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形容詞論元結構的再分析

2020-12-15 中國社會科學網
漢語形容詞論元結構的再分析

2020年08月06日 14:45 來源:《當代語言學》 作者:郭潔 顧陽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摘  要:對論元結構的研究一直是句法理論研究的核心問題之一。本文基於漢語語料,從句法、詞彙語義和形態的角度探討謂詞性形容詞的論元結構,重點考察二元形容詞,提出並論證以下觀點:(1)漢語一元形容詞可通過句法上的施用語投射引介出一個非核心論元而構建成二元形容詞,這些形容詞分為兩類:一類為心理形容詞,施用語「對」引介出一個非核心論元,這類形容詞有相應的二元心理動詞;另一類為評價形容詞,施用語「對」引介出一個表達受益或受損對象的非核心論元,這類形容詞沒有對應的動詞。(2)一元形容詞首先與一個抽象動詞「感到」或「表現」合併形成動詞短語,然後與施用語「對」合併,衍生出二元謂詞性形容詞。(3)表述恆定屬性的形容詞,不涉及任何對象,其論元結構中沒有施用語投射,是典型的一元形容詞。通過考察形容詞做謂語的句法表現,本文深入分析了形容詞的論元結構及在句法結構中引介論元的可能性和限制性,闡明了與結構關係相關聯的詞彙語義關係及現代漢語運用句法手段衍生新詞的過程,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漢語強分析性的參數特徵。

  【作  者】郭潔[1] 顧陽[2]

  【作者單位】[1]北京外國語大學《外語教學與研究》編輯部,北京市海澱區100089 [2]香港中文大學,廣東省深圳市518172

  【期  刊】《當代語言學》 中國人文科學核心期刊要覽 2020年第2期

  【關 鍵 詞】形容詞 謂詞性形容詞 論元結構 施用語 非核心論元

  【基金項目】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英漢形容詞論元結構的對比研究」(17YYB0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英漢形容詞論元結構和體特徵對比研究」(2016JJ020)的階段性成果.

相關焦點

  • 論元結構與大學英語詞彙教學
    動詞的論元是動詞意義的一部分,包括在大腦詞彙該詞條(lexical entry)下。詞條中的論元結構信息能有效核查語言輸出,排除不符合語法規範的句子,因此動詞的論元結構被Chomsky 應用到其GB理論中。論元結構理論著眼於動詞的語義,在語言分析特別是與動詞有關的分析中離不開論元這一概念。
  • 金立鑫:漢語語序的類型學特徵
    凡是VO語言的比較句總是傾向於先出現形容詞,然後再出現比較基準,凡是OV語言總是傾向於先出現比較基準再出現形容詞,如此等等。Dryer (1992) 列出了15組類似的蘊涵共性。除了上面列舉的3組句法配置的對立以外,還有12組句法配置的對立,我們列舉如下:
  • 英語句子結構與漢語句子結構之異同分析
    我們在理解或使用句子時,要把握好句子的結構。而句子的結構是由若干部分組成的,這些組成句子的各個部分叫句子成分。因為不少中國學生在表達英語句子時往往會受漢語的影響,說出或寫出不少中國式的英語(大家叫這種中國式的英語為Chinglish)。
  • 英語句子結構與漢語句子結構之異同分析
    我們在理解或使用句子時,要把握好句子的結構。而句子的結構是由若干部分組成的,這些組成句子的各個部分叫句子成分。因為不少中國學生在表達英語句子時往往會受漢語的影響,說出或寫出不少中國式的英語(大家叫這種中國式的英語為Chinglish)。
  • 漢語、越南語述補結構比較分析
    但它們也存在著一些區別點,成為越南留學生學習漢語的難點。一、越南語特有的述補結構1.越南語有「述語+cho(給)+補語」型述補結構。「cho」(給)表示目的或表示祈使意義,可譯為「要」。所帶補語只能是形容詞。漢語多用狀中結構表示。
  • 從對外漢語教學語法再談漢語形容詞分類
    從對外漢語教學語法再談漢語形容詞分類 2018年11月08日 15:52 來源:《黑龍江社會科學》 作者:王寒松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漢語的時態是不是「皇帝的新裝」?
    但很明顯,按此分析,無法說明非分裂式語句過去時語義如何產生,也無法解釋靜態謂詞在分裂式中(如「他是很乖的」)為何難以有過去時解讀。更有人提出,漢語雖無顯性時態語素,卻有隱性時態語素。再如,T. Lin(2015)最近提出,漢語任何語句中都有一個零時態語素,相當於一個空代詞,其所指稱時間則完全由話語語境加以確定。這樣的假設和說漢語沒有任何時態語素同效,因為反正語句的時間解讀最終都是歸結為語境效果。句法方面,目前並未發現能證明漢語句法有T的有力證據。
  • 潘海華1997《詞彙映射理論在漢語句法研究中的應用》《現代外語》第4期
    並用優選論進行英漢反身代詞的對比研究,深刻分析解釋了漢語的「他自己」和英語himself的不同,雖然兩者都受制於局部性條件和顯著性條件,但是在漢語中顯著性條件起決定性的作用,而在英語中局部性條件則比顯著性條件更重要。
  • 【現代漢語語法】乾貨!關於實詞 虛詞 形容詞!
    繼上一篇關於《什麼是現代漢語?啥叫音素、語素、音節?
  • 漢語語法結構分析的兩種向度
    漢語語法結構分析的兩種向度 2017年09月28日 19:07 來源:《臨沂大學學報》 作者:王紅生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漢語語法結構;形式
  • 功用義對關係小句結構類型和解讀傾向的影響
    2.1.3 工具、材料論元的有標記關係化  現代漢語中存在多種能夠容納工具、材料論元的句式。徐傑(1986a、b)總結出七類工具結構。但以上現象提示我們:工具、材料、處所話題的述題結構與對應的關係小句的句法傾向並不對等。並且,「話題派生說」也未能解釋為何在話題化中,工具、材料、處所三類論元同樣存在特殊性?其他旁格成分為何難以實現話題化?  由於派生說未能很好地解釋漢語關係結構表現出的種種問題,不少學者提出了基礎生成的觀點。
  • 漢語語法史研究高端論壇(2018)綜述
    作者還通過統計數據描述了自先秦至漢代以後,漢語形容詞用於使令類兼語式所發生的變化:用於使令類兼語式的形容詞數量與形容詞總數(380個)相比,比例由先秦時期的18.95%(72個)上升到漢代以後的63.4%(241個),從而證明形容詞用於使令類兼語式的確日益興盛。
  • 漢語裡的形容詞,到底該怎麼翻譯?
    [內含推廣]語言和語言之間有不小的區別,英語和漢語語言結構和表達習慣有很多差異之處,翻譯時不能死扣原文逐詞逐句譯出
  • 英漢定中結構的韻律組配共性
    提要:英語定中結構輕重音組配的首重式和尾重式對立,漢語定中結構單雙音組配的2+1式和1+2式對立。本文揭示以往未予注意的英漢定中結構韻律組配的成系統的平行現象,討論各家解釋模式存在的問題,然後在柯航(2012)鬆緊說的基礎上,對這些平行現象作出更為合理的統一解釋。韻律上,英語首重式和漢語2+1式內部結合緊,英語尾重式和漢語1+2式內部結合松。
  • 「形容詞修飾動詞」乃現代漢語之謬
    各位老師:一直困惑漢語中「形容詞修飾動詞」之說,不得其解!在英語語法體系中,形容詞可作定語,起修飾限定作用;作表語起解釋說明;作補語補充說明。而副詞可以作狀語形:修飾動詞,形容詞和副詞。極少數副詞也可以作表語,但形容詞是絕不能修飾動詞的充當狀語!然而在現代漢語中,關於形容詞用法的各種書籍和網頁上鋪天蓋地全是「形容詞修飾動詞」之說。
  • 陳哲 李亞非:從漢語的角度看vP
    內容提要:雖然vP在句法分析中被廣泛使用,但一些經常引用到的對vP的論證,細究起來仍存在不足。本文通過考察漢語中的自由旁格賓語,為動詞短語之外存在vP提供新的證據。以名詞性短語的內部結構為例,有學者提出漢語除了表達單複數的NumP短語之外,還有專門對應於量詞的CIP(A.Li 1999;另見李亞非(2015)提出的不同的結構分析)。但是研究英語或者希伯來語的學者並未因漢語有這個說法而自動為各自關心的語言加入CIP。我們贊成這樣的做法,並認為漢語研究者也應該採用同樣的審慎態度。這不是「公平」的問題,而是因為語言學是實證性的學科。
  • 【摘要】寇鑫 袁毓林:功用義對關係小句結構類型和解讀傾向的影響 ——從現代漢語工具、材料、處所成分關係化的限制條件談起
    漢語間接賓語和旁格一般都是使用「代詞復指策略」形成有格標記的關係小句。但旁格中的工具、材料、處所論元,關係化時不必採用代詞復指。例如:(1)a.媽媽切菜的刀(工具關係化)b. 工人蓋房的磚頭(材料關係化)c. 老王養花的屋子(處所關係化)這三類論元在句子中通常出現在旁格位置,使用介詞引導。
  • 俄語"名詞+名詞"短語結構的認知語義分析
    俄語"名詞+名詞"短語結構的認知語義分析 2019年04月15日 11:05 來源:《天津外國語大學學報》 作者:於鑫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講座 | 孫朝奮:漢語形容詞的度(博雅語言學講座系列第十九講)
    講座摘要:在應用類型學最新研究成果對漢語形容詞的功能進行過細的分析時發現漢語和英語有很大的不同。英語有級(gradable)形容詞為有度(specificdegree),如good, better, best; tall, taller,tallest,有比較級-er和最高級-est的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