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漫仔!
喜歡茶葉的朋友可能在刷視頻的時候偶爾會看到茶藝表演,事情是這樣,昨天有個朋友問我說,漫仔你是做茶行業的,你怎麼看待"茶藝"這件事情,問我會不會覺得是在作秀,甚至聊著聊著我們潮汕功夫茶也躺槍,可能我這個朋友也比直爽,自己也是用玻璃杯泡茶,所以昨天聊天聊這個話題也可以稍微感覺他對茶藝表演可能有點鄙夷。
首先,我自己也是個粗人,可能跟藝術不是很沾邊,也沒有說專門去接受茶藝培訓,但是做這一行還是接觸的蠻多,比如說在茶葉博覽會或者一些有條件的茶企或者茶店也會有專門的茶藝師給大家表演茶藝,看是看很多。當然我也知道外界對茶藝表演存在各種各樣的聲音,褒貶不一,就像一些朋友對潮汕工夫茶不了解的人覺得我們潮汕人泡工夫茶很裝很麻煩一樣。
那潮汕功夫茶算是中國茶藝文化的一個典型代表,可能有些步驟看起來比較繁瑣,但是也沒有說是有作秀的成分,主要目的還是是為了讓茶泡得更好喝,就是注重在怎麼把茶泡好上,而且我們現在家庭式泡工夫茶也是非常方便,一碗三杯或者一壺三杯非常便捷,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麻煩。
所以潮汕功夫茶其實跟大多數人認知的茶藝還是有區別的,就現在的我們理解的茶藝,更多還是在泡茶的基礎上,多少都增加一點表演形式,甚至茶桌布局擺放,那也就是含有一些藝術成分的,簡單講,不僅要泡得好喝,還要泡得好看,整個畫面要唯美舒適。可能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會有一些人對茶藝有點反感,甚至還有說茶藝師有點作的,大家可能會有這樣的想法。
但是在我看來,我首先是肯定茶藝這件事的,茶藝它其實也是對茶文化茶知識的推廣起到一定作用,你學習茶藝一定會學習基礎的茶葉知識,這是肯定的。而且茶藝是國家認同的文化,甚至也可以說是技能。像漫仔讀大學的時候,學校也是有茶藝師培訓,通過學習,實操,考試通過以後是可以獲得國家證書,應該是人社局頒發的這種技能證書的,然後我們也可以獲得技能學分。
現在我們這邊每年也是有茶藝師培訓,是政府支持的,相信很多地方也有。而且茶藝師也分好多等級,除了我們剛講的學習基本茶葉知識,甚至還要學習禮儀,著裝,茶桌的擺放,插花等等,所以也沒有那麼簡單,也是要付時間去學習,去練習。當然,茶藝還是要在把茶泡好的基礎上,再去做這些表演,這個應該是大多數人的共識。在泡好茶的基礎上再去增加一些觀賞性較強的藝術形式去表現這些茶文化,這樣其實還蠻不錯的,應該支持的。
舉個例子,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對音樂感興趣的朋友,我自己本人是蠻有興趣的。可能有看過一些現場的演奏朋友,尤其是一些頂級的音樂家,樂手,在做舞臺表演的時候,他不是說簡單的唱,演奏給你聽。比如彈吉他,打鼓,會有很多看起來花裡胡哨的動作,也就是會加入其他的表演形式去增加觀賞性。可能你一動不動演奏出來,跟你充滿激情蹦蹦跳跳演奏出來音樂效果聽起來是一樣的,但是觀賞性就很不一樣了。
表演者除了自身素養的提高,還是為觀眾服務的嘛,就是為了取悅觀眾嘛。其實做茶葉賣茶葉也是一樣,就是為顧客服務,取悅顧客。我也不想去評判這個茶藝的好壞,相反我覺得大家也要需要肯定他們的付出,無論他們是表演的形式居多,還是我們說的有真材實料的這一種,他們去學了這些茶藝也是需要付出很多時間和精力的,人家也是花了功夫去琢磨怎麼衝泡比較好喝,怎麼泡比較好看。
所以我覺得不需要去抨擊這樣的群體,也不要否認別人的付出,而且每個地方的文化習慣也不一樣,大家要包容一點。但是我就是覺得說,你要在把茶葉泡好的前提上去做這些事情,不要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