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越南語述補結構比較分析

2020-12-11 我有一堆葫蘆娃

【摘要】漢語和越南語雖屬於不同的語序,但是他們都是孤立語,都是有聲調的語言,都是SVO型語言,虛詞和語序均是主要的語法手段。從述語與補語的結合的方式上看,都可分為黏合式和組合式兩種。但它們也存在著一些區別點,認為漢語、越南語述補結構的異同點是由於漢語與越南語分析性程度的不同造成的,屬於類型學上的差異。

【關鍵詞】漢語;越南語;述補結構;接觸

漢語和越南語雖屬於不同的語序,但是他們都是孤立語,都是有聲調的語言,都是SVO型語言,虛詞和語序均是主要的語法手段。從述補結構上看,述補結構是越南語中使用頻率較高、用法較複雜的一類句法結構。越南語和漢語的述補結構在主要特點上有不少相同點,如從補語的語義特點上看,都有結果補語、趨向補語、可能補語、程度補語、情態補語、數量補語等;從補語的語義指向看,補語可以指向述語本身,可以指向述語動詞的施事、受事、述語動詞所依靠的工具以及述語動詞的目的;從述語與補語的結合的方式上看,都可分為黏合式和組合式兩種。但它們也存在著一些區別點,成為越南留學生學習漢語的難點。

一、越南語特有的述補結構

1.越南語有「述語+cho(給)+補語」型述補結構。「cho」(給)表示目的或表示祈使意義,可譯為「要」。所帶補語只能是形容詞。漢語多用狀中結構表示。例如:

表示目的:

表示祈使:

2.越南語有「述語+狀詞補語」型述補結構。狀詞用於說明行為或性質的特徵。狀詞多為固定結構,跟在動詞或形容詞後,補充說明人物動作或事物性質的特點。述語與狀詞之間的搭配是固定的。此類結構在漢語裡常用狀中結構表示。例如:

3.越南語有「述語+ (好)」型述補結構。「 (好)」表示述語達到很高水平,是黏賓結構。漢語用「述語+得+好」格式來表達。例如:

4.越南語有「述語+補語+ (能)」型述補結構。此處的「 」不是結構助詞而是能願動詞,表示行為動作的可能性。漢語用「述語+得/不+補語」表示。當表示肯定的可能時主要用結構助詞「得」連接,如「聽得懂、洗得乾淨」,當表示否定的可能時,主要用否定副詞「不」連接。越南語表可能的有標記的述補結構。例如:

越南語不管表示肯定的可能還是否定的可能都一定要用結構助詞「 (能、可以)」連接。

5.越南語有「述語+ (得)+補語」型述補結構。「 」表示方式或狀態的成分連接到動詞上面,是黏著述補結構。漢語用「述語+得+補語」表示。例如:

句中的性質形容詞「 (著急)」和副詞「 (很)」直接跟在「 (得)」和後邊作補語,說明「 (收拾)」的方式。

句中的「 (暴發)」是狀態形容詞,跟在動詞「 (發)」的後邊作補語,說明「 (發)」的狀態。類似的例子還有:

句中的「 (慢)」是形容詞,跟在動詞「 (說)」的後邊作補語,說明「 說)」的狀態。

上例子中的「 (很著急)」、「 (暴發)」、「 (慢)」都表示行為動作的狀態,當上述這些成分位於謂語中心語後時卻成為了句子焦點,成為了有標記成分,而且由於這些有標記的成分主要靠形式標記「 (得)」連接。

6.越南語有「述語+(如)+補語」型述補結構。「(如)」表示比較,可譯為「如」。所帶補語一般是名詞、形容詞。往往用結構助詞在動詞的後邊表示比喻,即以充當補語的名詞所表示的事物特點來比較謂語名詞、動詞所表示的特徵、動作行為的狀態。

在越南語中,比較補語中的名詞代表喻體均為動物或動物的生理器官。這樣看,越語的比較補語是一種即有語法作用又有修辭效果的補語類型。例如:

句中的補語「 (鸚鵡)」是表示動物的喻體名詞,它跟「 (如)」放在謂語動詞「 (講)」後邊作補語,表示的事物特徵(鸚鵡的學舍)形狀來比喻「 (講)」的動作狀態。從而產生一種形象生動的效果。類似的例子還有:

越南語的比較補語句中的謂語可以由及物動詞充當,所以有些述語和補語關係自然形成了,我們常見「及物動詞+名詞」的格式。

二、漢語特有的述補結構

1.漢語有「述語+得+補語」型述補結構,越語沒有。因為越南語沒有結構助詞「得」,因此也沒有此類述補結構。漢語裡的此類結構譯為越南語時,越南語根據補語意義的不同,採用不同的結構形式表示。

當補語表示程度時,越南語用黏合式述補結構表示。例如:

當補語表示行為動作為的狀態時越南語裡可以用黏合式述補結構表示,補語可以是短語,也可以用固定結構表示。例如:

黏合式述補結構:

還可用複句表示:

2.漢語有「述語+簡單趨向補語」和「述語+複合趨向補語」型述補結構,越南語只有「述語+趨向補語」一類造成,即沒有複合趨向補語。例如:

漢語「述語+簡單趨向動詞」:跑來跑去走出 飛回下來下去

漢語「述+複合趨向動詞」:說出去飛出來走過去開過來

越語「述語+趨向補語」: (跑來)、 (跑去)

漢語「述語+複合趨向補語」都有確定的立足點,越語「述語+趨向補語」不涉及立足點,說明立足點時,越語可以加上趨向補語後而處所代詞「   (這兒)」、「 (那兒)」來對應。

三、漢語用一種結構形式而越南語用兩種結構表示

有些述補結構類型雖然漢、越語都有但兩種語言的表達方式並不是一對一。漢語裡有的述補結構,越語能用多種結構表達。如,漢語的「動詞+趨向動詞」類述補結構,既可表示行為動作的趨向,也可以表示行為或狀態的開始。表示前一類意義時,越南語與漢語相同,用「動詞+趨向動詞」表示。例如:

但表示後一類意義時,越語多用「 (要)+中心語」類狀中結構表示。例如:

四、結語

漢語、越南語述補結構從宏觀上看,在結構類型、語法功能以及表意特徵上都存在著很多相同點,顯示了兩國語言所特有長期接觸。除了漢語對越南語的影響和滲透外,還存在越南語對漢語的反影響和反滲透,說明語言的接觸和影響具有互相性。從微觀上看,這兩種語言又各有其特殊。隨著時間漢、越南語的述補結構處於不斷發展、不斷豐富的動程中。這期間由於受強勢語言的影響,開始補充和借用了鄰居語言的部分表達形式來滿足自己的表意要求。

(一)漢語、越南語述補結構的相似性

漢語、越南語述補結構在充當述語的語法成分、述語與補語的組合形式以及補語的語義類別上基本相同。漢語大部分述補結構在越語裡都有相應的表達形式。如漢語裡口語程度很高的程度補語類述補結構,在越南語裡可以得到充當的表達。漢語補語的功能與越南語補語的功能很相似,都是用來修飾述語,補充說明述語。兩種不同語言的語法結何以會如此相似。如果說是發生學上原因的話,漢語、越南語有很長期接觸,為何還能保持如此的相近性?如果說是類型學上原因,那麼就可以證明語言接觸可以使另一語言在基本特點上趨同。

(二)越南語述補結構的特徵

越南語的述補結構從顯性的語法形式看,大部分動詞和形容詞,不管是單音節還是雙音節都可以充當述語。補語主要由單音節動詞、雙音節動詞以及固定結構充當,語法成分結構形式較複雜;漢語裡由複雜短語作補語的結果,在越南語裡往往沒有相應形式,而改用其他句法形式表示。這顯示了越語述補結構比漢語沒有那麼複雜。表現了漢語有傳統文字的口語化色彩。述語與補語的黏合以組合式為主,組合式僅僅是一種補充形式。大部分組合式述補結構可以改為黏合式,而語義並無太大變化。從隱性的語法語義看,述語與補語的組合體現出自己的選擇性,在越南語裡能配搭的語義關係在漢語裡不一定能配搭,顯示了不同民族對語義的不同選擇。

越南語主要以黏合式為主,組合式的結構方式是以「 (得)」連接述語和補語,但「 」不是專職的結構助詞,它在語言中的主要作用是充當動詞或能源動詞,作為連接述語和補語的助詞,是受了漢語的影響而產生的一種新的用法,可以說這種分析式不是對漢語分析式的借用,而是一種模仿。

(三)越南語述補結構的鬆動性

越南語的一些述補結構在語法形式上呈現出兩可性,既可黏合式又可組合式,兩種語法形式競爭並用。

黏合式結構體現出補語對述語的依賴性,述語與補語的語義配搭有習俗性和簡約性,使用頻率較高,有競爭優勢。組合式結構能表達較豐富的語義,填補黏合式述補結構的表意空白,豐富述補結構的表意功能,是一種必要的語法形式。有些組合式述補結構,是由於越南語借用了漢語某些習用頻率的具體語句而進入越南語的,如「 (看來了解)」「 (說個明白)「 (道個清楚)」」等。越南語的述補結構在接納新結構的同時,體現出一定的開放性和鬆動性。

相關焦點

  • 公文寫作漢語語法基礎知識,領悟了能力提升很大
    那什麼是主語、謂語、述語、賓語你能分清楚嗎?又或者什麼是主謂關係、述賓關係你能分清楚嗎?本期思享君為大家推送的彙編資料不直接與公文相關,但又時時刻刻與公文息息相關。本期為大家帶來漢語語法基礎知識彙編,思享君認為,如果要把公文寫好,應該把最基礎的底層東西搞清楚。
  • 杜氏清玄:淺談越南的漢語教育及漢語傳播現狀
    感謝語合中心及母校給予我的機會,這一年的工作讓我遇見了許多陽光又努力的學生們,結交到了可親可貴的師友,這些都將成為我人生中的寶貴記憶。就大學教育而言,越南北方大概有10多所開設漢語專業的高校,還有很多高校開設了漢語選修課。此外,學生們還可以申請以第二文憑來學習漢語,但報名學習的學生不會特別多,以我們學校為例,每年大概30~40人,最後能堅持下來的也比較少。
  • 英語句子結構與漢語句子結構之異同分析
    我們在理解或使用句子時,要把握好句子的結構。而句子的結構是由若干部分組成的,這些組成句子的各個部分叫句子成分。因為不少中國學生在表達英語句子時往往會受漢語的影響,說出或寫出不少中國式的英語(大家叫這種中國式的英語為Chinglish)。
  • 英語句子結構與漢語句子結構之異同分析
    我們在理解或使用句子時,要把握好句子的結構。而句子的結構是由若干部分組成的,這些組成句子的各個部分叫句子成分。因為不少中國學生在表達英語句子時往往會受漢語的影響,說出或寫出不少中國式的英語(大家叫這種中國式的英語為Chinglish)。
  • 春雨老師講漢語語法:句子結構分析(劃分句子成分)
    春雨老師講漢語語法:句子結構分析(劃分句子成分)句子按照結構方式可以分成單句和複句。單句,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3.特殊單句,句式特點比較特殊的句子。主要是:①把字句:用「把」(或「將」)將動詞支配的對象提到動詞之前的一種句型。把字句在結構上有:「把+賓語」作狀語。語義上,把字句表示主動。主語是施動者,發出動作,處置某一對象。處置的對象是指定的或已知的事物。如:A 我們‖[把豹子]打死了。
  • 漢語:規則最少,套路最多
    漢語作為一種獨立語,它的特點十分明顯,從語音、語彙、語法各個方面都有所體現…… 01 相比古代漢語 a.語音系統大大簡化;
  • 對越漢語教學語法建設的幾點思考
    3.1.3 句法   句法,包括詞組和句子的內部結構和它們的功能。(參見黃伯榮、廖序東,2002;孫德金,2002)首先應該對詞組的內部結構和外部功能進行分類,並說明兩者之間的不對應關係。通過語境分析詞組的歧義現象。了解歧義的形成及消除歧義手段。
  • 漢語語法結構分析的兩種向度
    漢語語法結構分析的兩種向度 2017年09月28日 19:07 來源:《臨沂大學學報》 作者:王紅生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漢語語法結構;形式
  • 2018年自考現代漢語高頻考點一
    5、詞類指的是詞在語言結構中表現出來的類別。對漢語的詞進行分類,須以詞的語法功能為依據。6、詞的語法功能,是指詞的組合能力。表現為:1)能充當什麼句法結構成分,不能充當什麼句法結構成分。2)能跟什麼詞組合,不能跟什麼詞組合,組合後發生什麼樣關係。7、詞的分類是逐級進行的。首先根據詞能否作句法結構成分,可以把詞分為實詞和虛詞兩大類。
  • 越南旅遊很有趣,他們的語言可以拼讀出來,原來越南以前說漢語
    越南旅行的人基本上不用考慮交流的問題,因為那裡隨處可見華人或者華裔,他們本身就懂中國話,與他們交流基本上不會有太多的障礙。越南華人多的原因可以追溯到秦朝時期,隨著歷史的變遷和國人的遷移,許多廣東人在越南定居下來,他們的子孫逐漸融入越南生活,成為地道的越南人。
  • 漢語形容詞論元結構的再分析
    漢語形容詞論元結構的再分析 2020年08月06日 14:45 來源:《當代語言學》 作者:郭潔 顧陽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有哪些漢語的詞彙,越南還在用,然而普通話已棄用?
    那時候的越南屬於交州,仍舊是中原王朝的屬地,自己人使用自家文字,那是再正常不過了。彼時的越南上層,把漢語文字視為高貴的語言文字,這和當年的朝鮮是一樣一樣的。朝廷的諭旨、公文、科舉考試,以至經營貿易的帳單、貨單都用漢字書寫。小娃娃們也像當時中國一樣先從《三字經》開始,接著讀「四書」、「五經」,學習寫作古漢語文章詩詞。
  • 期刊好文 丨 漢語二語精讀續寫的協同效應
    針對不同的語言、不同的學習者、不同的學習環境、不同的語言結構,讀後續寫均展現出不同凡響的促學效果。本專欄刊發三位外語教師圍繞讀後續寫開展的實證研究論文。王啟《漢語二語精讀續寫的協同效應》發現,將精讀與讀後續寫結合可增強漢語二語讀後續寫的協同效應,減少續作中的各類語法偏誤,增進二語疑難結構的正確使用。
  • 深化比較:漢語方言學研究創新的重要途徑
    這樣,類型比較才能擁有豐富的材料。如表示度量衡性質、可以用度量衡單位描述其度量的「高、大、長、寬、厚、重、深、遠、粗」這樣的一類形容詞,稱為度量形容詞。已有材料表明,度量形容詞在現代漢語普通話、河南陝縣方言、寧夏中寧方言裡都表現出不同於一般形容詞的特殊語法性質。
  • 漢字在越南無處不在 漢語已經成越南第二大外語
    近日,有報導稱,以越南著名法學家、留德法學博士、河內國家大學法律系教授範維義為首的十多位有影響的專家學者聯名向越南教育部上書,建議從現在起在全國小學和中學實行必修漢語的制度,並建議教育部制定教育大綱,規定學生於小學中學畢業時必須達到的漢語程度標準。  該消息在網上被解讀為是「越南要恢復漢字」。事實上,從專家上書內容來看,他們其實是建議加強中小學的漢語教育工作。
  • 漢語語法結構的兼容性和趨簡性
    (一)結構槽為XY  X和Y都是變項。前後槽框X和Y,它們所裝載的詞語是可變動的。這樣的結構槽,形成「主謂」「動賓」「  動補」「定心」「狀心」等等結構。這是一類概括程度特別高的結構,X和Y之間的語義關係多得無法全部列舉  。四十多年前,《中國語文》連載的《語法講話》中就指出:「動詞和賓語的關係是說不完的。」
  • 5張表搞定現代漢語語法
    ,以表示處所、時間、狀態、方式、原因、目的、比較對象等。①結構助詞的、地、得②時態助詞著、了、過③語氣助詞嗎、呢、吧(十一)嘆詞 表示感慨、應答的詞。 在句中的位置比較靈活,通常不同其他名詞、動詞、形容詞等發生特定的關係,也不充當一般的句子成分,它能獨立成句。
  • 系統研究對外漢語學習詞典的結構特徵
    這些年來,我們對已編纂出版的詞典缺少系統分析,對已有研究成果缺少系統總結,對當前漢語學習詞典的編纂和研究現狀的認識比較模糊,致使在詞典編纂和研究中出現大量的重複性勞動,畸輕畸重的情況比較突出,阻礙了學科的健康發展,影響了詞典的實用價值。
  • 外國人紋在身上的漢語,讓外國人學到精神失常,稱之為惡魔之語
    被紋在身上的漢語,讓外國人學到精神失常,稱之為「惡魔之語」隨著中國的總體實力越來越強大,漢語被列為了世界第四大通用語言,據統計,現在全世界大概有1億外國人在學習漢語。但是泱泱五千年的漢語,卻被外國人稱之為「惡魔之語」。
  • 刊訊 | 《漢語國際傳播研究》2019年第1期
    關鍵詞:孔子學院; 漢語課程; 大綱編制; 本土化;越南本土漢語教師培養現狀邱月清提要:文章以越南兩所大學漢語教師培養課程為研究對象,分析其培養目標、課程結構、課程設置等方面的異同。關鍵詞:教師能力研究; 美國小學漢語教師; 海外漢語教學; 職場交際勝任力; 漢語教師培養;匈牙利語和漢語語音系統對比葉秋月  Huba Bartos摘要:關於匈牙利語與漢語的諸多不同,已經有學者做過研究,但從教學角度應用對比分析對匈漢音系進行比較的還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