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東本來是個人見人愛的孩子,聰明活潑,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小可愛」、「小心肝兒」。可在不知不覺中,家人發現東東越來越叫大人頭痛。他愛在大人講話時插嘴。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到叔叔阿姨家做客,他一刻也閒不住:一會兒打開書櫃,一會兒擰開電源,一會兒又毛手毛腳地碰翻果盤。寫作業時不專心,拖拖拉拉,邊做邊玩。東東有幾次甚至還冒失地橫穿馬路,絲毫不顧及飛馳而來的車輛,險些造成事故。進入小學階段後,老師就開始頻繁地找家長談話。東東上課總是小動作不斷:把紙片、橡皮塞進嘴裡,咬鉛筆頭,摳碎橡皮,用剪刀剪書包帶。小屁股還不時地在椅子上扭來扭去,有時乾脆坐到別人的位置上。他總是丟三落四,今天少拿一支鉛筆,明天忘帶一本書。他的文具、書本等總是擺得橫七豎八。課堂上他不注意聽講,東張西望,常被窗外的鳥叫聲所吸引。有時老師尚未提問完,他就站起來搶先回答。課間時常撿紙片、樹葉往同學身上揚。此外,他還是個「小馬虎」,寫作業、考試時常常抄錯數,不是丟一個符號,就是漏抄一行文字,而且很少記全作業題目。成績總是忽高忽低,為此家長特意帶他去醫院作了智商檢查,結果智商完全正常。
東東到底怎麼了?醫生經過檢查,發現他患了一種我們通常所說的「多動症」。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有類似行為的兒童,有的兒童被成人無情貼上了「多動症」標籤,有的兒童則一直沒有得到關注,這樣都不利於兒童成長。
那麼,究竟什麼是多動症?多動症兒童會有哪些具體表現?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怎麼做對孩子進行治療呢?
首先,我們一起來了解,什麼是多動症。
多動症的專業術語叫注意障礙多動症候群或注意缺陷多動障礙(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多動症是兒童期比較常見的一種行為障礙,這種障礙發生時常常伴有品行障礙、對立違抗障礙、情緒障礙及學習障礙。主要表現為與年齡不相稱的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廣度縮小、不分場合的過度活動、情緒衝動,並伴有認知障礙和學習困難,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該病症於學前起病,呈慢性過程。它不僅影響兒童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校外生活,而且容易導致兒童持久的學習困難、行為問題和低的自尊心。此外,多動症兒童也不為其他同齡夥伴接受。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治療,有相當一部分兒童的症狀會持續終生。
那麼多動症兒童有哪些表現呢?快來對照看看你家孩子吧!
1、活動過多
多動症的孩子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不管在什麼環境下,他們都不停活動。
2、注意力集中困難
多動症兒童大多注意力渙散、無法較長時間集中精力,玩遊戲不能堅持始終,上課不專心聽講,容易受外界幹擾,如教室外的腳步聲、汽車聲,偶爾飛進教室的蒼蠅等,均可使其分心,故聽課常聽一點、漏一片,當老師提問時,常答非所問:老師布置家庭作業時,常因聽漏、昕錯而不能按照要求完成:做作業也是邊做邊玩,要麼東張西望,要麼粗心草率。在評價一名兒童的注意力時,應與相應的年齡及智力比較。一般來說,年齡越小,集中注意的時間越短。
3、衝動性
衝動性是多動症突出而又經常出現的症狀。多動症兒童常常行動先於思維,遇事易衝動,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心血來潮不計後果,全憑衝動行事。如在家稍不如意就對父母大吵大鬧、摔東西、掀飯桌;上課回答 問題時未等老師說完,即脫口而出;和別的孩子一塊玩遊戲時急不可待,不能等候輪換上場,常常破壞遊戲規則。他們大多性情執拗、放任自流、行為冒失、好發脾氣、倔犟任性、無禮貌、愛滋事。上 課時擅自離開座位、找別人講話等;在教室突然大喊大叫、衝撞同學;過馬路時,不顧有無汽車,突然橫穿過去;站在高處不顧後果地向下跳等。
4、學習成績不佳
大多數多動症兒童在智力方面不存在問題,甚至有極少部分多動症兒童還比較聰明。但由於他們上課和做作業時注意力不能集中,學習主動性較差,情緒易于波動,易受到批評和挫折等原因,約有60%的人會發生學習困難。在幼兒園,這類兒童經常不能跟從老師的指令,完成任務較困難,也很難很好地完成任務。 部分多動症兒童可有不同種類的認知功能障礙:語言功能障礙、視覺運動功能障礙、空間功能障礙、思維功能障礙等,產生閱讀、書寫、計算等因難。例如,部分兒童讀書時可把「6」讀成「9」或把「d」讀成「b」,甚至左右不分。寫字時,不是多-橫,就是少一豎,或偏旁反寫。面圖時,不是比例大小失調,就是位置安排不當。上小學後這類兒童的考試成績波動較大,到三四年級時,留級的可能性相對較大。但因智力正常,如課後能抓緊復馬、輔導,尚可趕上學習進度。
5、神經發育障礙
大部分多動症兒童神經系統無明顯異常,但有可能存在以下問題。運動功能異常,如動作笨拙,精細運動和協調性差穿衣服、扣紐扣和繫鞋帶時動作緩慢且容易扣錯,用剪刀或其他工具時動作不靈活;閉眼站立不穩,走路搖擺不成直線,做體操跟不上節拍或做錯等;皮膚兩點辨別能力差,即當患兒閉上眼睛,分辨自己的皮膚是受到-一點的刺激還是兩點的刺激能力較差;可伴有語言發育遲滯、言語異常; 發音存在缺陷,如口吃、吐字不清等;眼球震顫或斜視;腦電圖異常。大約有半數的多動症兒童腦電圖存在異常。
6、情緒和行為問題
多動症兒童情緒不穩, 對自己欲望的克制力很薄弱,情緒波動大,易怒,易哭,個性倔強,一興奮就手舞足蹈、忘乎所以,稍受挫折就發牌氣、哭鬧。他們身上還存在各樣不良行為傾向,如爭吵,打架,不聽從命令,不服從管教,橫行霸道,課堂搗亂,幹擾別人學習,等等。部分多動症兒童伴有各種各樣的行為問題,如說謊、逃學、限酒、離家出走等。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多動症兒童不講禮貌,幹擾別人,欺負弱小,不願受別人的制約或排斥小夥伴,因此在同齡兒童中是不受歡迎的人。
作為父母,我們要怎樣對多動症的孩子進行治療呢?
(一)明確疾病性質,協調家庭關係
家庭成員要認清兒童所患的多動症的性質,知曉它不是兒童的故意行為,而是一種無法自控的病態表現,也不是在短期內就能自然痊癒的,可能需要一個較長的教育和矯治過程。因此,家庭成員對兒童的要求應一致, 共同尋找可能的致病因素,克服對兒童的粗暴、歧視、冷淡等態度;要互相協作,耐心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既不歧視、責打,也不以"病」為藉口過分遷就而使他們變得更加任性、好鬥;既要對他們嚴格要求,也要耐心教育。
(二)規矩應簡單,要求應明確
對這類兒童的要求應簡單明了,例如,要求停止衝撞同學的魯莽行為,克服上課時東張西望、頑皮、多動行為等。應明確提出主要的要求,對他們的攻擊性行為或破壞性行為,應像對待正常兒童一樣,嚴厲予以批評制止,切不可姑息放縱。但不要給他們定過多的清規戒律,他們比一般的兒童更難接受過於煩瑣的教條。如果條條框框太多,他們會感到動輒得咎,不知如何才好,最後什麼規律也不遵守了,以致達不到教育目的。
(三)對過多的精力給予引導
多動是兒童神經化學物質傳遞異常的表現,其原因之一是由於 早期運動不夠、能量放不足。如果給兒童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任其自由活動,待其能量宣洩之後,兒童就會靜下來。多動症兒童特別好動,有耗不完的精力。故應有意識地組織他們參加一些需要精力的活動,如跑步、打球、登山、遊泳等各種強體力的活動或體力勞動,使其旺盛的精力有處發洩。但對在室內追追打打等遊戲應予以勸止。對於兒童而言,靜和動是守恆的,動夠了必然有靜的過程。
(四)獎罰分明
對於表現好、能安靜、守紀的行為,應及時予以表揚,加以強化。家庭可建立獎懲制度,對兒童的每次進步都要及時給予鼓勵,對完成規定學習任務和獨立活動表現良好的,應予以獎勵。這樣可以使兒童服從管理,減少任性行為。對不符合規定或不服從管理的行為,要講明利害,給予適當的批評或處罰( 如扣去已得的獎品或暫停某種娛樂等),但不能嘲笑、歧視和打罵。對兒童要寬嚴適當,以獎勵為主。對他們的打人、破壞等攻擊性行為,要像對待正常兒童一樣, 嚴厲予以制止,不可祖護。
(五)訂立合理的作息制度
對於多動症兒童,老師應協助家長訂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培養他們規律的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並要求他們在生活細節上一心不二用,做任何事都要專心,如吃飯時不邊看書報邊吃,晚上不讓他看電視、玩電子遊戲等至深夜不睡。因為從小日營生活習慣的訓練,無形中加強組織性,於律的習慣,對於兒童活值休生活、上課時集中注意力等大有神益。
(六)發現兒童的特長和愛好
多動症兒童的智力並不落後,某些方面也可能超過一般兒童,家長要善於發現孩子的愛好和特長,因勢利導,循循善誘,讓其儘可能地發揮才能。要全面培養兒童的素質,不能單純追求考試的分數,要創造一定的條件,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啟發他們主動、自覺地去進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