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鳥唱一種鳥的歌,一類人說一類人的話。幾千年前,這個宇宙裡有太多種語言,它們彼此獨立,互相不知道,這世上也沒有世界語言這一說,人類也這樣安穩地度日,那時的語言並沒有給他們帶來什麼困惑。直到新航路開闢,世界各地慢慢融合到一起,人們才發現語言的不同給交流帶來了多大的困難,而事情也慢慢有了轉機。那大家知道為什麼英語能成為世界語言,而漢語卻不行嗎?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看一看,這值得我們深思的背後原因。
二戰後,英美兩國迅速崛起,英語也就隨著兩國的發展而被傳播到越來越多的地方。英美兩國迅速侵佔大量的領土,將英語的影響力擴大,因此英語就慢慢地成為通用性語言。英語是一種海洋文明,與歐洲大陸的文明相去甚遠,如果沒有大航海,一直到邱吉爾時期,他們還在學校裡啃著無味的拉丁文法。但世界上真正以英語作為母語的國家只有六個,英語的使用人數在世界上也只能排到第三位,而使用漢語的人數是世界上最多的,為什麼英語可以成為世界語言,而漢語不行呢?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其一,學好英語大有好處。英國在戰爭時期侵佔了大量的資源,佔領了大量的殖民地。這些殖民地的人們覺得學好英語對他們來說有好處,去到哪裡,會一門新語言都能吃上飯,因此在獨立了之後反而推行英語化。何況英國發展迅猛,各國都知道它的影響力。
其二,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都很發達。這六個國家,英國、愛爾蘭、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的發展都已經站在世界頂端,有著豐富的發展經驗和雄厚的力量,利益需求驅使著很多國家去學習英語。
其三,學習漢語的國家太少。中國不侵佔別國領土,以和平外交著稱,所以雖然學習漢語的人數多,但國家少,分布的不廣泛,影響力不大。所以學習漢語的雖然人數多,但都比較集中在中國本國。
其四,歷史上的中國人不愛冒險。中國人一直展現給他國以溫和謙虛的姿態,很少做瘋狂的事情,更不會有很多中國人去很多地方冒險,所以中國話傳播的不遠。
其五,漢語很難。漢語作為世界上最難的語言,並不容易學,不容易用,相反,英語比較簡單易懂,所以學的人會多一些。既然要作為通用語言,那肯定是越簡單越容易用,所以這也是限制漢語傳播的一大因素。但這也是漢語的特點。
這五點原因其實很值得我們去深思,相對應的我們國家也作出了調整,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學習中文,原因是我國發展迅速,機遇多了起來,於是很多人都了解並認識到了中國話。所以中國是以一種美好正確的方式去吸引別人來學漢語,相信中國發展的越好,漢語擴展的就會越廣。相信現在大家知道漢語沒有成為世界語言的原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