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董昊騫 通訊員 王曉婷 高尚 濟南報導
近期,冷空氣襲擊山東,隨著天氣的魔性切換,寶寶健康的大敵——輪狀病毒,總是時不時來下「毒手」。輪狀病毒有「民主病毒」之稱,幾乎所有5歲以下兒童都發生過輪狀病毒感染。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輪狀病毒腹瀉的發病率相似,但發展中國家的病死率更高,主要為脫水所致。輪狀病毒有明顯的季節性,發病高峰為秋冬寒冷季節(12月~2月)。在這個輪狀病毒大肆進攻的時節,怎樣才能不讓寶寶難受,爸媽揪心呢?濟南市疾控專家在疫苗接種預防等幾方面提出了建議。
濟南疾控專家表示,輪狀病毒在外界環境中結構穩定,對理化作用有較強的抵抗力,耐酸又耐鹼,pH 3-9範圍內保持結構完整,不能被胃酸破壞。同時,輪狀病毒耐寒冷,室溫中可存活數月,在糞便中存活數日至數周,在人類雙手上存活至少4個小時。
它們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同時也可通過汙染的玩具、書籍、衣被、便器和手等間接傳播,還可能通過呼吸道傳播。此外,新生兒也可能受到孕產婦的產道傳播。
據悉,普遍易感人群都屬於輪狀病毒的易感人群,5歲以下兒童也很容易感染這種病毒,該發病率最高年齡段為6月齡-2歲,佔到了發病人群的77%,且症狀是最嚴重的。 此外,其他年齡組和成人也可發病。
輪狀病毒性腸炎是一種具有散發性、季節性、病情通常嚴重的嬰幼兒胃腸炎疾病,潛伏期24~72小時,起病急,主要症狀是嘔吐、發熱、腹瀉、脫水。輪狀病毒性腸炎可引起幼兒嚴重脫水和死亡。
那麼,應該如何預防輪狀病毒?濟南市疾控專家說,要優先考慮通過疫苗接種預防輪狀病毒的感染。其次,無論是工業化國家還是欠發達國家,兒童輪狀病毒感染的發病率是相似的,這表明進一步改善水和衛生不能減少輪狀病毒腹瀉的發生。病毒對常用消毒劑抵抗力較強,但可被含氯消毒劑滅活。
如果孩子在託幼機構,家長給嬰幼兒穿上罩衣以包住尿布證明可以減少感染傳播。同時注意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提倡母乳餵養、積極防止營養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