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訊進入秋冬季節,病毒性腸道疾病多發,而正處於生長發育特殊時期的嬰幼兒,由於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免疫力較差,極易受到病毒侵擾。因此,秋冬季加強嬰幼兒腸道疾病預防尤為重要。本期手機講堂,昆明市兒童醫院消化內科主任王明英將帶您了解和預防秋冬季嬰幼兒常見腸道疾病。
嬰幼兒腸道疾病之秋季腹瀉、冬季嘔吐
昆明市兒童醫院消化內科主任王明英介紹,秋季腹瀉指的是輪狀病毒腸炎,冬季嘔吐則指的是諾如病毒腸炎。輪狀病毒傳染性非常強,一般來說常發生在6個月到24個月的寶寶身上,且高發於11月至次年1月,小嬰兒階段發病率高達91%~93%。諾如病毒腸炎則以冬季發病為主,主要症狀是發燒嘔吐。同時,1歲到10歲的大孩子也會感染這種病毒,甚至家庭成員成人當中也會發現。
此外,這些病毒性腸炎都可能發生一些消化道以外的其他併發症,導致患兒病情加重,特別是有基礎疾病的孩子,如長期營養不良、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或使用激素進行基礎病治療的患兒必須要到人比較聚集的地方,更需要注意預防。
王明英強調,病毒性腸道疾病是沒有強效抗病毒藥的,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注意預防。如果兒童出現了發燒嘔吐的情況,要考慮秋冬季的病毒感染,及時到醫院就診。
如何預防嬰幼兒腸道疾病
有效預防嬰幼兒腸道疾病的方法總結來說就是堅持母乳餵養,注意合理飲食,增加營養,保證孩子良好的抵抗力。
在飲食方面,提倡母乳餵養,注意孩子合理攝入營養。因為嬰幼兒各個器官功能發育都不完善,營養是增強體質和抵抗力的很重要的環節,所以要避免不合理的餵養和疾病導致的營養不良。
在個人衛生方面,要注意勤洗手,保持屋內通風和食品、玩具的消毒,避免不必要的聚集性活動,阻斷傳染途徑。
此外,在孩子適齡的時候,如果有疫苗可以有效預防病毒感染,如輪狀病毒疫苗,應及時完善預防機制,避免發生疾病。
如何對嬰幼兒腹瀉進行合理地居家治療?
首先要評估孩子的情況,如果孩子體溫在38度5以下,精神狀態良好,大便情況只是水分較多,大小便次數不超過10次,這種情況下可以進行居家治療。
居家治療的關鍵是補水,家長可以從醫院或者從藥店裡面購買現成的口服補液鹽,認真按照藥品說明書配置,分次給孩子進行補充。
在飲食方面,對於母乳餵養的孩子來說,要繼續堅持繼續母乳餵養,對於配方奶餵養的孩子,在前三五天可以繼續原來的配方奶餵養,然後我們吃他平時吃習慣了的一些食物,但是要避免一些高糖的飲食,高脂肪的飲食以及纖維比較多的飲食。總的來說我們要吃比較容易消化的低糖低脂的已經平時吃習慣的飲食。
在用藥方面,對於秋冬季的腹瀉,蒙脫石散(即思密達蒙脫石散)和益生菌都是指南上推薦可以使用的,但這兩種藥物都必須嚴格按照藥物說明書正確合理地使用。以蒙脫石散為例,很多家長習慣直接用水調配後就給孩子服用,但這種方式是不正確的,不僅容易導致孩子嘔吐,還起不到很好的黏膜保護作用。正確的使用方法是一袋蒙脫石散兌50毫升水,然後按照孩子的年齡進行服用,如果之後還需要服用益生菌,中間必須間隔兩個小時。
王明英提示,當孩子精神不佳,出現頻繁的嘔吐、不能進食,伴隨持續高燒,甚至出現無法進水、抽風、四肢冰涼、小便減少、煩躁口渴或者是明顯的腹脹等症狀,必須到醫院就診,進行系統的治療,減少患兒發生併發症的機率,盡力避免發生危險。
掌上春城記者:周曉雯 陽玥
責編:黃璐
編審:吳晨萍
終審:李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