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裡的5個「冷知識」:塑像怎麼換衣服?古鏡為何不照人?

2020-12-19 上遊新聞

博物館裡的文物、展覽以及博物館本身,都有許多讓人好奇的地方。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關於博物館的「冷知識」。

 01

塑像也要換衣服?

為了觀眾能夠更直觀地感受歷史,不少博物館都會在陳列展示中對相關場景進行復原,而在這些復原場景中往往都會有人物塑像來「撐場面」。 

這些人物塑像無論神態動作,還是衣著打扮都與其所展現的的時代高度契合。工作人員給它們換衣服的場面是什麼樣的?前幾天的一則新聞讓大家都「開了眼」:

平常在不同的復原場景裡「各司其職」的人物塑像,要麼被橫七豎八地堆放在地上,要麼被人搬來搬去,乍一看可真有點像是「兇案現場」。 

不過真相只有一個:原來這是瀋陽金融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在給塑像們集體換裝。 

據了解,為了滿足觀眾的視覺需求,這家博物館每年都會隨著季節變化給人物塑像換上合適的衣服。如今天氣冷了,就要脫下輕薄的春夏裝換上保暖的秋冬裝。 

網友們的反應也很可愛:

@FREEstyle0724:哎喲,應季啊,這個有心了

@菜菜聯通手繪:蠟像換季都換新衣服

@雪嶽松梅:原來真的要換衣服!請問他們都有自己的名字嗎?

@大陽多肉:一起合過照的朋友生活太難了,一年只有兩套衣服

其實,但凡有人物塑像的博物館,館方都會安排專人負責清理和維護,但由於人物塑像也是要「面子」的,所以像這種「刺激」的場面就僅供內部欣賞了。

02

青銅本來就是青色的?

青銅的本色是金色,但對很多人而言,仍有不少人對此感到疑惑。

▲越王勾踐劍才是青銅本色正確的打開方式

「青銅」是現代的叫法,古代可採的銅礦資源非常稀少,冶煉也很不易,再加上高純度的銅在製成之初是金黃色,所以古人就把銅也叫做金,刻在銅器上的文字就是「金文」。

▲西周毛公鼎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漢代以前的文章中所說的「金」往往是指「銅」,如《墨子》對大禹鑄九鼎的描述是:「使蜚廉採金於山川,而陶鑄之於昆吾」。

古人在打造銅器時會按照不同比例將銅與錫、鉛等金屬混合,比例不同製作出來的器物顏色、硬度等也會有所不同。

按照《周禮·考工記》的記載——

金有六齊:

六分其金,而錫居其一,謂之鐘、鼎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一,謂斧斤之齊;四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三分其金,而居一,謂之大刃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二,謂之削殺矢之齊;金錫半,謂之鑑燧(銅鏡)之齊。

這些銅器在傳世和埋藏的過程中會受到氧化,或與酸鹼鹽等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所以它們常帶有「紅斑綠繡」,但其本色卻是金黃色。

▲山西省絳縣橫水墓地M1006出土 西周獸面紋銅尊

一般來說,青銅器內層的黑色是氧化銅(CuO)、硫化亞銅(Cu₂S)及氧化亞錫(SnO);二層紅色大部分是氧化亞銅(Cu₂O)和鉛丹(Pb₃O4);外層青綠色多是鹼式碳酸銅(Cu₂(OH)₂CO₃)、氫氧化銅(Cu(OH)₂)等。

有些古裝劇裡會「閃現」一些青銅器,不知情的人看著可能會覺得很有文化的樣子,但實際上這種「用心」不僅有些刻意,反而還會誤導觀眾。

 03

銅鏡的正面到底長啥樣?

上文提到了銅錫各半是打造「鑑燧」時所用的比例,這裡的「鑑」就是指銅鏡。不過要說起銅鏡那就又涉及另外一個秘密了:為什麼博物館裡的銅鏡都不給看正面?

▲齊家文化 幾何星紋銅鏡

▲唐 龜鶴銘文銅鏡 安徽省懷寧縣唐墓出土(兩墓各一半)

銅鏡誕生於三四千年前,起初人們把它當做祭祀禮器來用,後來逐漸發展為用於陪葬、闢邪、贈禮、照影等。銅鏡不僅有實用價值,還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唐 嵌螺鈿人物花鳥紋銅鏡 國家博物館藏

▲唐 月宮鏡 故宮博物院藏

現已出土的銅鏡大都造型豐富,不僅有圓形的、菱形的,還有葵花形的和八卦形的;銅鏡背後的紋飾也很多樣,既有花鳥異獸、人物造型,也有文字、圖形等。

▲雍親王題書堂深居圖屏·裘裝對鏡軸 故宮博物院藏

唐太宗李世民曾說過:「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但當我們去到博物館時,卻只能看到銅鏡的背面,有些導遊和講解員還會神秘兮兮地告訴觀眾「古鏡不能照今人」,這又是什麼道理呢?

答案還是得從它的材質裡找,我們知道銅鏡是由銅錫按1:1的比例打造的,而銅錫合金的物件經過上千年的洗禮大都會變得鏽跡斑斑。

▲唐 海獸葡萄紋鏡 故宮博物院藏

這些銅鏡昔日光滑明亮,現在早已「沒臉見人」,幸好背面還有精美的紋飾,才不至於淪為「平庸之輩」。所以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在擺放銅鏡時,都會將其背面朝外,對觀眾來說,這才是最佳的觀賞角度。

04

臨摹本複製品沒啥好看的?

大家去看展的時候肯定有在展牌上見到過「臨/摹本」「複製品」這樣的標註,一些對原件有執念的觀眾常常會對這類展品嗤之以鼻。但如果他們知道了複製品的來之不易,也許就能理解其存在的意義了。

複製不是隨意的仿製,複製品必須在各方面都與原件保持高度的一致。一般用於陳列的複製品需要在外形上與原件分毫不差,要求更高的連材質、輕重等都要基本一樣。

相比之下,文物複製方法的選擇就自由多了。以書畫類作品為例,有人工臨摹法、珂羅版複製法、木刻水印法和照相複製法。 最常用的是人工臨摹法,這種方法要求臨摹者一定要忠於原作,即便原件有殘缺也不能創造發揮。那麼臨本和摹本又有什麼區別呢?

▲五代·南唐 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明 唐寅《臨韓熙載夜宴圖卷》局部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

黃伯思的《東觀餘論》裡有言:「臨謂以紙在古帖旁,觀其形勢而學之,若臨淵之臨,故謂之臨。」 

也就是說,臨是指把原件擺在一邊看著寫(畫),相當於「依葫蘆畫瓢」,這樣的作品和原版是會有一些差別的;

▲南宋 佚名 摹顧愷之洛神賦圖 局部 弗利爾美術館收藏

▲北宋 佚名 摹顧愷之洛神賦圖 局部 遼寧博物館藏

▲清 丁觀鵬 摹顧愷之洛神賦圖卷 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而摹就是影寫,一般是用薄紙(絹)蒙在原作上面寫(畫),這種作品就與原件幾乎一模一樣了。 

摹寫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像描紅一樣照著原作寫(畫);二是先用細線勾勒出字畫的輪廓,然後再填上墨色,因此又叫做「鉤摹本」,填色時還要注意筆墨濃淡也要儘可能地與原跡相同,這得很細緻很細緻才能做到。

所以臨摹的人本身也都是功力深厚的大師,因為他們高超的藝術水平和對原作「形神兼備」的忠實還原,那些摹本也都成了留給後世最珍貴的證據。

所以這些在博物館裡展出的複製品也有著很高的藝術價值。

05

博物館的英文名

有人留意過陝西歷史博物館的英文名字嗎?

一般大家都會以為是:「Shanxi history Museum」

但實際上卻是:「Shaanxi History Museum」

看出哪裡不一樣了嗎?它比「Shanxi」多了一個「a」,這實在是讓人滿臉問號。

▲陝西歷史博物館 Shaanxi History Museum 

一般的中文地名翻譯成英文都是用拼音表示的,山西的拼音「Shānxi」和陝西的拼音「Shǎnxi」僅有音調不同,因此翻譯這兩個地名時就借用了中國第一套法定拉丁字母拼音方案「國語羅馬字」的規則。 

而「國語羅馬字」規則的特點是用羅馬字母變化表示聲調,韻母 an 的國語羅馬字的四聲標法,依次為 an(ān)、arn(án)、aan(ǎn)、ann(àn)。所以山西就被譯為「Shanxi」,「Shan」中多加一個「a」才表示陝西,即「shaanxi」。

原來博物館裡竟然藏著這麼多小秘密,你還知道哪些關於博物館的趣味冷知識呢?歡迎留言分享。

來源:公眾號「博物館 | 看展覽」(微信ID:atmuseum)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古鏡奇談
    有一日,有人送給郭員一面古鏡,口口聲聲稱這面古鏡有玄妙,然而問及細節,卻笑而不語。讓郭員晚上照鏡子,一切自然知曉。郭員半信半疑收下了古鏡,只見其古鏽模糊,很難照清面貌,背面雕刻古怪的花紋,然而翻來覆去也沒看出什麼玄機。
  • 證件照換衣服小程序
    走進飛天廣場,首先看到的是一座楊利偉的塑像,這座塑像有6米多高,是由兩塊褐紅色的花崗巖疊加而成。塑像高3.5米左右,是由青銅鑄成的。楊利偉一頭短髮,顯得格外精神,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似乎在遙望著太空,他嘴巴緊閉著,顯得剛毅果敢。他身著太空衣,左手拎著工具箱,右手微微向前伸著,右腿在後,左腿在前,仿佛正在大踏步向太空走去。整座塑像栩栩如生,充分表現了楊利偉作為中華飛天第一人的英雄氣概。
  • 真有趣冷知識:5個超冷的古怪問題,能答上2個就算你贏!
    1.鼾聲如雷,為何吵不醒自己?睡覺打呼嚕的聲音大了簡直是驚天地泣鬼神,氣死枕邊人。那麼,打呼嚕的聲音為什麼吵不醒自己呢?有人說,因為打呼嚕的人處於深度睡眠,可以忽略任何噪音,故而吵不醒自己。2.人的手和腳,為何都是五根?人一隻手有五根手指,一隻腳有五根腳趾,這是為什麼呢?生物學解釋說,最早祖先有好多手指腳趾,但是那樣很難控制而且也沒什麼力量,久而久之,便進化成了現在的五根手指腳趾。小編問:進化真的有那麼神奇嗎,那未來多少年以後,是不是真的會出現金剛狼呢?
  • 10個有趣的冷知識,夏天穿什麼顏色衣服最好?
    2、「馬路」一詞是怎麼來的?在18世紀中期,英國發生了工業革命,蘇格蘭人約翰·馬卡丹設計了新的築路方法,就是現在的「馬路」,19世紀末中國的上海、廣州、福州等沿海港口開埠,歐美列強在華興建租界,便把西方的馬卡丹路修建方法帶到了中國。當時中國人便以英語「macadam/馬卡丹」的音譯作為路的簡稱,後來俗稱「馬路」。
  • 5個諾貝爾獎的冷知識,為何獎金髮不完
    諾貝爾先生「生前」立下遺囑,並將3100萬瑞士克郎作為科學獎勵基金,將利息分5份諾貝爾獎,1901年首次頒發獎金為15萬克朗,在當時可是一筆巨款。雖然獎金已頒發百年之久,但諾貝爾獎金有增無減,這是因為基金會除了投資股票、房地產等行業外,還有外界人士的捐款。2011年諾貝爾基金總資產已達28.6億瑞郎,資金是設立之初的92倍。
  • 《高考裡的「冷」知識》百年首鋼為何成為冬奧新地標
    北京體育廣播雙奧之聲《相約冬奧》節目從本周一開始將為您播出6集系列專題,盤點今年《高考中的「冷」知識》。這個冷可不是因為考點冷門,而是因為這些2020年高考中的題目,都和冬奧、冰雪運動息息相關。今天為您播出第3集,看看今年高考中,全國一卷文綜考了哪些「冷」知識呢?
  • 冷知識:衣服裡面,為什麼有兩根帶子?
    夏天馬上就要來了,想必仙女們已經迫不及待的開啟了剁手模式,畢竟夏日的衣服,比冬天的漂亮多了。最重要的一點是,每天不重樣啊,哈哈哈哈哈!但剁手的次數多了,仙女們就會發現,誒,怎麼衣服裡面還有兩根帶子?這又不能做裝飾作用,而且還可能讓自身不舒服,要不要剪了?千萬別!這裡面藏著冷知識嘞。
  • 創意畢業照,給自己的衣服換了個色彩,網友:都是才子才女
    導語:創意畢業照,給自己的衣服換了個色彩,網友:都是才子才女小編畢業的時候,班裡面集體去看了場電影,那樣的場面可以說是包場了,後來又集體通宵去唱歌,吃夜宵,浩浩蕩蕩的隊伍叫人看了不禁好奇,這是要幹什麼。
  • 細說5個關於英國皇室的冷知識
    圖片編輯:每天分享一點冷知識2.為什么女王總是穿鮮豔的衣服?不過根據皇室的官方網站稱:新加冕的國王和王后不一定遵循由前輩定的姓氏規則,畢竟皇室家族的影響力,不需要姓氏也會被認可。圖片編輯:每天分享一點冷知識4.為什麼皇室女性需要攜帶挎包?
  • 修廟人:塑像佛與仙-虎嗅網
    山西太原人秦一川,接了修觀塑像的活計,和他的六個工人,離家363公裡,來到大同陽高縣。新修的道觀,工程腳手架林立,沒日沒夜幹了33天,建築稍顯規模。  秦一川不敢有一絲馬虎,6點30分,天微亮,領著人上工。塑像神仙,描摹壁畫。陽高5月天氣,10至28攝氏度的氣溫,早晚稍冷,午間熱。西北風常刮,眼瞅著日出日落。
  • 關於濟南的50個冷知識
    泉城周刊之前發布的 《關於濟南的30個冷知識》, 最近又收到很多粉絲留言, 小編結合了留言區的補充及指正, 認真做了匯總和修訂, 這份【終極版】濟南冷知識送給大家。
  • 10個冷知識告別《宜家家居指南》
    這裡有關於它的10個冷知識,幫助我們在與它告別的同時記住它。儘管宜家仍然是城市居民家裝的優先選項,但其一度最為重要的市場推廣方式《宜家家居指南》卻在悄悄遠離人們的視線。《宜家家居指南》創辦於1951年,已連續發行70年,最高時期全年印製量達2億份,曾為全球的家居愛好者帶來過布置靈感,一檔BBC的紀錄片將其稱為「比《聖經》還廣為傳播」的印刷品。
  • 民間故事:古鏡傳奇
    侯生臨終時,送王度一面古鏡,說:「拿著它,各種妖邪都會遠遠避開的。」王度接受了這面古鏡,對它非常珍愛。那古鏡直徑有八寸,背面正中凸出的鏡鼻製成麒麟蹲伏的樣子。環繞它分為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龜、龍、鳳、虎按四方分布。四方之外又設置八卦,八卦之外排列著十二時辰的位置,各有代表每個時辰的牲畜形象。
  • 衣服不合適男子加錢都不換,只有店員指定的才能換:店裡三個老闆
    一天楊大哥的兒子和外甥姑娘一起在維納希蒂給楊大哥的老婆買了一件長裙,回到家後,楊大哥的老婆穿上感覺有點不合適。楊大哥就來到店裡想換過一個款式,但是楊大哥覺得維納希蒂的店員有點不樂意。有個店員表示:賣給他衣服的那個小女孩還沒有來,要等她來了之後才能退,因為這涉及到提成。於是楊大哥就在店裡等了幾分鐘,沒想到真的來了。
  • 《海綿寶寶》幕後那些你不知道的冷知識
    相信一定有很多人都喜歡看《海綿寶寶》吧!因為《海綿寶寶》不僅給我帶來了很多歡樂,而且也記載了很多人的童年和青春。但是,關於《海綿寶寶》的幕後冷知識,你又真的了解多少呢?冷知識一:其實有很多人在看海綿寶寶的時候,都沒有注意到在早期時候的海綿寶寶的形象,其實有在頭上戴了一頂「綠色」的帽子。而動漫中我們最喜歡的蠢萌派大星原本的人設,其實是一個憤怒的酒吧老闆。
  • 我的世界中國版冷知識科普:90%的人都不知道的mc冷知識
    在我的世界中有許多我們不太常見的冷知識,你知道有哪些嗎?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90%的人都知道的m... 我的世界在許多玩家看來是一款的遊戲,因為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來創建自己的王國,這正是吸引玩家的所在。在我的世界中有許多我們不太常見的冷知識,你知道有哪些嗎?
  • (科學)冷知識:16條非常有趣的冷知識,很多人不知道第四個!
    生活中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冷知識容易被人忽略,下面一起來看看這些有趣的冷知識吧,肯定有你不知道的!再看過這些冷知識之後,發現自己又聰明了不少!1、伊斯坦堡有一種售貨機、賣的是」專供」流浪狗的食物和水。會不會很貴呢?
  • 生活百科:5個讓人不明覺厲的「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但是在生活中,除了這些之外,有有一些的冷知識,有些個別的冷知識還是非常令人驚嘆的!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5個冷知識吧~1.賓利車標不對稱:賓利的車標從造型上來看,是一對翅膀中間部分有一個B的符號代表著賓利這個牌子,前段時間有一些網友們還在說賓利的車標一對翅膀一個B,簡單粗暴的解釋出來就是「帶你裝B帶你飛」小編也是真的是佩服這些網友們的腦洞的,順著他們的說法來看還真有點意思呢~以前的時候賓利這個牌子才出來的時候,他們為了防止同行模仿抄襲他們的品牌
  • 冷知識|換個角度了解法語
    這些冷知識在之前的文裡已經科普過了,大家還記得嗎?冷知識不僅指那些偏門的知識還能讓你冷不丁地被嚇一跳...還有個單詞是 Squelette。它是唯一的以-ette結尾的陽性名詞。squelette n.m. 骨骼,動物的甲殼法語中的 h 為什麼不發音呢?
  • 10個有意思的冷知識,喜歡用右腦思考的人比較窮?
    1、據說,一個人喜歡不喜歡你,可以從他回你信息的速度中可以看出來,如果你的另一半回你消息越來越慢,那表明你們之間的關係有點特別了!(還真的不能以偏概全)2、聽說,喜歡一邊講話一邊撥弄頭髮的女孩都較為任性呢,還有喜歡用手掩嘴的人,個性都較為內向!3、與金牌、銀牌得主相比教,銅牌得主的生活更加的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