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生活:孕期需要清胎毒嗎?孕婦如何正確清胎毒?
「胎毒」這個名詞,孕婦應該都有耳聞,那到底什麼是「胎毒」?孕婦有必要清「胎毒」嗎?
什麼是「胎毒」?
「胎毒」是一個中醫的概念,目前西醫沒有「胎毒「一說。中醫說「凡胎毒之發, 如蟲疥流丹, 溼瘡癰癤結核, 重舌木舌, 鵝口口瘡, 與夫胎熱, 胎寒, 胎搐, 胎黃之類是也」。
通俗點講,「胎毒」主要指熱毒, 具體來說就是胎兒出生後,出現的各種皮膚變態反應,如瘡癤、疥癬、痘疹等統稱胎毒。
為什麼會出現「胎毒」?
從中醫角度講,「胎毒「一方面與孕婦本身的體質有關,溼熱體質或者患有溼熱性質的疾病的孕婦,可能會導致「胎毒」的發生;
另一方面,在懷孕期間,許多孕婦胃口大開,不注意自己的飲食,食用過多的辛辣、油膩或者大補的食物,導致孕婦體內熱毒積聚。
一旦這些「熱毒」無法排出,可能會傳遞給胎兒,由於胎兒剛出生,體溫調節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善,這些所謂的「熱毒」可能就會反應在胎兒的皮膚上,具體表現為瘡癤、皰疹、黃疸等。也可能會造成胎兒面紅耳赤、煩躁不安等。
這些清胎毒的方法靠譜嗎?
現在民間許多清胎毒的偏方,比如鵝蛋、綠豆煲老鴿湯、豆漿等,還有一些人,尤其是南方地區,會自己去抓中藥材燉煮服用。
食物的補充對孕婦和胎兒有一定營養價值,不過,食療的「清胎毒「的功效還有待商榷,需要注意的是,所謂是藥三分毒,懷孕期間正是敏感的時期,自行中醫調理還是不建議的,以防藥物中的某些成分會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
「胎毒」的問題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給胎兒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是最佳選擇。所以,孕婦應注意進行科學的自我調整,可以通過適量調節飲食和生活習慣來預防胎毒問題的出現,切忌濫用各種沒有依據的偏方,以免影響胎兒的健康。
孕婦如何正確清胎毒?
1. 調整飲食結構
部分「胎毒」的產生是與孕婦懷孕期間的飲食有關的。在懷孕期間,有些孕婦為了給胎兒提供充足的營養,就會不控制地吃許多東西,比如高能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這不僅可能會導致胎兒出生後出現所謂的「胎毒」,還可能使胎兒生長過快,造成懷孕後期一系列的問題。
所以,建議孕婦飲食以清淡為主,多吃一些新鮮的瓜果蔬菜,那麼胎兒出生後出現胎毒的概率就會降低了。
2. 適當補充水分
平時,講究每天 8 杯水,懷孕期間更不能懈怠。多喝水,可以加速新陳代謝,幫助孕婦將身體內的「熱毒」帶出體外,為胎兒提供更舒適的生長環境。
3. 使用適量清火食物
許多清火的食物,如綠豆湯、蓮子粥可以幫助孕婦清除體內熱毒,但不同體質的人對清涼食物的耐受程度不同。
食用清火食物前,建議孕婦先找專業醫生辨識體質,向醫生諮詢後再決定是否可以食用。
4. 注意生活規律
懷孕期間,孕婦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勞逸結合,不能過於勞累,這樣才可以保證機體的新陳代謝功能正常運作,幫助機體清除「胎毒」。
溫馨提醒:
「胎毒」對孕媽和胎兒造成的影響可大可小,雖不至於造成致畸致命的後果,但孕媽們也要引起重視,給胎兒提供最優的生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