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自動離職,公司無需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0-12-20 法與言

[ 引言 ]

如何解除勞動關係?勞動法及相關法律規定,可以通過協商解除、勞動者提前通知解除、勞動者單方解除、用人單位單方解除等多種合法方式。

但是「自動離職」,是指勞動者擅自離職的行為,該行為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或雙方勞動合同約定,在未通知用人單位或未徵得用人單位同意以及未辦理工作交接手續的情況下,擅自離開所在用人單位。即使用人單位存在未支付勞動報酬、未繳納保險等違法行為,如勞動者操作有誤,自動離職,也有可能喪失本該屬於自己的合法利益,甚至還將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 基本案情 ]

2016年,胡某林入職公司,並於當日籤訂《勞動合同》,約定月工資為xx元/月,以及加班工資、社會保險、帶薪假期等內容。工作期間,公司未為胡某購買社會保險。2017年2月,雙方發生勞動爭議;3月1日起,胡某不再到公司處上班。3月13日,胡某提出勞動仲裁申請,請求解除雙方勞動關係,裁決公司支付2017年2月工資xx元、解除勞動關係1個月經濟補償金xx元、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xx元、法定休息日加班工資xx元、拖欠總工資25%的經濟補償金xx元。

胡某主張:其因公司拖欠加班工資以及未辦理社會保險的原因於2017年2月中旬口頭通知了公司離職事宜。

公司主張:未收到胡某書面或口頭離職通知,且認為胡某所稱的離職原因不屬實。

案件結果:原告胡某與被告公司之間的勞動關係自2017年3月1日起解除;駁回原告胡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 裁判要旨 ]

胡某因不服勞動仲裁結果而提起本案訴訟,法院對胡某提出的各項請求進行認定:

1.解除勞動關係認定問題。本案中,公司在胡某工作期間未為其辦理社會保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第三項的規定,胡某享有特別解除權,可無須向公司預告就可通知其解除勞動合同。其自2017年3月1日起主動離開公司的行為,屬於自動離職,雙方的勞動關係自胡某離開之日即2017年3月1日起解除。

2.是否支付解除勞動關係經濟補償金的問題。本案中,胡某自動離職,自身存在過錯,屬於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其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且《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並沒有關於勞動者自動離職後有權獲得經濟補償金的規定,對胡某關於支付解除勞動關係經濟補償金xx元的主張,不予支持。

[ 總 結 ]

1.哪些情形可以獲得經濟補償金。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協商一致解除)、第三十八條(勞動者即時解除)、第四十條(無過失性辭退)以及第四十一條第一款(經濟性裁員),以及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第五項(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解除勞動關係的,勞動者有權獲得經濟補償金;但是勞動法及相關法律並未明文規定自動離職後有權獲得經濟補償金。

2.自動離職無法獲得經濟補償金。又根據《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廣東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關於審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座談會紀要》以及《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疑難問題的解答》明確規定勞動者以用人單位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情形為由主張被迫解除勞動合同,應當在離職時明確提出;勞動者在離職時未以用人單位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情形為由主張被迫解除勞動合同,其之後又以用人單位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情形為由主張被迫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的,一般不予支持。

3.附:自動離職認定參考標準

1.勞動者是否是基於自己的意志主動離開用人單位。2.勞動者離開前是否有通知用人單位或徵得用人單位的批准同意並辦理相關手續。3.勞動者離開後是否有再次回到用人單位處工作。4.勞動者離開是否存在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以及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等立即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

相關焦點

  • 曠工三天就算自動離職?抓住這4點,企業必須支付經濟補償金
    基本上每家公司的規章制度裡面都有關於連續曠工3天,累計曠工5天自動離職等這樣的條款。有些朋友想辭職時,可能不想等或者等不了30天去辦這個手續,於是會選擇直接不來上班自動離職,公司的話也會以你連續曠工3天為由來視為你自動離職,同時不會發放你最後幾天工資。
  • 員工離職協議未履行企業應支付補償金?
    員工離職協議籤署後,企業A又挽留了張三,張三答應繼續在企業A工作。2018年5月至訴爭事實發生之時,企業A一直給張三發放工資,繳納社會保險。2018年6月至2018年9月,企業A先後分筆支付了100萬元,支付方式是支票,支票上記載收款人為第三方,用途是還款,備註委託收款。財務記帳顯示,員工張三要求企業A支付100萬元,分別支付於第三方諮詢費、服務費等,並開具第三方公司發票。
  • 約定是否有效:公司未依約支付補償金視為競業限制義務解除
    同時,雙方勞動合同第三十五條約定:「在乙方競業限制期內,乙方超過本合同約定的支付日期1個月未收到約定的經濟補償,視為競業限制義務已免除,甲方無需向乙方支付任何競業限制經濟補償金」。但網絡公司仍應向楊某支付2016年12月26日至2017年2月19日期間的競業限制經濟補償,並按照最高人民法院規定向楊某額外支付三個月的競業限制經濟補償金。
  • 離職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情形、計算方式和個稅繳納方式
    補償金問題法律解析 一、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情形1. 員工主動離職可以主張經濟補償嗎?一般來說,員工主動離職,不能向公司主張支付經濟補償。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即使員工主動離職,實際上也可以獲取公司支付的經濟補償金。案例: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的員工小董與四川某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勞動合同糾紛一案中,小董由於公司未為其繳納社會保險金主動離職。
  • 員工因績效工資被無故剋扣提出辭職 公司被判支付補償金
    隨後,因到新單位入職需要,酈明道要求公司向其出具離職證明。公司在向其出具該證明時,註明其系主動離職。由此,在後來的勞動爭議訴訟中,公司以其系主動離職為由拒絕支付經濟補償金。「一般來說,員工主動離職時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
  • 如果公司不主動辭退員工,讓員工自動離職,這時員工該如何辦呢?
    公司想辭退員工沒有合法合理的理由,又不想承擔相應的責任,支付經濟補償金,就變相地要求員工自己提出離職申請主動辭職。對於這種情況,員工怎麼辦呢?一、單位不動我也不動。自動離職就是員工不向單位打招呼,隨意脫離所在工作崗位和所在單位的行為。這種不辭而別的行為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單位也可以以此為由追究該員工的責任。單位對擅自離職的職工可按曠工處理,給予除名。按照國家規定,自動離職的員工不享受任何待遇。所以,單位自然希望員工自動提出離職,而自己又不需要任何代價地輕裝上陣啦。
  • 員工聽從業務主管安排提出離職公司應否支付離職經濟補償?
    就在放假的前一天,沈某在員工大會上宣布公司設備已經轉讓,要求員工填寫離職申請表,與新公司籤訂勞動合同,否則,無權使用車間的機器設備。此事發生後勞動部門介入調查,公司馬上否認沈某的說法,同時發布公告要求全體員工返崗上班。但是,陳淵等人堅持離職並索要經濟補償。本案歷經仲裁、法院一審後,二審法院於12月7日終審判決支持員工的訴求。
  • 2019員工自動離職經濟補償金如何算
    在司法實踐中,只要是員工以個人原因提出辭去職務的,比如「家裡有事、個人發展、出去創業」等等,假如公司可以舉證證明員工該辭去職務理由(一般在辭去職務信、離任交代表、或離任協議書中可找到辭去職務理由),裁判機關一般都不會支撐經濟補償金。
  • 員工聽從業務主管安排提出離職 公司應否支付離職經濟補償?
    就在放假的前一天,沈某在員工大會上宣布公司設備已經轉讓,要求員工填寫離職申請表,與新公司籤訂勞動合同,否則,無權使用車間的機器設備。此事發生後勞動部門介入調查,公司馬上否認沈某的說法,同時發布公告要求全體員工返崗上班。但是,陳淵等人堅持離職並索要經濟補償。本案歷經仲裁、法院一審後,二審法院於12月7日終審判決支持員工的訴求。
  • 注意:這4種情況,員工自動離職不僅有工資拿,還有有「補償金」
    根據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員工離職需提前30天以書面的形式告知公司,試用期的話則是3天,這也就決定了勞動者不能想走就走,若是沒有按照法律規定的流程走就擅自離職的話,很有可能要承擔因擅自離職而給公司的經濟損失,但是如果出現以下4種情況,即使員工自動離職,不僅能拿到工資
  • 2019年勞動法:「自動離職」這5種情況有「補償金」,別忘記了
    2018年勞動法:自動離職這5種情況有補償金。可以一起了解下,心裡也有個數。通常在公司離職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自動離職,另外一種就是被公司開除。而離職的原因有很多形式,但一般員工沒有涉及犯罪的。企業都會照常給員工發放工資,這是基本的保障。還有的公司根據勞動合同的要求,如果是因為公司自身的原因,為了減少成本,裁員等情況的。
  • 取消端午過節費,員工可以主張單方離職,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16年11月1日聯盟公司與安妮籤訂了為期3年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2018年1月25日,聯盟公司作出《關於取消員工過節費及其他福利的通知》,決定自2018年1月1日起取消君保經紀發[2016]32號文《聯盟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員工福利管理辦法》中「過節費」及「其他福利」項,實際發放根據公司經營情況確定。
  • 主動提出離職,也可以領取經濟補償金,不要被黑心老闆坑了!
    在職場這麼多年,見過形形色色的離職案例,有的人是自願辭職,也有的人是被公司辭退,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總之,你都辭職了,但是有一點,大家可能忽視掉了,那就是辭職可以獲賠補償金嗎?什麼情況下辭職有補償金?以下情形可以拿到補償金:一、員工公司存在違法的行為被迫辭職,公司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在職場上,有一些公司存在故意欠拖員工工資、少發、無故扣員工工資等行為,還有一些公司不為員工購買社會保險費,讓員工在有毒的環境下工作,高溫高熱沒有保護設備等環境下進行工作,針對這個行為,員工自己主動辭職,是可以獲取補償金的,為什麼呢?
  • 員工在離職申請表上寫了「家庭原因」,還能主張經濟補償金嗎?
    導讀:一般來說,員工確因個人原因而主動離職的,是不會得到公司的經濟補償的,但是,如果員工在離職時,受到了公司的欺詐,或者脅迫等,在公司提供的離職申請表上寫了個人原因,只要員工保留好相應的證據,還是有可能會要到經濟補償金的!
  • 不同意公司調崗算「被迫離職」嗎?員工該如何要求經濟補償
    員工被公司單方通知調崗,腦海裡的第一個反應是什麼?肯定不會是公司經營發展,需要我到那個崗位工作。想到的會是,公司這是在變相裁員嗎?這年頭通過調崗來逼迫員工離職的現象太多了。在沒有協商的情形下,單方決定調崗,會讓員工產生一種被支配的感覺,否定現在的工作,產生很多負面情緒,導致發生勞動糾紛。那員工如果不同意調崗,從而提出離職,是否屬於「被迫離職」,要求公司支付經濟補償?制度中規定員工應服從調動,就可以調崗?
  • 自動離職後,還能申請經濟補償嗎?
    3月13日,胡某林向乳源瑤族自治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提出勞動仲裁申請,請求解除雙方勞動關係,裁決名瑤酒店公司支付2017年2月工資6300元、解除勞動關係1個月經濟補償金6300元、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6864元、法定休息日加班工資6480元、拖欠總工資25%的經濟補償金20592元。
  • 2019勞動法:「自動離職」也有工資拿,5種情況還另有「補償金」
    2019勞動法:「自動離職」也有工資拿,5種情況還另有「補償金」在許多人的求職過程中,他們可能因為對公司的不滿或其他意外情況而離開。這些情況經常導致員工自願和非自願辭職,而且辭職也不同,他們有可能是因為被解僱,或者員工會自動辭職。在各種形式的離職中,只要僱員不涉及非法犯罪,該單位通常會按照勞動合同的規定向離職僱員支付一些經濟補償金,即使是因為員工自己的原因辭職,即使沒有賠償,但本月的工資也將照時發出。
  • 律師案例解析:員工自動離職,為什麼用人單位仍敗訴?
    【判決結果】建築公司向唐某支付解除勞動關係的經濟補償金21000元。李某在公司實際上班至2016年6月17日,此後未上班。2016年6月18日,李某向公司郵寄《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以公司長期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及未及時向社保機構繳納社會保險為由,要求於2016年6月20日解除雙方的勞動合同。公司於2016年6月20日收到該《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李某為此訴求,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8000元。
  • 公司不直接裁員,通過調崗、回家休息等逼迫員工自動離職怎麼辦?
    現在很多公司想要裁員,但是又不想支付補償金,就想出了許多歪門邪道。公司最常做的操作就是調崗和讓員工回家休息兩個辦法來逼迫員工自動離職。小龍蝦今天從3個方面和大家討論下這個問題:1、公司的做法哪裡違規了?
  • 怎樣正確離職?公司會怎樣正確處理員工離職的問題?
    對於員工不辭而別,許多公司在規章制度中都有相關規定,員工多久不到崗位計算「自動離職」,但這種離職類型的「自動離職」並不等於勞動合同的終止!正確的方法是公司根據「勞動合同法」處理勞動合同的終止。除非你能證明員工的倉促離職給單位造成了經濟損失,否則你可以向員工索賠,但在這方面很難證明。五、員工自動離職後,TA回來要開離職證明,可以拒絕嗎?在實踐中,許多僱主不籤發離職證書,因為工人未經批准而離開,導致公司損失或未能履行工作轉移義務。那麼,僱主是否可以基於這個理由為它辯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