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案偵破紀實:深扒你不知道的共和國血案,每件都令人警醒(三)

2020-09-04 匯視資訊

你不知道的共和國血案(三)影響力堪稱小SARS的詭異案件

1995年8月,廣東省高要市金利鎮三要管理區,一名婦女正在街上走路,突然她感覺到一陣頭昏眼花。緊接著,便摔倒在路上。

「媽媽,你怎麼了?」跟她一起的孩子連忙上前推她,但孩子的母親毫無反應,緊接著孩子也感覺到渾身難受,終於倒在地上。

「完了,這怪病傳染到人身上來了!」附近的人大呼小叫,真箇鎮子仿佛被惡鬼籠罩一般,人們是人心惶惶。很快,有人用車子將兩個人運到了醫院,但遺憾的是,兩個人已經停止了呼吸。

「利星啊!我跟你拼了!」早晨還是一家三口,中午只剩下他一個人。男主人拎起出頭就出了門,身後是他的親朋好友。緊接著,是整個要麥村的人跟在他身後!

「幹什麼!你們幹什麼!」三要管理區利星有限公司門口,憤怒的村名試圖衝進來,門裡的廠房值班人員一面死死頂住大門,另一方面急忙打電話給公安局。

過了一會兒,當地派出所派來了二十幾名警察,雙方在利星公司門口進行了長時間的對峙。

「之前只是麥苗枯萎,塘魚死亡。現在連人都死了,你們說怎麼辦!」要麥村的村幹部為了自己村名的利益,挺身而出,大聲質問利星公司的管理人員。

「先冷靜,冷靜!現在死者什麼原因死的還沒有搞清楚,大家先不要衝動!」現場帶隊的民警滿頭是汗。一邊說,一邊不滿地回頭瞪利星公司的人。

原來,利星公司是從事冶鍊金礦的,當年5月的時候,曾經試生產了一段時間,結果馬上就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汙染,當地的魚和莊稼以及部分牲畜都出現了死亡現象,現在連人都死亡了,難怪村民大為惱怒。但當地政府指望金礦能帶動經濟發展,對利星一直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警察也只能兩面不得罪。

利星公司的人大聲說道:「人死了,也不一定是我們造成的,要弄清楚死因,我看啊,得送到法醫那兒去解剖!」身邊的幾個員工附合。

「我殺了你!」死者的家裡人一聽對方不但不認帳,還要解剖自己已死的親人,眼睛立刻就紅了,紛紛拎起鋤頭向前衝去。眼看一場械鬥在所難免!

「怦,怦!」帶隊警察一看快要控制不住局面了,只得鳴槍示警。要麥村的村幹部一看今天的事情要鬧大很可能沒法收拾,也連忙出面將苦主勸回去。

 二、

不久,三要管理區政府就收到了當地村名的請願書,要求關閉金礦。政府官員要求公安機關徹查村民死亡原因,但死者家屬說什麼也不同意解剖屍體,事情一時間陷入了僵局。

但沒想到,這只是噩夢的開始!

從8月份開始,大面積的牲畜和魚死亡以及人突發怪病甚至死亡問題接連出現。廣東省高要市三要管理區內的四個自然村開始的一系列原因不明的人、畜死亡事件,讓當地人異常恐慌,對當地金礦的衝擊多次發生,一浪高過一浪!

雖然當地政府一再強調不是金礦的問題,但在事實真相還不明確的情況下,當地群眾情緒恐慌,傳言為發生了瘟疫,大部分村民紛紛出走投親靠友,學校停課、工廠停工,社會秩序陷於混亂。

在這種情況下,高要市和它的上級行政單位肇慶市派出聯合工作組到三要管理區進行維穩工作。

工作組到了當地沒多久,就了解到一條重要線索。就在8月27日,當地村民的魚塘內出現了大量魚苗死亡現象,而魚塘主人在檢查時發現魚塘附近有十幾個毒鼠強的空瓶子,他將這一情況報告了當地派出所,派出所派人去取證,認為是當地有人渾水摸魚,趁金礦汙染事情的發酵,故意禍害這家村民的魚。

「這是一個重要的線索!已經有四個人死亡了,但這四個人的家屬都不同意進行屍檢,因此到現在都沒弄清楚真正死因,但目前狀況來看,很可能是有人故意投毒!」一位官員分析道。

但警察卻提出了反對意見:「如果是有人投毒,他是如何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投毒的?目的又何在?而且,如果是毒鼠強下毒,它的毒性很大,為什麼一家人吃同樣的飯,喝同樣的水,有人中毒身亡,有人卻毫髮無損呢?」

政府人員和警方連續開了幾次碰頭會,都沒有頭緒。逼不得已,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想法,加大對村落的監控力度,在主要村子內以及村子和村子之間的道路上進行重點巡邏,排查可以人員。

「誰,幹什麼的?」

「我肚子疼,出來上趟廁所。」

「哦,那趕快回家吧,晚上不要隨便出來。」

「好,我馬上回家。」

這樣的巡邏持續了好幾星期,但令人驚訝的是,大面積的牲畜和魚的死亡仍然在繼續,這時候整個廣東都知道了高要市的恐怖案件,有高要市親戚的人家都拒絕讓他們來自己的城市躲避,生怕怪病會傳染到他們身上。

廣東是改革開放的前沿,僅靠香港,海內外媒體都對這種恐怖現象非常關注,很快公安部就派來工作組進行督導。但這次督導組發現,情況遠比他們想像的要複雜和恐怖得多。

死者,一個接一個的出現了。

 三、

9月16日早晨,要麥村的男童陳澤輝在村小食店買了一碗粥回家和母親分食,不到半小時,陳澤輝就發病,渾身抽搐,可陳澤輝的母親卻毫髮無損。

醫療專家組得到消息後,馬上對陳澤輝的屍體進行檢驗,但遺憾的是,陳澤輝的母親因為自己沒有事,堅持認為是環境汙染所致,不允許解剖,專家組只好從陳澤輝的體表入手。

經過認真檢查並且激烈爭論後,專家組認為,雖然根據所掌握情況還不能確認大批人、畜死亡事件的性質,但從陳澤輝死亡的時間和狀況來看,由投毒造成的可能性已較為明顯地顯現出來了。

而此時,因為「怪病」而死亡的人數,已經增加到12人之多!另有83人中毒入院治療,他們的症狀有輕有重,但都說不清具體原因。

既然有了方向,公安部督導要求所有警察行動起來,對現階段所有出現怪病的群眾進行全面走訪。

各個片區的民警紛紛下到各個醫院,廣泛採集病人的生活樣本,深入調查病人家屬。在很短的時間裡,就調查了86名病人和家屬,製作了近百份反映病人發病前衣食住行情況的筆錄材料,繪製了數十份病人住宅結構平面圖,提取了死亡村民飲食、使用物品、病人嘔吐物以及現場發現的糙米等可疑物等大量檢材。

但可惜的是,這些檢材因為時間原因,大部分失效了,其他少部分雖然能夠檢測,但並沒有找到什麼可疑物質,只在幾隻雞的胃裡發現了氟乙醯胺,而這種農藥雖然已經被禁止,但在偏僻的農村卻並不少見,因此也並不能證明什麼,案件再次擱淺。

而令人驚恐的是,身患「怪病」的人仍然在不斷增加。。。

 四、

在這種情況下,政府人員和當地警方還有市、省和公安部下派的工作組三方再次召開聯席會議。

會議決定,無論如何要說服群眾,對屍體進行解剖,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弄清楚死亡原因到底是什麼!

當地警察再次承擔了這個艱巨的任務。而同時,他們自身也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有的民警忙了一天,回到家中,但妻子卻堅決不許他抱孩子,更不許碰家裡的食物,生怕民警將「怪病」傳染給家裡人!

更有甚者,連民警本身也覺得自己身體出現異常,是傳染上了怪病,在調查過程中,有多名警察因為勞累導致精神萎靡,結果他們都非常驚恐,馬上去醫院全面檢查身體,結果無一例外是虛驚一場。

同時,對住院的病人,民警也絲毫不敢放鬆,很多民警24小時寸步不離守在病房,病人一有嘔吐物或者大小便,立即就去接,馬上送到檢測中心進行檢測。但遺憾的是,當地的醫療條件有限,而即使送到省一級的檢測機構,也沒有什麼結果。

幸運的是,在當地政府人員以及宗族勢力的幫助下,警方終於克服重重困難做好了死者家屬的思想工作,解剖了6具得」怪病「身亡的群眾的屍體。

有了這些檢材,10月17日,廣東省公安廳刑偵處派人帶著金利鎮系列死亡案的多種檢材前往公安部物證鑑定中心,要求進行毒物檢驗。

負責此案主檢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封世珍。

 封世珍,是我國刑警中毒物藥品檢驗鑑定專家,一直戰鬥在毒物藥品檢驗的第一線。從上世紀70年代起,她幾十年如一日,潛心求索,致力於毒物檢驗的實踐和研究。全國基層公安機關送到公安部物證中心的中毒案件檢材幾乎80%%以上都是腐敗或高度腐敗的惡臭難聞、蛆蟲爬滿的屍體臟器,還有的是患有三期肺結核、肝炎、愛滋病等惡性傳染病可疑中毒死者的臟器和體液。有些檢材是致癌劇毒物質、藥品、化學試劑,以及對人體有害的各種揮發性氣體。封世珍近30年就是長期在這樣特殊環境中奮戰、拼搏。2000年10月退休後,因工作需要,她又被公安部物證鑑定中心返聘,繼續戰鬥在毒物藥品檢驗的第一線。2004年11月10日因病不幸逝世,2004年12月8日,封世珍同志被公安部追授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稱號。

 五、

封世珍根據送檢人介紹案情,此前已對死亡人、畜臟器做過多次檢驗,使用的檢驗方法既有化學法,又有大型儀器法,僅在雞胃容物中明確檢出氟乙醯胺,但人、畜中毒症狀很像是氟乙醯胺所致。這次送來的檢材,有死豬、死雞的胃內容,小食店的米粥和大米,死狗的胃組織,一位病人的尿液,死者陳某的多種生理組織,上遊金礦的水樣等。顯然,此次檢驗對揭開金利鎮人、畜死亡之謎關係重大。

氟乙醯胺是一種水溶性合成毒物,無色無味,由於此藥不易分解,殘留期長,易造成二次中毒,1984年國家明令禁止生產這類鼠藥,但在一些地方受經濟利益驅動仍在違法生產。1992年發生的「滅鼠大王」邱滿囤狀告科學家的官司,就涉及到「邱氏鼠藥」中是否含有氟乙醯胺,1995年2月這場官司以邱滿囤二審敗訴終結。

封世珍仍然是使用化學法檢驗。她為了解決幹擾問題,採用了大量的空白對照樣品,這樣,工作量成倍地增加,但可以查明檢樣中是否存在幹擾,在確定無幹擾的情況下再下結論。所有檢品的第一步處理是進行溶液萃取,這是包含著很多步驟的一道工序,對溶劑的控制、酸鹼度的控制等,稍不注意就會出錯。封世珍連續苦幹幾天,完成了萃取,然後進行硫靛反應檢驗。另一位參檢人員何毅負責用氣相色譜、氣質聯用等大型儀器,對所有檢品的萃取液進行毒鼠強、有機磷等毒物的逐項排除檢測。這期間,高要警方於10月29日又送來一份四天前突發死亡人員陸某的檢材。封世珍馬上對這份檢品進行了處理,按程序進行檢驗。

11月6日和10日,封世珍將經過浸泡、分離處理的所有檢材種類和對照的空白樣品分兩批送軍事醫學科學院用核磁共振儀器進行覆核檢驗。因為本單位沒有這種貴重儀器。在「邱氏鼠藥」案中,作為被告的五位科學家曾到國家農藥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公安部物證鑑定中心、軍事醫學科學院和流行病學微生物學研究所等四個權威部門對鼠藥進行檢驗,證明「邱氏鼠藥」確實含有氟乙醯胺等國家違禁劇毒藥。那時,封世珍就知道軍事醫學科學院能使用核磁共振法檢測鼠藥。所以,在剛接受此案的檢測任務時,封世珍與何毅就商量決定,在按照常規檢驗的同時,用核磁共振儀器對檢品進行覆核檢驗,以保證鑑定結論的準確無誤。

11月21日,封世珍收到了軍科院那邊的檢驗結果,她馬上與自己這邊已用化學法檢驗出的結果進行了比對,證實所有檢驗項目完全吻合,當天便電話通知了廣東方面。

由物證鑑定中心出具的鑑定書認定:死豬、死雞胃內容和小食店的米粥中檢出氟乙醯胺和氟乙酸鈉,從死者陳某的多種臟器組織檢出氟乙酸鈉,從雞胃內容中還檢出毒鼠強,其餘檢材中均未檢出氟乙醯胺等鼠藥、農藥成分。

這份鑑定證實,金利鎮發生的破壞力不亞於一場小型SARS的人、畜大規模非正常死亡事件,主要是由氟乙醯胺和氟乙酸鈉所造成。11月22日,新華社發布消息,稱廣東省高要市金利鎮三要管理區牲畜和部分村民相繼死亡事件原因已查明:他們是食用了鼠藥汙染的食物而引起中毒。那麼,鼠藥是怎麼「汙染」食物的?

六、

通過封世珍的研究分析,三要管理區的偵破力量重要明確了偵查方向。金利鎮大量人畜非正常死亡的真正原因就是——投毒!

而與此同時,可疑人員也被發現了!

在11月中旬的一天,金利鎮一家小食店服務員親眼見一個當地婦女吃完早餐後,偷偷往店內的一個水壺裡投了些東西。

這個店員非常警覺,她馬上報;了警,經過檢驗後證實,壺裡水中含有大量氟乙醯胺和磷化鋅成分!

至此,警方明白,投毒的人就隱藏在三要管理區數萬樸實的農村勞動婦女當中!但令人疑惑的是,她為什麼投毒?從投毒地點來看,似乎是無差別投毒,來小吃店吃飯的可能是任何人,甚至是她的親戚。她這樣做到底是為什麼?

看來,只有找到這個人,才能解開這個謎題!

很快,警方就將方圓幾公裡內所有不正經、愛撒潑、不孝順公婆的婦女都進行了重點篩查。但可惜的是,沒有任何收穫。

這時,公安部工作組內的刑偵人員建議,對本地比較老實,鄰裡評價比較好的人進行重點排查。

理由也很簡單,這名女嫌疑人進行長達5個月的投毒,居然沒有被發現。身邊的親朋好友和鄰居左右對她甚至沒有絲毫懷疑,說明這次的對手是一個非常善於隱藏自己的人。

經過幾周內的多輪排查,經過店員辨認,嫌疑目標鎖定在42歲的村婦杜潤瓊的身上。

經過一系列外圍偵查,警方於12月7日將涉嫌投毒作案的杜潤瓊和她19歲的大兒子湯友華依法逮捕。

12月11日,高要市警方派人將在嫌疑人杜潤瓊家中搜出的背包、大米、鋁鍋等可疑物品再次送物證鑑定中心,他們明確提出要求檢驗是否含有氟乙醯胺。

很快,在杜潤瓊家裡發現的第二次鑑定結果證實,杜潤瓊用鋁鍋攪拌過毒劑,搜出她已拌好毒劑的大米約一千克,背包是用來裝投毒物品的。

 七、

一臉老實相的杜潤瓊被帶入審訊室,沒幾個回合,她就徹底交代了!

在交代的整個過程中,她都很平靜,甚至顯得非常無辜和委屈,但她說得每一句話都讓預審員目瞪口呆!

原來,杜潤瓊如此瘋狂投毒的舉動背後,居然是她想幫自己去災避禍!

這個只有小學三年級文化的村婦交代說,她常去當地的廟裡去求籤問卜,開始是找廟公給她解答籤句,後來將籤句拿回去自己理解。有一次抽了一條籤句,「忽掉正當朝上後,這般佳景樂無殃」,她竟理解為「要剷除社會上的壞人、醜事,才能使自己不遭殃」,由此生出殺掉一批人的念頭。又一次抽的籤句是「讓國江山守陽光」,她認為是籤句批評她「如果還不行動,就會把江山讓出去,只好在家裡守陽光,就會遺臭萬年」。於是,她鼓動兒子一塊兒開始了瘋狂的投毒活動,但她一直沒有引起別人懷疑。只是在11月中旬的一天,她在小食店下毒時被人看見,這才漏了馬腳!

其實如果當地警方和夜間巡邏人員盤查再緊密一點,完全可以早一點發現杜潤瓊的問題。

因為,本文開頭部分巡邏人員偶遇的人就是杜潤瓊!

那天深夜,杜潤瓊去金利鎮市場進行投毒,正好碰到巡邏隊,她詐稱肚子痛上廁所,巡邏人員沒有注意,如果立刻檢查她的背包,會發現裡面全是下毒用的農藥,當時就可以人贓並獲。

根據杜潤瓊供認和公安機關偵查所獲得的大量證據證實,自1995年6月,杜潤瓊和其子湯友華從向魚塘裡投放甲胺磷農藥開始了他們一系列的投毒活動,後又購買了含氟乙醯胺和氟乙酸鈉的毒鼠藥劑「活神仙」,大多在夜裡出動,或在菜地的蔬菜葉子背面塗抹藥劑,或將藥劑灌入牛嘴,或用米、豬油渣、乾魚子攪拌藥劑後四處亂撒,後又發展到將藥劑倒入小食店煮好的粥裡,投放到村民家廚房內或市場的肉案上,總之是像瘋子一樣四處投毒;認定因這兩人投毒共造成163人次中毒入院治療,死亡18人,還有243頭豬、3100多隻雞、300多條魚、10頭牛死亡,直接經濟損失280多萬元。

同時,為了攜帶方便,她竟然買了2300瓶毒鼠強的空瓶子用來裝農藥,這也就是為什麼明明現場曾經發現過毒鼠強的空瓶子,但公安人員多次檢測魚塘和人畜飲水,都沒有發現存在毒鼠強的成分!

1995年12月26日,肇慶市中級人民法院以投毒罪判處杜潤瓊、湯友華死刑。杜、湯二人居然還不服,向廣東高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直到此時,杜潤瓊仍然認為,自己下毒殺人是為了消災避禍,並不是惡意殺人,請求法院從輕發落。

但法律是用來維護正義的!經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維持原判,於1996年1月8日將二人押赴事發地刑場執行槍決!

相關焦點

  • 大案偵破紀實:深扒你不知道的共和國血案,每件都令人警醒(八)
    你不知道的共和國血案(八):阿櫓之死阿櫓之死文 阿櫓1一萬次地走過自己在自己的廢墟中佇立萬物靜穆我在聆聽一種聲音虔誠的 如一匹老馬在黃昏的林際打著瞌睡心境曠遠 更曠遠而後流水般回顧一生離我的墓地很近很近了才發覺 自己是這樣一種草
  • 大案偵破紀實:深扒你不知道的共和國血案,每件都令人警醒(一)
    共和國歷史上有許多驚天血案,淹沒在歷史當中。前幾天因為一點小事兩人發生了爭吵,小張已經兩天沒有來了,什麼原因誰也不知道。經查:案發當天的4~5點,小張正在崗位上,同科的醫生都能夠證實,這個線索被否定了。在清理孫曉華遺物時,發現了一個署名王洪的人寫給孫曉華的三封「情書」。經查這個王洪是孫曉華在技工校的同學。
  • 大案偵破紀實:深扒你不知道的共和國血案,每件都令人警醒(五)
    在這段危險時期,公安幹警給老百姓一種很「休閒」的感覺(都穿便裝)。呼蘭縣公安局某退休領導,曾揚言,「別說抓到兇手。誰能提供兇器(那把匕首)的線索,我個人,懸賞10萬元!」同年9月26日,這位領導慘死家中。兇手,用匕首,在牆上留下一行字,然後,將匕首扎進牆裡,「楊局長,你太令我失望了。這把刀,還是留給你們作紀念吧!」
  • 大案偵破紀實:深扒你不知道的共和國血案,每件都令人警醒(二)
    女子說:「伯父,俺沒能給你和俺爹洗清冤屈,對不住啊。」老人對著自己的侄女周海清說道:「海清,你沒有對不起我,是我對不起你!」他將臉貼在紅包上,低聲說道:「不見面也好,是我對不起她們娘倆啊!」在文革時期,辦案條件粗糙,很多辦案人員經常毆打嫌疑人,因此刑訊逼供取得的口供檢察院和法院不認為是無效的,而周樟平和周樟安的不在場證據都不充分,而有人誣告一說也拿不出確切的證據。
  • 懸疑案件揭秘:深扒你不知道的共和國血案,每件都令人警醒(三)
    你不知道的共和國血案(三)影響力堪稱小SARS的詭異案件1995年8月,廣東省高要市金利鎮三要管理區,一名婦女正在街上走路,突然她感覺到一陣頭昏眼花。緊接著,便摔倒在路上。「媽媽,你怎麼了?」我跟你拼了!」早晨還是一家三口,中午只剩下他一個人。男主人拎起出頭就出了門,身後是他的親朋好友。緊接著,是整個要麥村的人跟在他身後!「幹什麼!你們幹什麼!」三要管理區利星有限公司門口,憤怒的村名試圖衝進來,門裡的廠房值班人員一面死死頂住大門,另一方面急忙打電話給公安局。
  • 懸疑案件揭秘:深扒你不知道的共和國血案,每件都令人警醒(四)
    你不知道的共和國血案(四)我曾經是一位鐵血父親1999年8月9日,是我一個永生難忘的日子!這天下午3時許,界首市警方給我打了一個電話,我的長子,17歲的朱磊在開計程車時遇害。原來,在這次列車上,乘警發現了三名持刀的在逃兇手。乘警人手不足,而且面對三名持刀兇手,有些打怵!侯付林知道了二話不說,立刻帶領兩名同事講三名持刀兇手生擒活捉。目睹此景,回想過去共同戰鬥的15個日日夜夜,我心悅誠服地對侯付林說:「侯探長,你真神了,你的大恩我永生不忘。」
  • 新中國第一文物大案,首開刑偵紀實劇先河,公安局長人生「逆轉」
    武和平作品然而,首開國內紀實犯罪刑偵劇先河的,卻是1994年首播的《九一八大案偵破紀實》,該劇根據發生在1992年9月18日、震驚中外的開封博物館文物盜竊大案偵破過程改編,當時主持案件偵破的開封市公安局局長武和平編劇並主演
  • 鎮江大案偵破記-- 燈城血案(3)
    原標題:連載│《正義永不缺席》 第十章 燈城血案(3)全文共姚阿庚寄出的最後一封信,已帶有幾分威脅的語氣:「你欠我的那點錢什麼時候還上?如果再不及時還,你給我當心點。」可是信寄出去好多天,洪達非但人不露面,錢也沒匯到。姚阿庚供述當年和洪達一起殺人,多少也有點報復的想法。姚阿庚這次真的冤枉洪達了。
  • 大案紀實:濟南7·9大案偵破紀實
    不管如何,敢於黑吃黑,連古稀老人都不放過,就知道楊斌手段有多毒辣了。楊斌曾經在天橋算過命,算命的說他死的時候,上不著天,下不著地。楊斌聽後還挺高興,以為這麼虛幻的死法不容易碰上。結果,他在逃脫警方追捕時被擊斃,屍體就掛在天橋附近的一棵樹上。
  • 中國大案紀實——鶴崗市搶劫大案(三)
    「……不惜一切代價,堅決偵破此案。」「此次破案是必然的、我們有能力在最短的時間內偵破此案。」鶴崗歷史上,發生大案後警方用如此強硬的口吻預言破案是第一次。這些話一箭三雕,既激勵所有民警義無反顧地投入工作,鼓勵知情者消除顧慮、大膽舉報,也說給可能正和大家一樣收看電視的犯罪分子聽,要他們不必存僥倖心理,儘快投降。
  • 大案偵破紀實——一夜間8人遇害,湖北1.4血案偵破紀實
    而熊家三代單傳,對熊振林自然也是百依百順,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熊振林的性格,自然也不會太好。輟學跟父親收購廢品後,熊振林還是比較勤快的,給人的印象也比較好。1995年,熊振林與當地人劉季華結婚。婚後,兩人曾出去闖蕩了幾年,可能是在外混的不太如意,1999年又回到當地開始重操舊業。
  • 鎮江大案偵破記---燈城血案(1)
    原標題:《正義永不缺席》 第十章 燈城血案(1)全文共映入眼帘的一幕,讓小鄭三魂丟了七魄——姚大海正躺在倉庫的值班室地面上,整個身體全部被棉被覆蓋,一動不動,只有手臂露在外面,地面上到處都是血跡……「老姚!老姚!」小鄭大著膽子,輕輕向前幾步,低聲叫道。可是姚大海絲毫沒有回應。小鄭戰戰兢兢地輕輕揭開棉被一角,只見姚大海身體蜷曲著,渾身滿是鮮血,已經沒有了氣息!「媽呀——」小鄭嚇得丟開被角,大叫著跑回院子裡。
  • 大案偵破紀實——殺人惡魔王福仁
    案件回顧這是一起被案犯自稱為「瀋陽『3-8』大案」都無法與之比「惡」的特大系列持槍殺人案件。有我這樣一個死刑犯的父親,會使我兒子的一生都受影響,我對不起他。我希望孩子不要認我這個父親,這樣他就不知道他父親是個什麼樣的人,殺了多少人了。我希望我媳婦帶孩子重新開始,好好教育孩子,讓他多學點知識,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別想幹啥就幹啥、任性,這樣的孩子長大後自私,不會有出息,我覺得一切犯罪都是自私引起的,光想自己不想別人。要想把孩子教育成人,必須從小養成好習慣。
  • 大案要案偵破紀實:轟動一時,鶴崗市搶劫大案(二)
    在分局,三個人被分頭審問,過程非常簡單,兩個姑娘畢竟太年輕,涉入此道不深,有些害怕,沒問幾句就都哭了,承認一個從富錦來,一個從北安來,都在「大都市」夜總會做伴舞女郎。今天夜總會歇業,老闆娘把她們介紹一位老主顧,就是姓許的總經理,讓她們跟他去,到他在郊區臨時租用的房子。總經理講好兩人陪一夜給一千五。
  • 鎮江大案偵破記---燈城血案(2)
    原標題:連載│《正義永不缺席》 第十章 燈城血案(2)全文共要知道,河裡七筒已出現三張,這可是絕張。姚大海沒有注意到,此時姚阿庚的目光裡充滿了貪婪,一個罪惡的計劃,開始在他的腦海裡萌芽。「老本家啊,你現在還在外面做點事嗎?」姚阿庚裝作不經意的模樣,一邊洗牌,一邊隨口問道。「反正閒著沒事,就在我兒子的廠裡幫著看看門。」姚大海毫無戒備,隨口答道。「每天早出晚歸,這麼辛苦啊。」 姚阿庚虛情假意地擺出關心的模樣。
  • 大案偵破紀實——第一悍匪「張書海」伏法紀實(上)
    在鄭州2000.12.9大案中一次搶劫208萬。使用爆炸手段,持獵槍。從1996年到2000年的5年間,張書海先後製造了搶劫個體戶主、鄭州電信局、建設銀行鄭州分行、廣東發展銀行鄭州分行等數起驚天大案。三年內,三起銀行大劫案,一個家族式高智能犯罪團夥,先後搶得人民幣250萬元。首犯張書海是一個心理素質及心理調節機能極強的人。
  • 大案偵破紀實——山東淄博一號大案
    1996年7月10日晚,山東省淄博市財政局一辦公室內,發生一樁血案淄博市公安局將其列為「淄博市一號大案」,連夜組織精幹力量,全力展開偵破。歷經125個酷熱白晝;公安幹警六下河南、十上濱州,轉戰京、津、冀等數省,行程數萬公裡,終將此案偵破,犯罪嫌疑人舒高濱被捉拿歸案。
  • 中國大案紀實:陝西5.29大案偵破紀實
    全國「一號大案」2008年5月29日上午,陝北高原的陽光顯得格外燦爛,有著煤海之稱的府谷顯得忙碌而有序,可是,就在這種忙碌有序中,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卻打亂了這種格局:有人蒙面打死了兩個人,搶走了200萬元現金。
  • 婚外情引發的血案——中國大案紀實
    為了查清死者的身份、弄清案件的真相,警方從屍檢、案發現場勘察、摸排走訪當地居民三個方向同時展開調查工作。據報案人阿芬(化名)稱,死者是她的姐姐阿香(化名),該出租房是她姐姐租住的,她和一名叫陳果(化名)的男子同居於此,他們有一名7歲的女兒。刑警開始對案情進行分析,既為財殺,屋裡沒有翻動的跡象,值錢的財物完好無損。仇殺?據了解阿香一向為人和善,沒跟誰結過什麼怨。情殺?
  • 「中國大案偵破紀實」一夜間8人遇害,湖北1.4血案偵破紀實
    而熊家三代單傳,對熊振林自然也是百依百順,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熊振林的性格,自然也不會太好。輟學跟父親收購廢品後,熊振林還是比較勤快的,給人的印象也比較好。1995年,熊振林與當地人劉季華結婚。婚後,兩人曾出去闖蕩了幾年,可能是在外混的不太如意,1999年又回到當地開始重操舊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