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海峽對岸的桌球故事

2021-02-28 桌球time

技術知識加微信號:pingqi_88

桌球,在中國臺灣被稱為「桌球」,要追溯中國臺灣桌球的歷史,躲不開日本,躲不開海峽關係,躲不開那幾個稱霸中國臺灣乒壇的名字。

競技桌球的覺醒

追溯中國臺灣桌球的歷史,要從早年受日本殖民統治開始說起。早年中國臺灣各方面的發展和思想都受到日本的教育影響很大,包括「卓球」——現在中國臺灣還保留了這種說法,但文字是「桌球」。

日本於1928年就在國際乒聯註冊成為會員,所以中國臺灣的桌球運動在日據時代就已經存在和發展起來。脫離日本統治後,中國臺灣開始摸索自己的桌球發展之路。1946年,第一屆中國臺灣省運會在臺北舉行,當時主辦單位邀請了中國上海體育代表隊來臺表演,其中就包括上海市的桌球冠軍王友信,他精湛的球技,讓中國臺灣桌球界留下了深刻印象。

1947年,25歲的王友信又接受了中國臺灣省和臺中市體育會的共同聘請,來臺推廣桌球;第二年,王友信代表中國臺灣省參加中國第七屆運動會,榮獲單打冠軍,轟動一時,當時他自己都未曾預料到,他所創造的近臺左推右攻打法,會為此後中國臺灣桌球運動發展留下深遠影響。

其實,桌球競技運動在中國臺灣並未真正普及,但民間球館打擂臺、比勝負的休閒活動已經是常見景象,大部分都以直拍打法為主,當然,這些球館這也是早年中國臺灣桌球競技體育的孕育地。而器材方面,雖然已有人引進日本的桌球器材生產設備,但因為產品昂貴,一般人買不起,常見的球拍品牌為中國臺灣本土品牌如老人牌、鐵人牌和555等。

中國臺灣桌球真正的覺醒,從1958年開始。

李國定的名字,是中國臺灣乒壇不可磨滅的印記。他從14歲開始學球,傳統的右手直板近臺快攻,打法霸氣十足,他的臺內球處理以及推擋堪稱一絕,據說,他當時的桌球技戰術思路是「最好的防守就是攻擊」。

正是他,在1958年的東京亞運會上,連過五關,其中有三場比賽擊敗日本選手,最終代表中國臺灣獲得了至今為止的唯一一枚亞運會男單桌球金牌,一舉成名。李國定的成功,對於整個中國臺灣桌球界來說,幾乎是照亮競技桌球運動之路的燈塔。

由於當時兩岸的關係並不算太好,亞洲的桌球組織也被割裂成以中國、日本、朝鮮為一方的亞乒聯盟和以韓國、金邊朗諾政權、南越、中國臺灣等為另一方的舊亞乒聯。1966年,李國定帶領中國臺灣隊再次閃亮曼谷亞運會,一枚男團銀牌,一枚男雙銅牌,使得中國臺灣隊被稱為「亞洲第二」,當然,這個第二也打了些許折扣。

從閉門造車到走向世界

最早的中國臺灣省桌球個人比賽,在1954年舉行,進入60年代後,早期移民散居東南亞各國的華僑們,會每年自發地組隊參加當時中國臺灣省運動會,其中桌球項目是競爭最激烈也最精彩的一個團體競技項目,各個代表隊都盡遣高手,爭取佳績。

此外,這個年代的中國臺灣軍隊桌球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當時的陸光、海光、聯勤等隊伍是培養和聚集中國臺灣較高競技水平的重要球隊,而且,當時優秀的選手還能進入公家單位就業。

正當中國臺灣桌球事業蓬勃開展的時候,1970年代,中國與美國的桌球外交成功,使得日本桌球協會會長、亞洲乒聯主席後藤鉀二專程來北京邀請中國參加第31屆世乒賽。隨後,中國與日本於1972年5月成立亞洲桌球聯盟,以此孤立並最終徹底取代了中國臺灣為會員的亞洲桌球聯合會。

失去了組織的中國臺灣隊,在此後長達十年的時間裡,都未能出現在國際賽場上。但在這段時間裡,中國臺灣桌球隊卻張羅著正式成立了,1973年開始,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制定選拔和訓練辦法後,發函鼓勵球技精湛的球員來參加選拔。

比賽當日,共有80人前來報考,經過雙淘汰賽,前十名入選正式隊員,第11至15名為候補隊員,夏慶元名列第一而被定為隊長。男隊成立後,第二年,中國臺灣女隊也依葫蘆畫瓢地誕生了。

雖然他們只能閉門造車,自我訓練,水平卻不低。1981年韓國隊將臺南桌球訓練營當做冬訓基地,積極培育年輕選手,其中包括劉南奎等後來的巨星。當時韓國隊的整體實力尚未強大,甚至和中國臺灣隊裡的高手選手馮聖欽交手多回都只是平手。

這臥薪嘗膽的十年,是中國臺灣各界不停推展各項桌球比賽的十年。其中最大的成效就是,中國臺灣各級學校在此時開始全面普及桌球運動,蓬勃地向下紮根,以至於當時桌球光華隊的男女國手,清一色都是中學生。

在1983年東京世乒賽期間的國際乒聯(ITTF)會議上,中國臺灣運動員的參賽會籍問題仿照奧運會模式得到解決,中國臺北乒協正式獲準加入國際乒聯,正式與國際賽事接軌。

兩年後,第二位中國臺灣桌球之光吳文嘉,憑藉在美國公開賽上一場擊敗世界冠軍江嘉良的勝利初露端倪。此前,他就曾與隊友在洛杉磯國際桌球邀請賽中,擊敗當時的乒壇霸主中國隊,獲得男團冠軍,讓所有人為之一驚。

吳文嘉同樣是直拍快攻打法,球性剛猛、推擋技術穩健,比賽中高喊「殺」,霸氣過人。他在巔峰時期,他曾經擊敗過歐亞世界級的高手,稱霸中國臺灣乒壇長達20年之久,到他退休當教練,除了他的師弟蔣澎龍之外,無人能出其左右,被球迷追捧為「臺灣桌球小霸王」。

海峽兩岸桌球傳情(此部分配圖陳靜1、陳靜2)

九十年代初,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開始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桌球交流。

契機是1990年在北京舉行的第11屆亞運會。這屆亞運會在兩岸體育交流史上有著劃時代的意義,中國臺灣代表團首次來大陸參加重大體育賽事,中國臺灣代表隊並獲得了包括田徑、柔道、高爾夫球、舉重、射箭等多項獎牌。

而隨後中國臺灣省各縣市桌球協會紛紛邀請在歐洲和日本發展的前中國國手、世界冠軍,如郭躍華、陳新華、韋晴光、李慧芬等前來進行表演賽,甚至擔任客座教授,指導青少年選手。各個桌球俱樂部如合作金庫、宏碁桌球隊等也相繼邀請前中國乒協副主席孫梅英、李富榮、郗恩庭等前來參觀指導。

在這段時期裡,為中國臺灣乒壇作出巨大貢獻的「外援」,是肖戰和陳靜。

肖戰80年代曾效力於四川隊和中國國家隊。80年代末退役後,在歐洲和卡達當了幾年教練,1994年去了中國臺灣。肖戰沒有騰毅那麼顯赫的運動成績,但他憑藉自己的力量,成功地幫助中國大陸的前奧運冠軍陳靜,加盟並代表中國臺灣出戰世界比賽,甚至實現了1996年在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奪得銀牌。

當然,陳靜的成功曾經是諱莫如深的一段故事。當時,她在退役後,沒有選擇歐美或日本進行再創業,而是破天荒地來到了中國臺灣,這在當時日見強盛的「海外兵團」中並不多見。當然,一名中國大陸的運動員要在中國臺灣創業的艱難,其中政治因素的阻隔不是主要原因,主要障礙是體育發展的社會環境不同,她需要適應全新的訓練環境、桌球理念,一切從零開始。

而現在看來,陳靜到中國臺灣的一個重要意義是,她的行為沒有官方的背景,純屬個人選擇。從這個意義上說,陳靜選擇跨越到海峽對岸,是民間體育交流超前於政府體育外交的標誌。

「走出去」的育才模式

得益于越來越的新環境,1998年,吳文嘉退役後,中國臺灣乒壇的新希望蔣澎龍,尋找到了自己的成功之路。

蔣澎龍16歲當選「國手」,從小就愛粘著吳文嘉練球,這也使得他繼承了吳文嘉的推擋絕活,並發展出他後來的成名絕技「鬼之推擋」。面對自己的職業生涯,他知道,如果不走出去,他最多只能是第二個吳文嘉,再次稱霸中國臺灣乒壇20年。

於是他選擇到中國大陸進行訓練,並且前往歐洲參加職業俱樂部比賽,成為了第一位走出中國臺灣的選手,這段時間,他經歷了心理上和技術上的雙重成長。此後他更是得到了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交流越發自由的直接利益——接受了中國優秀教練周蘭蓀、王大勇等人的的輔導,技術突飛猛進,於2001年奪得亞洲杯男子單打冠軍和世乒賽男單第三名的佳績,成為了具有世界級水平的運動員。

隨後,他繼續著自己的「走出去」之路,成為了最早到中國大陸大桌球聯賽的「外援」之一。徵戰20餘年,蔣澎龍不僅在中國臺灣以20連冠的佳績打破了吳文嘉的記錄,還成功地為後來人尋找到了通往世界舞臺的道路。

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後蔣澎龍的淡出,如今中國臺灣乒壇一哥的位置,被莊智淵牢牢佔領著。他沿襲著蔣澎龍成功之路,但比起前人,莊智淵走出去的步伐,更大,更堅定。

莊智淵生長在桌球家庭,他從小就對自己的成績格外在乎,1996年,他在電視機前便看著陳靜戴上了奧運會女單亞軍的銀牌,心裡就暗暗下了決定,早晚有一天,他也要成為那個畫面裡的主角。

為了這個目標,莊智淵從小就特別刻苦,小學五年級的時候,他的母親第一次將他帶到中國大陸訓練,母子倆便深深感嘆中國臺灣桌球訓練環境的不足,此后庄智淵就將每個寒暑假的時間都用在了中國大陸拜師學藝之上。

從1996年到2002年,莊智淵分別在武漢、湖北、四川、河北、山東等地訓練,通過中國大陸的訓練體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2000年開始,莊智淵邁出闖蕩歐洲職業俱樂部的步伐,在一年之內打了60多場俱樂部比賽和7、8站國際乒聯公開賽,迅速地成長為融合歐亞技術打法的高水平運動員。

2013年,莊智淵帶領小師弟陳建安在巴黎世乒賽上勇奪男雙冠軍,成為第一個觸碰到三大賽(世界盃、世乒賽、奧運會)冠軍的人。而他的成功案例,也被專家研究學者們當做灣未來的培養人才的典範模式。

專家建議,中國臺灣桌球可以走三條戰略育才之路:寄生模式:以莊智淵為代表,主要訓練地點在中國大陸、歐洲俱樂部;本土模式:以吳文嘉、蔣澎龍為代表,主要訓練地點在中國臺灣;外籍乒團模式:以陳靜為代表,引進優秀運動員來中國臺灣。

從全民桌球到專業球團

早在1947年,合作金庫桌球隊就誕生了,作為第一支中國民間成立的職業化臺灣桌球隊,姚蔭昌、邱繼宗加盟其中,此後,合作金庫始終扮演著中國臺灣桌球人才培育的重要角色,至今培養的優秀運動員包括:蘇一富、楊正雄、吳文嘉、蔣澎龍、張雁書、莊智淵等,可以說奠定了中國臺灣桌球的根基。

中國臺灣桌球基層氛圍良好,小學超過70%都有桌球隊,全臺灣超過百隊,基礎較好。中國臺灣的人才選拔模式也較為完整,其中分為少年國手(12歲以下,男女各10-16名),青少年國手(13-18歲、男女各8-10名),成年國手(中國臺北代表隊男女各10-12名),這四個階段的訓練體制為小學—初中—高中—大學—企業球隊。

而企業球隊也就是專業球團了,最多的時候可能有10個,但是隨著晉級不景氣,社會甲組球隊的贊助企業也逐步縮水,目前碩果僅存的也就只有4個了:擁有男、女子超強陣容的老牌勁旅合作金庫隊,培養出女子奧運選手的國泰人壽隊,專心打造男子隊伍的第一銀行隊以及後起之秀的臺塑集團隊。

劉松明,是國泰人壽隊的創建功臣,今年已經是他執教的第11個年頭。從他和他的弟子們的故事裡,或許可以對整個中國臺灣職業球團的發展和歷程,窺一豹而見全身。

1963年,劉松明曾經代表中國臺灣隊出戰,作為從整個中國臺灣桌球圈中選拔出來的4名球員之一,他無疑是佼佼者。「我最好成績也不過是亞洲杯雙打的季軍,」劉松明回憶當時的桌球環境,很是感嘆:「當時中國臺灣隊參加世界比賽的機會比較少。

而劉松明自身印象很深的一場勝利,是對陣前中國國家隊的108將選手陳佑銘,「當時他的世界排名是第六名,我們平時很少能和中國國家隊選手交手,那次比賽,本身讓我記憶猶新。」

退役後,他進入了國泰人壽當一名普通員工。雖然陸陸續續還是與桌球圈裡有些來往,但他完全沒有想到,會在64歲的時候,接到國泰人壽董事長弟弟、時任中國臺灣奧委會主席的電話,請求他出山,組建國泰人壽隊。

「我問老闆,60歲就該要退休了,怎麼還找我這個64歲的老頭呢?」劉松明接到電話時,有些左右為難,「老闆坦言,看中的就是我的經驗,萬事開頭難,希望我先當上主教練,幫忙把隊伍組建起來,再退休。」

無法推脫,劉松明只好走馬上任,「中國臺灣女乒人才比較薄弱,我們決定從這裡切入。剛起步的時候,我們親自去小學挑選苗子,和家長、教練百般溝通,我們第一批隊員都是12歲左右的孩子,下定決心,要培養本土球員。」

和中國大陸的專業運動員培養體制不同,中國臺灣將體育劃在教育中的一環,競技體育在學校體育中發展,競技桌球運動的發展主要依靠學校校長支持組隊,結合學生家長、企業贊助、社會人士等民間資金投入。

所以,國泰人壽的一句「培養本土球員」並不簡單,中國臺灣訓練條件有限、培養時間長投資大、要獲取國際成績不容易等問題接踵而來,運動員和家長在面對現實情況時,大都以升學為第一優先考慮,很容易半途而廢。

當時劉松明作為國泰人壽的主教練,從管理球員到訓練計劃,需要張羅球隊大大小小所有事情,但他最怕的,就是聽見某些家長說「不練了」,心裡就如刀絞一樣,「好不容易找來的好苗子,就這麼為了升學而離開,太可惜。」

到目前為止,國泰人壽隊共有大學、高中、初中女子運動員29個,其中包括代表中國臺北隊出徵倫敦奧運會的女子選手陳思羽。而在中國臺北代表隊女隊陣中,12人裡有8名來自國泰人壽隊,比如林佳慧,比如黃歆。

中國臺灣省各級別的代表隊選手選拔由「中華臺北桌球協會」負責,少年組每年一次,青少年組每年三次計算積分定名次,成年組每年一次,排名作為參加對外國際賽的依據,賽制為單淘汰進行4-6輪,每輪入選2人,全部入選選手在進行單循環比賽,以確定排名。

「林佳慧今年是入選的第12名,但她已經是連續第二年選上了。」劉松明看著把頭髮挑染了幾絲綠色的爆炸頭小女生,有些溺愛的神情。

26歲的林佳慧來自苗慄的一個單親家庭,目前一邊念研究生一邊打球,家裡還有兩個妹妹,一個剛參加工作,一個則還在念書,「家裡有點經濟壓力的,前年我打得不太好的時候,有點想放棄了,還曾經和家人商量,堅持最後一年,打不進臺北隊就當教練吧。」她故作輕鬆地說著,「因為沒成績等於沒收入啊,那段時間就逼自己靜心,每天一進球館就訓練,我不想放棄,咬牙也要衝上去。」

林佳慧告訴我們,在中國臺灣打球是一份職業,從進去球團那天開始,她就拿到薪水了。劉松明解釋道,與合作金庫相比,國泰人壽建隊、維持的困難很多,畢竟,不比老牌勁旅的人才吸引力大、資源豐富,「乒協撥給我們的公費比較少,有些比賽還有名額限制,我們只能憑藉自己最優秀的訓練環境和球員待遇,吸引著年輕隊員的目光,比如,訓練基地設在新北市,15張球檯,面積大,環境好,甚至還有班車接送孩子們上下學,所有球員,從進隊開始就有薪水。未來打得好,企業還會優先考慮為隊員提供工作。」

劉松明越是心疼中這些從小帶起來的徒弟們,看著她們活躍在賽場上就越是覺得欣慰,「她們很辛苦的,每天訓練4、5個小時,還要上課。其實我並沒有想過要培養出世界冠軍來,只要能訓練出幾個優秀的中國臺北代表選手就算及格了。」

經歷過創建之辛,守業之難,時光在這位 75歲的教練身上,絲毫不留情面,他不得不面對退休、繼承、割捨等等問題。「我也不捨得,付出了太多時間和心血,但是現在我體力和眼神都不好了」,劉松明指著自己為了遮擋賽場明燈而戴上的鴨舌帽,「沒辦法了,只要現在的副總教練熟悉了,我就該退休了。」

一批又一批優秀的教練員和運動員,前赴後繼地再為桌球事業而努力,或許我們可以期待,在實力超群的新人中,會即將誕生下一位中國臺灣桌球之光。

如何才能聯繫到你們

加微信號pingqi_88就可以!也可以按住下面二維碼!

相關焦點

  • 【兩岸新青年】海峽對岸,一往情深(孟鑫)
    距離寶島最近的一次是去年4月份在廈門,望著海峽對岸的小島,那時的我默默許下心願,明年此時一定會踏上寶島,真真切切地感受海峽對岸的溫暖、文藝和小清新。歷史曾給予這片熱土太多值得深究的意義和耐人尋味的記憶,而現實又不斷地賦予她別樣的情懷和感悟。
  • 海峽對岸的4艘基德級驅逐艦,對比052D型,到底什麼水平?
    在昨天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海峽對岸150架F16戰機的水平。認真地說,與我們的殲10C戰機相比,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差距。今天,我們聊聊海軍建設。對岸海軍裝備了4艘9000噸級的基德級驅逐艦,在21世紀初期,堪稱巨艦。時過境遷,對比我們的052D型和055型兩種驅逐艦。
  • 廈門理工:13份來自海峽對岸的文明宿舍申報
    近日,廈門理工學院2015年文明宿舍創建申報活動結束,除了校本部宿舍參與報名以外,還收到了來自海峽對岸的13間在臺宿舍的報名,這也是該校第一次接受來自海峽對岸的文明宿舍申報。  遠隔海峽,怎麼考察文明宿舍創建成果呢?機汽學院院長助理馬林說,雖然由於地理和在臺宿舍管理的問題,對在臺文明宿舍的考察會有些難度,但是學校方面會通過一些網絡手段來解決,「在臺學子能積極關注本校活動並與本校學生有互動也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 山東艦通過海峽,對岸卻鬧了大烏龍,島內人士:「戰鬥力為0」
    最近多家臺媒報導稱,有消息人士表示,遼寧艦在19日晚航行通過臺海附近海域,而在接收消息後,對岸多位軍事高層人員連夜進駐「衡山指揮所」。然而在幾天後解放軍海軍官方微博證實這一消息,但是和對岸公布的信息有偏差,暴露了對岸的真實戰鬥力。
  • 【海峽互訪】兩岸互動溢親情——錦小參訪海峽對岸的學校
    孩子們融入到有趣的繪本裡,興奮地分享著自己的感受,快樂的笑容洋溢在一張張小臉上。 動聽的民樂演奏,精緻的走廊外簷,活潑的外語教學,潔淨的閱讀天地……讓我們深深感受到學校淳樸的校風和「育莘莘學子,才德名俱揚」的教育願景。
  • 海峽兩岸「黑松油切麥茶杯「桌球邀請賽開幕
    30日上午,杏林文體中心體育館正在進行的是第五屆海峽兩岸「黑松油切麥茶杯「桌球邀請賽開幕式。為了促進海峽兩岸桌球運動的推廣,傳承桌球文化,發揚國球精神,「黑松油切麥茶杯」桌球賽已經迎來了她的第5個年頭。
  • 海峽兩岸「黑松油切麥茶杯」桌球邀請賽 總決賽開戰在即
    由黑松食品(蘇州)有限公司與集美區文體廣電出版旅遊局共同主辦,杏林街道辦、杏濱街道辦、廈門萬薈貿易有限公司協辦,集美區桌球協會承辦的第四屆海峽兩岸「黑松油切麥茶杯」桌球邀請賽在廈舉辦。繼上周海滄分站賽圓滿落幕後,本周杏林分站賽也順利落幕。
  • 分享會 我在海峽對岸(校園生活篇)
    後續將持續為你送上系列推文「我在海峽對岸」文化生活篇和政治篇
  • 博斯普魯斯海峽又稱伊斯坦堡海峽,景色特別迷人
    從藍色清真寺開始,沿著有軌電車的線路,一直走到寬闊的博斯普魯斯海峽,看一看對岸高聳的加拉太塔,再走過大橋,遙望蘇萊曼清真寺的雄偉,雖然人流如織,但一路的風景令人目不暇接。當然,欣賞這座城市最好的方式,就是在黃昏來臨的時候,選一個地勢較高的靠海餐廳,點一杯咖啡,看博斯普魯斯海峽上往來的遊船,海風拂過你的發梢,海鷗掠過你的頭頂,靜待夜幕降臨。亞歐分界線博斯普魯斯海峽, 真的特別美,一望無際全是藍色!來這裡坐船遊覽是一定要體驗的!從市中心乘坐電車就可以直接到達碼頭!很方便!
  • 海峽對岸的美食,臺灣牛肉麵,大家吃了都說好
    海峽對岸的美食,臺灣牛肉麵,大家吃了都說好說到牛肉麵大家最能想到的就是蘭州那邊的,一個大大的碗,手工拉出來的麵條又勁道又爽口。但是大家都有吃過方便麵的牛肉味,它的味道是來源於臺灣。為什麼那麼多地方都不要而選擇這裡呢,證明它絕對有自己的特別之處。今天小編就與大家一起來了解臺灣的牛肉麵的獨特之處。
  • 38年前,郵政總局局長給海峽對岸的「中華郵政總局」局長寄了一封信……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兩岸郵政同仁,歷經整整30年,海峽阻隔,飛鴻罹斷。這是30年後第一封飛越海峽的郵政信函,說起這封信函,背後有著一段鮮為人知的往事。1979年1月1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表了《告臺灣同胞書》,通篇高屋建瓴,鄭重宣示了爭取祖國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兩岸關係發展由此揭開了新的歷史篇章。
  • 蔡英文阻國民黨參加「海峽論壇」 臺媒:民間交流大門被關上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餘潞】兩岸交流盛會「海峽論壇」將於6月初登場,成為今年兩岸交流最重要的場合。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指派副主席曾永權正式組團與會,並向「總統府」遞件提出申請。但有臺媒披露稱,蔡英文已駁回曾永權的登陸申請案,「難道蔡政府此舉是鐵了心要和對岸硬幹到底嗎?」
  • 美妙土耳其 九、博斯普魯斯海峽
    博斯普魯斯海峽上的歐亞大陸橋扼守博斯普魯斯海峽的魯美利堡壘扼守博斯普魯斯海峽的魯美利堡壘扼守博斯普魯斯海峽土耳其盛產美女,但是就我的審美而言,也有許多的遺憾。這是伊斯坦堡博斯普魯斯海峽邊上視野最開闊的地方,很多人在這裡閒坐著吹著海風聊天喝茶或者歇腳。博斯普魯斯海峽(Strait of Bosporus)又稱伊斯坦堡海峽。它北連黑海,南通馬爾馬拉海和地中海,把土耳其分隔成亞洲和歐洲兩部分。博斯普魯斯在希臘語中是「牛渡」的意思。傳說古希臘萬神之王宙斯,曾變成一頭雄壯的神牛,馱著一位美麗的人間公主,從這條波濤洶湧的海峽遊到對岸。海峽因此而得名。
  • 鬱慕明、連勝文參加穗臺青少年桌球友誼交流
    搓球、拉球、加旋轉,層出不窮的桌球技巧在兩位少年手中一一展現,你來我往、攻防之間頗顯大將風範。鄭軒和準備發球 李建平 攝  這是當天舉行的穗臺青少年桌球友誼交流活動的場景,該活動由廣州國際桌球培訓中心主辦。
  • 第十二屆海峽兩岸電視主持新人大賽落幕 臺灣選手:和大陸選手志趣...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11月25日平潭消息(記者 黃夏蕾)24日晚,「聲耀平潭·第十二屆海峽兩岸電視主持新人大賽」在福建平潭進行決賽。最終,付饒(中國傳媒大學)、王賀(哈爾濱師範大學)、阮珮慈(臺灣政治大學)、杜晴雯(臺灣大學)、姜傳術(遼寧師範大學)五名來自海峽兩岸的電視主持新人脫穎而出,摘得金獎。
  • 福州舉辦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 魅力民俗鬧元宵
    原標題:福州舉辦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 魅力民俗鬧元宵 以「魅力民俗展海絲風採,兩岸文化承同源一脈」為主題的2017年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在福州花海公園啟幕。   主辦方表示,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創辦於2008年,由「閩都民俗文化節」發展而來,今年為第十屆。本屆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延續往屆傳統,立足福建與臺灣的地理優勢,著重引入海峽元素,向福州市民展現豐富多彩、一脈同源的臺灣傳統文化,彰顯心相系,血相融的兩岸骨肉親情與中華文化的強大感召力。
  • 走進「海峽第一村」
    獨特的圍頭「這裡是祖國大陸距離金門島最近的地方,這裡是震驚世界的『八二三炮戰』的主戰場,這裡有建國以來第一個嫁到臺灣的新娘,這裡有著名的『圍頭十八景』……這裡是『海峽第一村』圍頭村!」……這些美麗的故事和響亮的名字,引起了高校師生們對圍頭村的極大興趣和期待!
  • 海峽夢幻玻璃屋 還原新人童話夢想
    坐擁馬灣天然海峽美景圓華薈廚位於荃灣酒店式服務住宅汀蘭居地下,位處馬灣海峽之內,鄰近深井海峽,左邊背靠荃灣住宅區。對岸是青衣貨運碼頭,將視線再往右移便是著名景點:汀九橋及青馬大橋。餐廳的長型設計,讓人從門口走到露臺,再走進餐廳及貴賓室,均能飽覽沿海岸不同景觀。即使只是坐在餐廳之內,也能透過落地玻璃,環視四周不同日夜景觀。
  • 起源英國的桌球成為中國國球,賀龍元帥功不可沒!
    要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能見著最多的場景,就是不管大人小孩都爭先恐後地跑到球桌旁打桌球了。很多人回憶物資匱乏的年代打桌球的樣子都會發笑,為了過一過球癮菜板、洗衣板都能成臨時球桌,文具盒可以當球拍來使。如果能有張桌子,找塊磚隔一隔就能「開戰」了。
  • 臺灣漁業界青睞海峽漁博會
    臺灣漁業界青睞海峽漁博會 中共福州市委書記楊嶽參觀第八屆海峽(福州)漁業博會上的臺灣館時,笑呵呵地為產自海峽對岸的「建榮魚鬆」打起了廣告。  由國家農業部、福建省政府共同主辦的海峽漁博會13日在福州啟幕,80餘位臺商入駐展會搶商機,1500平方米的展區佔據境外展區將近大半,風格多樣的臺灣魚產品伴手禮受到民眾熱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