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茶藝師的標準是什麼?蘇東坡雲「從來佳茗似佳人」,其實反過來也是成立的,「從來佳人似佳茗」。外形秀麗,修潔得宜,舉止嫻雅,行為端莊,無疑地是第一個標準了。
秀秀書院學子:榆林莉莉:茶中有味情最真,佳人更比佳茗好
第二個標準,則是茶藝師在熟練掌握茶藝解說詞之後,應當具有的一種獨特語言魅力。
出語容易,開言不難,然而如何使自己的語言似播音員一般充滿魅力,使人一聽之下便即心折呢?
秀秀書院學子:長安嬌嬌: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
首先語音力求「準確規範,清晰流暢」;
即是說以標準普通話為準,吐字清晰,字音要流暢過度,聞如「潺潺流水」,迂迴向前,生動活潑。
秀秀書院學子:長安怡怡:分茶自比煎茶好?一盞清茗酬知音
其次要「圓潤集中,不失明朗」;
發音時聲音要潤澤,不乾澀;吐字要「玉潤珠圓」,顆粒飽滿;聲音不散,字音不扁——此即「圓潤集中」之意。不失明朗,則謂聲音須爽朗明快,頗可鼓舞聽者快樂向上之情緒,然後得身心愉悅之喜。
「剛柔並濟,虛實結合」
發音吐字宜有韌性、有彈性,能剛能柔,有實有虛。通常男聲偏剛健,女聲偏柔美。若果顛倒了,未免就聽著彆扭。一味的剛或者一味的柔皆不可取,最好在自身聲音條件基礎上能剛能柔,剛柔並濟。所謂「過剛則直,過柔則靡」即謂此。
另外還要虛實結合。實聲過多,聽起來顯得「拙」,不夠細膩;「虛」聲過多,聽起來則顯得「假」。所以非得「剛中有柔,柔中有剛,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剛柔並濟、虛實結合,隨著意義和感情表達的要求而靈活運用,才是正確的發音方法。
虛實與剛柔看似矛盾,其實也有聯繫。一般來講,實聲偏剛,虛聲偏柔,但也不完全如此。比如說,兒童銀鈴般的聲音是實聲,但不剛;一聲慨嘆,用的是虛聲,但是也不柔。實際運用中,剛柔虛實的變化是極其豐富的,著力體會,方可察之。
秀秀書院學子:茹茹分茶:莉莉、華華、怡怡品茶:無由持一盞,寄與愛茶人
「色彩豐富,變化自如」
對於茶藝師來講,隨著茶藝解說詞內容發展而運動變化著的情感外衣,即是聲音色彩。聲音色彩是在對比變化中體現出來的,如同畫家的調色板,越豐富細緻就越能傳情、越有表現力。感情色彩的變化是豐富無窮的,聲音色彩的變化亦是如此。由是平日學習發音吐字的基本方法,總為了有利於聲音的變化,而非追求固定不變的音色。
聲音是天生的,然則亦可經過後天的學習改變。秀秀書院茶藝師經過茶藝課程的學習,將自己表情達意的茶藝解說詞變得準確規範、清晰流暢、圓潤集中、剛柔並濟、虛實結合、色彩豐富,而且還能變化自如之後,自然能夠呈現不一樣的語言魅力,予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是?
秀秀書院:群賢圖
具體發聲方法:
腹式呼吸。一般情況下大家皆用胸部呼吸,所以發出的聲音輕飄飄的缺乏力度,以致聲音窄細;另有一種呼吸方法稱做腹式呼吸,此種呼吸方式可使人「氣足神完」,呼吸穩健,聲音渾厚。
腹式呼吸的訓練方法:人要坐端正,「沉肩墜肘,虛靈頂勁」,挺胸收腹,全身肌肉放鬆。吸氣時吸到肺底,使兩肋打開,腹部壁立。呼氣時穩健持續、緩慢。
秀秀書院:山行:山水有清音,更添絲與竹
另外,人的口腔與胸腔以及鼻腔皆與發音息息相關,此「三腔」決定了人說話的音色,我們能夠「聽音辨人」即是因為各人音色的不同。所以我們要加強此「三腔」的練習,再互相加以配合,擁有迷人的音色便指日可待。
秀秀書院:秀秀老師與付秀才:腹式呼吸訓練:從習琴開始
胸腔練習:請端正坐姿,念出詞語:暗淡、到達、發展、計劃…….
口腔練習:念出澎湃、噴泉、碰壁、批判、拍打……..
鼻腔練習:念出隱瞞,媽媽,出門,買賣……..
練習時要細細體會「三腔」之聯繫,其中奧秘,可意會不可言傳。
秀秀書院:薛山長與付秀才:腹式呼吸訓練:從太極開始
方法既得,貴在堅持。天長地久,成效自現。
諸君以為如何?
賈寶玉因為「如『寶』似『玉』」,兼之「語音清朗,談吐有致」,而被初次見面的北靜王譽為「龍駒鳳雛」;秀秀書院的學子,又何嘗不是個個具備獨特的語言魅力,「語音清朗,談吐有致」,「前程未可量也」呢?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