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旅行寶箱,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寶!今天,我要為大家介紹的這個景點是世界上最廣闊的皇家園林之一,佔地面積290公頃,集中中國園林之大成而馳名中外。相信有些朋友已經猜到了,這個景點就是中國北京頤和園!
頤和園早期叫清漪園,清晚期因為被英法聯軍破壞,慈禧太后出逃回歸後,又命人重新修建了園林,改名為頤和園。頤和園始建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歷時15年竣工,是為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園」(香山、靜宜園,玉泉山、靜明園,萬壽山、清漪園,園明園,暢春園)中最後建成的一座。園區內主要由萬壽山、昆明湖兩大風景區組成,其中水域面積約佔四分之三。湖山之間,有亭、臺、樓、閣、宮殿、寺觀、佛塔、水榭、遊廊、長堤、石橋、石舫等100多處富有民族特色的古典建築,全國最長的遊廊——長廊,把遠山近水連成一體,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昆明湖
是頤和園的主要湖泊,佔全國面積的四分之三,約220公頃。南部的前湖區碧波蕩漾,煙波淼淼;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十七孔橋橫臥湖上,湖中三島上也有形式各異的古典建築。
佛香閣
位於萬壽山前中央的山腰,建築在一個高21米的方形基臺上,是一座八面三層四重簷的建築。閣高41米,閣內有8根巨大鐵犁木擎天柱,機構複雜,為古典建築精品。原閣在清鹹豐十年(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毀後,於光緒十七年(1891年)花了78萬兩銀子重建,光緒二十年(1894年)竣工,是頤和園裡最大的工程。閣內供奉著接引佛,供皇室在此燒香。
長廊
長廊位於萬壽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萬壽山,東起邀月門,西止石丈亭,全長728米,共273間,是中國園林中最長的遊廊,1992年被認定為世界上最長的長廊,並列入「金氏世界紀錄」。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繪,共有圖畫14000餘幅,內容包括山水風景、花鳥魚蟲、人物典故等。
大戲樓
德和園大戲樓是為慈禧60歲生日修建的,專供慈禧看戲。它高21米,在頤和園僅次於最高的佛香閣。戲樓共三層,後臺化妝樓二層,頂板上有七個「天井」,地板中有「地井」。舞臺底部有水井和五個方池。演神鬼戲時,可從「天」而降,也可從「地」而出,還可引水上臺。
石舫
在長廊西端湖邊,是一條大石船,取名清晏舫,寓「海清河晏」之意。是頤和園唯一帶有西洋風格的建築。它的前身是明朝圓靖寺的放生臺。乾隆修清漪園時,改臺為船,更名為「石舫」。
十七孔橋
坐落在昆明湖上,飛跨於東堤和南湖島之間,用以連接堤島,為園中最大石橋。石橋寬8米,長150米,用以連接堤島上為園中最大石橋。石橋寬8米,長150米,由17個橋洞組成。石橋兩邊欄杆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石獅500多隻。
好了,今天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了頤和園,和頤和園內的景觀等,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寶!如果您有什麼寶貴的建議或者意見歡迎留言吧!喜歡的朋友們請關注我吧!
請關注百家號——旅行寶箱。為您帶來更多、更精彩的旅行資訊,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