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溫州市鹿城區五馬街道的蘇女士在遭遇電信網絡詐騙時,提示她的銀行卡被凍結,當時她的銀行卡裡存有50萬元,蘇女士及時報警,最終虛驚一場。
12月初,蘇女士接到了一個自稱淘寶客服的電話,稱其在淘寶上購買的尿不溼有質量問題,現廠家要召回,需要蘇女士退回產品,商家會進行退款。後蘇女士添加了「客服」的QQ,將其淘寶上的購買記錄截圖發送給了對方。
隨後,對方讓蘇女士在支付寶上點擊理賠。但蘇女士打開支付寶後發現並沒有理賠功能。對方說會幫蘇女士開通,並發送了一張二維碼。蘇女士用支付寶掃描二維碼後,打開了一個申請理賠的界面。
在理賠界面,蘇女士填寫了其本人身份證號、銀行帳戶、手機號以及對方提供的提款密碼。由於蘇女士早有防範,填寫銀行卡號的中信銀行卡內是沒有錢的。填完後,對方還通過QQ發了一段代碼給蘇女士,讓蘇女士將這段代碼發送至95599,這樣錢就能給退回到其中信銀行卡裡。期間二人一直通過電話聯繫。
蘇女士根據對方的要求發送信息後,蘇女士就收到了農行發來的簡訊。對方告訴蘇女士她的農行卡被凍結了10萬元。蘇女士的銀行卡裡有50萬元,害怕被騙的蘇女士立即撥打110報警
報完警後,蘇女士認真查看簡訊才發現10萬元並不是凍結,而只是從活期轉到了定期。蘇女士隨即撥打了銀行客服電話,掛失了該銀行卡,並將銀行卡內餘額全部轉到定期。第二天還去銀行現場確認,並註銷了此銀行卡。
騙術揭秘
蘇女士碰上的是一個典型的購物退款詐騙。詐騙分子自稱淘寶、京東等「客服」或賣家,以貨物質量問題或已經斷貨等原因,要給受害人退款或賠償,隨後發送不明連結要求受害人按照退款頁面操作退款。此頁面會要求填寫身份證、手機、銀行卡號等個人信息,如此一來詐騙分子就掌握了受害人的個人信息。
本案中,蘇女士在所謂的「理賠」頁面填寫了自己的個人信息,被詐騙分子利用,進而生成代碼並讓蘇女士發送至95599(農業銀行官方客服)。若當時蘇女士沒有及時報警,也沒有發現農行卡只是活期轉定期,而是輕信騙子的「農業銀行被凍結了10萬元」,很有可能接下來就會為了解凍10萬元而陷入對方的圈套,例如提供保證金、支付解凍費等,進而造成更大的損失。
警方提醒:
1.退貨退款一般由買家發起,由賣家主動聯繫並聲稱可雙倍或多倍退款的,都是詐騙。
2.退貨退款在官方平臺簡單點擊操作即可,貨款就會按照賣家的支付方式原路返還。要求添加微信、QQ等平臺進行私下交易操作的都是詐騙。
3.向賣家發送未知連結要求填寫身份證號、銀行卡號、驗證碼等個人信息的,都是詐騙。
來源:溫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