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員工自動離職經濟補償金如何算

2020-12-24 環球觀地理

在司法實踐中,只要是員工以個人原因提出辭去職務的,比如「家裡有事、個人發展、出去創業」等等,假如公司可以舉證證明員工該辭去職務理由(一般在辭去職務信、離任交代表、或離任協議書中可找到辭去職務理由),裁判機關一般都不會支撐經濟補償金。

並且,以個人理由辭去職務的,員工還需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告知公司才行,不然,未經公司贊同不辭而別或達不到法定告知期離任的,都屬違法革除勞動合同行為,不只拿不到經濟補償金,或許還要補償公司的經濟損失。

二、員工以公司存在特定違法行為「被逼辭去職務」的,公司需付出經濟補償金

實務中,一些公司存在剋扣員工薪酬,停發、少發或拖欠薪酬行為,還有一些公司不為員工交納社會保險費,還有的公司讓員工在有毒、無防護設備等惡劣的出產環境下勞動,針對這種情況,為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勞動合同法規矩了員工享有特別革除權,可無條件與公司革除勞動合同,還可取得經濟補償金。這便是實踐中一般所稱的「被逼辭去職務」。

依據勞動合同法第38條的規矩,公司存在以下違法行為,員工可以「被逼辭去職務」:

1、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好供給勞動維護或許勞動條件的;

2、未及時足額付出勞動酬勞的;

3、未依法為勞動者交納社會保險費的;

4、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則、法規的規矩,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5、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時存在欺詐、脅迫、趁人之危現象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6、用人單位以暴力、挾制或許不合法束縛人身自由的手法強逼勞動者勞動的,或許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

勞動合同法第46條明確規矩員工按照第38條規矩革除勞動合同的,公司應當向員工付出經濟補償。員工在依據勞動合同法第38條「被逼辭去職務」時,需注意各地司法實踐中所把握的「度」,要不然一不小心「被逼辭去職務」或許變成違法革除。比如:薪酬延遲了多少天才可「被逼辭去職務」、少發了多少薪酬才可以被逼辭去職務、未足額交納社會保險費是否支撐被逼辭去職務……各地把握的規範會有差異,並無統一規範。

關於公司來說,應對的辦法便是儘量消除上述可以引發員工「被逼辭去職務」的違法行為,但談何容易。單單一個依法交納社會保險費的問題就足以讓大都企業叫苦連天,要想防備危險,只能自求多福了。

三、員工「被逼辭去職務」是否也需提前30天告知公司?

假如「被逼辭去職務」的理由是建立的,無需提前30天告知公司,依據勞動合同法的規矩,員工辭去職務是否需提前告知,可分4種情況來理解:

1、需提前30天告知的辭去職務:正常情況下以個人原因辭去職務的,需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告知公司。

2、需提前3天告知的辭去職務:正常情況下在試用期內以個人原因辭去職務的,提前3日告知即可。

3、需告知但無需提前30天的「辭去職務」:公司存在以下違法現象:1)未供給勞動維護或勞動條件;2)未及時足額付出勞動酬勞;3)未依法交納社會保險費;4)規章制度違法,損害員工權益;5)因欺詐、脅迫或乘人之危致使合同無效。也便是說,這些情況下,員工可在告知單位後立即離任。

4、無需告知直接走人的「辭去職務」:用人單位以暴力、挾制或許不合法束縛人身自由的手法強逼勞動者勞動的,或許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革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奉告用人單位。

咱們發現,儘管有些時候是勞動者自己離任,但的確是因為單位的一些不法行為,導致勞動者不得不離任,以此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在這樣的情況下,兩頭革除了勞動聯繫,用人單位也是需求按照規矩付出經濟補償金的。但假如單純的真的因為勞動者個人原因離任,這個時候就不能要求單位作出補償。

相關焦點

  • 員工自動離職,公司無需支付經濟補償金
    3月13日,胡某提出勞動仲裁申請,請求解除雙方勞動關係,裁決公司支付2017年2月工資xx元、解除勞動關係1個月經濟補償金xx元、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xx元、法定休息日加班工資xx元、拖欠總工資25%的經濟補償金xx元。胡某主張:其因公司拖欠加班工資以及未辦理社會保險的原因於2017年2月中旬口頭通知了公司離職事宜。
  • 2019年勞動法:「自動離職」這5種情況有「補償金」,別忘記了
    2019年勞動法:「自動離職」這5種情況有「補償金」,別忘記了現在對於工作這件事情,也是讓很多人頭疼的問題。跟以前在一個工作崗位上工作幾十年相比,現在的離職時間,明顯縮短了很多。尤其是對於很多剛畢業的年輕人來說,剛工作的時候。
  • 2019勞動法:「自動離職」也有工資拿,5種情況還另有「補償金」
    2019勞動法:「自動離職」也有工資拿,5種情況還另有「補償金」在許多人的求職過程中,他們可能因為對公司的不滿或其他意外情況而離開。這些情況經常導致員工自願和非自願辭職,而且辭職也不同,他們有可能是因為被解僱,或者員工會自動辭職。在各種形式的離職中,只要僱員不涉及非法犯罪,該單位通常會按照勞動合同的規定向離職僱員支付一些經濟補償金,即使是因為員工自己的原因辭職,即使沒有賠償,但本月的工資也將照時發出。
  • 離職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情形、計算方式和個稅繳納方式
    很多小夥伴在面臨離職問題時都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項——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金是神馬?主動離職也能拿到補償金嗎?拿到補償金需要繳稅嗎?你想了解的離職與經濟補償金問題,法律諮詢專家都為你整理好了。補償金問題法律解析 一、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情形1. 員工主動離職可以主張經濟補償嗎?一般來說,員工主動離職,不能向公司主張支付經濟補償。
  • 員工在離職申請表上寫了「家庭原因」,還能主張經濟補償金嗎?
    導讀:一般來說,員工確因個人原因而主動離職的,是不會得到公司的經濟補償的,但是,如果員工在離職時,受到了公司的欺詐,或者脅迫等,在公司提供的離職申請表上寫了個人原因,只要員工保留好相應的證據,還是有可能會要到經濟補償金的!
  • 曠工三天就算自動離職?抓住這4點,企業必須支付經濟補償金
    基本上每家公司的規章制度裡面都有關於連續曠工3天,累計曠工5天自動離職等這樣的條款。有些朋友想辭職時,可能不想等或者等不了30天去辦這個手續,於是會選擇直接不來上班自動離職,公司的話也會以你連續曠工3天為由來視為你自動離職,同時不會發放你最後幾天工資。
  • 員工離職,會想到經濟補償。怎麼算?你明白嗎?
    公司突然給你調崗,調薪,逼你離職。記住這幾點不吃虧,許多員工都遇到這種經歷,某一天公司突然通知我們要求調崗降薪逼迫離職,怎麼辦呢?別急,那我來告訴你。第一千萬別賭氣,該上班一定要去上班,否則算曠工的哦。
  • 不同意公司調崗算「被迫離職」嗎?員工該如何要求經濟補償
    員工被公司單方通知調崗,腦海裡的第一個反應是什麼?肯定不會是公司經營發展,需要我到那個崗位工作。想到的會是,公司這是在變相裁員嗎?這年頭通過調崗來逼迫員工離職的現象太多了。在沒有協商的情形下,單方決定調崗,會讓員工產生一種被支配的感覺,否定現在的工作,產生很多負面情緒,導致發生勞動糾紛。那員工如果不同意調崗,從而提出離職,是否屬於「被迫離職」,要求公司支付經濟補償?制度中規定員工應服從調動,就可以調崗?
  • 員工離職協議未履行企業應支付補償金?
    原標題:員工離職協議未履行企業應支付補償金?張三2009年入職企業A,2018年7月企業A與員工張三籤定員工離職協議,約定雙方之間的勞動合同於2018年5月30日終止,企業A支付員工張三補償金100萬元。
  • 如果公司不主動辭退員工,讓員工自動離職,這時員工該如何辦呢?
    公司想辭退員工沒有合法合理的理由,又不想承擔相應的責任,支付經濟補償金,就變相地要求員工自己提出離職申請主動辭職。對於這種情況,員工怎麼辦呢?一、單位不動我也不動。自動離職就是員工不向單位打招呼,隨意脫離所在工作崗位和所在單位的行為。這種不辭而別的行為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單位也可以以此為由追究該員工的責任。單位對擅自離職的職工可按曠工處理,給予除名。按照國家規定,自動離職的員工不享受任何待遇。所以,單位自然希望員工自動提出離職,而自己又不需要任何代價地輕裝上陣啦。
  • 注意:這4種情況,員工自動離職不僅有工資拿,還有有「補償金」
    根據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員工離職需提前30天以書面的形式告知公司,試用期的話則是3天,這也就決定了勞動者不能想走就走,若是沒有按照法律規定的流程走就擅自離職的話,很有可能要承擔因擅自離職而給公司的經濟損失,但是如果出現以下4種情況,即使員工自動離職,不僅能拿到工資
  • 自動離職後,還能申請經濟補償嗎?
    其自2017年3月1日起主動離開名瑤酒店公司的行為,屬於自動離職,雙方的勞動關係自胡某林離開之日即2017年3月1日起解除。2.是否支付解除勞動關係經濟補償金的問題。本案中,胡某林自動離職,自身存在過錯,屬於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其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 主動提出離職,也可以領取經濟補償金,不要被黑心老闆坑了!
    在職場這麼多年,見過形形色色的離職案例,有的人是自願辭職,也有的人是被公司辭退,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總之,你都辭職了,但是有一點,大家可能忽視掉了,那就是辭職可以獲賠補償金嗎?什麼情況下辭職有補償金?以下情形可以拿到補償金:一、員工公司存在違法的行為被迫辭職,公司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在職場上,有一些公司存在故意欠拖員工工資、少發、無故扣員工工資等行為,還有一些公司不為員工購買社會保險費,讓員工在有毒的環境下工作,高溫高熱沒有保護設備等環境下進行工作,針對這個行為,員工自己主動辭職,是可以獲取補償金的,為什麼呢?
  • 企業發放競業補償金,離職員工需要繳稅嗎?如果需要,怎麼繳稅?
    之所以讓勞動者籤署這樣一份協議,主要是為了保護企業的商業秘密,防止員工在離職以後,進入與原單位具有競爭性業務,而利用原單位的商業秘密為現單位謀取商業利益,或者是員工在離職以後,自行創建與原單位業務範圍相同或者有交集的企業。
  • 律師案例解析:員工自動離職,為什麼用人單位仍敗訴?
    對於「不辭而別」,多數企業均採取不管不顧的放任式管理,理所當然地理解為員工已經自動離職了。小編通過兩則案例來解讀用人單位在此過程中的敗訴風險。該種情形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和第四十六條的規定,建築公司應向唐某支付解除勞動關係經濟補償金。【判決結果】建築公司向唐某支付解除勞動關係的經濟補償金21000元。
  • 取消端午過節費,員工可以主張單方離職,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18年1月25日,聯盟公司作出《關於取消員工過節費及其他福利的通知》,決定自2018年1月1日起取消君保經紀發[2016]32號文《聯盟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員工福利管理辦法》中「過節費」及「其他福利」項,實際發放根據公司經營情況確定。
  • 常見的12種辭退、離職情形 工資和經濟補償應該如何計算
    用人單位以這些理由辭退員工,屬於合法解除,不應承擔經濟賠償。那麼除去這六種情形,單位解除員工,工資、經濟補償金、賠償金等應該如何支付呢?1、單位依照法定情形合法解除員工,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但不能扣發員工工資。如果因員工個人原因給單位造成了損失,可以要求賠償,不能直接從工資裡扣除。
  • 員工聽從業務主管安排提出離職公司應否支付離職經濟補償?
    但是,陳淵等人堅持離職並索要經濟補償。本案歷經仲裁、法院一審後,二審法院於12月7日終審判決支持員工的訴求。公司通知放假四天 主管卻讓員工離職2019年7月24日,公司人事部門發布《年中盤點及放假通知》。該通知的內容是因業務及管理需要,公司將於7月28日至31日組織鈑金業務年中大盤點。
  • 離職協議籤字時,一定要看清楚了再籤!否則一分錢補償金都沒有
    很多員工都遇到過被公司勸著辭退的情形,而且要求員工自己寫辭職書,因為這種做法對於公司來說是最安全的。當然還有一些公司會讓員工籤一些解除勞動合同的協議,但上面卻不約定任何經濟補償金,很多員工在不清不楚的情況下就籤字了。而公司和員工都認為,既然籤了這個協議那只能離職,沒有任何經濟補償金,實際上並非如此。
  • 員工聽從業務主管安排提出離職 公司應否支付離職經濟補償?
    但是,陳淵等人堅持離職並索要經濟補償。本案歷經仲裁、法院一審後,二審法院於12月7日終審判決支持員工的訴求。公司通知放假四天 主管卻讓員工離職2019年7月24日,公司人事部門發布《年中盤點及放假通知》。該通知的內容是因業務及管理需要,公司將於7月28日至31日組織鈑金業務年中大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