不會在學習上拖延。要把夢想放置在,怎麼才能把眼前的事情做好,而不是天天幻想著做牛逼了之後怎麼去慶賀。看完了幾頁書,你以為就能成為學霸?那些都只會讓你變得越來越浮躁,如果你把注意力放置在學習和做事本身,享受整個過程,解決一個個難題的成就感,那樣的生活就會變得十分有趣。你就可以去享受書本中哪些知識的美妙,感受生活中平凡的小美好,讓這些促進你們自己一步步的成長。我有一個朋友,因為一直想著去考重要的考試,就不斷努力學習。
  • 孩子寫作文總拿不到高分?知識儲備很重要,理解能力更重要
    但有些孩子在寫作文時卻總拿不到高分,甚至連及格分都達不到。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又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做出改變呢?前段時間錚錚的月考成績下來了,非常不理想。原本有望進入年級前10的他,這次居然意外掉到了年級前50。另他想不到的是,拖他後腿的居然是作文。錚錚實在是不明白,便拿著試捲去找語文老師。
  • 為什麼孩子愛撒謊?孩子謊言背後的3個原因,值得父母深思
    想必每一個家長都面臨過這樣的事情,孩子身體明明很健康,可是孩子突然跟自己說自己不舒服,頭疼、肚子疼的,想要在家裡休息;這是應該所有家長都知道孩子是什麼」病「了。其實他們就是想通過「裝病」而不用去上學,因此謊言便成了孩子的第一選擇,並以此來逃避現實。
  • 日本學校廁所這麼幹淨,為何孩子也憋回家上廁所?原因讓父母深思
    日本學校廁所這麼幹淨,為何孩子也憋回家上廁所?原因讓父母深思每個地區對於校園的環境重視程度不一樣,一方面是看這個地區對於孩子的教育重視的側重點在哪裡,一方面是這個地區是否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支撐。日本學校廁所這麼幹淨,為何孩子也憋回家上廁所?原因讓父母深思在國內的大部分學校,一般只能保證廁所的衛生,但絕對的乾淨、無異味那幾乎很難做到。然而在日本,他們很重視衛生環境,學校裡的衛生間雖然是公共場合,但是也可以保證廁所和家裡的衛生間一樣乾淨。
  • 為什麼日本孩子沒有自己的學習房間?原因值得深思!
    孩子有自己的學習房間,對中國家長來說,這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因為孩子可以不被打擾地安靜學習。  然而,很多日本家庭卻沒有專門供孩子學習、讀書的書房,這是為什麼呢?  在日本留學期間,我常到一些日本朋友家裡做客,久而久之便發現很多日本家庭都沒有專門供孩子學習、讀書的書房,即便家裡有書房,也是給大人們專用的。孩子平時讀書學習都在客廳等公開空間裡進行。剛開始,我並不理解日本家庭這種「不以孩子為先」的做法,沒有書房,孩子學習多不方便呀。  直到後來,我聽了導師安藤先生對此所做的解釋,才恍然大悟,並且非常贊同。
  • 日本學校廁所這麼幹淨,為何孩子也憋著回家才上廁所?背後原因引深思
    學校裡明明有廁所,你為什麼非要跑回家來上?想必這句話被很多媽媽掛在嘴邊,語氣是好氣又納悶,是的,大部分孩子不願意在學校裡排便,仿佛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有的孩子寧可憋一天,也要「肥水不流外人田」。孩子不願在學校上廁所,年齡跨度其實很大,小到幼兒園的孩子,大到小學生,甚至是初中生和高中生,都不喜歡學校的廁所,對此,也有人專門做過調查。
  • 揭開高分屏蔽背後的原因
    但懂媽發現還是有很多家長不了解「高分屏蔽」到底是什麼意思,今天懂媽就給大家科普一下「高分屏蔽」背後的意義。一、 防止以「狀元」來炒作眾所周知,中考填報志願是在考前填報。如何獲取更多優質生源,很多高中會通過「高分狀元」、「獎學金」、「免學費」等方式吸引學生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