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道工作人員騎車巡視正在修建的綠道情況 攝/法制晚報記者 白冰
串聯頤和園、香山、圓明園、昆玉河等著名歷史景點的「三山五園」健康綠道在十一後建成開放。屆時,周邊約6萬市民將出門就能在親水親綠的綠道上跑步、健走和騎行。
《法制晚報》記者上午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了解到,這條綠道雖屬區級綠道,但卻是串聯歷史名園最多的,也是今年在建的規模較大的一條綠道。
進展
健康綠道 十一後串聯「三山五園」
今年,本市正式啟動健康綠道建設。重點包括二環路濱水綠道、海澱「三山五園」綠道、豐臺園博綠道、溫榆河濱水綠道、東郊森林公園綠道、延慶媯河綠道等,規劃建設綠道總長度達200餘公裡。
海澱「三山五園」綠道全長38.86公裡,連接萬壽山、香山和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別建有清漪園(頤和園)、靜宜園、靜明園、 暢春園和圓明園,統稱五園。
這條綠道是全市綠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規劃綠道北起北旱河,南至昆玉河沿線,東至海澱公園,西至香山公園。項目建設範圍涉及海澱區海澱鎮和四季青鎮,涉及人口約6萬人。
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條綠道地處歷史上皇家園林資源高度密集的傳統文化區、著名的風景旅遊區,建成後將為周邊居民及各旅遊景點的遊客提供更多的戶外活動空間和健康的休閒方式。市民可以在綠道內健身、騎行;在休憩中心喝茶、聊天……
目前,該綠道工程已完工近一半,預計十一後完工並開放。
探訪
附近居民「嘗鮮」在建綠道
《法制晚報》記者近日來到西四環四海橋北側,發現奔向香山植物園方向的北塢村路一側的綠化帶內大有玄機:一條平整的紅色鋪就的瀝青路的健康綠道「藏」在其中,蜿蜒向前,道右側的綠化帶比較繁茂,並依勢而建了小山丘。
健康綠道寬約3米,路兩側最少有10餘米的景觀帶。景觀帶在現有基礎上,增加喬木、花灌木,並補種可以在四季都成景觀的樹木以及地被植物。有的樹木將綠道「遮擋」起來,形成樹蔭。
靠近馬路的綠化帶則把健康綠道和馬路進行了天然分割,大部分樹木看得出來為新種植的,但即便這樣,人們置身其中,也能感覺出馬路上的噪音一下子小了許多。
繼續前行,路兩側不時就會有些道椅,供遊人休息。在快到閔莊路口時,一個佔地100多平方米的遊客服務中心坐落道旁,衛生間和洗手池已經修好。今後,這裡不僅可以買飲料、租賃自行車,也能為遊客提供其他服務。據悉,原則上3至5公裡設置一處驛站,15公裡左右建設一個遊客服務中心。
由於健康綠道沒有修建完畢,所以大部分從馬路進入其中的通道都是封閉的,已經用鐵絲網攔住,但是仍然有附近的市民提前「享受」了綠道的便利,在其中進行健步走等運動。
追問
從健康綠道能進公園嗎?
健康綠道串聯頤和園、香山、圓明園等多家收費的歷史名園。健康綠道免費,但公園收費。遊客進入健康綠道來到公園門口,需要買門票進入公園。
綠道與現有自行車道步行道有何區別?
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健康綠道基本是一個閉合系統,用於市民休閒和健身,與馬路原有的為上下班人們提供通勤的自行車道和步行道要區別開來。
市民可在綠道中租賃自行車健身。目前,海澱區園林綠化局正在與自行車租賃公司洽談,引進自行車租賃業務。同時,綠道建成後,還有許多運營問題和政策將完善。
綠道出入口設在什麼地兒?
閉合的健康綠道設置出入口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的地方因為現狀有鐵路、河流、架橋的,需要借用現狀道路,從綠道出去,過了這些路段再回到綠道。但是大多數出入口都會方便市民換乘公交地鐵。
名詞解釋
健康綠道是指沿著河濱、溪谷、山脊線等自然走廊,或者是沿著具有休憩功能的景觀道路、綠地以及具有文化特徵的場所等建立的線型綠色開敞空間,人們可在其中健身和騎行。
本市健康綠道體系由市級、區級和社區級三級綠道構成。市級綠道就是全市綠道體系的骨架,串聯全市重點生態走廊、人文歷史景觀和主要功能區、居住區。區級綠道指市級綠道的延伸,串聯本區縣主要的綠色空間、歷史文化景觀和主要居住區。社區綠道指串聯社區周邊綠色空間,直接服務社區居民。
文並攝/記者 白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