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左髖關節換術後14年,72歲大爺再次入院手術

2020-12-23 骨科王健醫生

72歲的李大爺,因「左髖關節置換術後14年,左髖痛半年」入院。說起來都是一把辛酸淚,李大爺無兒無女,生活貧苦。這次來醫院,還是其弟弟妹妹以及左鄰右舍幫忙,湊著錢了才來治療。

雖說國家每年都會給到一些補貼,但並不多。李大爺本來想著人老了,忍忍就過去了,別麻煩大家。然而疼痛可不會和你好商量,農活都幹不了,還需要人照顧,這才在大家的幫助下來了醫院。

入院查體:雙側髖關節各見長約15cm手術切口,跛行步態,行走速度緩慢,骨盆稍傾斜,左側髂前上棘較右側高,雙下肢不等長。左側股四頭肌稍萎縮,雙側骶髂關節壓痛(-),左側大轉子叩擊痛(+)、足跟軸向叩擊痛(+)。此外,左側髖關節主動、被動活動受限。

隨後完善相關檢查,結果為:1.人工關節置換術後疼痛;2.高血壓病(很高危組);3.膽囊結石;4.腎結石(雙側);5.肺炎(雙側下葉);6.主動脈硬化;7.腔隙性腦梗死;8.頸內動脈粥樣硬化;9.脂肪肝。

考慮到手術有望提高生活質量,建議李大爺手術。但李大爺很是固執,不想因自己而麻煩到他人,認為自己年紀大了,無所謂了,並不同意手術。好在李大爺的侄子侄女都比較孝順,紛紛表示自己有能力可以照顧好他,大家好說歹說,終於說服了他。

與患者及其家屬商量後進行術前檢查,未發現明顯手術禁忌症,於是在全麻下行「左側髖關節假體翻修術」,手術順利。目前,患者一般情況良好,訴術區無明顯疼痛,下床活動後無明顯不適,行動稍遲緩。

囑其注意休息,加強營養。等身體允許後,建議其到心血管內科治療高血壓,調整降血壓藥物用法用量;神經內科診治腔隙性腦梗塞,調整抗血小板藥物用法用量;呼吸內科診治肺炎;肝膽外科診治膽囊結石,泌尿外科診治腎結石。

相關焦點

  • 術後3天下床!惠州百歲老人成功換上人工髖關節
    摔倒後,她的右側髖關節出現劇烈疼痛,不能活動。家人急忙把她送到博羅縣人民醫院骨科,4月8日進行的雙髖關節CT檢查結果顯示,陳奶奶的右側股骨頸骨折,這也是造成她的右髖部持續腫脹和疼痛的原因。陳天實告訴記者,當時陳奶奶的症狀已經具備手術指徵。入院幾天後,陳奶奶自我感覺疼痛有所緩解,家人也出於對手術風險的顧慮,要求出院。
  • 77歲大爺剛做完胰腺癌手術,又查出心臟收縮無力 怎麼辦?
    突發胸悶氣急身患胰腺癌的吳大爺全家面臨艱難抉擇吳大爺今年77歲,最近半年來出現活動後胸悶、氣急現象,上樓梯、做家務時症狀更加明顯,給他的生活帶了很多不便。經多方打聽,慕名找到了浙江省人民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崔勇主任。
  • 96歲老人髖部骨折 手術後第二天就能走了
    1月6日上午,前一天剛完成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的96歲王大爺扶著助行器,在坪山人民醫院醫護人員的幫助下慢慢地邁開步子在病房裡走了起來。王大爺的這場時間不到一個小時手術十分成功,也刷新了醫院關節置換術患者的最高年齡記錄。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對老年人而言,骨損傷難以恢復,尤其是髖部骨折。元旦期間,96歲的王大爺在家不慎摔倒,左側臀部及大腿處疼痛不已,當時已無法活動。
  • 髖關節置換術後可以側臥、翻身嗎?
    一、關節置換術後,能否翻身?髖關節置換術後,一般建議術後第二天開始下地,這時候如果你想要翻身,也是可以的,只不過術後一個月內翻身的時候要在膝蓋中間夾個枕頭,防止髖關節極度內旋從後外側脫位。二、翻身時膝蓋中間夾個枕頭1、單側髖關節置換:手術術後,向患側翻身(即術腿在下面,好腿在上面)是可以隨意翻的。向健側翻身(即好腿在下面,術腿在上面)時需要在膝蓋之間夾個枕頭。2、雙側髖關節置換:在1個月內兩側翻身都儘量在膝蓋間夾枕頭。
  • 做了髖關節手術能坐飛機嗎?
    做了髖關節手術後是能乘坐飛機的,但是患者要注意不要劇烈運動,在乘坐飛機期間也要注意休息。隨著技術的發展,髖關節手術的進行也越來越順利,但是有些事項我們仍是要引起注意的。第2個問題是:關節置換手術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的風險還是比較高的,尤其是老年人即使沒有做過關節置換乘坐飛機的時候,由於處於高空狀態,血液,粘滯度明顯的增高,而且喝水又少,活動少,這樣的話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的風險是非常高的。所以在國外有些國家老年人在乘坐長途飛機的時候都需要使用抗凝的藥物才能夠上飛機。
  • 77歲大伯剛做過腫瘤手術,心臟又「報警」,胸壁上開個2釐米小孔...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陳曉華 記者 吳朝香稍微活動後,就出現胸悶、氣急,77歲的吳大爺被確診為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疾病,心臟明顯擴大,收縮無力,已到了非手術不可的時候了。剛剛因為胰腺腫瘤接受過手術的吳大爺和他的家人,很擔心他再做一次開胸手術會承受不住。
  • 不切斷肌肉 不破壞生理結構 微創髖關節置換術 百歲老人也能做
    86歲的陳元同老人因為股骨頭壞死,11月25日在重慶市人民醫院中山院區關節外科接受了髖關節置換手術,術後4天就能下床活動,還能蹲下上廁所。而他並非科室接受髖關節置換手術年齡最高的患者,前年曾有一位105歲高齡的老人,也在這裡接受了髖關節置換手術,術後恢復良好。更讓人稱奇的是,在重慶市人民醫院中山院區關節外科,接受髖關節置換手術的一半都是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股骨頭壞死多年,一年多沒出家門陳元同老人家住枇杷山附近,左股骨頭壞死已經多年了。
  • 胸壁上僅開2釐米小孔 77歲高齡胰腺癌患者完成手術
    突發胸悶氣急,身患胰腺癌的吳大爺全家面臨艱難抉擇吳大爺今年77歲,最近半年出現活動後胸悶、氣急現象,上樓梯、做家務時症狀更加明顯,給他的生活帶來很多不便。經多方打聽,慕名找到了浙江省人民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崔勇主任。
  • 體重快200斤,杭州大伯髖關節不堪重負,浙江首臺骨科手術機器人為他...
    其中,左髖關節磨損更嚴重,需要手術置換。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對擁有67年歷史的浙二骨科來說,髖關節置換是一種常見、成熟的手術,每年骨科的髖膝關節置換手術量高達3000例以上。 但王大伯這臺手術,有點特殊。
  • 古稀老人骨折內固定術後當天下床走路
    傷筋動骨一百天「骨折會對我們的正常生活帶來不小的影響年輕人恢復起來尚需時日老年人更是如此而在老年骨折問題中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因長期臥床併發症導致的死亡率高達20-30%被稱為老年人的「人生最後一次骨折」 這種骨折如此兇險那麼髖部骨折的老年患者入院手術之後
  • 15年做了兩次股骨頭置換,摔倒後再疼痛,髖關節返修前先搞清這些
    喬阿姨,今年81歲,她15年前因為跌倒致左側股骨頸骨折,做了左側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手術後一直都能自己行走。5年前,又因跌倒致右側股骨頸骨折,又被做了右側股骨頭置換,康復也較快。最近5年都能自己行走及生活自理。
  • 70歲大爺患上這種眼病,僅能視物的左眼又突然變成了「白眼珠」!
    術後出現併發症多年來,眼疾困擾嚴重影響王大爺的日常生活。為了保住僅有的左眼視力,今年4月,當地醫院為王大爺的左眼做了「抗青光眼手術」。然而,事與願違,王大爺術後出現了青光眼手術最嚴重的併發症——驅逐性脈絡膜上腔出血。
  • 微創髖關節置換手術 患者恢復期由6—12個禮拜縮減為2小時
    Qurashi利用微創髖關節置換術式,為一名44歲的德國男性患者進行了微創左側全髖關節置換術  中國網財經6月5日訊(記者杜丁)髖關節置換手術後2小時內就能下地走路,你敢相信嗎?6月3日,來自澳大利亞的世界級髖關節置換手術專家 ——Dr. Suleman Qurashi,在北京和睦家醫院用一場精彩的手術直播顛覆了傳統認知。
  • 97歲老人患疝氣30年突然症狀加重 到底能不能手術?
    圖說:97歲高齡的馬大爺手術後大讚醫生醫術高。通訊員 供圖   【新民網·最新報導】患30年疝氣一直拖延不治,97歲高齡的馬大爺今年3月初症狀加重,嚴重影響老人生活。如此高齡還能否順利手術?老人和家屬都顧慮頗多。日前,馬大爺在上海市第八人民醫院順利完成了手術,高齡不再是外科手術的「梗」。   據家屬介紹,馬大爺平時身體還算硬朗,疝氣已有30年了,一直拖延不採取積極手段。
  • 常平一位8旬老人髖關節置換術後 3小時下床行走
    日前,記者在常平醫院了解到,該醫院骨科最近為6位老齡患者做髖關節置換術,術後3 小時就能下床活動,堪稱奇蹟。  記者在常平醫院科骨住院部正好看到一位剛剛回醫院複診的患者周伯。今年68歲的周伯左腿不明原因疼痛,周伯剛開始以為不礙事,一直沒去醫院檢查,直到本月初疼痛加劇,不能下床直立,周伯才到醫院拍片檢查,被診斷為骨折。
  • 髖關節置換大概需要多少錢?現在換個髖關節大概需要多少錢?
    髖關節置換大概需要多少錢?現在換個髖關節大概需要多少錢? [山東省立醫院骨科醫生袁林] 現在,很多藥物無法控制的疼痛或嚴重功能障礙的關節病損,我們可以通過關節置換來達到良好的生活體驗。尤其對於髖關節和膝關節。
  • 濰坊中醫院成功完成首例冠脈無植入支架治療心臟血管閉塞介入手術
    2020年5月,76歲的張大爺出現頻繁胸痛,持續數分鐘至半小時好轉。家人心裡實在沒底,來到濰坊市中醫院尋求幫助。5月1日8:10,張大爺在家人的陪同下入住病房,醫護人員對他的情況進行了初步的檢查。經過對張大爺病史的問診,濰坊市中醫院對他的病情格外重視。張大爺18年前診斷「心肌梗死」,未系統診治。
  • 名醫訪談 | 人工髖關節置換常見問題
    髖關節置換手術一般住院時間在一周以內,手術時間單側髖關節置換一般在30-40分鐘左右(主要指手術時間,不包括術前準備、麻醉以及術後麻醉恢復時間),對於合併特殊疾病或高齡等因素的病人,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可能根據病人實際情況有所延長。整體來講不算太大的手術,但也不能掉以輕心。2、哪些髖關節疾病需要換髖關節?哪些情況禁忌換髖?
  • 人工髖關節120年(1901-2021)
    柏林Gluck醫生敢為天下先,自1890年開始跟工程師合作用象牙製造腕關節,髖關節,肩關節等人工關節假體,1901年實施了人類第一個髖關節置換,他還進行了腕關節置換手術等,詳細資料在蘇聯紅軍攻入柏林後石沉大海。但他作為象牙塔時代的領軍人物,1901年人類邁出了髖關節置換歷史上第一步,象牙派其他人物都略去不寫。
  • 老人心臟起搏器「沒電了」 二次入院成功「換新」
    中國江西網/上饒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潘建紅報導:近日,上饒市第五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來了位老病號——8年前曾在該院植入心臟起搏器的黃老漢,因為起搏器「沒電了」,再次入院求治。現經護心團隊巧手施術,黃老漢起搏器「換新」成功,生活又重新步入正軌。