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園林探秘暢春園逸虎食人

2020-12-22 北京海澱

據清人錢泳所撰筆記《履園叢話》記載: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五月二十七日晚,北京城雷電轟鳴,大雨傾盆。次日清晨,西北郊的暢春園傳來駭人聽聞的消息,園內虎圈中有一隻猛虎於晚間從籠檻內逃出,與三個相約到前湖賞荷花的太監狹路相逢,形勢危殆,兩個太監急中生智,縱身跳入湖中,倖免於難,而另外一個則不幸死於虎口。

逸虎食人之後,竄出園外,消息傳開,舉城震驚。暢春園所處的區域,為清代著名的三山五園,除了暢春園之外,還有圓明園、萬壽山頤和園、玉泉山靜明園以及香山靜宜園等皇帝經常居住的離宮御苑,這裡也是皇親國戚以及侍從,還有值班的朝臣往來和聚居的集中地。換言之,此地奔走來往的多是舉足輕重的朝臣或顯貴,故而老虎再次傷人,甚至傷及貴人的危險係數極高。況且,該處毗鄰西山,峰巒疊嶂,林深葉茂,一旦縱虎入山,圍捕困難不說,後患無窮。

逸虎逃竄,嘉慶皇帝急命侍衛追捕。五天後,經偵查獲悉逸虎蹤跡,又隨即下令三額駙(科爾沁扎薩克郡王,娶嘉慶皇帝第三女和碩莊敬公主)率眾殺虎。詩人張恆潤以《殺虎行》記述此事,詩中有云:

風沙滿目午日晴,觀者如堵鹹無聲。遙見虎死近相視,風搖毛尾猶心驚。壯士酒肆曾論兵,男兒自負那敢輕。大言常遭世俗笑,今日兒女皆知名。當時翰林院編修吳慈鶴也寫詩留念:黑河猛將行如風,長槍大槊何豪雄。虎知當死伏不動,翻身一箭穿其胸。兩位詩人儘量真實地再現了逸虎傷人並最終被捕殺事件的始末,尤其極力描述侍衛們圍捕惡虎的英勇壯烈場景,字裡行間洋溢著對嘉慶皇帝的讚譽和王朝統治形勢的自信。

而到辛亥革命以後,近人郭則沄梳理順治至宣統十朝人所寫詩文,尤重以詩詠史、以詩系事的作品,輯錄成《十朝詩乘》,吳慈鶴這首詩也被收入,題為《暢春園逸虎食人》。其時清王朝已經崩潰瓦解,郭則沄的看法恰好與吳慈鶴相反,他認為此突發事件非佳兆也,只是預示著某種危機即將來臨。確實,在逸虎食人的當年七月,嘉慶帝舉辦木蘭秋獮,不幸猝死於避暑山莊,似乎驗證了那些「後見之明」。

這一惡性事件,不由讓人追問暢春園內何以豢養猛虎的問題。據史料記載,暢春園的附園西北門內建有永寧寺,寺西為虎城,是清代皇帝養虎之處。康熙皇帝興建暢春園,是要在紫禁城之外尋找一處水土清佳之地,作為怡情養性,避喧聽政之所,故而對此地的生態環境尤為注重。康熙朝時期,暢春園一帶地肥水美,錦鱗遊泳,禽鳥翔集,是難得的自然勝地。

其實,帝制時代在宮苑之中豢養虎豹等猛獸的傳統,由來已久。據說,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時,曾於玄武門外建虎圈,令禁軍訓練捕虎。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西苑、南海子成為明宮廷豢養禽獸的主要場所。

康熙帝建虎城,豢養猛虎,既是宮廷傳統的一種延續,也帶有君主的個性色彩。康熙帝是歷史上出了名孔武有力的皇帝,行圍打獵,尤其是親手獵虎是他津津樂道的美事。康熙帝的寵臣高士奇在《扈從東巡日錄》裡曾記載,康熙帝曾一日親射三虎,而當時皇太子年僅九歲,「引弓躍馬,馳驟山谷間,矢無虛發,見一虎,射之立斃」,父子相傳的高強射虎本領令人咋舌。

庶吉士汪灝曾隨康熙帝參加木蘭秋獮,《隨鑾紀恩》一書詳細記載了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的夏天,他親眼目睹的康熙帝獵虎風採。當日,聽到負責偵查的侍衛來報,河對岸山上有虎,康熙帝立刻命停御舟登岸,與皇太子兩個各持巨槍,立於河岸之上,二十八位勇士持槍護立於四周。對岸山谷中傳來虎嘯的聲音,康熙帝命河對岸勇士按照部署獵虎,五名勇士遂遵旨前行,不一會兒功夫,立殺一虎。

不久,康熙帝命眾人圍觀所殺的猛虎,重三百七十斤,「黃毛黑斑,猙獰更甚」。康熙帝還告知隨從人員,「虎每食一人,其耳必有一缺」。眾人前觀,此虎耳有數缺,竟已食數人矣。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獵虎經驗豐富的老皇帝玄燁曾對近前侍衛談及圍獵的收穫,他侃侃道來,如數家珍:「朕自幼至今,凡用鳥槍弓矢獲虎一百三十五、熊二十、豹二十五、猞猁猻十、麋鹿十四、狼九十六、野豬一百三十二,哨獲之鹿凡數百。其餘圍場內隨便射獲諸獸不勝記矣。朕曾於一日內射兔三百一十八。若庸常人,畢世亦不能及此一日之數也。」

康熙帝熱衷獵虎,故命人在常住的暢春園附近建虎城以豢養小虎,待長成後放入園囿供狩獵之用,日後暢春園突發逸虎食人事件,也就不難理解了。

因為康熙帝養虎,喜愛獵虎,由此演繹、杜撰出來一些有關的傳說。據傳,潭柘寺第二代主持法師止安和尚,曾於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赴暢春園覲見康熙帝,適逢虎圈老虎發威,眾人皆不敢靠近,唯獨止安從容不迫,進前叱之,「汝由性暴故墜虎身,今猶不改,性必終迷。汝伏,吾為汝三皈,可得解脫耳」。老虎竟為之馴服,「帖然曳尾而去」。猛虎亦為高僧所折服,足見佛法無邊,這種故事自然是藉助暢春園中的虎圈衍生而來。

而黃三太(泰)殺虎救主的故事,更是廣為流傳。據說,康熙帝往暢春園觀賞吊睛白額虎,因侍衛不慎,老虎越出鐵籠,致死者多人。康熙帝命武臣出擒,結果也被老虎所傷,於是傳旨,能殺虎者賞千金,封萬戶侯。扶危濟困的綠林豪傑黃三太(泰)正好潛藏在暢春園,伺機偷竊御前寶物,於是挺身而出,殺死猛虎。康熙帝大悅,賞穿黃馬褂,並賜九掛龍。殺虎救主,足顯草莽風採,這一故事也是在暢春園虎圈的基礎上生發出來的,經過風行市井的小說、戲劇如《彭公案》、《九龍杯》不斷渲染,越發活靈活現,引人入勝。

上述故事有真有假,而暢春園建有虎城,則已為清代檔案所證實。據《清宮熱河檔案》記載,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三月初七日,內務府總管大臣向乾隆帝奏報暢春園虎城所領肉斤數目。按照慣例,凡是慶豐司(內務府所屬,掌牛羊畜牧事務)內倒斃的牛羊,都送往暢春園虎城作為飼養老虎的餌料,剩餘部分按價折算,交回內務府廣儲司銀庫。

這一則檔案告訴我們,虎城久已建立,並在飼養管理方面有章可循。據檔案可知,當時虎城內有大虎兩隻,每日各飼肉五斤;中等虎一隻,每日飼肉四斤;虎崽兒兩隻,每日各飼肉二斤。奏報中稱,當年買賣牛羊肉每斤價銀三分八釐,也就是說,乾隆三十七年時,虎城內大小五隻虎每日飼養用銀為六兩有餘,據此推算,一年的養虎費用約在兩千兩左右,這筆不菲的開銷,大概只有皇帝能夠輕鬆承擔了。

虎城內老虎的數目顯然不是固定的。到嘉慶朝,老虎的數量有顯著變化。據嘉慶朝內務府總管大臣奏報,嘉慶四年(1799年)交暢春園虎城羊一百四十七隻,嘉慶十六年交虎城羊七百二十九隻,嘉慶二十四年交虎城羊六百十四隻。虎城內每年所用倒斃牛羊的數量,應該與老虎的數目成正比。

乾隆三十七年的數字告訴我們,五隻虎每年大概要飼肉六千餘斤。按照一隻羊宰殺後大概淨肉20公斤算,嘉慶四年時虎城內的老虎少於5隻,而嘉慶十六年和嘉慶二十四年時老虎數量,應是乾隆三十七年的三到四倍,大概有十幾二十隻。也就是說,發生逸虎食人事件的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正好是虎城內老虎比較多的一年。虎多難管,趁劇烈天氣變化之時逃逸竄出,似乎情有可原。

然而,逸虎傷人固然與老虎數量太多有關係,卻非主要原因。人員廢弛,管理不善才是該惡性事件的源頭。一度作為皇家政治副中心的暢春園,在康熙帝身後,地位在不斷下降。

雍正時期,皇帝多居圓明園處理政事,暢春園主要是紀念先皇的祭祀場所。至乾隆朝,暢春園專闢為太后頤養天年之所。到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皇帝弘曆的生母崇慶皇太后去世,而近二十年後才繼位的嘉慶皇帝,他的母親早在乾隆年間就去世了。因此,作為太后奉養園庭的暢春園,到嘉慶朝實際上失去了功用,近乎閒置。

因此,嘉慶朝時暢春園內建築已日見殘破,管理維護人員也多被抽調到其他苑囿,守衛人數日益縮減。嘉慶十年(1805年),暢春園內春暉堂曾發生盜竊案,盜賊援牆闖入,事後查證丟失玉人、玉牛、銅瓶、銅爐等器物多件,說明宮苑的管理此時已是漏洞百出。十五年後的逸虎食人,只不過是昔日曾極盡恩榮的暢春園繼續衰敗、積重難返的惡果而已。     

相關焦點

  • 故宮、頤和園、圓明園、天壇、北海公園,這些皇家建築有什麼區別
    後來經過金、元、明、清帝王們的不斷完善,成為風景優美的皇家御苑。所以他們看中了京城西郊這塊風水寶地,在三山(萬壽山、香山、玉泉山)中興建了五座皇家園林,以供皇帝happy,清朝皇帝經常在這裡的時間,比在紫禁城的時間還長。
  • 中國古典園林文化:皇家園林與蘇州園林,在布局上有哪些講究?
    二:明清時期的皇家園林在明清時期,皇家園林一直被朝廷重視,因此,在建造上更加輝煌,更加宏偉。以圓明園來看,這座號稱當時世界上最輝煌,最具有代表性的園林,它是當之無愧的世界性園林,也是清朝皇家最著名的皇家園林。這座園林的建造,不僅是規模,還是輝煌程度,當時沒有可以匹敵的園林,可惜毀於英法聯軍手中。
  • 皇家園林綠道十一後開放 串聯頤和園玉泉山等景觀
    《法制晚報》記者上午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了解到,這條綠道雖屬區級綠道,但卻是串聯歷史名園最多的,也是今年在建的規模較大的一條綠道。  進展  健康綠道 十一後串聯「三山五園」  今年,本市正式啟動健康綠道建設。
  • 「園林紫禁城」離「國家歷史文化傳承典範」有多遠
    整體保護有進展:「躋身」首批6家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創建單位三山五園是對位於北京西北郊、以清代皇家園林為代表的各歷史時期文化遺產的統稱。三山指香山、玉泉山、萬壽山,五園指靜宜園、靜明園、頤和園、圓明園、暢春園。
  • 世界園林巡禮——雪梨皇家植物園
    4月19日,一隻朱鷺在澳大利亞雪梨皇家植物園休憩。  雪梨皇家植物園緊鄰最繁華的中心商務區,是喧鬧都市中的寧靜綠洲。皇家植物園所在的這片土地曾是原住民部落卡地哥的領地,現在是澳大利亞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
  • 皇家園林溫泉景點簡介
    皇家園林酒店是由遼寧東泰礦業集團斥資3億元人民幣傾力打造的超五星級願生態度假酒店,座落在風景優美、依山傍水的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月亮湖公園之畔,以自然生態為主題,突出中式皇家園林風範,具有社會公益性。接納天地之氣,承收日月精華,頭枕海浪潮汐,置身綠樹紅花,皇家園林野浴四季給人如此曼妙享受。野浴佔地面積2000餘平方米,設有18個溫泉泡浴池,一個海水遊泳池。其間綠樹垂陰,鮮花爭豔,山巖峻峭,拾級而上,登高休息茶座 ,可觀海,可瀏覽月亮湖無限風光。
  • 三山五園罹劫160周年的追問:「園林紫禁城」成為典範還有多遠?
    香山、玉泉山、萬壽山,靜宜園、靜明園、頤和園、圓明園、暢春園……在北京城的西北郊,有這樣一片區域,東西連綿20多裡,面積68.5平方公裡,山巒起伏,園林林立——這就是3年多前黨中央、國務院批覆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中,和老城並列為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兩大重點區域之一的三山五園地區。
  • 中國最大皇家園林—承德避暑山莊,我國現存面積最大的皇家園林
    而且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一座皇家園林,還是我國現存面積最大的皇家園林,即承德避暑山莊。又稱「承德離宮」、「熱河行宮」,位於河北承德市中心,是清代皇帝夏季避暑、處理政務的場所。從1703年開始,歷經三朝,用了89年時間建成,是清朝除北京外的第二個政治中心。
  • 周維權《中國古典園林史》第3版教材配套題庫——才聰學習網
    是中國造園發展到完全自覺創造階段而出現的審美境界最高的一類園林。5皇家園林的三大形式:______、______、______。香山、萬壽山、玉泉山為「三山」,清漪園(頤和園)、靜宜園、靜明園、暢春園和圓明園,統稱「五園」。9園林的布局形式______、______、______。
  • 皇家園林稻田農舍互為襯託 8處山水田園託起「三山五園」
    「三山五園」是指北京西郊清代皇家園林歷史文化保護區,包括香山、玉泉山、萬壽山、靜宜園、靜明園、頤和園、圓明園、暢春園等。2013年,海澱區開始對「三山五園」歷史文化景區68.5平方公裡中的核心區域14平方公裡進行整體規劃研究,重點實施園外園區域生態景觀提升工程。
  • 承德借力「園林上山」延伸皇家園林
    通過實施「園林上山」工程打造18個山體公園、建成「兩環」山體綠廊,承德市將皇家園林延伸到了百姓身邊,滿足了人們就近遊憩的需要。9月19日早晨6時40分,記者來到位於市中心的佟山公園。許多市民沿著山間的甬道疾步行、小步溜達、跑步。在山側的一個小平臺區,記者見到了李大姐及榮女士等幾十個人在打太極拳。李大姐告訴記者,她每天都會步行二三十分鐘上山和大家一起練拳。
  • 北京:明清私家園林淪為雜院飯館 皇家園林成職工宿舍
    中國園林網9月5日消息:清代的蓮園早已淪為大雜院,皇家私園蔚秀園也成為民居,晚清才子那桐的故居已變成了餐廳……近日,北京晨報記者在對京城現存的近代私家園林調查時發現,一部分園林古建保存狀況堪憂。建築專家的調查數據也顯示,北京現存的44處私家園林中,保護基本完好的只有一半。市政協委員建議,本市應加快對近現代園林古建的文物普查,儘快將其納入文保名錄,同時對現存園林遺產群實行整體保護。
  • 探秘荷蘭皇家宮殿的奢靡
    探秘荷蘭皇家宮殿的奢靡 2019-12-13 01:04
  • 園博會北京園已全面竣工 盡顯皇家園林風範(圖)
    北京園矗立於錦繡谷旁,園中亭臺金碧,林水清新,廊榭之間處處都洋溢著皇家園林的富麗典雅、大氣深沉。以皇家園林的風格與北京人特有的熱情敞開大門接待西海賓朋的光臨與品鑑。 全園由3個院落組成,分別融會了3類皇家園林的精華。北京園的第一進院是個四合院式的宮廷園林,稱作「明春院」,遊人在這裡可以感受到幽靜典雅的宮廷氛圍;第二進院是自然和人工交匯的山水園,堂皇大氣,是全園的景觀高潮;第三進院西跨院,也作「知秋園」,展現於遊人面前的是一處既含蓄又內斂的皇家山地園。
  • 北京三大皇家園林:北海最悠久,頤和園最講究,它卻被燒成廢墟
    皇家園林在我國,其實歷朝歷代都有皇家修建,在選址上也不固定,但是眾多皇家園林中最出名的莫過於位於北京的那三大皇家園林了。北海公園,是我國皇家園林的代表之一,雖然知名度不高,但是北海公園卻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皇家園林。
  • 華豐格蘭郡改名為長城逸府 預計1.6-1.7萬/平
    長城逸府在售公寓 別墅電話:15215 網易房產10月12日報導 華豐格蘭郡(資料、團購、論壇)開發商上海華豐置業有限公司已宣布破產,由國企長城國富基金接手,項目改名為長城逸府
  • 同樣是皇家園林,天津靜園卻無人知曉,做了半個世紀的「大雜院」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園林都是比較奢華的,尤其是那些皇家園林,作為皇帝的行宮,自然會裝飾得富麗堂皇,但是你知道嗎?在天津就有這樣的一座皇家園林,它不僅沒有奢華的裝飾,甚至顯得悽涼,它就是我國的最後一個皇家園林——靜園。為什麼要說靜園是我國的最後一座皇家園林呢?
  • 北京有哪些皇家園林?除了頤和園還有這兩處,知道是哪裡嗎?
    頤和園作為北京市的古代皇家園林,坐落於北京的西郊,在佔地面積上達到了將近三百公頃,是以杭州西湖作為藍本而建成的一處大型山水園林,並且也是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素有著皇家園林博物館之美譽,但要說起北京的皇家園林,除了頤和園之外是還有兩處的,甚至最早的已有上千年,那麼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去了解一下
  • 食人虎,流竄兩國吃掉436個人,直到將其擊斃才找出吃人原因
    山村牧童遭虎噬,血肉俱盡餘雙髻。家人行哭覓遺骨,道路聞之懼掩涕。州家都尉宿山中,已淬藥箭攢長弓。明朝得虎徹檻阱,繅絲搗?歌年豐。—— 陸遊老虎在中國一直以來都有著權利和力量的象徵,從「狐假虎威」「龍爭虎鬥」一系列的成語中就能窺見中國人對老虎的敬畏,對力量與權力的崇拜,雖然大家都知道老虎是森林之王,它的野性是十分的強橫的,但是老虎基本上生活在深山老林當中,因此人類與老虎之間也達到了一種十分微妙的和諧狀態,但是這種和諧狀態卻在一百多年前被老虎吃人事件打破了,食人虎,流竄兩國吃掉
  • 皇家園林之——北海公園旅遊攻略 景點門票美食住宿
    位於北京市中心的北海公園屬於中國古代皇家園林,是中國最古老、最完整和最具代表性的皇家園林之一。北海公園的湖光塔影、亭臺樓閣無一不富有幻想意境色彩,以神話「一池三仙山」為構思布局,有乾隆皇帝所題的燕京八景之一,而最著名的當屬瓊島上的藏式白塔。另外,北海公園也承載著北京一代人美好的童年記憶,那首「讓我們蕩起雙槳」的歌謠,始終代表著一代人的青春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