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105篇:語文課堂教學目標的設置不必「高大全」

2021-02-19 閒人閒思錄

2020年第105篇:語文課堂教學目標的設置不必「高大全」

《中學語文教學參考》(中旬)在2020年度開始連載江蘇省張家港外國語學校張悅群老師的「語文課理十五論」,已經發表的五六篇文章我已經閱讀了,感覺到張老師對課堂教學的研究帶有一種科學取向,講究教學的內在邏輯與實際效果。第6期發表的是《「操作」基本論:課堂不可承載過重——是基本標準還是宏大理想》,從題目上看,這篇論文探討的是語文課堂教學目標的設置,即一節語文課究竟需要設置多少教學目標,如何設置這些教學目標,這些目標是學生學習的宏大理想呢,還是給學生的學習設置基本的標準?我目前也在思考一節語文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究竟應該如何確定,教學參考書上提供了每一篇課文的教學目標,教材的單元導語、預習提示、課後思考題等也都暗示了本課的教學目標,那作為教師,需不需要在此基礎之上進行細化?如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集中、具體而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目標呢?這些問題,我暫時還沒有一套基本的思路與操作方法。不過,張悅群老師這篇論文給了我較大的啟發,總的說來,收穫主要體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第一,我收穫了「ABCD目標陳述法」的概念與基本內涵。如何陳述教育目標,泰勒在《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中就提出:「陳述目標的最有用形式是按行為類別和內容兩個維度陳述,行為類別指意欲通過教學發展的學生的行為類型;內容指被學生的行為加以運作的教材內容。」教育目標分類學的集大成者布盧姆認為,一個目標的陳述包含一個動詞和一個名詞,動詞一般描述我們意欲實現的認知過程,名詞一般描述預期學生要學習或建構的知識。他的教育目標分類,主要也是從六大認知過程和四大知識及其對應關係的角度進行的。張老師在論文中又介紹了阿姆斯特朗和塞維吉提出來的教學目標陳述技術,即ABCD目標陳述法。教學目標要含有ABCD四個要素,這四個要素依次為教學對象即學習者、行為即學習者的行為、條件即學習者行為所產生的條件、標準即學習對象行為的標尺。將這三種陳述方式對比就可以看出,泰勒側重於行為類別與學習內容,布盧姆則將行為類別擴展至認知過程,將學習內容凝聚為知識,他們沒有提及學習的條件以及達到的標準。ABCD目標陳述法不再將學習定位為認知過程,也不再將學習結果理解為不同的知識形式,而是又回到了泰勒的「行為」的稱呼。不過,這並不是說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對教學目標的陳述是無意義的。張老師舉了一個例子,即「每位同學在解讀杜甫《春望》一詩的基礎之上,找一首與其寫景三層次相同的古詩,且作簡要解說」,按照ABCD目標陳述法,「每位同學」自然是學習者,「解讀」「找」「解說」就是學習行為,「在解讀杜甫《春望》一詩的基礎之上」就是學習的條件,「找一首與其寫景三層次相同的古詩,且作簡要解說」就是學習的標準。其實,按照布盧姆教育分類學的觀點,該目標的學習行為中的「解讀」「解說」等,對應的就是理解、分析、創造的認知過程,而對學習標準的陳述,則包含了運用和評價的認知行為。總之,接觸並學習了「ABCD目標陳述法」,這是閱讀論文的一大收穫。

第二,一節課的教學目標,不是越多越好,越高越好,而是要恰到好處,不能以宏大理想代替目標中的標準,而這個標準應該是全班學生能夠達到的底線標尺,是學生可操作性的基本標準。我非常認同張老師的觀點。新課改後,不少語文教師完全按照「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課程三維目標的方式羅列一節課的教學目標,這是對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的混淆。張老師提供的一份《紀念白求恩》的優秀教案,從知識、能力和情感三個角度設置了7個學習目標,其中情感目標是「學習課文,了解學習白求恩的精神」「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產主義精神所表現出來的思想美、行為美」。在張老師看來,這樣的情感目標過於宏大,基本上無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直接實現。況且,一篇課文一個課時,居然設置了7個學習目標。過去我的疑問在於,像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些內容,也不是某一節課所能實現的目標,而是一個長期浸潤的過程,既然不是靠一兩節課就能實現,那教學目標中到底要不要出現這個內容?張老師這篇文章,解答了我的困惑。他舉了《我愛這土地》一課中「培養思想情操」「提高審美能力」等目標的例子,並且將這種宏大理想的目標轉變成為「通過『接受刺激-感悟情感-追究哲理』的閱讀步驟,用一二百字陳述詩人在字裡行間流露的感情及背後蘊含的哲理」,這就將宏大目標具體化了,那麼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目標也就有了落地的可能性。

第三,教材的助學系統例如單元導語、預習提示、課後思考探究題也是制定本課教學目標的重要依據,但不能完全照抄照搬。就拿《紀念白求恩》所在的單元來說,單元導語明確指出「在課本上勾畫出關鍵語句,並在你喜歡的或疑惑的地方做標註。在整體把握文意的基礎上,學會通過劃分段落層次、抓關鍵句等方法,理清作者思路」,這兩句話的前一句是具體的閱讀方法,即勾畫關鍵語句、做標註等;後一句話則是教學的具體內容,核心的要素是「理清作者思路」,「在整體把握文意的基礎上」是學習的條件,「學會通過劃分段落層次、抓關鍵句等方法」不是說要學會劃分段落層次、抓關鍵句的方法,「學會」的學習行為對應的內容是「理清作者思路」。因此「理清作者思路」才是本單元的核心教學目標,如果把「整體把握文意」當作主要教學目標,那就有點錯位了,至少在這個單元裡,「整體把握文意」不是最核心的教學目標。按照這樣的思路,張老師也設計了兩個課時的教學目標,前者是通過劃分段落層次來理清作者思路,後者是通過段落內部的層次來理清作者的思路,並且十分注重學習的遷移。當然,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張老師的設計只是能給我們提供重要啟發的一家之言,教學目標的陳述,還應該經過多重機制的篩選,以後將繼續闡述。


郭躍輝,號豫北閒人,語文邊緣人。先逃離北上廣,後到中山誤人子弟。政治經濟、人事社會一竅不通,唯以讀書自遣,惜半生潦倒,一事無成。如有垂青知音,不嫌棄鄙之愚鈍,可結好友,加57351722可也。

拙作出版,歡迎選購!選購網址: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_u=f300618he73d&id=563705416531&qq-pf-to=pcqq.c2c

珍視原創!

相關焦點

  • 新刊|《中學語文教學》2020年第10期封面及目錄
    地址:北京西三環北路105號首都師範大學《中學語文教學》編輯部,郵編:100048,收款人:韓振。匯款時請務必附言註明數量、寄刊地址、郵編、電話。語文學習資源:整合與使用4中學語文學習資源的學理辨析   史成明   楊萬扣            4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學習資源的呈現與使用  丁 雄 管然榮            8語文學習資源引入課堂的教學策略   李凌雲 11  理念·觀點說文論語
  • 新刊│《中學語文教學》2020年第11期封面及目錄
    地址:北京西三環北路105號首都師範大學《中學語文教學》編輯部,郵編:100048,收款人:韓振。匯款時請務必附言註明數量、寄刊地址、郵編、電話。聚焦語文真問題文言文教學:審視與建議4基於課程規定性的文言文教學內容開發和選擇 黃厚江  4文言文教學的困境之思與突圍之路  薛 城 黃 偉 9文言文學習的文化價值探析  連中國 13 理念·觀點說文論語
  • 新刊│《中學語文教學》2021年第1期封面及目錄
    地址:北京西三環北路105號首都師範大學《中學語文教學》編輯部,郵編:100048,收款人:韓振。匯款時請務必附言註明數量、寄刊地址、郵編、電話。卷首語語文正道在堅守 張 蕾       中語視點聚焦語文真問題群文閱讀教學:
  • 她從「獨角戲」中謝幕,以教學六環節開啟思維型語文課堂
    王樂任教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學(下文簡稱呼市十四中),十四年的時光讓她成長為一名理論紮實、經驗豐富的語文教師。接觸思維型教學6年,她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學思結合,師生互動」的思維型課堂是高效課堂的支柱和骨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入滲透是語文課堂的精神和靈魂。她從自己的理解出發,創新實踐,撰寫的多篇論文獲得了全國現代語文課堂教學實踐研究課題優秀科研成果獎項。
  • 課堂診斷│尤立增:語文課堂教學要根植「學情」
    地址:北京西三環北路105號首都師範大學《中學語文教學》編輯部,郵編:100048,收款人:韓振。匯款時請務必附言註明數量、寄刊地址、郵編、電話。在課堂推進中,教師要根據學情選擇最適合的教學策略和手段,促進「轉化」。【關鍵詞】語文課堂教學   學情   轉化語文教學有一個常理:教,是為學服務的,學才是根本。無論學什麼,學生都會經歷一個從不知到知、從不會到會、從低層次到高水平的轉化過程。
  • 【聚焦語文真問題】「語文學習資源:整合與使用」之三│李凌雲:語文學習資源引入課堂的教學策略
    地址:北京西三環北路105號首都師範大學《中學語文教學》編輯部,郵編:100048,收款人:韓振。匯款時請務必附言註明數量、寄刊地址、郵編、電話。【摘   要】將語文學習資源引入課堂,是達成課堂目標常用的教學手段之一。但在實施過程中,有的教師引入的時機和呈現的方式不夠恰當,影響了效果。有效地用好學習資源,需要教師對資源進行考量,對呈現時機、狀態進行設計。
  • 新刊目錄│《中學語文教學》2019年第10期目錄及封面
    《中學語文教學》編輯部                            2019年4月11日光碟徵訂啟事第六屆「中語杯」全國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一等獎光碟已製作完成,初中組定價90元,高中組定價90元;同時郵購初中組和高中組光碟的
  • 《中學語文教學》2016年第5期目錄
    獨特性成就了自身的與眾不同,也造成了不易比照的「孤單」。私下裡,教研員頗有一些「教師的教師」「無冕之王」「準官員」之類或肯定或戲謔或揶揄的稱謂,並由此帶來某種角色難以釐定的尷尬。那麼,作為崗位特殊的教育工作者,語文教研員究竟應該做怎樣的科學定位?究竟應該具備怎樣的素質?下面上海李海林老師,北京管然榮、王曉然老師的二篇文章做了有益的探討。
  • 「十不」教學策略實現高效語文課堂
    為了體現上述教學理念,改變高耗低效的教學現狀,使語文課堂和諧、高效,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採取了「十不」教學策略。  一不布置預習  教學一般都有「預習」環節。預習,從本質上講有利於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我們可以嘗試取消「預習」,將「預習」移至課堂,讓學生在上課之始,緊緊圍繞著學習目標,按照教師的自學指導進行探究、實踐、自主學習。這時,學生的學習既是教師指導下的統一行動,又是獨立自主的學習,有利於暴露學生學習的真問題,有利於教師真正了解學情、發現真問題,從而在下面的教學環節中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針對性。
  • 優化語文教學過程 提高課堂教學能力
    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能力,創設開放有活力的語文課堂。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的總目標就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豐富教學內容。教書育人是我們的責任。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解題習慣。在布置作業時,注意作業分層,激發他們的克難攻堅的意志品質。
  • 如何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是師生關注的事。怎樣教語文?我們要考慮,語文課程性質和核心任務是語言的運用。所以,每堂課後都要問一問,這堂課訓練了多少?語文課堂應該始終貫串聽、說、讀、寫,所以,語文課應該在語言的習得和積累上下功夫。
  • 保證課堂教學效果,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而在傳統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對於學生的語文教學存在一定的誤區,片面的關注學生對於基礎知識方面的教學,但是對於學生在寫作能力上的提高有所忽視,所以在新課改的實施下,語文教學要求加強對於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提升學生的小說欣賞能力有著尤為重要的意義。
  • 確定能力目標,與其語文課堂受虐,不如「放手」讓學生自學
    我不光從現行的語文課程標準中尋求幫助(2011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還想從歷史的縱深探尋語文教學(1929年版《初級中學暫行國文課程標準》),以期求得理論引領和實踐指導。在具體的微觀語文能力的基礎上,設置可控制可操作的語文學習能力目標,分解各個能力所達成的目標知識,主要採用程序性知識中的策略性知識來表述,強調學生對內調控的能力達到自動化的程度,最終養成語文能力。使語文教學更具操作性,成為教與學的目標導向,也給語文自學與教學評價提供參考依據。
  • 我眼中的語文課堂教學
    新課程理念的培訓作為教師教學業務考評工作的基礎,重在引導教師理解和掌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同時把握新時期、新形勢下課堂教學和語文教育的發展方向,以關注孩子們的成長為切入點,全心投入,精心設計,愛心施教,給孩子們創建和諧、快樂、健康的成長環境,構建高效的發展平臺。
  • 2020年秋季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計劃
    2020年秋季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本冊為部編版教材,共有課文27篇,其中精讀課文20篇,略讀課7篇。這些學生需要幫助他們培養語文學習習慣,提高語文學習能力。三、教學目標  1.認識250個字,會寫250個字。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繼續練習用鋼筆書寫正楷字,學習用毛筆寫字。  3.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要求背誦的課文、段落。
  •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基本步驟
    語文教學並不容易,一堂完整的語文課,一般分為兩個課時。下面,我們就來梳理一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基本步驟有哪些。第一課時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本環節的目的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迅速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課堂中來。 語文課堂教學中常用的導課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1、開門見山,導入新課。
  • 悠悠古文情濃濃詩韻香 婁星區2020年中學語文古詩文課堂教學競賽...
    11月19日,區教育系統舉行2020年婁星區中學語文古詩文課堂教學競賽活動拉開序幕。活動中,10位婁星區高、初中優秀教師們奉上各自精心準備的精彩課程。活動中,培星學校肖紅貴老師的《逢入京使》生動活潑,歡樂的氛圍讓老師和孩子們無一不被感染。
  • 語文閱讀教學工作總結範文(通用3篇)
    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最佳材料則是一篇篇文質兼美的課文,特別是文學性的課文,更容易體現閱讀的個性化色彩。因此,個性化閱讀教學和文學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語文個性化教學是指在語文教學中可以運用多種方式方法,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以實現學生個性發展培養目標的教學結構。
  • 2020年市直初中語文學科課堂教學研討會成 功召開
    經過精心策劃、精細籌備、精彩呈現,2020年12月03日,市直初中語文學科課堂教學研討會在鐵嶺市第六中學隆重舉行。這次研討會不僅是一次語文教師的業務培訓,更是一場文學、文化的精彩交融。市直初中語文教師150餘人匯聚一堂,以進一步推進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實現研訓合一為出發點,以研促教,提升市直初中語文教師整體素質為目標,展開了多層面、多維度、多形式的交流,歷時四個小時,研訓會圓滿結束。會議由語文教研員趙秀娟老師主持,鐵嶺市教師進修學院初中研訓部主任姚麗麗參加了會議。上午7:50分,第六中學周美辰老師執教了一堂文言散文《湖心亭看雪》。
  • 精準目標促教學,課堂教學呈異彩
    昨天,由教研室常主任主持的我校和一中初中部的片區語文教研活動在我校順利舉行。本次活動的主題是「語文課堂教學應該如何精準確定教學目標」。在教研室常主任的指導下,在我校劉主任和一中王老師的共同帶領下,本次活動非常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