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研究生「論文高度雷同」,學術不端要零容忍

2020-12-11 中國網

作者:李一陵

據媒體報導,日前,記者發現天津大學軟體學院軟體工程專業2018屆碩士畢業生劉某的碩士學位論文《基於J2EE的環保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與同年畢業的廈門大學信息學院軟體工程專業學生林某的碩士學位論文《基於J2EE的環保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標題、摘要、關鍵詞、正文的結構及內容雷同或高度相似,多個段落一字不差,甚至在致謝部分,兩篇論文的相似度也很高。對此,廈門大學表示,對學術不端的行為是零容忍的,如果情況屬實的話,會立即對此事進行處理。

難道是兩個人想到一塊、寫到一塊去了?這種概率極小。因為兩人都屬於2018屆畢業生,不太可能是抄了對方的論文,很大可能是兩個人都找人代寫論文,而代寫者完全沒有「職業道德」,拿同一篇論文賣給了兩個買家,結果把他們兩都「坑」了。當然,代寫論文買賣論文本身就是違反學術規範的不端行為,壓根就談不上職業道德,兩個人如果真是買論文,那也不是被誰坑了的問題,而是自己挖坑自己跳。

兩篇雷同論文究竟是怎麼回事,一查就明了。實際上,近年來,天津大學發生過多起碩士學位論文大規模抄襲問題。2018年4月,天津大學軟體學院軟體工程專業2012屆碩士畢業生李某昆的碩士學位論文被發現涉嫌抄襲。同年6月,天津大學通報建築工程學院2008屆在職研究生李某鋒碩士學位論文抄襲情況屬實,兩篇論文從目錄到正文內容都高度雷同,74條參考文獻從書名、出版時間到引用的頁碼都毫無差別。不僅如此,李某鋒在「致謝」部分還特別感謝了彼時已成為內蒙古農業大學副教授的被抄襲者武某。

兩個人買了同一篇論文,還順利通過了答辯,拿到了學位證,與其說是買論文的人心大,不如說是審論文的太敷衍,論文答辯很可能是流於形式。如果真有嚴肅、嚴格的答辯,答辯者如沒有投入時間和精力做研究、寫論文,不可能不露出馬腳。正常情況下,從開題到撰寫初稿,再到修改、最終定稿,有多個環節,都離不開導師的指導、把關,如果嚴格按照這些流程走,經過一輪又一輪的修改,也不至於出現兩篇論文從結構到內容高度雷同的情況。出現這種情況,同樣說明論文指導老師對學生的論文指導敷衍了事。

上述幾起碩士研究生學術不端問題都發生在在職研究生領域,雖然只是個案,但是反映的問題卻有共性。在職研究生教育的發展在於解決研究生教育供給與需求不足,順應社會經濟發展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同時也是為了暢通終身教育體系之路。但是,部分高校對在職研究生培養和教育管理重視不夠,畢業把關不嚴、流於形式,把在職研究生培養當成了一手交錢一手給證的生意。即使學位論文出現過很多次問題,也依然沒有實質性改變。而這正是在職研究生學位在社會上的認可度偏低的原因所在。

正是因為學校教育管理鬆散,畢業把關不嚴、放水嚴重,一些在職研究生才會無所顧忌,在學位論文寫作上選擇「走捷徑」,用弄虛作假的方式矇混過關。找人代寫論文無疑是最懶惰、最惡劣,也是最直接的一種,而其他剽竊、抄襲等行為更為普遍,只是沒有這麼明顯。

在職研究生錄取門檻低,受教育者水平參差不齊,很多人工作繁忙,所能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有限,但這都不是降低人才培養要求、放縱學術不端行為的理由。對於高校來說,在職研究生發放的也是蓋有學校大印的學位證書,忽視人才培養質量,對在職研究生疏於把關,砸的是自家學校的招牌。(李一陵)

相關焦點

  • 在職研究生培養要求不能降低
    原標題:在職研究生培養要求不能降低【光明時評】作者:李一陵(媒體評論員)日前,有媒體發現,天津大學軟體學院軟體工程專業2018屆碩士畢業生劉某的碩士學位論文,與同年畢業的廈門大學信息學院軟體工程專業學生林某的碩士學位論文,在標題、摘要、關鍵詞、正文的結構及內容上雷同或高度相似
  • 畢業論文「想買就買」,學術不端必須零容忍
    日前,天津大學、廈門大學兩名學生的碩士論文雷同引發熱議,兩所大學調查後認定二人有學術不端行為,分別收回、註銷其所獲學位證書。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儘管教育部門和高校對「論文代寫、買賣」現象始終保持「鐵腕整治」的態勢,但仍有不少「論文槍手」藏身網絡平臺,個別畢業生又企圖矇混過關,「論文代寫、買賣」現象禁而不絕。
  • 「雷同論文的出現」是一封實名舉報信
    近日,澎湃新聞報導了天津大學、廈門大學兩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高度雷同事件。隨後,天津大學、廈門大學相關部門先後作出回應稱,已介入調查,若相關學生涉嫌學術不端,將依規研究是否撤銷其碩士學位。天津大學研究生院一位工作人員還表示,「學校對學術不端一向零容忍,肯定不會包庇學生這種行為,學術是公平的。」
  • 關注|多所高校出現同期碩士畢業論文高度雷同,論文怎麼洩露出去的?
    相關高校也都對此迅速做出了回應,這也是繼八月份教育部發布文件要求各高校要立即採取行動,全面覆核、排查近5年(2015年8月1日—2020年7月31日)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論文後被媒體曝出的研究生論文抄襲事件,值得注意的是,這兩所完全不同高校研究生的兩篇雷同論文,都於同一年完成.....
  • 兩名一流高校碩士同年畢業論文高度雷同!這到底是怎麼過的查重?
    相關高校也都對此迅速做出了回應,這也是繼八月份教育部發布文件要求各高校要立即採取行動,全面覆核、排查近5年(2015年8月1日—2020年7月31日)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論文後被媒體曝出的研究生論文抄襲事件,值得注意的是,這兩所完全不同高校研究生的兩篇雷同論文,都於同一年完成.....
  • 兩名一流高校碩士同年畢業論文高度雷同惹爭議,怎麼過的查重?
    相關高校也都對此迅速做出了回應,這也是繼八月份教育部發布文件要求各高校要立即採取行動,全面覆核、排查近5年(2015年8月1日—2020年7月31日)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論文後被媒體曝出的研究生論文抄襲事件,值得注意的是,這兩所完全不同高校研究生的兩篇雷同論文,都於同一年完成.....
  • 教育部答紅星新聞:破除唯論文、唯SCI論,對學術不端堅決零容忍
    針對我國高校的科研成果,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雷朝滋介紹,在2016~2019年,高校科技經費總額近8千億元,而高校科研經費支撐起了我國80萬碩士和30萬博士研究生的培養。現實裡,部分高校仍存在學術不端等現象,而唯論文、唯SCI論等風氣也同樣在高校中有跡可循,如何扭轉科研學風也成了備受關注的話題。
  • 湖大07屆兩博士生被曝論文雷同,就讀期間均任政府要職
    根據《湖南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檢查的若干規定》,博士學位論文在送審前由研究生院進行「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檢測,而湖南大學2015年發布的《博士學位論文檢測結果處理辦法》規定,文字複製比超過35%的博士學位論文,由學位申請人員對論文檢測重複部分做出詳細說明並由導師籤署意見,研究生院將組織專家組對論文檢測結果進行評議和分析。
  • 廈大、天大兩碩士畢業論文高度雷同!如何預防論文被認定為抄襲?
    ,其畢業論文的標題、摘要、關鍵詞、正文的結構及內容雷同或高度相似,多個段落一字不差。陝西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田曉飛2017年5月完成的碩士學位論文《我國高校專業結構優化研究——基於生態學的視角》,涉嫌大面積抄襲武漢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譚鵬2016年5月完成的碩士學位論文《高校專業結構優化研究——基於生態學的視角》,兩篇文章通篇比對顯示,兩人碩士學位論文正文高度雷同。
  • 天大、廈大兩碩士同年論文高度雷同,廈大:若屬實將處理
    相隔近2000公裡,天津大學軟體學院軟體工程專業2018屆碩士畢業生劉宇宸的碩士學位論文《基於J2EE的環保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與同年畢業的廈門大學信息學院軟體工程專業學生林鯉的碩士學位論文《基於J2EE的環保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卻出現標題、摘要、關鍵詞、正文的結構及內容雷同或高度相似,多個段落一字不差。
  • 天大、廈大兩碩士同年論文高度雷同,廈大:若屬實將處理
    相隔近2000公裡,天津大學軟體學院軟體工程專業2018屆碩士畢業生劉宇宸的碩士學位論文《基於J2EE的環保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與同年畢業的廈門大學信息學院軟體工程專業學生林鯉的碩士學位論文《基於J2EE的環保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卻出現標題、摘要、關鍵詞、正文的結構及內容雷同或高度相似
  • 【「淥水杯」】毛銳《研究生應恪守學術道德、抵制學術不端》
    近年來,研究生在科研過程中頻頻被爆出論文抄襲、偽造數據、篡改數據等學術不端的行為,嚴重汙染了我國的學術環境,同時給中國學術界在國際上的形象帶來了負面的衝擊。 「朝聞道,夕死可矣。夜授教,晨生樂哉。」研究生的培養不僅僅要注重創新精神更要加強對學術誠信的教育。對此,國內很多的專家學者對研究生的學術誠信和學術規範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
  • 同門兩博士學位論文涉嫌高度雷同,校方回應說...
    …中國政法大學兩名博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內容有多處高度雷同很多段落近乎一字不差網友紛紛表示:希望查明真相!王海虹論文封面比對發現,兩篇論文的正文內容有多處高度雷同,很多段落近乎一字不差。以第一章為例,張露藜論文的第一章論述的是「國家豁免的基本理論」。
  • 對科技論文加大學術不端行為檢測,其意義在哪裡?
    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卻不斷湧現出一些學術不端行為,成為了社會進步的「攪屎棍」。科技論文的可信度問題不斷暴露,學術不端事件成為了老百姓茶前飯後的談資。各種「奇形怪狀」的學術不端怪象。一、一稿多投。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一位碩士研究生的畢業論文居然和吉林大學的一位碩士研究生的畢業論文高度一致。四、署名不當。今年科技部公布了9起學術作假現象。
  • 碩士論文抄襲,難道不需要查查導師是否失職嗎?
    據此前報導,電子科技大學電子與通信工程方向2007屆畢業生賈桂林和武漢理工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2007屆畢業生付勝波的碩士學位論文高度雷同。另一則是,據媒體報導,天津大學軟體學院軟體工程專業2018屆碩士畢業生劉宇宸的碩士學位論文《基於J2EE的環保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與同年畢業的廈門大學信息學院軟體工程專業學生林鯉的碩士學位論文《基於J2EE的環保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在標題、摘要、關鍵詞、正文的結構、內容及圖表等雷同或高度相似。
  • 中南林科大:全面調查兩篇雷同論文,調查結果將及時公布
    10月3日上午,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刊發了《同校兩碩士學位論文現雷同,中南林科大人員:會記錄並反映》一文。當日上午,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黨委宣傳部一位工作人員發來該校研究生院對此事的回覆。
  • 上財教授涉6年抄襲風波:論文「錯別字也雷同」
    上海財經大學統計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徐國祥面臨一項新的質疑:他於1999年在廈門大學完成的博士學位論文涉嫌學術不端。這並非徐國祥第一次被指涉嫌學術不端。此前,他的兩部著作,被指涉嫌抄襲。這些學術成果與他人的論著部分章節結構類似,大面積文字完全雷同,一些用數值計算解釋公式定理之處,所用數據也完全相同。
  • 兩同年畢業碩士 論文雷同!廈門大學&天津大學回應
    幾乎在同一時間,廈門大學也在其研究生院官網發布了《關於2014級軟體工程碩士林鯉涉嫌存在學術不端行為的調查處理結果通報》。該《通報》載明,經廈門大學學風委員會調查核實,認定該校2014級軟體工程領域工程碩士林鯉在其碩士學位論文撰寫中存在買賣論文的學術作假,構成學術不端行為。
  • 兩名雙一流高校碩士同年畢業論文高度雷同,疑論文系列印店洩露
    正文經比對,也出現大面積雷同。武漢理工大學付勝波的碩士學位論文比成都電子科技大學賈桂林的碩士學位論文要早提交7個月。 論文顯示,付勝波碩士學位論文的指導教師為武漢理工大學的黃濤副教授,賈桂林碩士學位論文的指導教師為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朱紅和陝汽集團寶雞華山車輛公司的高工孫克儉。
  • 論文剽竊案頻發,豈能任由學術不端「秀下限」?
    近日,網絡曝光一起學術論文剽竊案,河南鄭州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某一畢業生在微博實名舉報導師剽竊其畢業論文,且未經允許發表在期刊上。如此學術不端之舉豈能一直「秀下限」?其中一件就涉及到論文抄襲:南京大學教師梁瑩研究生在讀期間抄襲、重複發表多篇論文,並使用抄襲論文在職稱申報中弄虛作假,嚴重違反教學紀律、學術規範,故此南京大學學校黨委(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