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60多歲阿姨街頭賣老鵝,天不亮起來忙活,出攤前有人排隊等

2021-01-15 每日各地美食大放送

說起老鵝,人們不由自主地會想到揚州的老鵝,畢竟揚州老鵝全國有名,實際上跟揚州有一江之隔的南京,也藏有味道好吃的老鵝,在南京,一年四季,街上有攤子賣老鵝,這些老鵝攤子看起來很爛甚至給人感覺不太乾淨,味道卻好得很。

南京有位阿姨在街頭擺攤賣老鵝已經有30多年了,阿姨姓盧,排行老二,所以他家的老鵝攤子名叫盧二老鵝,阿姨從十幾歲開始做到現在,已經60多歲的高齡還在做。每天下午3點多出攤,已經有很多人在她出攤的地方提前等著。

別看阿姨60多歲了,說話,做事都非常乾淨利索,顯得特別年輕,阿姨每天做的老鵝數量不多,只做幾十隻老鵝,她說現在處理鵝毛要手工,為此還請人幫忙,特別麻煩,逢年過節的時候多做一點,請工人就多一點。

一般都選150天左右的老鵝,沒回來後拔鵝毛,把每一根毛都處理乾淨,開始清洗,他家的老滷已經幾十年了,做出來的味道非常的香,不是特別鹹,吃過的人都覺得好吃,阿姨選的鵝都是吃草的,活動量很大,老鵝的皮兒很薄,肉很多,脂肪少吃起來也很香,老鵝是需要慢功夫燉的,阿姨每天天不亮就要起來收拾,燉好了要到下午3點多,剛剛好出攤,在他家買老鵝放心就是,一定是新鮮的。

客人點單後,阿姨把老鵝拿出來,吃哪個部位可以隨便選,剁成小塊,淋上滷汁,就可以拿回家美美地享受了!

相關焦點

  • 「許阿姨」「芳婆」回來了,南京街頭青團、元宵熱乎起來了
    現代快報訊(記者 劉靜妍 文/攝)「許阿姨」開始賣青團了,南京人心心念念的小元宵也「復出」了。最近,南京街頭不少傳統美食店開始重出江湖了。3月11日,現代快報記者探訪了幾家糕團店。新鮮熱乎的糰子剛出爐,就吸引了不少人排隊。
  • 崑山最火爆的「包子」店,一天賣5000個,天不亮就有人排隊
    崑山最火爆的「包子」店,一天賣5000個,天不亮就有人排隊也就是因為我們中國美食文化真是源遠流長,而且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都已經發展出了,有很多廣泛流傳的美食了,而且這些也就是華夏智慧的結晶,而且地上走的或者是水裡遊的,並且還會有很多非常有名的小吃
  • 西安這家街頭鍋貼攤太牛了,一天賣出30鍋,出攤前就有人排隊等
    鍋貼是南北皆宜的一種美食,每一座城市都有大大小小的做鍋貼的店,而西安這家擺在街頭的鍋貼攤,實在是太牛了,一天能賣30鍋,5點出攤,出攤前就有人在排隊等了。出攤後,攤前就圍滿了人,這個攤子在學校附近,有不少來接學生的家長買回去給孩子吃,大部分鍋貼是在家裡包好的,在煎制的過程中,順便還會再現包一部分,一天大概能賣30鍋。
  • 蘇州這家破爛小店,天天換新油炸爆魚,有人天不亮就來排隊
    蘇州有一家小店做爆魚特別有名,這家小店非常破爛,但是他家的爆魚,卻是蘇州人公認的好吃,據說他家每天能賣出去800多斤魚,有人天不亮就來排隊,它就是位於蘇州葑門橫街的老攤頭爆魚。這家店開在一座小橋旁邊,不看店的門面,環境真是很不錯,周圍還有很多的商鋪,但是這家店面卻讓人感到一言難盡,這條街上有好幾家賣爆魚的攤子,只有他家人氣最旺。魚是現殺的活魚,每天早上老闆到菜市場買來幾百斤魚,魚很新鮮,他家的調料也很出眾,據說這配方用了幾十年,還無人能夠超越。
  • 滄州大哥街頭賣當地特色小吃,出攤就排隊,出了滄州吃不到
    滄州有一位大哥在街頭賣當地的一種特色小吃,出攤兒就排隊,這種特色小吃就是滄州人很喜歡吃的,名字叫炸老虎。滄州人喜歡在早上吃炸老虎,這種高熱量的食物,早上吃容易消化,也能很好地給人體補充能量,這家攤子是夫妻倆在經營,大哥把發好的面放到油鍋裡炸,當麵皮鼓起來的時候,撈出晾涼,放入雞蛋再下鍋炸,炸到外表金黃酥脆,就可以出鍋了。
  • 70歲大爺街頭賣「豪華油條」,每天限量300根,出攤兩小時被搶光
    70歲大爺街頭賣「豪華油條」,每天限量300根,出攤兩小時就被搶光我們國家的美食是很多的,光早餐就有很多種,豆漿油條是我們經常吃的,濃醇的豆漿加上脆脆的油條真的是絕配。畢竟油條好吃和什麼都配得起來。我平常早上上學的時候都會買點早點吃,我家附近每天早上都有很多賣早餐的小攤,生意也很好。有一天,我還是和以前一樣走在路邊,思考著吃什麼,但是我突然發現路邊開了一家新的早餐店,我從來也沒見過。門口已經排起了隊伍,我就去看看是什麼,結果發現是一個70歲的大爺在街邊賣「豪華油條」,因為價格很貴,是普通油條的兩倍,所以就叫它豪華油條吧。
  • 中年大叔擺攤做卷餅,一張餅卷滿菜只要7元,一出攤就有人來排隊
    有一位大叔擺攤賣卷餅已經好多年了,他的小吃攤比較獨特。而這位大叔賣的卷餅的餅皮則是生麵團握在手上往鏊子上彈,麵團彈出去接觸到鏊子的時候會留下一層麵皮,這層留在鏊子上攤熟的麵皮就是春卷皮,也是這位大叔做卷餅的餅皮。
  • 想吃鹽水鵝?快去網上下單!揚州老鵝線上銷售賣往全國
    疫情之下,揚城鹽水鵝等滷味攤紛紛按要求停業,這可「饞」壞了不少揚州市民。想吃鹽水鵝了怎麼辦?線上下單呀!記者昨天了解到,目前揚州不少老鵝攤都開通了線上銷售模式,揚州老鵝通過線上銷售可賣往全國各地。鹽水鵝攤基本處於歇業狀態昨天,記者走訪市場看到,目前只有少部分老鵝攤和滷味店復工,部分店家生意火爆。「我們平常在望月苑門口和黃珏鎮上各有一個老鵝攤,目前還沒有出攤呢。」黃珏鎮「謝家老鵝」的謝老闆告訴記者,雖然目前有不少熟客詢問,他們還是決定「按規矩辦事」。
  • 南京這家豬頭肉太牛了,出攤前就排隊,45塊錢一斤,也沒人嫌貴
    南京有一家豬頭肉特別牛,它就是六合的李鼎記,大部分南京人都知道這家店,這家店已經40多年了,他家的豬頭肉到底有多好吃呢,反正吃過的人都一個勁兒的誇。 這家店出攤之前就有人排隊等,豬頭肉賣到45塊錢一斤,也沒有人嫌貴,隨便買個一兩斤就要花上近百元。很多人隔一段時間不吃就想吃。
  • 一個60多歲老阿姨的不幸婚姻告訴我們:遭遇渣男,離婚要趁早!
    經常聽到身邊有已婚的女士,會哭訴自己婚後的生活有多難過,老公有多渣,但是因為婚姻不易,只能湊合著過,卻從來沒有真正想過離婚。所以很多女人都是這樣一路湊合著過來的!可是一路湊合著過,就真的好嗎?要知道,女人越是不敢離婚,渣男就越猖狂。梅娘想說說自己阿姨的故事,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擺攤就火」的4種小吃,成本不高賺錢不少,只要出攤就有人排隊
    疫情之後,很多實體店的生意大不如前,隨後便火了「地攤經濟」,不需要房租,不需要太多人力,一人或者兩人就能撐起來,而且還不佔用工作時間,憑業餘時間就能完成,擺地攤這個行業從以前到現在一直都很流行,不過以前是城管不讓擺,人們都是偷偷的擺,如今卻完全顛倒了,城管不管了,擺地攤的人也多了起來
  • 揚州這家小吃街上的滷大腸小攤,每天只賣一鍋,出攤前就排長隊
    滷大腸是頗有爭議的一種食物,喜歡吃它的人每天都吃也不厭倦,而不喜歡吃的,聞之色變,即便是有人不喜歡吃,可是依然不妨礙它的高人氣,現在滷大腸的價格一路攀升,因為生的大腸製作成滷大腸之後,兩斤只能剩下一斤,滷大腸的價格貴也情理之中了,喜歡它的人不管它再貴也會喜歡。
  • 瘋狂的雞蛋漢堡,南京街頭1層豬肉2個蛋賣7元,排隊30分鐘才吃上
    南京街頭的小吃攤隨處可見,其中有一家小吃攤格外的引人注目,有很多人都在排隊。這個小吃攤賣的是一種叫做雞蛋漢堡的小吃,特製的模具裡倒入一層麵糊烤制,再打上兩個雞蛋,鋪上一層厚實的肉餅,然後再撒點調味料和白芝麻,這雞蛋漢堡做好了。
  • 60歲阿姨賣小吃,一斤50元,每天賣百斤,有人離得遠開車也要來吃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種美食,它是一種街邊小吃,樣子看上去不是那麼美好,但是它足夠美味,所以很多人見到它了都直誇好吃,雖說是一個小小的路邊攤,但是非常受歡迎,60歲阿姨街邊賣小吃,一斤50元,每天賣百斤,吃過的食客就認這個味!快來看看是什麼吧,也許你也喜歡吃。
  • 鹽水鵝當中,最出名的,當數「黃珏老鵝」
    安民「南京鴨,揚州鵝」,都是出了名的美食。揚州鵝當中,最出名的,當數「黃珏老鵝」。在南京讀書那會兒,走在街邊,聽人叫賣「正宗黃玉老鵝」,很想上去糾正,連字都沒有認對,不知從何而來的正宗。黃珏,是揚州城北的一個老鎮,一代大儒焦循的衣胞之地。
  • 青島大媽炸地瓜片27年,沒出攤就有人排隊,炸的薄脆一斤16塊錢
    現在的人都是非常喜歡到處去尋找美食,在中國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可以看到的特色美食那就是有許多,不管是人們走到哪裡就可以吃到哪裡,除了有八大菜系之外,還有不少具有特色小吃,這些特色小吃往往都是最喜歡人們前去購買的,特別是那些具有特色擁有著很高名氣的小吃就是最吸引人們前去花錢購買的,上次就有朋友在青島街頭發現了這一具有特色的小吃
  • 「擺攤經濟」盛行,街頭小吃比賣貨更暴利,一人出攤,天天賺錢
    網上很多網友反映,外出擺攤的朋友非常多,貨品同質化存在嚴重,有一位網友就談到自己擺賣的是網紅泡泡機,一條街就有七八攤在售,而且價格還壓得非常低,逛地攤的朋友當然以求物美價廉了,而貨品砸在手中賣不動就成了滯銷品,這樣的例子隨便一搜就有一堆。
  • 這家甜沫老字號,為什麼有人早上五點半就起來排隊?
    循著香味兒走,七繞八拐進了四平路,隔老遠就瞅見著街上滿滿當當都是在排隊的人。大清早這是排隊買啥呢?就住這條路的老大爺在隊尾嫌hou著:「餡餅粥哇!老方子你都沒吃過?」「我姓隋,大耳隋。」熱絡招呼的是隋四姨,正在店內忙客。
  • 60歲夫妻街頭賣煎餅,每天卻限量兩百個,背後的原因聽了心酸!
    60歲夫妻街頭賣煎餅,每天卻限量兩百個,背後的原因聽了心酸!這個暑假經常去接兒子去上補習班,在補習班的附近總能看到一對夫妻推著他們的一輛三輪車在做煎餅賣,這對夫妻都已經有60歲了。原來是阿姨的老公脊髓不好,而且每天都要早起去市場拿貨準備做煎餅的材料,這脊髓的承受能力就更加弱了,每天都是不能站太久的時間,要不會疼的不行,所以只能每天推著三輪車出來賣200個,賣完了就回家。
  • 年前市民忙活"頭"等大事 西安有人排隊理髮到凌晨4點
    這幾天,不少市民開始忙活「頭」等大事,洗吹剪燙以新形象迎接新年。昨日,記者走訪西安多家理髮店發現,理髮店生意非常紅火,市民排隊理髮。  昨日上午,記者在大寨路一家理髮店內看到,二十平方米左右的店面,剪髮區、燙染區的5張椅子上,不是剪髮的、就是正在染髮的。店內長長的沙發上已經坐滿了排隊等待的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