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陳婕
「前段時間接到過一個電話,是順豐機器人客服打來的,詢問是否同意放在快遞櫃,當時我沒反對,沒想到之後就直接入櫃了。」家住城西的張小姐最近發現,一直打著送到家的順豐似乎服務「縮水」了。
規定來了!今後,快遞員不能在未經收件人同意的情況下:默認將快遞放到智能快件箱。7月19日,國家郵政局官方網站對外發布《智能快件箱寄遞服務管理辦法》指出,智能快件箱使用企業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遞快件,應當徵得收件人同意。該辦法將自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
這一消息,有人表示歡喜。張小姐告訴記者,面對順豐服務的下降,自己有點失望。「如果想要送上門,需要在順豐速運微信公號上進行改派,否則小哥會直接入櫃。當然,大件或者是生鮮產品,小哥還是會電話聯繫,並且派送到家的。」張小姐表示。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情況幾乎每天都有,也有人表示很糾結。一位消費者告訴記者,一方面,站在消費者利益來講,給了快遞費,並且填了收件地址,快遞員有義務送到指定地點。另一方面,鑑於自己不是時時刻刻都在家,老是接電話很麻煩,送上門也涉及隱私問題,所以放在快遞櫃是最佳選擇。
有快遞公司負責人告訴錢江晚報記者,目前的做法是,末端投遞快遞員可能會根據區域客戶收件習慣,或者區域對於末端投遞有一定的規範要求將包裹投到快遞櫃中,如果未經客戶同意將包裹放在快遞櫃且出現了相關的問題,快遞公司會根據相關規定進行考核和處理。
當然也有人心疼快遞小哥,覺得這樣給原本工作量就滿負荷的小哥,額外又增加了工作量。
最新數量統計,全國每天產生快遞量1.5億個,這個數字到了明年或增至2億個,可以想像的是,小哥給每個消費者逐一撥打電話溝通,尤其消費者沒有及時接電話,需要額外消耗大量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該辦法同時指出,快件延誤、損毀、內件短少的,收件人可以當場拒絕籤收,並按照智能快件箱運營企業的提示將快件退回智能快件箱。智能快件箱運營企業應當合理設置快件保管期限,保管期限內不得向收件人收費。也就是說,如果不及時取件,有可能就要被快遞櫃收保管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