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生活:孕期需要清胎毒嗎?孕婦如何正確清胎毒

2020-12-25 騰訊網

孕期生活:孕期需要清胎毒嗎?孕婦如何正確清胎毒?

「胎毒」這個名詞,孕婦應該都有耳聞,那到底什麼是「胎毒」?孕婦有必要清「胎毒」嗎?

什麼是「胎毒」?

「胎毒」是一個中醫的概念,目前西醫沒有「胎毒「一說。中醫說「凡胎毒之發, 如蟲疥流丹, 溼瘡癰癤結核, 重舌木舌, 鵝口口瘡, 與夫胎熱, 胎寒, 胎搐, 胎黃之類是也」。

通俗點講,「胎毒」主要指熱毒, 具體來說就是胎兒出生後,出現的各種皮膚變態反應,如瘡癤、疥癬、痘疹等統稱胎毒。

為什麼會出現「胎毒」?

從中醫角度講,「胎毒「一方面與孕婦本身的體質有關,溼熱體質或者患有溼熱性質的疾病的孕婦,可能會導致「胎毒」的發生;

另一方面,在懷孕期間,許多孕婦胃口大開,不注意自己的飲食,食用過多的辛辣、油膩或者大補的食物,導致孕婦體內熱毒積聚。

一旦這些「熱毒」無法排出,可能會傳遞給胎兒,由於胎兒剛出生,體溫調節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善,這些所謂的「熱毒」可能就會反應在胎兒的皮膚上,具體表現為瘡癤、皰疹、黃疸等。也可能會造成胎兒面紅耳赤、煩躁不安等。

這些清胎毒的方法靠譜嗎?

現在民間許多清胎毒的偏方,比如鵝蛋、綠豆煲老鴿湯、豆漿等,還有一些人,尤其是南方地區,會自己去抓中藥材燉煮服用。

食物的補充對孕婦和胎兒有一定營養價值,不過,食療的「清胎毒「的功效還有待商榷,需要注意的是,所謂是藥三分毒,懷孕期間正是敏感的時期,自行中醫調理還是不建議的,以防藥物中的某些成分會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

「胎毒」的問題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給胎兒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是最佳選擇。所以,孕婦應注意進行科學的自我調整,可以通過適量調節飲食和生活習慣來預防胎毒問題的出現,切忌濫用各種沒有依據的偏方,以免影響胎兒的健康。

孕婦如何正確清胎毒?

1. 調整飲食結構

部分「胎毒」的產生是與孕婦懷孕期間的飲食有關的。在懷孕期間,有些孕婦為了給胎兒提供充足的營養,就會不控制地吃許多東西,比如高能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這不僅可能會導致胎兒出生後出現所謂的「胎毒」,還可能使胎兒生長過快,造成懷孕後期一系列的問題。

所以,建議孕婦飲食以清淡為主,多吃一些新鮮的瓜果蔬菜,那麼胎兒出生後出現胎毒的概率就會降低了。

2. 適當補充水分

平時,講究每天 8 杯水,懷孕期間更不能懈怠。多喝水,可以加速新陳代謝,幫助孕婦將身體內的「熱毒」帶出體外,為胎兒提供更舒適的生長環境。

3. 使用適量清火食物

許多清火的食物,如綠豆湯、蓮子粥可以幫助孕婦清除體內熱毒,但不同體質的人對清涼食物的耐受程度不同。

食用清火食物前,建議孕婦先找專業醫生辨識體質,向醫生諮詢後再決定是否可以食用。

4. 注意生活規律

懷孕期間,孕婦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勞逸結合,不能過於勞累,這樣才可以保證機體的新陳代謝功能正常運作,幫助機體清除「胎毒」。

溫馨提醒:

「胎毒」對孕媽和胎兒造成的影響可大可小,雖不至於造成致畸致命的後果,但孕媽們也要引起重視,給胎兒提供最優的生長環境。

相關焦點

  • 孕期內吃鵝蛋可以清胎毒?聽聽科學解釋怎麼說,孕媽不要上當了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樣的說法,那就是在孕期內多吃鵝蛋可以清胎毒,將來孩子出生後不容易得溼疹,而且還能快速去除黃疸。一般聽到這樣的說法,很多孕媽都會去試試,畢竟不管是不是真的,只要對胎兒有利的事,孕媽都願意去嘗試。那麼,孕期內吃鵝蛋真的可以清胎毒嗎?
  • 新生兒真的需要「清胎毒」嗎?最科學的清胎毒方式是?
    比如,我們大家都熟知的「某某排毒養顏膠囊」、「月經期間這樣吃最排毒」、「工作壓力大需要定期排毒」等等,基本上我們每個人都曾嘗試一二。對於廣大孕媽媽而言,也有很多老人家跟她們說要排毒,排毒才能生下皮膚白皙健康的漂亮寶寶。孕媽的排毒,也就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清胎毒。胎毒是什麼?
  • 懷孕多久需要清胎毒,如何才能及早預防?
    最近,許多孕媽媽諮詢懷孕後,什麼時候需要清胎毒。民間有說法,如果想生一個健康的寶寶就要清胎毒,否則寶寶皮膚就容易長紅疹。 胎毒是什麼?
  • 每位孕媽都該清胎毒?
    1、老百姓眼中的胎毒「清胎毒」的說法在東南沿海地區比較流行,老一輩人認為南方的氣候和水質有熱性,加上孕期吃了辛辣熱氣、肥甘厚味的食物,會在孕婦體內積聚熱毒並傳給胎兒,寶寶出生後就容易長紅疹。寶寶的這些 「胎毒」有必要清嗎?1、新生兒痤瘡新生兒痤瘡發病率約為20%,通常在出生後數天至4周以內出現,多是因為寶寶在出生前從母體獲得了過多的雄性激素,出生後促使皮脂腺分泌旺盛,表現為面頰、額頭及下巴的丘疹、膿皰。
  • 到了孕晚期,這4物孕媽要常吃,或能助你清胎毒預防黃疸
    今天小編要說的是,到了孕晚期,這4物孕媽要常吃,或能助你清胎毒預防黃疸! 無花果 無花果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很多農村裡,有些都種植這種果子。
  • 「清胎毒」這一民間說法,真的靠譜嗎?
    在南方,即將生產的媽媽都會被老一輩人要求「清胎毒」。因為,老一輩人認為:南方的氣候和水質屬於熱性,很溼熱。所以,孕婦在分娩前都要做去胎毒的工作,否則寶寶出生後皮膚就容易長瘡、紅疹等等。那麼,」清胎毒「這一說法科學嗎?是否真的有「清胎毒」的必要呢?事實上,「胎毒」這一說法在醫學上並不存在。
  • 孕期排胎毒有用嗎?預防寶寶出生後長溼疹,準媽媽可以這麼做!
    「清胎毒」的說法在南方比較流行,老一輩人認為南方的氣候和水質屬於熱性,很溼熱。所以,孕婦在分娩前都要做去胎毒的工作,否則寶寶出生後皮膚就容易長瘡、紅疹等。比較流行的如艾水煮鵝蛋,民間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清胎毒」方法。其實,民間說的「胎毒」,從中醫上講,即為內熱,而從西醫的角度看來,懷孕期並沒有所謂的「胎毒」一說。
  • 服中草藥「清胎毒」?可能損肝腎!
    其病因是由於孕婦恣食辛熱,甘肥厚味,或生活調攝失宜,遺毒於胎,或鬱怒悲思等因素影響到胎兒而致病。不過也有兒科醫生持不同觀念,廣東省人民醫院新生兒科主任醫師農紹漢提出,很多寶寶都會出現「胎毒」問題,過一段時間會自行緩解;母親的情緒變化確實會影響到母乳的某些成分,但對孩子影響微乎其微。
  • 孕期吃對這些食物,排出胎毒寶寶也健康!
    相信很多孕媽媽在孕期的時候,都有從別人的口中得知「胎毒」,這多是老人們的傳統說法。其實胎毒主要分為溼毒和熱毒,有些寶寶在出生後,出現瘡癤、疥癬、痘疹等,多是和媽媽的內熱體質(也就是熱毒)有關。在我國的南方地區,比較流行「清胎毒」。因為南方的氣候和水質都屬於熱性,如果在孕媽媽分娩前沒有做好清胎毒的工作,那麼寶寶出生後就會容易長瘡、紅疹等。
  • 孕期去胎毒,3種食療秘方助你一臂之力!
    相信很多孕媽媽在孕期的時候,都有從別人的口中得知「胎毒」,這多是老人們的傳統說法。其實胎毒主要分為溼毒和熱毒,有些寶寶在出生後,出現瘡癤、疥癬、痘疹等,多是和媽媽的內熱體質(也就是熱毒)有關。在我國的南方地區,比較流行「清胎毒」。因為南方的氣候和水質都屬於熱性,如果在孕媽媽分娩前沒有做好清胎毒的工作,那麼寶寶出生後就會容易長瘡、紅疹等。
  • 孕期吃鵝蛋能去胎毒,寶寶不溼疹除黃疸?此言差矣~
    母親總是很偉大的,但孕婦能吃鵝蛋嗎?孕婦吃鵝蛋真的能去胎毒嗎?看看醫學專家怎麼說。闢謠丨孕婦吃鵝蛋去胎毒無科學依據,過量食用鵝蛋更影響健康專家表示:「孕婦吃鵝蛋去胎毒「這種說法沒有任何科學依據。鵝蛋並沒有去除溼毒的作用。鵝蛋並沒有去除溼毒的作用。孕婦過量食用鵝蛋的危害不容小視哦。
  • 到底要不要清胎毒?
    這種皮疹不疼不癢,不需要治療,自行消退。脂溢性皮炎及搖籃帽的形成是因為皮膚的皮脂腺分泌油狀物質引起的。多開始於一個月左右的孩子直到三四個月消失。症狀為皮屑、皮膚發紅及小丘疹,有時還會有一層黃色結痂。多發於頭皮、面部、胸部、尿布處及腋下,尤其耳後。不同於溼疹,它很少引起瘙癢。原理可能為母親的激素刺激了胎兒皮脂腺的發育,使其產生優質過於旺盛。
  • 懷孕後多久開始「清胎毒」?或許這個「時間段」孕媽要多留心了
    都知道女性懷孕之後體內的激素水平會出現一定的變化,而且孕媽媽在孕期飲食上的一些稍不注意,就很容易會出現一些態度過多的情況,有一些新手孕媽媽可能不太了解,只知道在孕期的營養補充要十分鐘,卻不知道也是應該適時的清理一下體內太多,要知道孕媽媽懷孕之後本就屬於一些內熱的情況,如果態度過多的話
  • 「一白遮百醜」,孕媽在孕期敞開肚子吃4物,或能排出胎毒,預防胎兒...
    「一白遮百醜」,孕媽在孕期敞開肚子吃4物,或能排出胎毒,預防胎兒黃疸! 1.黑芝麻,黑芝麻不僅能讓頭髮變黑,而且裡面含多種維生素,能滋潤孕婦的皮膚表層,氣色好了,心情自然就好,要知道,孕婦的心情對胎兒影響也十分大。
  • 孕婦保健措施有哪些?準媽媽一定要看哦
    每個媽媽都希望能生出個漂亮健康的寶寶,雖說老一輩人關於生孩子和孕婦保健方面的有些觀點看似陳舊,但是多數媽媽認為,有些說法能流傳多年自然是有一定的依據和道理的。「清胎毒」在南方,尤其是廣東地區比較流行,老一輩人認為南方的氣候和水質屬於熱性,很熱毒。所以,孕婦在分娩前都要做清胎毒的工作,否則寶寶的皮膚就容易長紅疹。
  • 孕期去胎毒吃什麼好?6種食物名可別忘了
    「在民間素有「清胎毒,兒安康」的說法,新生兒出生時如果有胎毒,日後很容易發生溼瘡、鵝口瘡、痘疹等身體不適。那準媽媽在孕期吃什麼可以去胎毒呢?」關於胎毒胎毒是民間俗稱,將新生兒出現的各種異常反應,如皮膚發紅、疥瘡、痘疹等,歸結為胎毒,其實這和孩子的體質有關,是孩子的皮膚逐漸適應外界環境時的一種免疫過程;也可能與母親的內熱體質有關;與孕期食用過量的辛辣和煎炸食物有關,加重身體內的熱氣,而導致寶寶溼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