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過一個視頻,就是兩個孩子在床上睡覺,一個是兒子,一個是女兒。爸爸害怕女兒凍著,小心翼翼的扯過被子蓋在女兒身上,對兒子則是直接甩過去一床被子,也不管蓋沒蓋好。
評論裡都在說:
「這兒子果然是親生的」「女兒真是前世的小情人啊」「又是一個女兒奴爸爸」「爸爸帶娃,活著就好」
女兒奴父親越來越多
現在我們身邊有很多人都是個「女兒奴」,女兒要什麼買什麼,生怕女兒磕著碰著,就算是女兒做錯了也要怪兒子。
這種現象和之前的當重男輕女有什麼區別呢?不都是對另一地方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嗎?可能會有人說是為了彌補之前重男輕女家庭留下來的遺憾。
可是我們究竟彌補的是誰的遺憾,當初在重男輕女家庭生活的一代人早已經長大,我們怎麼彌補?難道就是重男輕女,讓自己的兒子再感受一下自己當年的痛苦嗎?
之前在節目上,秦昊模仿過汪小菲對待兒子和女兒的差別:
對女兒:「寶貝兒~爸爸抱抱~寶貝兒想我了嗎~」
對兒子:「什麼把爸爸,那叫爸!」
秦昊可能是想表達,養女兒就要溫柔一點,兒子就應該陽剛一點。可是這樣的區別對待,也有可能會傷了兒子的心。重女輕男的影響
1、讓女兒養成驕縱的性格,影響親情
我們可以提升女孩的地位。也可以多疼愛女孩一些。但是要有個度,不能沒有原則,沒有底線的去溺愛女兒,這樣只會讓女孩覺得自己是這個家裡地位最高的人,不懂得尊重哥哥或者是弟弟,影響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
之前的重男輕女也是這樣,女生在家裡面不被看重,有的哥哥或者是弟弟也會隨意的欺凌女孩子,但是相比女生嬌蠻欺負男生還好一點,畢竟女生長大之後還可以逃離那個家庭的,或者是嫁人或者是工作。
2、結婚後容易和娘家沒有界限感
很多重女輕男的家庭,在女兒結婚之後和娘家也不會有界限感。當然並不是說女兒結婚就是外人了,而是說女兒會將自己哥哥或者是弟弟的那一份也給拿走。
女兒結婚,陪嫁車子、房子和錢財,等到兒子結婚的時候卻連彩禮都不願意拿,難免會讓兒子跟家庭心生嫌隙。
另外,要是女兒動不動就往娘家跑,娘家還會以為是婆家人欺負了她,這並不利於夫妻的和諧生活,也會影響兩個家庭的相處。
這樣的後果是遠遠要比重男輕女更嚴重的。
不管是女兒還是兒子,都要一碗水端平
不論是女兒還是兒子,家長都應該一碗水端平。不能重男輕女,只對兒子好;也不能重女輕男,對女兒過分寵愛。
而是應該讓女兒和兒子都感受到相同的愛,不厚此薄彼,這樣孩子才不會產生嫌隙。一家人也才能相親相愛。
區別教育
男孩和女孩的生理和心裡上都是不同的,他們除了性別還有很多的差異,所以在教育男孩和女孩的時候應該區別教育。
對男孩子,我們不能像教育女孩子一樣讓他安靜的坐在那裡看書練字,可能他們更適合出去踢球,只是說大部分的男孩子都很好動,還是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來。
女孩子比較細心,也喜歡安靜,所以家長可以讓他們多學習一下藝術類的東西。
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式教育,而不是一味的無差別對待。
我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所以對這件事情深有體會,在教育兩個孩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會焦頭爛額,甚至會有一種無力感。
所以我不得不買一本書,嘗試著按照書中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就是這套《養育男孩》和《養育女孩》。
從書中好像能看見自己一樣,因為書中的例子就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問題。
女孩子心思縝密,會更加傾向於親密的關係和安全感;而男孩子則是活潑的,他們更加傾向於自由。對於這樣心理上的差別,家長是應該懂得的。
也許屏幕前的你也和我有一樣的困擾,不妨試試這兩本書,與我而言是有很大幫助的,希望也能幫助你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